『壹』 塑料模具拋光應注意哪些事項
塑料模具的拋光與其他行業中所要求的表面拋光有很大的不同,嚴格說,塑料模具的拋光應該稱為鏡面加工。它不僅對拋光本身有很高的要求並且對表面平整度、光滑度以及幾何精確度也有很高的標准。鏡面拋光的標准分為4級:A0=Ra0.008 μm,A1=Ra0.016 μm,A3=Ra0.032 μm,A4=Ra0.063 μm,由於電解拋光、流體拋光等方法很難精確控制零件的幾何精確度,而化學拋光、超聲波拋光、磁研磨拋光等方法的表面質量又達不到要求,所以精密模具的鏡面加工還是以機械拋光為主。
拋光中注意事項如下:
(1) 當一新模腔開始加工時,應先檢查工件表面,用煤油清洗干凈表面,使油石面不會粘上污物導致失去切削的功能。
(2) 研粗紋時要按先難後易的順序進行,特別一些難研的死角,較深底部要先研,最後是側面和大平面。
(3) 部分工件可能有多件組拼在一起研光,要先分別研單個工件的粗紋或火花紋,後將所有工件拼齊研至平滑。
(4) 大平面或側平面的工件,用油石研去粗紋後再用平直的鋼片做透光檢測,檢查是否有不平或倒扣的不良情況出現,如有倒扣則會導致製件脫模困難或製件拉傷。
(5) 為防止模具工件研出倒扣或有一些貼合面需保護的情況,可用鋸片粘貼或用砂紙貼在邊上,這樣可得到理想的保護效果。
(6) 研模具平面用前後拉動,拖動油石的柄盡量放平,不要超出25°;因斜度太大,力由上向下沖,易導致研出很多粗紋在工件上。
(7) 如果工件的平面用銅片或竹片壓著砂紙拋光,砂紙不應大過工具面積,否則會研到不應研的地方。模具人雜志微信版~值得期待學習
(8) 盡量不要用打磨機修分模面,因砂輪頭修整的分模面比較粗糙以及有波浪高低不平,如必要用時,必須將砂輪頭粘修至同心度平衡。
(9) 研磨的工具形狀應跟模具的表面形狀接近一致,這樣才能確保工件不被研變形。
『貳』 塑膠模具拖膠是什麼意思
塑膠模具拖膠的意思就是在磨具有缺陷,或者是脫模處的斜口坡度設計有問題或是不合理,導致塑膠成品脫模過後拉傷,從而影響成品的美觀或是使用性。
解決方法:
1、找到拉傷塑膠成品的位置,根據相應的位置,進行打磨;
2、確定是否是脫模口的斜度有問題,或者是將其打磨圓滑,將脫模口改良
3、如果都改不了的話,重新做一個模具,重新設計一個比較合理化的模具就可以了。
4、可能也是拋光不夠,也就是省膜不夠,這個的話就可以將其不夠拋光的部位,進行重新拋光即可。
『叄』 塑膠模具 製品形狀上如倒扣該如何處理
樓上所言正確,具體要用什麽樣的滑塊還是斜頂機構就要看看倒扣的具體位置咯,某些倒扣強脫是可以的,但要看看倒扣有多深才行!夠得太深太死的,如果強脫,隨時有可能橡膠都會扯爛咯,呵呵,還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肆』 如何解決注塑模具粘膜問題
注塑模具在生產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產品粘膜的問題,這無疑給企業帶來了諸多困擾。產品取出困難不僅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還嚴重影響了生產效率,無形中增加了成本。因此,解決這一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要解決注塑模具粘膜問題,首先需要明確粘膜的具體原因。粘膜主要分為前模和後模兩種情況。常見的原因包括:
1. 拋光不良。例如,前模拋光不如後模精細,導致模具試模時,產品在開模時直接粘附在前模上。
2. 脫模斜度設計不合理。理論上,前模的脫模斜度應大於後模,若設計錯誤,也可能導致產品粘在前模。
3. 前模開模時存在真空。對於一些外殼、盒類產品,如果前模存在真空,產品會被吸在前模上,無法正常脫模。
4. 後模拋光不良,脫模斜度設置過小,或者模具上有倒扣等結構,也可能導致粘模現象。
5. 模溫過低,產品對模具的抱緊力過大,也容易導致粘模。
了解了模具在試模、生產過程中的具體原因後,我們可以採取相應措施解決粘模問題。具體方法包括:
1. 模具拋光時,前模的拋光質量要高於後模。
2. 對於後模筋位較多的產品,需要增加脫模斜度,但需根據產品特性進行調整。
3. 對於殼類、盒子等產品,如果開模時前模存在真空,應在前模上設置排氣針,消除真空的影響。對於某些產品,在後模上也應設置排氣針。
4. 如果產品結構對模溫有要求,試模時應適當提高模溫,減少產品在模具中因溫度低而產生的抱緊力。
5. 根據產品塑料原料的特性,合理設置注塑工藝參數,減少模具塑料產品粘模的可能性。
『伍』 為什麼開模的時候產品會沾在模具上掉不下來,造成壓模
產品在開模時容易沾在模具上,難以順利脫模,這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首先,模具設計的缺陷是主要原因之一。例如,模具內腔設計了倒扣結構,這會使產品無法順利脫離模具,從而增加脫模的難度。其次,模具內腔的表面處理狀況也至關重要。如果拋光工作不到位,會增加產品與模具之間的摩擦力,使得產品難以從模具中取出。
此外,頂出系統的有效性也是影響產品能否順利脫模的關鍵因素。頂出系統的設計不合理,可能導致頂出力不足,或者頂出點設置過少,這都會影響產品從模具中被推出的速度和效率。最後,保壓和冷卻時間的控制也至關重要。如果保壓或冷卻時間不足,會導致產品與模具之間粘連,使得產品難以從模具中脫離。
綜上所述,產品在開模時沾在模具上,無法順利脫模的原因可能包括模具設計不合理、模具內腔拋光處理不當、頂出系統設計不合理以及保壓冷卻時間控制不當等因素。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從設計、材料、工藝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慮,以確保產品的順利脫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