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關於模具設計與製造論文一篇
我這有一篇,給你參考一下
沖壓模具設計中對機械運動的控制和運用
摘要:在沖壓過程中,機械運動貫穿始終。各種沖壓工藝的實現都有其基本運動機理,這種運動是與模具密切相關的,各種模具的結構設計和力學設計最終都是為了滿足其能夠實現特定運動的要求。設計的模具能否嚴格完成實現沖壓工藝所需的運動,直接影響到沖壓件的品質,所以在模具設計中應對機械運動進行控制。同時為了達到產品形狀尺寸的要求,不能夠拘泥或局限於各種工藝基本運動模式中,而應不斷發展和創新,在模具設計中對機械運動靈活運用。關鍵詞:沖壓模具設計,機械運動,控制,靈活運用1.引言本論文是以沖壓工藝學基本理論為依據,通過對各種沖壓工藝基本運動的分析,提出了對沖壓模具設計的要求。首先闡述沖壓過程中,機械運動的基本概念,然後逐項分析了沖裁、彎曲、拉深工藝的基本運動機理,指出模具設計中應著重控制到的內容,並介紹了在模具設計中對機械運動靈活運用的方法和一些實例。最後總結了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產品工藝運動分析的方法,並強調在模具設計中,對機械運動的控制和靈活運用對提高設計水平和保證沖壓件品質的重要意義。2.沖壓過程中機械運動的概述冷沖壓就是將各種不同規格的板料或坯料,利用模具和沖壓設備(壓力機,又名沖床)對其施加壓力,使之產生變形或分離,獲得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零件。一般生產都是採用立式沖床,因而決定了沖壓過程的主運動是上下運動,另外,還有模具與板料和模具中各結構件之間的各種相互運動。機械運動可分為滑動、轉動和滾動等三種基本運動形式,在沖壓過程中都存在,但是各種運動形式的特點不同,對沖壓的影響也各不相同。既然沖壓過程存在如此多樣的運動,在沖壓模具設計中就應該對各種運動進行嚴格控制,以達到模具設計的要求;同時,在設計中還應當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機械運動,以達到產品的要求。沖壓過程的主運動是上下運動,但是在模具中設計斜楔結構、轉銷結構、滾軸結構和旋切結構等,可以相應把主運動轉化為水平運動、模具中的轉動和模具中的滾動。在模具設計中這些特殊結構是比較復雜和困難,成本也較高,但是為了達到產品的形狀、尺寸要求,卻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法。3.沖裁模具中機械運動的控制和運用沖裁工藝的基本運動是卸料板先與板料接觸並壓牢,凸模下降至與板料接觸並繼續下降進入凹模,凸、凹模及板料產生相對運動導致板料分離,然後凸、凹模分開,卸料板把工件或廢料從凸模上推落,完成沖裁運動。卸料板的運動是非常關鍵的,為了保證沖裁的質量,必須控制卸料板的運動,一定要讓它先於凸模與板料接觸,並且壓料力要足夠,否則沖裁件切斷面質量差,尺寸精度低,平面度不良,甚至模具壽命減少。按通常的方法設計落料沖孔模具,往往沖壓後工件與廢料邊難以分開。在不影響工件質量的前提下,可以採用在凸凹模卸料板上增加一些凸出的限位塊,以使落料沖孔運動完成後,凹模卸料板先把工件從凹模中推出,然後凸凹模卸料板再把廢料也從凸凹模上推落,這樣一來,工件與廢料也就自然分開了。對於一些有局部凸起的較大的沖壓件,可以在落料沖孔模的凹模卸料板上增加壓型凸模,同時施加足夠的彈簧力,以保證卸料板上壓型凸模與板料接觸時先使材料變形達到壓型目的,再繼續落料沖孔運動,往往可以減少一個工步的模具,降低成本。有些沖孔模具的沖孔數量很多,需要很大沖壓力,對沖壓生產不利,甚至無足夠噸位的沖床,有一個簡單的方法,是採用不同長度的2~4批沖頭,在沖壓時讓沖孔運動分時進行,可以有效地減小沖裁力。對那些在彎曲面上有位置精度要求高的孔(例如對側彎曲上兩孔的同心度等)的沖壓件,如果先沖孔再彎曲是很難達到孔位要求的,必須設計斜楔結構,在彎曲後再沖孔,利用水平方向的沖孔運動可以達到目的。對那些翻邊、拉深高度要求較嚴需要做修邊工序的,也可以採用類似的結構設計。4.彎曲模具中機械運動的控制和運用彎曲工藝的基本運動是卸料板先與板料接觸並壓死,凸模下降至與板料接觸,並繼續下降進入凹模,凸、凹模及板料產生相對運動,導致板料變形折彎,然後凸、凹模分開,彎曲凹模上的頂桿(或滑塊)把彎曲邊推出,完成彎曲運動。