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0吨的冲压床的模具行程高度是多少
这个问题你要这么理解,10吨冲床只是一个吨位数,是一台冲床参数之一。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精度的、不同形式的冲床是不同的,差别很多哦。这个没有标准,看冲床生产厂家的设计,主要是飞轮带动的传动曲轴的偏心距,假设为H,那么冲床的行程就是2H(最高到最低)。有一些精密高速冲床厂家也会根据客户需求去提供,比如行程15mm 20mm 25mm 30mm等几种规格,吨位可以都是同级吨位。
那么你说的模具行程高度,一般是在设计模具的时候就要参考所要架设的冲床的相关参数,这里面的参数包括,行程、床台大小、冲床的最大最小闭模高度、落料孔大小等等。所以在没有特殊状况下,一套模具可以架设到不同规格的冲床上,此时模具的行程就是冲床的行程。有些模具因为零件的作动时间的原因必须需要一定的行程配合,那么模具的行程就必须选择这个行程的冲床。这个还是在设计阶段设计者都已计算过的。
『贰』 冲床模高与行程的区别
冲床模高与行程的区别如下:
模高:
行程:
总结:模高是模具在冲床上闭合状态时的高度,而行程是冲床滑块上下移动的最大距离。两者在冲床作业中各有其作用,模高影响模具的安装和闭合状态,而行程则决定了冲压作业的范围和效率。
『叁』 冲压模具长宽高怎么确定
亲,你这说的很笼统,冲压模很多种做法。就用你说的尺寸200乘50乘2.0的,要看你用不用模架,还要看是不是复合模,就是带冲孔一起的那种。如果不用模架,又不是复合模,只是简单的下料,一出一的话,那么模具300乘120乘140就可以了,这高度140包括了冲头柄、上模固定板、下模、下模固定板的总高度。
『肆』 用在25t冲床生产的模具高度要做到多高
冲床有一个主参数叫最大装模高度(指滑块在下死点,球杆调节到最大值时,滑块底平面到工作台板上平面的距离),装模高度的调节是根据球杆的调节量来确定的,最大装模调试减去调节量得到最小装模高度。因此设计冲压模具时,其闭合高度(在下死点冲压时上、下模合模时的高度)应该处于最大与最小装模高度之间为宜。大于最大装模高度,模具无法使用,小于最小装模高度时,需要额外加装模具垫板。25吨冲床的最大装模高度与调节量,各个生产厂家不完全相同。给个参考吧。最大装模高度在200到250左右,调节量在50左右。
『伍』 汽车冲压模具平衡快的极限值是多少合适
汽车冲压模具平衡块极限值的合适范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模具结构与类型
简单冲压模具
对于结构相对简单的单工序冲压模具,如落料模或冲孔模,平衡块极限值的调节范围相对较小。一般来说,平衡块的高度调节极限在 ±1 - 2mm 可能就足以满足模具的平衡需求。这是因为这类模具的冲压力分布相对简单,主要是上下方向的冲裁力,较小的平衡块调节量就可以纠正可能出现的轻微不平衡。
复杂级进模
在复杂的级进模中,由于存在多个冲压工序,如冲孔、弯曲、拉伸等组合在一个模具中,冲压力的分布在不同工位和方向上较为复杂。平衡块的极限值调节范围可能需要更大,通常在 ±3 - 5mm。这是为了能够适应不同工位之间冲压力的差异,以及在模具调试过程中对不同工序的平衡调整。
二、冲压材料特性
材料厚度
当冲压材料较厚(如厚度大于 3mm 的钢板)时,冲压力较大,模具在冲压过程中更容易出现不平衡现象。此时,平衡块需要有较大的调节极限值来补偿冲压力的不平衡,可能在 ±3 - 5mm 甚至更大。因为较厚的材料在冲压时产生的反作用力较大,对模具的冲击力分布影响更显著,需要更大的平衡块调节范围来确保模具的平稳运行。
对于较薄的材料(如厚度小于 1mm 的薄板),冲压力相对较小,平衡块的极限值在 ±1 - 2mm 左右可能就能够满足要求。
材料强度
高强度材料(如高强度合金钢)在冲压时需要更大的冲压力,这会导致模具受力情况更为复杂。平衡块的极限值可能需要在 ±3 - 5mm 左右,以确保在高冲压力下模具的平衡。而对于低强度材料(如普通碳素结构钢),平衡块的极限值可以相对小一些,大概在 ±1 - 2mm。
三、冲压设备参数
压力机精度
如果压力机的精度较低,例如滑块与工作台面的平行度误差较大,模具在冲压过程中更容易出现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弥补压力机精度不足带来的影响,平衡块的极限值可能需要设置得较大,在 ±3 - 5mm 甚至更大。这样可以通过调节平衡块来使模具在精度较差的压力机上也能保持相对平衡。
对于高精度的压力机,其本身能够提供较好的平行度和稳定性,模具平衡块的极限值可以相对较小,例如 ±1 - 2mm。
压力机行程
较大行程的压力机在冲压过程中,模具的受力情况会随着行程的变化而有较大波动。这就需要平衡块有较大的极限值来适应这种波动,可能在 ±3 - 5mm 左右。而对于小行程的压力机,平衡块极限值在 ±1 - 2mm 左右可能就足够了。
汽车冲压模具平衡块的极限值合适范围并没有一个绝对固定的值,而是要根据模具结构、冲压材料特性和冲压设备参数等多方面因素综合确定,一般在 ±1 - 5mm 这个大致的区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