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模具上的沙眼怎麼表達英語

模具上的沙眼怎麼表達英語

發布時間:2022-08-25 09:23:35

① 模具砂眼是如何產生的如何解決。。。

原材料中有其他的非金屬東西,在熔煉過程中產生 努力保持原材料的純凈就可以降低或避免

② 注塑上這幾種不良沙眼,氣痕,缺料,拉白,什麼原因造成的,怎麼處理麻煩告知下,謝謝大神

這些問題,也分塑料品種的,不同品種出現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也不同,
塑料製品注塑生產時,偶爾會出現各種小問題,這種小問題分分鍾影響生產合格率和產品質量,那麼,在各種小問題出現時,該如何排查與解決?
(1) 製品的外形結構尺寸不完整
① 熔料塑化時溫度偏低,應提高機筒溫度。
② 保壓壓力不足或保壓時間比較小,應適當調高,觀察效果。
③ 注射熔料量不足,也可能是螺桿外徑磨損嚴重或是逆止閥作用失效。
④ 噴嘴與模具襯套口接觸不良,造成注射時溢料多。
⑤ 噴嘴部位溫度偏低。
⑥ 注射速度低,應適當提高注射速度。
⑦ 螺桿背壓偏低,原料塑化質量不均勻。
⑧ 模具加熱溫度低或各部位溫度不均,溫差大,應檢查加熱器是否損壞或適當調溫。
⑨ 熔料流道問題。如流道溫度低、截面尺寸小或表面粗糙等。
⑩ 製品的結構尺寸安排不合理,有的部位壁厚尺寸過小。
(2) 製品的外形尺寸不穩定出現收縮現象
① 注射熔料壓力小,應適當提高。
② 保壓壓力低或是保壓時間不足。
③ 機筒溫度高,熔料塑化時溫度偏高,應適當降低機筒溫度。
④ 螺桿背壓偏低,造成熔料塑化不均勻,要提高螺桿背壓。
⑤ 模具溫度影響。應適當調節並觀察效果,主要是模具溫度偏高,增加降溫固化時間。
⑥ 噴嘴孔徑小,應適當加大。
⑦ 注射熔料速度慢,要適當調整提高。
⑧ 注射熔料量不足。
⑨ 模具澆口位置布置不合理。
⑩ 製品結構形狀設計不合理,造成局部應力不均衡。
(3) 製品脫模困難
① 熔料注射壓力高,應降低注射壓力。
② 熔料溫度偏高,應降低機筒溫度或降低螺桿轉速。
③ 原料含水分較高,應進行乾燥處理。
④ 模具溫度低或各部位溫差大。
⑤ 模具成型製品表面粗糙,脫模斜度不夠,應進行修磨改造。
⑥ 保壓降溫固化時間短,應適當延長降溫時間。
⑦ 脫模劑塗層用量不足或塗層不均勻。
(4) 製品有飛邊
① 兩半模面合模不嚴密或結合面粗糙,應維修改進。
② 熔料注射壓力偏高,應適當降低注射壓力。
③ 鎖模力不足,應提高鎖模力。
④ 熔料溫度偏高,應降低溫度。
⑤ 注射熔料量過多,應調整降低注射時間、用料量或注射速度。
⑥ 成型模具溫度偏高,應降低模具溫度。
(5) 製品脫模時易破裂
① 原料塑化不均勻,應適當提高螺桿背壓。
② 成型模具溫度偏低,應提高模具溫度。
③ 頂出桿工作位置不當或頂出力不均,應找出破裂部位,適當調整頂出桿的工作位置。
④ 製品模具的脫模斜度不夠,應改進模具,加大脫模斜度。
⑤ 製品脫模時有的部位出現真空現象或模具結構不合理,出現製品局部應力集中,需重新設計改造模具。
⑥ 側滑塊與開模動作或頂出動作不協調,應修改模具。
⑦ 成型模具表面粗糙,應重新修磨降低成型面粗糙度。
⑧ 脫模劑塗層不均或用量不夠。
(6) 製品表面有熔接痕
① 原料塑化不均勻,應提高螺桿背壓。
② 成型模具溫度偏低,應適當提高模具溫度。
③ 注射壓力及速度偏低,應適當提高。
④ 噴嘴孔徑小,應擴大些直徑,以增加單位時間注射熔料量。
⑤ 熔料流道截面小,影響流量,應加大熔料流道孔徑。
⑥ 原料中含水量過高,原料應乾燥處理,使含水量小於原料允許含水量。
(7) 製品表面有波紋
① 原料塑化熔融不均勻,應適當提高機筒溫度或提高螺桿背壓。
② 模具溫度偏低,應提高模具溫度或均衡各部位溫度。
③ 調整熔料注射壓力,注射壓力不足或偏高都會影響製品的表觀質量。
④ 保壓降溫固化時間短,應適當延長。
⑤ 原料中含水分過高,應對原料進行乾燥。
⑥ 熔料的注射速度不合理,注意注射速度過快或過慢對製品表觀質量都有影響。
⑦ 模具的成型表面粗糙,應進行修磨以降低其粗糙度。
(8) 製品有氣泡或銀紋
① 原料中含水分高,對原料應進行乾燥處理,使原料含水量小於允許含水量要求。
② 原料中添加物不耐高溫,應更換。
③ 機筒溫度高或原料在機筒內停留時間過長,應降低機筒前段溫度或改用較小規格的注塑機。
④ 螺桿背壓小,應適當提高螺桿背壓。
⑤ 保壓壓力低或保壓降溫時間短。應提高保壓壓力,延長保壓降溫時間。
⑥ 成型模具溫度低,應適當提高模具溫度。
⑦ 注射壓力太高,應降低注射壓力。
⑧ 注射速度太快,應降低些注射速度。
(9) 製品表面光澤不好
① 原料塑化熔融質量不均,應適當提高機筒溫度或螺桿背壓。
② 原料中含水量偏高,應對原料乾燥處理,使原料中含水量不超過原料允許含水量要求。
③ 成型模具內腔表面粗槌或有水珠,應進行拋光處理,提高型腔表面光亮度。
④ 原料中附加料添加不當,應調整更換。
⑤ 原料不清潔,有雜質。
⑥ 成型模具溫度偏低,應適當提高模具溫度。
⑦ 成型模具的熔料流道、澆口直徑小,熔料流動阻力大,模具排氣不良,應對模具進行改造。
(10) 注塑製品變形
① 製品結構設計不合理、形狀及厚薄安排不對稱,應改進設計。
② 保壓降溫固化時間短,應延長降溫時間。
③ 成型模具各部位間溫度不均,溫差過大,應提高溫度控制均衡性,使各部位溫度均勻。
④ 頂出力不均勻,應調整頂出桿的工作位置。
⑤ 澆口位置安排不合理,應適當變動澆口位置。
⑥ 注射熔料壓力、速度偏高,應適當降低。
(11) 製品有黑點或黑條紋
① 機筒清洗不幹凈,有分解殘料,應拆卸機筒,徹底清洗機筒和螺桿上殘料。
② 原料中有雜質,應檢查更換原料。
③ 噴嘴孔徑小、澆口孔徑小、熔料溫度高、注射壓力高、速度快等因素都容易造成熔料因溫度高而變黃或分解,應逐項調整、觀察熔料成型質量,找出故障原因。
④ 機筒內或噴嘴部位有滯料區,造成熔料分解,出現黑點或條紋,應拆卸機筒、噴嘴、找出滯料區,並進行修磨。