卸料板及頂桿的運動是非常關鍵的,為了保證彎曲的質量或生產效率,必須首先控制卸料板的運動,讓它先於凸模與板料接觸,並且壓料力一定要足夠,否則彎曲件尺寸精度差,平面度不良;其次,應確保頂桿力足夠,以使它順利地把彎曲件推出,否則彎曲件變形,生產效率低。對於精度要求較高的彎曲件,應特別注意一點,最好在彎曲運動中,要有一個運動死點,即所有相關結構件能夠碰死。有些工件彎曲形狀較奇特,或彎曲後不能按正常方式從凹模上脫落,這時,往往需要用到斜楔結構或轉銷結構,例如,採用斜楔結構,可以完成小於90度或回鉤式彎曲,採用轉銷結構可以實現圓筒件一次成型。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有些外殼件,如電腦軟碟機外殼,因其彎曲邊較長,彎頭與板料間的滑動,在彎曲時,很容易擦出毛屑,材料鍍鋅層脫落,頻繁拋光彎曲沖頭效果也不理想。通常的做法是把彎曲沖頭鍍鈦,提高其光潔度和耐磨性;或者在彎曲沖頭R角處嵌入滾軸,把彎頭與板料的彎曲滑動轉化為滾動,由於滾動比滑動的摩擦力小得多,所以不容易擦傷工件。5.拉深模具中機械運動的控制和運用拉深工藝的基本運動是,卸料板先與板料接觸並壓牢,凸模下降至與板料接觸,並繼續下降,進入凹模,凸、凹模及板料產生相對運動,導致板料體積成形,然後凸、凹模分開,凹模滑塊把工件推出,完成拉深運動。卸料板和滑塊的運動非常關鍵,為了保證拉深件的質量,必須控制卸料板的運動,讓它先於凸模與板料接觸,並且壓料力要足夠,否則拉深件容易起皺,甚至裂開;其次應確保凹模滑塊壓力足夠,以保證拉深件底面的平面度。拉深復合模設計合理,可以很好地控制結構件的運動過程,達到多工序組合的目的。例如典型的落料拉深切邊沖孔復合模具的設計。另外,有些裝飾品和日用品的拉深件需要有卷邊(或滾邊)工序,模具設計中也用到了滾軸結構,所以在卷邊過程中滾動的摩擦力非常小,不容易擦傷工件表面。對那些需要在馬達中旋轉的拉深結構件,切邊的高度、跳動度等要求相當高,需要在模具中設計特別的旋切結構,利用旋轉(切)運動修邊,不僅能保證切邊的尺寸精度高,甚至切邊的毛刺及沖切紋路亦相當美觀。值得一提的是,此旋切結構在實際設計改良後,已經非常易於模具加工製作,並且已運用於連續拉深模具當中。6.連續模具中機械運動的控制和運用連續模具中常常同時包括了沖裁、彎曲和拉深等沖壓工藝,因而其沖壓過程中的機械運動也包括了這三種工藝的基本運動模式,對連續模具中運動的控制,應分成各基本工藝分別進行控制。通常連續模具要求不斷加快沖壓速度,提高生產效率,有些形狀較復雜、較特別的沖壓件,其沖壓運動較費時,在連續模具設計中可以分解成效率較高的沖壓運動。例如,工程膨脹螺釘圓筒件在連續模具設計中即可將其圓筒成型運動分解為兩側90度圓弧彎曲~中間60度圓弧彎曲~整體抱圓~圓度校正四個工序,不僅提高效率,亦能保證沖壓件圓度。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連續模具因為在實際生產中還牽涉到送料機、吹風裝置等,在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讓沖床、模具、送料機和吹風裝置的運動在時間上配合好,連續模具才能真正順利生產。7.結束語盡管各種工藝的基本運動原理是不同的,但是也有共同點,就是卸料板(或滑塊)的運動是重要的控制因素。實際上,在模具設計當中,產品的沖壓工藝不可能都象各種工藝的基本運動那樣簡單,應當要根據具體情況對產品工藝作好運動分析,再據此作進一步的設計。在對產品工藝運動作分析時,應主要考慮其必要性、時間性、可行性,還應具有創造性。必要性是指運用基本運動原理判斷需要那些運動來實現產品工藝;時間性是指所需各項運動的先後順序;可行性是指能否通過結構設計和力學設計來實現所需運動;創造性是指在前述運動無法被實現或運動無法完全實現產品工藝的情況下,要善於大膽採用新方法去努力實現產品工藝,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對機械運動的靈活運用。沖壓過程存在多種多樣的機械運動,而各種機械運動對沖壓工藝實現與沖壓件品質的影響也各不相同,因而在沖壓模具設計中對機械運動的控制和靈活運用對提高設計水平和保證沖壓件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Ⅱ 支撐筒沖壓模具設計這個題目的畢業論文怎麼寫
