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做為新手,我想了解,模具怎麼分的,塑料模具和橡膠模具怎麼製造的
模具是現代工業的重要工藝裝備,是許多工業產品生產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我國加入WTO以後,吸引外資能力的逐年增強,成為世界產品製造工廠地位愈加突出,各類工業品模具的進口越來越多。 模具的類型通常是按照加工對象和工藝的不同進行分類,從行業角度的區分來看主要有塑料模具、橡膠模具、金屬冷沖模具、金屬冷擠壓模具和熱擠壓模具、金屬拉拔模具、粉末冶金模具、金屬壓鑄模具、金屬精密鑄造模具、玻璃模具、玻璃鋼模具等等。 雖然模具種類很多,但在稅則歸類中主要涉及稅目84.80和82.07項下的有關子目。 下面僅就進口最為常見的塑料製品成型加工中所用不同類型的模具如何進行歸類作一介紹。 塑料最常見的成型方法一般分為熔體成型和固相成型兩大類:熔體成型是把塑料回熱至熔點以上,使之處於熔融態進行成型加工的方式,屬於此種成型方法的模塑工藝主要有注射成型、壓塑(縮)成型、擠出成型等;固相成型是指塑料在熔融溫度以下保持固態下的一類成型方法,如一些塑料包裝容器生產的真空成型,壓縮空氣成型和吹塑成型等。此外還有液態成型方式,如鑄塑成型、搪塑和蘸浸成型法等。 按照上述成型方法的不同,可以劃分出對應不同工藝要求的塑料加工模具類型,主要有注射成型模具、擠出成型模具、吸塑成型模具、高發泡聚苯乙烯成型模具等。 塑料注射(塑)模具:它主要是熱塑性塑料件產品生產中應用最為普遍的一種成型模具,塑料注射成型模具對應的加工設備是塑料注射模具對應的加工設備是塑料注射成型機,塑料首先在注射機底加熱料筒內受熱熔融,然後在注射機的螺桿或柱塞推動下,經注射機噴嘴和模具的澆注系統進入 模具型腔,塑料冷卻硬化成型,脫模得到製品。其結構通常由成型部件、澆注系統、導向部件、推出機構、調溫系統、排氣系統、支撐部件等部分組成。製造材料通常採用塑料模具鋼模塊,常用的材質主要為碳素結構鋼、碳素工具鋼、合金工具鋼,高速鋼等。注射成型加工方式通常只適用於熱塑料品的製品生產,用注射成型工藝生產的塑料製品十分廣泛,從生活日用品到各類復雜的機械,電器、交通工具零件等都是用注射模具成型的,它是塑料製品生產中應用最廣的一種加工方法。塑料注射(塑)成型模具應歸入稅號8484.7100。 塑料壓塑模具:包括壓縮成型和壓注成型兩種結構模具類型。它們是主要用來成型熱固性塑料的一類模具,其所對應的設備是壓力成型機。壓縮成型方法根據塑料特性,將模具加熱至成型溫度(一般在103°—108°),然後將計量好的壓塑粉放入模具型腔和加料室,閉合模具,塑料在高熱,高壓作用下呈軟化粘流,經一定時間後固化定型,成為所需製品形狀。壓注成型與壓縮成型不同的是沒有單獨的加料室,成型前模具先閉合,塑料在加料室內完成預熱呈粘流態,在壓力作用下調整擠入模具型腔,硬化成型。壓縮模具也用來成型某些特殊的熱塑性塑料如難以熔融的熱塑性塑料(如聚加氟乙烯)毛坯(冷壓成型),光學性能很高的樹脂鏡片,輕微發泡的硝酸纖維素汽車方向盤等。壓塑模具主要由型腔、加料腔、導向機構、推出部件、加熱系統等組成。壓注模具廣泛用於封裝電器元件方面。壓塑模具製造所用材質與注射模具基本相同。塑料壓塑成型模具應歸入稅號8480.7100。 塑料擠出模具:是用來成型生產連續形狀的塑料產品的一類模具,又叫擠出成型機頭,廣泛用於管材、棒材、單絲、板材、薄膜、電線電纜包覆層、異型材等的加工。與其對應的生產設備是塑料擠出機,其原理是固態塑料在加熱和擠出機的螺桿旋轉加壓條件下熔融,塑化,通過特定形狀的口模而製成截面與口模形狀相同的連續塑料製品。