③ 鑄造件生產出來的產品表面有沙眼

特徵:
在鑄件表面或鑄件內部有充塞著型砂的孔眼。由於砂型或砂芯脫落產生,使鑄件產生多肉或缺肉。型腔掉砂時鑄件多肉,砂粒掉入型腔時鑄件缺肉。
發現方法:
外觀檢查、機械加工、拋丸清理、磁力探傷可以發現。

原因分析:
⑴ 澆口位置不合適,如直對砂芯;或澆口太小,鐵水沖擊力太大,沖壞局部砂型(沖砂)。沖砂在鑄件被沖部位留有明顯的沖刷痕跡和砂眼。
⑵ 由於模具設計不合理,未留(留的不足)分型負數(分型面處太清根);合模時發生擠砂。砂型未修好;鑄件拐角處未搗實;鑄件分型落差太大,造型線生產時射砂不滿或型沖壓不實。
⑶ 濕型在澆鑄前停留時間太長,使砂型尖角部分乾燥而脫落,產生掉砂。
⑷ 造型和合箱時浮砂未吹凈,澆注後在鑄件表面形成砂眼。
⑸ 型砂配製不符合工藝(濕壓強度太低)要求。型砂中灰分太大(灰分可提高濕壓強度,但不提高濕拉強度 )。
⑹ 型砂或芯砂表面強度不夠。
⑺ 造好的型澆口未蓋,外來砂粒掉入型內。
⑻ 砂箱套間隙太大,合箱時錯箱,碰掉砂粒。
⑼ 造型線設備在脫型和推型時振動太快,推型不穩造成錯型而碰掉砂。
⑽ 砂芯分型面處毛刺未清凈,合箱時疵掉砂,掉入型腔。
⑾ 砂溫太高,在傳送過程中水分揮發,使型砂強度降低。
⑿ 氣候乾燥,加快了水分的蒸發,型砂強度太低。
⒀ 粘結材料質量不好,降低了型砂性能。
⒁ 生產線用彈簧澆口杯配合間隙太大,彈簧彈性不夠,造成有效長度不夠,形成澆口和模型接觸段有間隙,射砂後有小的砂隔層,澆注時沖入型內。澆口杯直澆口段與錐套不垂直或配合間隙過大,脫型時劃傷澆口段的型壁,澆注時砂粒沖入型內。
⒂ 技術人員要充分了解造型線的性能,任何生產線都有其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側面射砂,對水平分型,落差大的鑄件,背對射砂的一側型砂硬度不易達到,澆注時容易掉砂或跑火。水平分型垂直射砂的多觸頭生產線,對於落差大,筋板多的鑄件,也存在觸頭壓實不到的部位,硬度達不到,也會造成掉砂或沖砂。

防治方法:
⑴ 定期對型砂進行除塵處理。
⑵ 適當增加粘土含量或其它芯砂粘結劑。
⑶ 對於大中型件可採用活化濕型砂,並刷塗料,表面烘乾,提高其表面強度。
⑷ 澆口位置和大小合適。防止鐵液流速太大而沖砂。
⑸ 合理選擇拔模斜度和圓角,手工造型時可壓出圓角。
⑹ 生產線生產時,模型應刷脫模劑,以免粘模;並注意修好損壞部位。
⑺ 及時合模,縮短濕型澆鑄前的停留時間。
⑻ 合理選用芯頭

不銹鋼電鍍後有沙眼問題,沙眼英語怎麼說

不銹鋼電鍍後因處理不當會形成局部的點蝕。可不是沙眼,更不是醫學上的生理疾病。
可以這樣譯:corroded point/rust point/blemish
pinhole也可以,但常用於鑄造。

⑤ 沙眼怎麼辦

【概述】

沙眼(trachoma)是由沙眼衣原體(chlamydia)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膜角膜炎。因其在瞼結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觀,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沙眼的英文詞trachoma來源於希臘文trachys,也表示粗糙不平的意思。本病病變過程早期結膜有浸潤如乳頭、濾泡增生,同時發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於受累的瞼結膜發生瘢痕,以致眼瞼內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損害,可嚴重影響視力甚至造成失明。解放前沙眼在我國是致盲的首要原因。解放後在黨和政府關懷下,對沙眼開展了廣泛的防治,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現在沙眼的發病率已大為降低。從北京順義縣及上海、雲南、陝西等地進行的盲與低視力流行病學抽樣調查(1988)結果中可以看到,上述大部分地區致盲的主要原因是由白內障、青光眼等非感染性疾患所致。但是,雲南省的調查結果顯示,在雲南全省18萬雙眼盲患者中,白內障占第1位,約8萬人;沙眼及其合並症占第2位,約3萬人。所以,沙眼在我國致盲原因中所佔的重要地位尚不容忽視。此外,本病在亞非地區不少發展中國家仍是致盲的主要原因。

【病因學】

沙眼的分泌物能傳染此病,早為人們所知。1907年Halberstaedter與VonProwazek用光學顯微鏡和Giemsa染色,在沙眼結膜上皮細胞內發現包涵體,即上皮細胞內有紅藍色原體及深藍色始體顆粒聚集,此包涵體具有基質(matrix),頗似外衣包圍,被誤稱為「衣原蟲(Chlamydozoa)」此後,相繼有不少研究,但一直未分離出病原。1954年我國湯飛凡與張曉樓合作,在檢查治療大量病人的同時,採取病人眼部分泌物給猴眼接種,並同時將沙眼患者的分泌物接種小白鼠腦內試行分離培養,但結果完全陰性。1955年改用雞胚接種,並注意選擇活動性、無並發症及未經葯物治療的沙眼病例,使用鏈黴素殺滅標本中的細菌,終於在1956年首次分離培養成功。從此在世界上掀起沙眼研究的新熱潮。由於此病原體能通過細菌濾器,寄生在細胞內,並形成包涵體,故當時認為是一種病毒。又認其大小、形態與一般病毒不同,稱之為非典型或大型病毒。後經各國學者進一步研究了它的分子生物學及代謝機能等,證明它具有RNA和DNA及一定的酶,以二分裂的方式繁殖,具有細胞膜及壁並對抗生素敏感等,這些不符合病毒應有的基本性質。而與G細菌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之處。1971年Storz和Page提出將這類微生物另立一目,稱衣原體。1974年出版的《Bergey細菌鑒定手冊》接受了這一分類:將其歸入原核細胞界,薄壁菌門,立克次體綱,衣原體目、衣原體科、衣原體屬、衣原體種,包括沙眼包涵體結膜炎衣原體種及鸚鵡熱衣原體種。1989年出版的該手冊第10版中,又新加入肺炎衣原體種。沙眼包涵體性結膜炎衣原體種再分為沙眼、淋巴肉芽腫及鼠肺炎三個生物變種。其中沙眼生物變種從抗株性上又分為A、B、Ba、C、D、E、F、G、H、I、J、K等12個免疫型,淋巴肉芽腫生物變種可分為L1、L2及L3等3個免疫型。