1、論文題目: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 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Ⅲ 求一篇模具設計與製造畢業論文,讓我參考下方便我寫作,要求字數在4000字左右,內容不要太普通即可。
防護罩的模具設計與製造論文編號:JX106 帶設計圖,字數:9996.頁數:33 中文摘要
隨著現代工業發展的需要,塑料製品在工業、農業和日常生活等各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塑料製品的生產中,高質量的模具設計、先進的模具製造設備、合理的加工工藝、優質的模具材料和現代化的成形設備等都是成形優質塑料的重要條件。
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塑料工業的飛速發展和通用與工程塑料在強度和精度等方面的不斷提高,塑料製品的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如:家用電器、儀器儀表,建築器材,汽車工業、日用五金等眾多領域,塑料製品所佔的比例正迅猛增加。一個設計合理的塑料件往往能代替多個傳統金屬件。工業產品和日用產品塑料化的趨勢不斷上升。在工業生產中,用各種壓力機和裝在壓力機上的專用工具,通過壓力把金屬或非金屬材料制出所需要形狀的零件或製品,這種專用工具統稱模具。
模具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據的地位日益顯著,可以說人類的衣、食、住、行,沒有拿一方面離得開模具。模具是機械、汽車、電子、通訊、家電等工業產品的基礎工藝裝備,屬於高新技術產品。作為基礎工業,模具的質量、精度、壽命對其他工業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國際上稱為「工業之母」。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作為工業品基礎的模具工業,也得到了蓬勃發展,已成為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要產業。模具工業不但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在世界市場上也是獨樹一幟。世界模具市場總體上供不應求,市場需求在600到650億美元。如今,模具工業的發展甚至已經超過了新興的電子工業。
模具按製造的產品分類,可以分為塑料模具(又分為注塑模具、鑄壓模具和吹塑模具)、沖壓模具、鑄造模具、橡膠模具和玻璃模具等。其中,尤以注塑模具和沖壓模具用途廣、技術成熟、占據的比重大。本文以防護罩的模具設計為例,詳細論述塑料的工藝特性、ABS塑料的工藝參數、型腔和型芯的結構形式、模具的機構設計、模架的選擇原則,力求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和反映國內外先進水平。
關鍵詞:塑料特性、型芯和型腔結構、模具結構、標准模架 Shields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e
English Abstract...............省略
目 錄
前言----------------------------------------------------------------------1
第一章 塑料成型工藝--------------------------------------------------4
1. 1 塑件的成型工藝分析------------------------------------------------4
1. 2 ABS塑料的材料特性-------------------------------------------------4
1. 3 ABS塑料的成型特性-------------------------------------------------5
1. 4 ABS塑料的成型工藝參數---------------------------------------------5
