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手板打樣,手板製作的三種工藝製作常識以及優勢對比!
手板製作的三種工藝製作常識以及優勢對比
手板製作是在產品設計或圖紙完成後,為檢查外觀或結構合理性而製作的模型樣板。目前,手板製作的常用工藝主要有三種:CNC手板製作、復模(真空灌注)和3D列印手板。以下是這三種工藝的製作常識及優勢對比:
一、CNC手板製作
CNC手板製作是通過電腦數控的機床,按編號的程序用一塊整版挖掘而成。它使用的是Mastercam系統來控制CNC刀路,專門用來加工一些方的、不規則的物件。CNC手板製作可以加工出精度相對較高的產品樣品,應用材料主要有ABS、PC、PMMA、PP、鋁、銅等。
製作流程:
優勢:
二、復模(真空灌注)
復模是利用原有的樣板,在真空狀態下製作出硅膠模具,並在真空狀態下採用PU材料進行澆注,從而克隆出與原版相同的復製件。這種方法適用於需要製作多套樣板的情況,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製作流程:
優勢:
三、3D列印手板
3D列印是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線性塑料或液態樹脂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3D列印手板製作速度快,精度高,模型誤差小。
製作流程:
優勢:
三種工藝對比總結:
以下是三種工藝製作手板的示例圖片:
綜上所述,選擇哪種手板製作工藝應根據具體需求而定,包括工件大小、形狀復雜度、材料需求、製作速度和成本等因素。
㈡ 怎麼自己做挖石膏
自己做挖石膏的過程主要包括准備石膏塊、塗色或裝飾以及挖掘三個步驟。
1. 准備石膏塊:
2. 塗色或裝飾:
3. 挖掘:
請注意,在製作和挖掘過程中,要確保所有材料的安全性,特別是如果玩具是給孩子使用的。同時,監督孩子在挖掘過程中的行為,防止他們吞咽小部件或造成其他傷害。
㈢ 模具上的KO孔是什麼意思
KO孔就是頂桿孔,是做在模具後模面板上的,是為了讓注塑機頂出時,頂棍能夠直接頂到頂針板上,而在面板上挖的孔做避空用的。
頂桿與頂桿孔之間取間隙配合,一般選用H8/f8,配合部位的表面粗糙度應小RaO.63~1.25μm(V7以上)。設計模具時應注意頂桿與頂桿孔的配合間隙可以兼起排氣作用,但應避免此間隙大於塑料允許的溢料間隙,以防注射時發生溢料。
(3)模具挖一塊用什麼工藝擴展閱讀:
頂桿與頂桿孔之間的配合長度一般取頂軒直徑的2~3倍。由於頂桿運動常常需要穿過模腔底面,故其工作端面在合模注射時是模腔底面的牛一部分,為了避免因頂桿過短導致製品表面出現凸台(或凹坑),通常均應保證頂桿端面在合模時比模腔底面高O.lmm左右。
在模腔熔料壓力作用後頂桿端面才與模腔底圍在同一平面上,這時在塑件表面就不會產生凸台和凹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