一般來說,地方流行性致盲沙眼大多由A、B、Ba及C型所致,有些作用稱這幾型大多由流行性沙眼衣原體組;而D~K型主要引起生殖泌尿系感染;如尿道炎、宮頸炎、附睾炎等,以及包涵體性結膜炎,故稱眼-生殖泌尿組衣原體。1966年我國的王克乾、張曉樓等採用小鼠毒素保護試驗,將我國不同地區10年間分離的46種沙眼衣原體分成Ⅰ、Ⅱ兩種免疫型,Ⅰ型以TE-55樣為代表,Ⅱ型以TE-106樣為代表,兩型比例為2∶1。但Ⅰ、Ⅱ兩型和上述15種沙眼衣原體免疫型的對應關系一直不能肯定。張力、張曉樓等(1990)用微量免疫熒光試驗(Micro immunofluorescenceTest)對中國華北沙眼流行區沙眼衣原體免疫型進行檢測,結果表明我國華北地區沙眼流行以B型為主,C型次之。

沙眼衣原體可感染人的結膜、角膜上皮細胞。在其生活周期中有兩個生物相:原體(elementarybody)是感染相,大小約0.3μm,具有細胞壁,可存活於細胞外;始體(initialbody)亦稱網狀體(reticulatebody)是繁殖相,體積較大,約0.8μm,無感染性。原體侵入宿主細胞後,在胞漿內發育轉變為始體,以二分裂方式,形成子代原體。胞漿內充滿後則破裂釋放出原體,游離的原體再侵入正常的上皮細胞,開始新的周期。每一周期約為48小時。

沙眼原發感染,愈後可不留瘢痕。但在流行地區,衛生條件差,常有重復感染。原發感染已使結膜組織對沙眼衣原體致敏,再遇沙眼衣原體時,則引起遲發超敏反應。沙眼在慢性病程中,常有急性發作,可能就是重復感染的表現。多次的反復感染,加重原有的沙眼血管翳及瘢痕形成,甚至瞼板肥厚變形,引起瞼內翻倒睫,加重角膜的混濁,損害視力,甚至失明。除重復感染外,合並其他細菌性感染,也使病情加重。

【病理改變】

沙眼衣原體僅侵入瞼結膜及穹隆結膜上皮細胞,但引起的病理變化則達深部組織。首先表層上皮細胞表現變性脫落,而深層者則增生,隨著病程發展,上皮細胞增生很快,使上皮層不再平滑,而形成乳頭。乳頭的實質里有擴張的微血管、淋巴管與淋巴細胞。於此同時結膜上皮下組織即發生彌漫性淋巴細胞浸潤,同時有限局性聚集,形成濾泡。濾泡中央部有很多淋巴母細胞、巨噬細胞及網織細胞,其周圍則為大量的小淋巴細胞。承受病程的進展,濾泡發生變性,繼而結締組織增生形成瘢痕。瞼板亦有彌漫性淋巴細胞浸潤而致肥厚,嚴重者結締組織增生,使之變形。角膜血管翳皆自上方角膜緣開始,角膜微血管擴張並向角膜中央部分發展,伴有細胞浸潤,初位於淺層,繼則向角膜下方及深層發展。初呈垂簾狀,嚴重者可侵及全部角膜。

【臨床表現】

潛伏期約為5~12日。通常侵犯雙眼。多發生於兒童少年時期。

1.症狀 多為急性發病,病人有異物感、畏光、流淚,很多粘液或粘液性分泌物。數周後急性症狀消退,進入慢性期,此時可無任何不適或僅覺眼易疲勞。如於此時治癒或自愈,可不留瘢痕。但在慢性病程中,於流行地區,常有重復感染,病情加重。角膜上有活動性血管翳時,刺激症狀變為顯著,視力減退。晚期常因後遺症,如瞼內翻、倒睫、角膜潰瘍及眼球乾燥等,症狀更為明顯,並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失明。

2.體征

⑴急性沙眼:呈現急性濾泡結膜炎症狀,瞼紅腫,結膜高度充血,因乳頭增生瞼結膜粗糙不平,上下穹隆部結膜滿面濾泡,合並有彌漫性角膜上皮炎及耳前淋巴結腫大。數周後急性炎症消退,轉為慢性期。

⑵慢性沙眼:可因反復感染,病程遷延數年至十多年。充血程度雖減輕,但與皮下組織有彌漫性細胞浸潤,結膜顯污穢肥厚,同時有乳頭增生及濾泡形成(圖1),濾泡大小不等,可顯膠樣,病變以上穹隆及瞼板上緣結膜顯著。同樣病變亦見於下瞼結膜及下穹隆結膜,嚴重者甚至可侵及半月皺壁。角膜血管翳:它是由角膜緣外正常的毛細血管網,越過角膜緣進入透明角膜,影響視力,並逐漸向瞳孔區發展,伴有細胞浸潤及發展為淺的小潰瘍,痊癒後可形成角膜小面。細胞浸潤嚴重時可形成肥厚的肉樣血管翳(pannuscrassus)。

在慢性病程中,結膜的病變逐漸為結締組織所取代,形成瘢痕。最早出現在上瞼結膜的瞼板下溝處,呈水平白色條紋,以後逐漸呈網狀,待活動性病變完全消退,病變結膜全部成為白色平滑的瘢痕。

沙眼的病程和預後,因感染輕重與是否反復感染有所不同。輕者或無反復感染者,數月可愈,結膜遺留薄瘢或無明顯瘢痕。反復感染的重症病人,病程可纏綿數年至十多年,慢性病種中,可由其他細菌感染和重復感染時則常呈急性發作。最後廣泛結瘢不再具有傳染性,但有嚴重的並發症和後遺症,常使視力減退,甚至失明。

為了防治沙眼和調查研究的需要,對沙眼有很多臨床分期的方法。我國1979年全國第二屆眼科學術會討論時,重新制定了沙眼的分期:

Ⅰ期——進行期:即活動期,乳頭和濾泡同時並存,上穹隆結膜組織模糊不清,有角膜血管翳。

Ⅱ期——退行期:自瘢痕開始出現至大部變為瘢痕。僅殘留少許活動性病變為止。

Ⅲ期——完全結瘢期:活動性病變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無傳染性。

同時還制定了分級的標准:根據活動性病變(乳頭和濾泡)占上瞼結膜總面積的多少,分為輕(+)、中(++)、重(+++)二級。佔1/3面積以下者為(+),佔1/3~2/3者為(++),佔2/3以上者為(+++)。