第二章 設計方案及參數的確定----------------------------------------7
2. 1 注射機的選用------------------------------------------------------7
2. 2 型腔數目和分布----------------------------------------------------8
2. 3 選擇分型面--------------------------------------------------------9
第三章 模具的結構設計-----------------------------------------------10
3. 1 確定型腔和型芯的結構形式-----------------------------------------10
3. 2 澆注系統設計-----------------------------------------------------12
3. 3 機構的設計-------------------------------------------------------16
3. 4 注射模標准模架的設計---------------------------------------------21
3. 5 注射模排氣系統的設計---------------------------------------------25
第四章 注射模的設計結果參數---------------------------------------27
小結和致謝--------------------------------------------------------------33
參考文獻----------------------------------------------------------------35
模具裝配圖和零件圖以上回答來自: http://www.lwtxw.com/html/44-3/3082.htm
Ⅳ 沖壓工技師論文怎麼寫
如下:本次畢業設計的是密封墊罩沖壓件的模具設計。該沖壓件是一個高14.5_的帶凸緣製件,其材料為1Cr18Ni9,屬奧氏體不銹鋼,具有良好的韌性、塑性、焊接性及抗腐蝕性能,但切削加工性能較差。厚度為0.5_,主要加工尺寸14.5_和Ф72_為IT12到IT14級,圓角半徑均為R3_,工件四周相隔1200分布有三個由圓弧和矩形構成的孔,但他的外形具有對稱性。根據工件的形狀和技術要求,進行沖壓工藝性分析,可以認為,該零件形狀屬旋轉體,是一般帶凸緣圓筒形件,且d凸/d和h/d都比較合適,拉深工藝性好。圓角半徑R3較大,不需要整形工序,直接可成形。主要加工尺寸14.5_和Ф72_可通過增加切邊工序來達到精度要求。Ф72_圓周上的三個缺槽由半徑為3_的半圓和矩形構成,圓中心距精度要求不高,只需採用普通沖模(即工作部分採用IT8級以下製造精度)沖制,同時為保證三個缺槽和直徑為Ф19_的孔的同軸度,加工時應以Ф19_孔定位,三個缺槽同時沖出。從以上對密封墊罩沖壓件的形狀分析當中不難看出,它需要經過落料,拉深,沖孔,翻邊,切邊等沖壓工序,但它需要幾次拉深,能否一次翻邊成形,翻邊預制孔尺寸如何計算以及沖缺槽應該採用哪種方式和如何布置等成為本次設計的重點和難點。至於需幾次拉深,拉深的圓角半徑等以及沖壓件工藝的計算將在後面加以敘述,在此就不在敘述,(後附零件圖一份。
Ⅳ 沖壓模具設計論文誰要
現代模具製造技術朝著加快信息驅動、提高製造柔性、敏捷化製造及系統化集成的方向發展。
一、高速銑削:第三代制模技術�
高速銑削加工不但具有加工速度高以及良好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而且與傳統的切削加工相比具有溫升低(加工工件只升高3℃),熱變形小,因而適合於溫度和熱變形敏感材料(如鎂合金等)加工;還由於切削力小,可適用於薄壁及剛性差的零件加工;合理選用刀具和切削用量,可實現硬材料(HRC60)加工等一系列優點 。因此,高速銑削加工技術仍是當前的熱門話題,它已向更高的敏捷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發展,成為第三代制模技術。�
二、電火花銑削和「綠色」產品技術�
從國外的電加工機床來看,不論從性能、工藝指標、智能化、自動化程度都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目前國外的新動向是進行電火花銑削加工技術(電火花創成加工技術)的研究開發,這是一種替代傳統的用成型電極加工型腔的新技術,它是用高速旋轉的簡單的管狀電極作三維或二維輪廓加工(像數控銑一樣),因此不再需要製造復雜的成型電極,這顯然是電火花成形加工領域的重大發展。
目前,電火花加工機床的主要問題是輻射騷擾,因為它對安全、環保影響較大,在國際市場越來越重視「綠色」產品的情況下,作為模具加工的主導設備電火花加工機床的「綠色」產品技術,將是今後必須解決的難題。�
三、新一代模具CAD/CAM軟體技術�
目前,英、美、德等國及我國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開發的模具軟體,具有新一代模具CAD/CAM軟體的智能化、集成化、模具可製造性評價等特點。
新一代模具軟體應建立在從模具設計實踐中歸納總結出的大量知識上。這些知識經過了系統化和科學化的整理,以特定的形式存儲在工程知識庫中並能方便地被模具所調用。在智能化軟體的支持下,模具CAD不再是對傳統設計與計算方法的模仿,而是在先進設計理論的指導下,充分運用本領域專家的豐富知識和成功經驗,其設計結果必然具有合理性和先進性。�
新一代模具軟體以立體的思想、直觀的感覺來設計模具結構,所生成的三維結構信息能方便地用於模具可製造性評價和數控加工,這就要求模具軟體在三維參數化特徵造型、成型過程模擬、數控加工過程模擬及信息交流和組織與管理方面達到相當完善的程度並有較高集成化水平。衡量軟體集成化程度的高低,不僅要看功能模塊是否齊全,而且要看這些功能模塊是否共用同一數據模型,是否以統一的方式形成全局動態資料庫,實現信息的綜合管理與共享,以支持模具設計、製造、裝配、檢驗、測試及投產的全過程。�
模具可製造性評價功能在新一代模具軟體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既要對多方案進行篩選,又要對模具設計過程中的合理性和經濟性進行評估,並為模具設計者提供修改依據。�
在新一代模具軟體中,可製造性評價主要包括模具設計與製造費用的估算、模具可裝配性評價、模具零件製造工藝性評價、模具結構及成形性能的評價等。� 新一代軟體還應有面向裝配的功能,因為模具的功能只有通過其裝配結構才能體現出來。採用面向裝配的設計方法後,模具裝配不再是逐個零件的簡單拼裝,其數據結構既能描述模具的功能,又可定義模具零部件之間相互關系的裝配特徵,實現零部件的關聯,因而能有效保證模具的質量。�
四、先進的快速模具製造技術�
1、激光快速成型技術(RPM)發展訊速,我國已達到國際水平,並逐步實現商品化。世界上已經商業化的快速成形工藝主要有SLA(立體光刻)、LOM(分層分體製造)、SLS(選擇性激光燒結)、3D-P(三維印刷)。�
清華大學最先引進了美國3D公司的SLA250(立體光刻或稱光敏樹脂激光固化)設備與技術並進行開發研究,經幾年努力,多次改進,完善、推出了「M-RPMS-型多功能快速原型製造系統」(擁有分層實體製造-SSM、熔融擠壓成型-MEM),這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唯一擁有兩種快速成形工藝的系統(國家專利),具有較好的性能價格比。
2、無模多點成形技術是用高度可調的沖頭群體代替傳統模具進行板材曲面成形的又一先進製造技術,無模多點成形系統以CAD/CAM/CAT技術為主要手段,快速經濟地實現三維曲面的自動成形。吉林工大承擔了有關無模成形的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已自主設計並製造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無模多點成形設備。�
五、現場化的模具檢測技術�
精密模具的發展,對測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精密的三坐標測量機,長期以來受環境的限制,很少在生產現場使用。新一代三座標測量機基本上都具有溫度補償及採用抗振材料,改善防塵措施,提高環境適應性和使用可靠性,使其能方便地安裝在車間使用,以實現測量現場化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