並確定了角膜血管翳的分級法:將角膜分為四等分,血管翳侵入上¼以內者為(+),達到¼~1/2者為(++),達到1/3~3/4者為(+++),超過3/4者為(++++)。

國際上較為通用者為MacCallan分期法:

Ⅰ期——浸潤初期:瞼結膜與穹隆結膜充血肥厚,上方尤甚,可有初期濾泡與早期角膜血管翳。

Ⅱ期——活動期:有明顯的活動性病變,即乳頭、濾泡與角膜血管翳。

Ⅲ期——瘢痕前期:同我國第Ⅱ期。

Ⅳ期——完全結瘢期:同我國第Ⅲ期。

【診斷】

典型的沙眼,臨床上根據瞼結膜有乳頭和濾泡增生,角膜血管翳及結膜瘢痕的出現,較容易診斷。對早期沙眼的診斷尚有一定困難。有時只能初步診斷為「疑似沙眼」。根據1979年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的決定,沙眼診斷依據為:①上穹隆部和上瞼板結膜血管模糊充血,乳頭增生或濾泡形成,或二者兼有。②用放大鏡或裂隙燈檢查可見角膜血管翳。③上穹隆部或/和上瞼結膜出現瘢痕。④結膜刮片有沙眼包涵體。在第1項的基礎上,兼有其他3項中之一者可診斷沙眼。

疑似沙眼者:上穹隆部及眥部結膜充血,有少量乳頭(乳頭為正常組織)增生或濾泡,並已排除其他結膜炎者。

【鑒別診斷】

1.結膜濾泡症(conjunctival folliculosis)常見於兒童,皆為雙側,無自覺症狀。濾泡多見於下穹隆部與下瞼結膜。濾泡較小,大小均勻相似,半透明,境界清楚,濾泡之間的結膜正常,不充血,無角膜血管翳,無瘢痕發生。沙眼的濾泡多見於上穹隆部與上瞼結膜,混濁不清、大小不等、排列不整齊,並有結膜充血和肥厚等症狀。

2.慢性濾泡性結膜炎()常見於學齡兒童及青少年,皆為側,顆粒桿菌(B.granulosis)可能為其病因。晨起常有分泌物,眼部有不適感。濾泡多見於下穹隆與下瞼結膜,大小均勻,排列整齊;結膜雖充血,但不肥厚;1~2年後自愈,無瘢痕形成;無角膜血管翳。

3.春季結膜炎(vernalconjunctivitis) 此病有季節性,主要症狀為刺癢。瞼結膜上的乳頭大而扁平且硬,上穹隆部無病變,易於鑒別。分泌物塗片中可見嗜酸細胞增多。

4.包涵體結膜炎(inclusionconjunctivitis) 成年人與新生兒包涵體性結膜炎在結膜刮片中皆可見包涵體,其形態與沙眼包涵體相同,難以分別。但包涵體性結膜炎皆以急性開始,濾泡皆以下穹隆部與下瞼結膜為著,無角膜血管翳,數月至1年即可自愈,並不形成瘢痕,可與沙眼鑒別。
【治療】

自磺胺及抗生素應用後,沙眼治療上有了顯著進行。實驗研究證明,利福平、四環素、金黴素、土黴素、紅黴素、磺胺及氯黴素等對沙眼衣原體有抑製作用。

1.局部用葯 0.1%利福平或0.5%金黴素或四環素眼葯水每日滴眼3~6次,效果較好。但此類葯物水溶後,數周即逐漸失效,需重新配製。若製成眼葯膏或混懸液可保存較久。10%~30%磺胺醋醯鈉和0.25%~0.5%氯黴素眼葯水易於保存,效果亦佳。前述各葯一般需持續用葯1~3個月。亦可行間歇療法即用葯3~5日後,停葯2~4周,再行用葯,效果亦佳,易於堅持,對於大部分結瘢而仍有殘余乳頭增生「小島」者,可以硫酸銅筆腐蝕,促進結瘢。

2.全身治療 急性期或嚴重的沙眼,除局部滴用葯物外,成人可口服磺胺制劑等。連續服用7~10天為一療程,停葯1周,可再服用。需2~4個療程,應注意葯物的副作用。

3.手術治療 乳頭增生嚴重的,可行葯物摩擦,以棉簽或海螵蛸棒蘸蛸棒蘸磺胺或四環素,摩擦瞼結膜及穹隆結膜。濾泡多者行壓榨術,局麻下以輪狀鑷子擠破濾泡,排出其內容,同時合並葯物治療,促進痊癒。對消眼的後遺症如少數倒睫可行電解術,瞼內翻倒睫者,需作手術矯正。

■沙眼

1、什麼是沙眼?

沙眼是一種常見的感染性眼病,是由微生物沙眼衣原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膜角膜炎。因其在瞼結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觀,形似砂粒,故名沙眼。感染沙眼可以延續數年以致數十年之久,其患病和病變的嚴重程度與環境衛生生活條件密切相關。解放前我國沙眼患病約為全國的50%以上,建國以來沙眼患病已經明顯下降,但沙眼仍然是我國當前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據1999年在昆明召開的全國沙眼評估與控制研討會報告,我國很多地區沙眼患病率仍然高達20%以上。如安徽沙眼炎症達10.2%,沙眼性倒睫達11.5%。四川沙眼性炎症達20%,沙眼性倒睫為1.2%。在我國少數民族地區,雲南、寧夏、海南沙眼患病率更高,因此沙眼被列為視覺2020消滅可避免盲中的五種眼病之一。

2、沙眼有哪些表現?

沙眼感染早期引起不同程度的怕光、流淚、發癢、異物感、分泌物增多等眼部不適感,眼瞼結膜血管充血、乳頭增生、濾泡形成,嚴重者可侵犯角膜而發生角膜血管翳。角膜上有活動性血管翳時,刺激症狀變為顯著,視力減退。晚期瞼結膜發生嚴重瘢痕,使睫毛向內倒長形成倒睫。睫毛持續地磨擦角膜引起角膜渾濁、白色瘢痕,晚期常因後遺症,如瞼內翻、倒睫、角膜潰瘍及眼球乾燥等,症狀更為明顯,並嚴重影響視力。

3、如何辨認沙眼?

沙眼有5個主要體征。一個沙眼患者可以同時有一個以上的體征。WHO已經建立了辨認和命名這些體征的簡化分級系統。

⑴沙眼性炎症—濾泡(TF):這是沙眼第一體征,最常見於兒童,有眼紅、粘性物、眼癢、眼痛等不適,眼瞼結膜面(把眼瞼翻過來看)有稱為濾泡的小白點。

⑵沙眼性劇烈—炎症(TI):當上眼瞼結膜面嚴重紅腫、炎症性增厚使血管模糊時,第二個體征沙眼性劇烈—炎症(TI)就可以被確認。

⑶沙眼性疤痕(TS):經過反復的感染可見第三個體征即眼瞼的結膜面出現疤痕體征——眼瞼結膜面看起來像白色條紋。

⑷沙眼性倒睫(TT):當疤痕引起眼瞼內層增厚和眼瞼形態改變時,它向下牽拉睫毛指向眼球,睫毛摩擦角膜,這稱為倒睫,即出現第四個體征沙眼性倒睫(TT)。

⑸角膜混濁(CO):如果倒睫持續摩擦角膜,看起來本應清亮的角膜發白,這就稱為第五體征——角膜混濁。

4、沙眼是如何傳播的?

沙眼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過多種不同的途徑由一個人傳播給另一個人。患沙眼者常有眼紅和粘性分泌物,並且有時流鼻涕,分泌物中含有沙眼病原微生物,它很容易傳播至手指、衣物、毛巾、洗臉用具和其他所接觸的物品上,當人們緊密接觸時,沙眼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過手指、衣物、物品的交互接觸而傳播;當蒼蠅飛到眼睛上尋找水或食物時則把含有眼分泌物(含有沙眼病原微生物)從一個人攜帶至其他人。以上情況均可造成重復感染,從而增加沙眼炎症的嚴重程度。可見,沙眼的傳播與患者的衛生習慣、生活條件、居住環境、營養狀況、醫療條件等因素密切相關。

5、沙眼病情如何演變?

沙眼衣原體僅侵入瞼結膜及穹窿結膜上皮細胞,但引起的病理變化則達深部組織。潛伏期約為5~2日,通常侵犯雙眼,病人有異物感、畏光、流淚,有很多黏液或黏液性分泌物。沙眼性炎症位於瞼結膜,開始可見小的略帶白色的圓點狀改變,大小為0.2~2mm,稱其為濾泡。有時尚可見到紅色點狀損害(乳頭)。在有嚴重炎症時,由於結膜水腫增厚而使血管模糊,更嚴重者可侵犯角膜而發生角膜血管翳。瞼結膜充血、水腫、粗糙、乳頭肥大增生急性症狀數周後可消退,進入慢性期,此時可無任何不適或僅感覺眼部容易疲勞。如果此時治癒或自愈,可不留瘢痕。也就是說,沙眼原發感染,愈後可不留瘢痕。但在流行地區,衛生條件差,常有重復感染。原發感染已使結膜組織對沙眼衣原體致敏,再遇沙眼衣原體時,則引起遲發超敏反應。沙眼在慢性病程中,常有進行性發作,可能是重復感染的表現。經過多次的反復感染,加重原有的沙眼血管翳及瘢痕形成,晚期由於受累的瞼結膜發生瘢痕嚴重,使睫毛向內倒長,即形成倒睫。內翻的睫毛摩擦角膜,致角膜損傷,加重角膜渾濁,睫毛持續地磨擦角膜引起白色瘢痕,可導致視力減退,甚至失明。除重復感染外,合並其他細菌性感染也使病情加重。

6、沙眼會引起哪些後遺症?

重症沙眼常發生以下後遺症和並發症:

①沙眼性上瞼下垂:沙眼感染早期即可出現,上瞼提舉無力呈欲睡狀。在早期是沙眼引起的浸潤、充血、水腫而使上瞼重量增加和米勒氏肌被侵犯所致。晚期則由於米勒氏肌被破壞、瘢痕形成、失去收縮能力而成永久性上瞼下垂。

②瞼內翻倒睫:極為常見,由於結膜瘢痕收縮和瞼板彎曲畸形,使瞼緣向內翻轉,而導致睫毛倒向角膜側生長即倒睫,其刺激角膜引起不適。

③角膜混濁:角膜是俗稱的黑眼球,嚴重的角膜血管翳及瞼內翻倒睫摩擦角膜以致角膜潰瘍,角膜混濁變白,視力下降。

④瞼球粘連:穹窿部因結膜瘢痕收縮而縮短,甚至完全消失,尤以下方穹窿部為顯著,當牽引下瞼時在眼瞼和眼球間的結膜可見有垂直的皺襞,即為本徵。

⑤實質性結膜乾燥症:由於結膜廣泛結瘢,使杯細胞和副淚腺分泌功能遭到破壞,淚腺管閉塞,以致結膜不能被濕潤,而逐漸乾燥,角結膜上皮發生角化,表現為干澀、刺癢等不適。

⑥慢性淚囊炎:沙眼病變累及淚道粘膜,鼻淚管發生狹窄或阻塞,導致慢性淚囊炎,表現為流淚、流膿或擠壓鼻根部大量膿液溢出。

7、沙眼致盲是怎樣引起的?

在全世界沙眼是繼白內障之後的第二位致盲眼病。沙眼致盲的原因就是由於沙眼對角膜的損害造成的。因為,輕度的角膜血管翳經治療尚可退化,但嚴重的血管翳其血管壁已硬化,治療後會留下瘢痕組織,恆久不退。內翻倒睫刺激角膜上皮,引起表層點狀角膜炎和彌漫性點狀角膜炎,導致角膜表面新生血管生長。淚液分泌減少使角膜失去光澤,繼而變得灰白混濁,角膜上皮角化,呈皮膚樣外觀。沙眼性角膜潰瘍形成後繼發細菌感染,可以引起角膜穿孔和眼球萎縮。以上這些都可能造成嚴重視力損害,導致失明。

8、沙眼一定導致盲嗎?

沙眼一方面很容易感染,另一方面又由於環境、個人衛生習慣可導致反復感染,使得沙眼愈演愈烈,眼部健康每況愈下,沿坡下滑,最終直滑坡底而致盲;其中反復感染是沙眼盲的必要條件,如已染上沙眼,治療和預防是十分重要的,在每個階段都可以防治,阻斷其發展,使人們遠離盲的危害。

9、沙眼該怎樣預防?

預防沙眼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又由於沙眼衣原體常附著在患者眼睛的分泌物中,任何與此分泌物接觸的情況均可造成沙眼傳播感染的機會,因此,加強衛生宣傳教育,普及衛生知識,培養良好衛生習慣,保持面部清潔,不用手揉眼,手巾、手帕要勤洗、曬干;托兒所、學校、工廠等集體單位睡眠區應進行分隔和通風,應分盆分毛巾或流水洗臉,加強理發室、浴室、旅館等服務行業的衛生管理,嚴格毛巾、臉盆等消毒制度;合理處理垃圾,改善廁所環境,減少或消滅蒼蠅,並要注意水源清潔,以阻斷沙眼傳播的途徑,減少感染的傳播,防止沙眼的感染流行。

10、沙眼的葯物治療有哪些?如何用葯物治療和控制沙眼?

抗菌素治療活動性沙眼感染人群是相當重要的,自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早期,沙眼的治療主要依靠長期局部使用四環素。沙眼衣原體對一些抗生素包括磺胺類葯物、紅黴素和四環素敏感。四環素眼膏因其價格低效果可靠,因此得到廣泛使用。四環素在短期降低炎症性沙眼的患病率和嚴重性是有效的,但這種治療被認為是抑制性的,而不是治癒性的,故需長期使用才能加強其療效。1%四環素眼膏,每日2次,共計6個月。或間斷治療,2次/每日,連續5天/月。或1日/月,連續10天/月,至少連續用葯6個月/年。個體局部使用四環素將導致沙眼衣原體感染的消失和繼發性細菌感染的降低。這將短期降低現存的和嚴重的眼部感染,而眼外的衣原體感染並沒有受到影響,眼部會發生自身的再感染。此外,如果在一個經過抗生素治療的社區內,不是所有的感染的人得到有效的治療,則衣原體的傳播會重新開始。對於流行地區應採取群體治療和家庭治療,即對活動性沙眼的患者群體或個體/家庭局部抗生素治療,對於嚴重患者應附加全身抗生素治療,最初使用磺胺,但後來被四環素、土黴素或強力黴素所取代。口服四環素:250mg,每天4次,共3周。或強力黴素100mg,每天1次,共3周。對於兒童或孕婦推薦使用紅黴素250 mg,每天4次,共3周。最近在甘比亞、埃及和沙烏地阿拉伯的研究顯示,成人一次性口服1克阿奇黴素對治療沙眼衣原體病有良好的療效,然而阿奇黴素價格昂貴,是一個值得關心的問題。

11、如何治療倒睫?

治療倒睫有各種可能的措施,包括如下:

1.拔除睫毛:這是一種簡單而價廉的方法,如果因某些原因而不能進行倒睫手術,這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措施。

2.電解毛囊:這是一種相對簡單但需要合適設備的方法,一個2年隨訪的報告指出,對輕度倒睫,其成功率約25%。

3.冷凍拔除睫毛:同電解毛囊一樣,也需要合適的設備並要學習應用冷凍的技術,引起眼瞼皮膚的脫色素,其成功率與電解毛囊相似。

4.倒睫手術:手術矯正倒睫是預防沙眼性盲的「最後機會」,並且是最急需採取的行動。有許多不同的手術方式來矯正倒睫,但有一種手術叫雙層瞼板旋轉術,該手術操作簡單,矯正成功率高。

根據以上信息,對倒睫最好的治療以手術為佳。拔除睫毛只能短期有效,電解毛囊和冷凍拔除術成功率比較低。

12、如何控制沙眼?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沙眼的四個要素即SAFE戰略。SAFE由四個英文字頭組成,S=Surgery手術,A=Antibiotics抗生素,F=Facial Cleanliness潔面,E=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s改善環境。具體內容如下:

S手術矯正沙眼性倒睫:用雙層瞼板旋轉內翻矯正術使磨擦角膜的倒睫向外翻轉,可防止睫毛磨擦角膜進而引起進一步喪失視力,這是有效的預防沙眼性盲的「最後機會」,並且是最急需採取的行動。

A抗菌素治療活動性沙眼感染人群:定期檢查和治療活動性沙眼患者是很重要的,活動性沙眼病例1%四環素眼膏塗眼每天兩次,用葯六周。

F洗面和清潔眼部:增加洗臉的次數以保持面部清潔可有效地防治沙眼,同時要注意毛巾和臉盆專人專用,以防沙眼微生物相互傳播。

E環境的改善(水和衛生)以消滅沙眼:改進水的供應、衛生和居住環境(包括垃圾的處理、消滅蒼蠅、睡眠區的分隔與通風),能夠預防沙眼,這是控制沙眼中需長期進行的最艱巨的工作。

⑥ 請幫忙翻譯成英語「原材料的表面有沙眼」

「沙眼」翻譯成「砂子孔-sand hole」不妥吧。我感覺翻成「小孔-pinhole」更好些。

Found Pinholes on the surface of Raw Materials.

⑦ 模具使用後表面出現砂眼如何修補

模具補焊機有很多但像你這種的我建議用鐳射補焊機 有進口的 也有國產的 都不便宜 像你精度要求很高的話 最好用 鐳射補焊機 這種機器 對模具整體影響較小 而且可以直接修補磨損的地方 修補完後 也可以很快的投入生產 焊完後可以直接手工修好 再拋光 就好了 基本上不用上機台修 好的 我再補充下 你說的應該就是噴砂了 我說兩種辦法供你參考 第一 整體降面 完了 PVD 表面處理下 也就是 強化表面 抗沖蝕等等 第二 噴砂 這個是可以在表面均勻的塗一層強化層的 可以把 沙眼 還有拋光的 紋路 還有 如果表面有瑕疵的話 也可以盡量彌補的 而且 產品 還比較漂亮 可以給我留言.......

⑧ 模具上的沙眼 日語怎麼說

沙眼是類似氣孔之類的么?
鑄造里的氣孔之類的一般是用:
鋳巣(ちゅうす)或者すあな

⑨ 關於沙眼

【概述】

沙眼(trachoma)是由沙眼衣原體(chlamydia)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膜角膜炎。因其在瞼結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觀,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沙眼的英文詞trachoma來源於希臘文trachys,也表示粗糙不平的意思。本病病變過程早期結膜有浸潤如乳頭、濾泡增生,同時發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於受累的瞼結膜發生瘢痕,以致眼瞼內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損害,可嚴重影響視力甚至造成失明。解放前沙眼在我國是致盲的首要原因。解放後在黨和政府關懷下,對沙眼開展了廣泛的防治,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現在沙眼的發病率已大為降低。從北京順義縣及上海、雲南、陝西等地進行的盲與低視力流行病學抽樣調查(1988)結果中可以看到,上述大部分地區致盲的主要原因是由白內障、青光眼等非感染性疾患所致。但是,雲南省的調查結果顯示,在雲南全省18萬雙眼盲患者中,白內障占第1位,約8萬人;沙眼及其合並症占第2位,約3萬人。所以,沙眼在我國致盲原因中所佔的重要地位尚不容忽視。此外,本病在亞非地區不少發展中國家仍是致盲的主要原因。

【病因學】

沙眼的分泌物能傳染此病,早為人們所知。1907年Halberstaedter與VonProwazek用光學顯微鏡和Giemsa染色,在沙眼結膜上皮細胞內發現包涵體,即上皮細胞內有紅藍色原體及深藍色始體顆粒聚集,此包涵體具有基質(matrix),頗似外衣包圍,被誤稱為「衣原蟲(Chlamydozoa)」此後,相繼有不少研究,但一直未分離出病原。1954年我國湯飛凡與張曉樓合作,在檢查治療大量病人的同時,採取病人眼部分泌物給猴眼接種,並同時將沙眼患者的分泌物接種小白鼠腦內試行分離培養,但結果完全陰性。1955年改用雞胚接種,並注意選擇活動性、無並發症及未經葯物治療的沙眼病例,使用鏈黴素殺滅標本中的細菌,終於在1956年首次分離培養成功。從此在世界上掀起沙眼研究的新熱潮。由於此病原體能通過細菌濾器,寄生在細胞內,並形成包涵體,故當時認為是一種病毒。又認其大小、形態與一般病毒不同,稱之為非典型或大型病毒。後經各國學者進一步研究了它的分子生物學及代謝機能等,證明它具有RNA和DNA及一定的酶,以二分裂的方式繁殖,具有細胞膜及壁並對抗生素敏感等,這些不符合病毒應有的基本性質。而與G細菌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之處。1971年Storz和Page提出將這類微生物另立一目,稱衣原體。1974年出版的《Bergey細菌鑒定手冊》接受了這一分類:將其歸入原核細胞界,薄壁菌門,立克次體綱,衣原體目、衣原體科、衣原體屬、衣原體種,包括沙眼包涵體結膜炎衣原體種及鸚鵡熱衣原體種。1989年出版的該手冊第10版中,又新加入肺炎衣原體種。沙眼包涵體性結膜炎衣原體種再分為沙眼、淋巴肉芽腫及鼠肺炎三個生物變種。其中沙眼生物變種從抗株性上又分為A、B、Ba、C、D、E、F、G、H、I、J、K等12個免疫型,淋巴肉芽腫生物變種可分為L1、L2及L3等3個免疫型。

一般來說,地方流行性致盲沙眼大多由A、B、Ba及C型所致,有些作用稱這幾型大多由流行性沙眼衣原體組;而D~K型主要引起生殖泌尿系感染;如尿道炎、宮頸炎、附睾炎等,以及包涵體性結膜炎,故稱眼-生殖泌尿組衣原體。1966年我國的王克乾、張曉樓等採用小鼠毒素保護試驗,將我國不同地區10年間分離的46種沙眼衣原體分成Ⅰ、Ⅱ兩種免疫型,Ⅰ型以TE-55樣為代表,Ⅱ型以TE-106樣為代表,兩型比例為2∶1。但Ⅰ、Ⅱ兩型和上述15種沙眼衣原體免疫型的對應關系一直不能肯定。張力、張曉樓等(1990)用微量免疫熒光試驗(Micro immunofluorescenceTest)對中國華北沙眼流行區沙眼衣原體免疫型進行檢測,結果表明我國華北地區沙眼流行以B型為主,C型次之。

沙眼衣原體可感染人的結膜、角膜上皮細胞。在其生活周期中有兩個生物相:原體(elementarybody)是感染相,大小約0.3μm,具有細胞壁,可存活於細胞外;始體(initialbody)亦稱網狀體(reticulatebody)是繁殖相,體積較大,約0.8μm,無感染性。原體侵入宿主細胞後,在胞漿內發育轉變為始體,以二分裂方式,形成子代原體。胞漿內充滿後則破裂釋放出原體,游離的原體再侵入正常的上皮細胞,開始新的周期。每一周期約為48小時。

沙眼原發感染,愈後可不留瘢痕。但在流行地區,衛生條件差,常有重復感染。原發感染已使結膜組織對沙眼衣原體致敏,再遇沙眼衣原體時,則引起遲發超敏反應。沙眼在慢性病程中,常有急性發作,可能就是重復感染的表現。多次的反復感染,加重原有的沙眼血管翳及瘢痕形成,甚至瞼板肥厚變形,引起瞼內翻倒睫,加重角膜的混濁,損害視力,甚至失明。除重復感染外,合並其他細菌性感染,也使病情加重。

【病理改變】

沙眼衣原體僅侵入瞼結膜及穹隆結膜上皮細胞,但引起的病理變化則達深部組織。首先表層上皮細胞表現變性脫落,而深層者則增生,隨著病程發展,上皮細胞增生很快,使上皮層不再平滑,而形成乳頭。乳頭的實質里有擴張的微血管、淋巴管與淋巴細胞。於此同時結膜上皮下組織即發生彌漫性淋巴細胞浸潤,同時有限局性聚集,形成濾泡。濾泡中央部有很多淋巴母細胞、巨噬細胞及網織細胞,其周圍則為大量的小淋巴細胞。承受病程的進展,濾泡發生變性,繼而結締組織增生形成瘢痕。瞼板亦有彌漫性淋巴細胞浸潤而致肥厚,嚴重者結締組織增生,使之變形。角膜血管翳皆自上方角膜緣開始,角膜微血管擴張並向角膜中央部分發展,伴有細胞浸潤,初位於淺層,繼則向角膜下方及深層發展。初呈垂簾狀,嚴重者可侵及全部角膜。

【臨床表現】

潛伏期約為5~12日。通常侵犯雙眼。多發生於兒童少年時期。

1.症狀 多為急性發病,病人有異物感、畏光、流淚,很多粘液或粘液性分泌物。數周後急性症狀消退,進入慢性期,此時可無任何不適或僅覺眼易疲勞。如於此時治癒或自愈,可不留瘢痕。但在慢性病程中,於流行地區,常有重復感染,病情加重。角膜上有活動性血管翳時,刺激症狀變為顯著,視力減退。晚期常因後遺症,如瞼內翻、倒睫、角膜潰瘍及眼球乾燥等,症狀更為明顯,並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失明。

2.體征

⑴急性沙眼:呈現急性濾泡結膜炎症狀,瞼紅腫,結膜高度充血,因乳頭增生瞼結膜粗糙不平,上下穹隆部結膜滿面濾泡,合並有彌漫性角膜上皮炎及耳前淋巴結腫大。數周後急性炎症消退,轉為慢性期。

⑵慢性沙眼:可因反復感染,病程遷延數年至十多年。充血程度雖減輕,但與皮下組織有彌漫性細胞浸潤,結膜顯污穢肥厚,同時有乳頭增生及濾泡形成(圖1),濾泡大小不等,可顯膠樣,病變以上穹隆及瞼板上緣結膜顯著。同樣病變亦見於下瞼結膜及下穹隆結膜,嚴重者甚至可侵及半月皺壁。角膜血管翳:它是由角膜緣外正常的毛細血管網,越過角膜緣進入透明角膜,影響視力,並逐漸向瞳孔區發展,伴有細胞浸潤及發展為淺的小潰瘍,痊癒後可形成角膜小面。細胞浸潤嚴重時可形成肥厚的肉樣血管翳(pannuscrassus)。

在慢性病程中,結膜的病變逐漸為結締組織所取代,形成瘢痕。最早出現在上瞼結膜的瞼板下溝處,呈水平白色條紋,以後逐漸呈網狀,待活動性病變完全消退,病變結膜全部成為白色平滑的瘢痕。

沙眼的病程和預後,因感染輕重與是否反復感染有所不同。輕者或無反復感染者,數月可愈,結膜遺留薄瘢或無明顯瘢痕。反復感染的重症病人,病程可纏綿數年至十多年,慢性病種中,可由其他細菌感染和重復感染時則常呈急性發作。最後廣泛結瘢不再具有傳染性,但有嚴重的並發症和後遺症,常使視力減退,甚至失明。

為了防治沙眼和調查研究的需要,對沙眼有很多臨床分期的方法。我國1979年全國第二屆眼科學術會討論時,重新制定了沙眼的分期:

Ⅰ期——進行期:即活動期,乳頭和濾泡同時並存,上穹隆結膜組織模糊不清,有角膜血管翳。

Ⅱ期——退行期:自瘢痕開始出現至大部變為瘢痕。僅殘留少許活動性病變為止。

Ⅲ期——完全結瘢期:活動性病變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無傳染性。

同時還制定了分級的標准:根據活動性病變(乳頭和濾泡)占上瞼結膜總面積的多少,分為輕(+)、中(++)、重(+++)二級。佔1/3面積以下者為(+),佔1/3~2/3者為(++),佔2/3以上者為(+++)。

並確定了角膜血管翳的分級法:將角膜分為四等分,血管翳侵入上1/4以內者為(+),達到1/4~1/2者為(++),達到1/3~3/4者為(+++),超過3/4者為(++++)。

國際上較為通用者為MacCallan分期法:

Ⅰ期——浸潤初期:瞼結膜與穹隆結膜充血肥厚,上方尤甚,可有初期濾泡與早期角膜血管翳。

Ⅱ期——活動期:有明顯的活動性病變,即乳頭、濾泡與角膜血管翳。

Ⅲ期——瘢痕前期:同我國第Ⅱ期。

Ⅳ期——完全結瘢期:同我國第Ⅲ期。

【診斷】

典型的沙眼,臨床上根據瞼結膜有乳頭和濾泡增生,角膜血管翳及結膜瘢痕的出現,較容易診斷。對早期沙眼的診斷尚有一定困難。有時只能初步診斷為「疑似沙眼」。根據1979年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的決定,沙眼診斷依據為:①上穹隆部和上瞼板結膜血管模糊充血,乳頭增生或濾泡形成,或二者兼有。②用放大鏡或裂隙燈檢查可見角膜血管翳。③上穹隆部或/和上瞼結膜出現瘢痕。④結膜刮片有沙眼包涵體。在第1項的基礎上,兼有其他3項中之一者可診斷沙眼。

疑似沙眼者:上穹隆部及眥部結膜充血,有少量乳頭(乳頭為正常組織)增生或濾泡,並已排除其他結膜炎者。

【鑒別診斷】

1.結膜濾泡症(conjunctival folliculosis)常見於兒童,皆為雙側,無自覺症狀。濾泡多見於下穹隆部與下瞼結膜。濾泡較小,大小均勻相似,半透明,境界清楚,濾泡之間的結膜正常,不充血,無角膜血管翳,無瘢痕發生。沙眼的濾泡多見於上穹隆部與上瞼結膜,混濁不清、大小不等、排列不整齊,並有結膜充血和肥厚等症狀。

2.慢性濾泡性結膜炎()常見於學齡兒童及青少年,皆為側,顆粒桿菌(B.granulosis)可能為其病因。晨起常有分泌物,眼部有不適感。濾泡多見於下穹隆與下瞼結膜,大小均勻,排列整齊;結膜雖充血,但不肥厚;1~2年後自愈,無瘢痕形成;無角膜血管翳。

3.春季結膜炎(vernalconjunctivitis) 此病有季節性,主要症狀為刺癢。瞼結膜上的乳頭大而扁平且硬,上穹隆部無病變,易於鑒別。分泌物塗片中可見嗜酸細胞增多。

4.包涵體結膜炎(inclusionconjunctivitis) 成年人與新生兒包涵體性結膜炎在結膜刮片中皆可見包涵體,其形態與沙眼包涵體相同,難以分別。但包涵體性結膜炎皆以急性開始,濾泡皆以下穹隆部與下瞼結膜為著,無角膜血管翳,數月至1年即可自愈,並不形成瘢痕,可與沙眼鑒別。
【治療】

自磺胺及抗生素應用後,沙眼治療上有了顯著進行。實驗研究證明,利福平、四環素、金黴素、土黴素、紅黴素、磺胺及氯黴素等對沙眼衣原體有抑製作用。

1.局部用葯 0.1%利福平或0.5%金黴素或四環素眼葯水每日滴眼3~6次,效果較好。但此類葯物水溶後,數周即逐漸失效,需重新配製。若製成眼葯膏或混懸液可保存較久。10%~30%磺胺醋醯鈉和0.25%~0.5%氯黴素眼葯水易於保存,效果亦佳。前述各葯一般需持續用葯1~3個月。亦可行間歇療法即用葯3~5日後,停葯2~4周,再行用葯,效果亦佳,易於堅持,對於大部分結瘢而仍有殘余乳頭增生「小島」者,可以硫酸銅筆腐蝕,促進結瘢。

2.全身治療 急性期或嚴重的沙眼,除局部滴用葯物外,成人可口服磺胺制劑等。連續服用7~10天為一療程,停葯1周,可再服用。需2~4個療程,應注意葯物的副作用。

3.手術治療 乳頭增生嚴重的,可行葯物摩擦,以棉簽或海螵蛸棒蘸蛸棒蘸磺胺或四環素,摩擦瞼結膜及穹隆結膜。濾泡多者行壓榨術,局麻下以輪狀鑷子擠破濾泡,排出其內容,同時合並葯物治療,促進痊癒。對消眼的後遺症如少數倒睫可行電解術,瞼內翻倒睫者,需作手術矯正。

閱讀全文

與模具上的沙眼怎麼表達英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防止模具加熱片燒壞 瀏覽:191
鑄鋼和碳鋼法蘭哪個好 瀏覽:708
不銹鋼鍋的醋印怎麼能去掉 瀏覽:395
不銹鋼上草酸怎麼去除 瀏覽:104
逆變器如何用電焊機焊接 瀏覽:490
錫合金氧化發白怎麼去除 瀏覽:768
鈦鋼鍋用過一段時間在怎麼開鍋 瀏覽:687
鋼板模具外面一層圈叫什麼 瀏覽:746
昊昊鋼材怎麼樣 瀏覽:183
標准螺紋鋼20的每米多少公斤 瀏覽:595
不銹鋼管埋地怎麼連接 瀏覽:366
鑽頭高速鋼跟合金鋼哪個好 瀏覽:527
不銹鋼與鍍鉻它的區別是什麼 瀏覽:124
棗庄哪裡有賣不銹鋼圓形魚缸 瀏覽:587
鋼材網價與市場價有什麼區別 瀏覽:175
有沒有50100方管 瀏覽:571
切2米厚的鋼板用什麼機器 瀏覽:993
封陽台撤下來的護欄怎麼處理 瀏覽:577
304不銹管方管品牌 瀏覽:322
隕石鈦合金航空材料有哪些 瀏覽: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