其製造材料主要有碳素結構鋼、合金工具等,有些擠出模具在需要耐磨的部件上還會鑲嵌金剛石等耐磨材料。擠出中工工藝通常只適用熱塑性塑料品製品的生產,其在結構上與注塑模具和壓塑模具有明顯區別。塑料擠出成型模具應歸稅號8400.7900。 塑料吹塑模具:是用來成型塑料容器類中空製品(如飲料瓶、日化用品等各種包裝容器)的一種模具,吹塑成型的形式按工藝原理主要有擠出吹塑中空成型、注塑成型的形式按工藝原理主要有擠出吹塑中空成型、注射吹塑中空成型、注射延伸吹塑中空成型(俗稱「注拉吹」),多層吹塑中空成型,片材吹塑中空成型等。中空製品吹塑成型所對應的設備通常稱為塑料吹塑成型機,吹塑成型只適用於熱塑料品種製品的生產。吹塑模具結構較為簡單,所用材料多以碳素多則製造。吹塑模具應歸入稅號8480.7900。 塑料吸塑模具:是以塑料板、片材為原料成型某些較簡單塑料製品的一種模具,其原理是利用抽真空盛開方法或壓縮空氣成型方法使固定在凹模或凸模上的塑料板、片,在加熱軟化的情況下變形而貼在模具的型腔上得到所需成型產品,主要用於一些日用品、食品、玩具類包裝製品生產方面。吸塑模具因成型時壓力較低,所以模具材料多選用鑄鋁或非金屬材料製造,結構較為簡單。吸塑模具應歸入稅號8480.7900。 高發泡聚苯乙烯成型模具:是應用可發性聚苯乙烯(由聚苯乙烯和發泡劑組成的珠狀料)原料來成型各種所需形狀的泡沫塑料包裝材料的一種模具。其原理是可發聚苯乙烯在模具內能入蒸汽成型,包括簡易手工操作模具和液壓機直通式泡沫塑料模具兩種類型,主要用來生產工業品方面的包裝產品。製造此種模具的材料有鑄鋁、不銹鋼、青銅等。高發泡聚苯乙烯成型模具應歸入稅號8484.7900。 為保證需要通關歸類審核的准確性,不同的塑料成型加工模具在進口時應注意按規范的品名進行申報。
⑵ 模具在壓鑄機上是怎麼安裝的
在模具工程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把帶有平衡柱的轉子疊裝放入動模型腔。一旦動模和定模發生合模現象的時候,這時候模具內部的補償液壓缸就會自動減壓,方便轉子疊裝順利進入動模型腔前端。
在合模完成之後,補償液壓缸則會自動加壓,而補償液壓缸兩側以及底部的斜滑塊則會起到關鍵作用,幫助電機內的轉子實現疊裝。
這時候的轉子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集結起來,減少轉子的疊裝時間,縮短工作時間。
(2)進口包扣模具怎麼用擴展閱讀
1、在進行這一項工作的時候,要注意的是點澆口的面積大小,這個面積必須要經過精密的計算,得出最確切的結果才能得以繼續。
2、壓鑄材料、壓鑄機、模具是壓鑄生產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所謂壓鑄工藝就是將這三大要素有機地加以綜合運用,使能穩定地有節奏地和高效地生產出外觀或協議規定要求的合格鑄件。
3、壓鑄充填型腔的過程就是取得壓力,速度,溫度和時間的動平衡的過程。這些過程相互制約,又相互聯系。必須取得平衡才能取得完美的鑄件。
⑶ IMD注塑工藝,片材如何放入模具型腔
1、方法還有很多,具體要看產品結構來定。PET片材在注塑模內定位有如下幾種方案:
(1)、利用產品的內孔定位
(2)、利用產品的外形定位
(3)、模具做插穿
(4)、模具做虎牙
2、塑件的注塑成型工藝過程主要包括合模---填充--保壓--冷卻--脫模等5個階段。填充是整個注塑循環過程中的第一步,時間從模具閉合開始注塑算起,到模具型腔填充到大約95%為止。理論上,填充時間越短,成型效率越高,但是實際中,成型時間或者注塑速度要受到很多條件的制約。
⑷ 模具使用和保護時的注意事項
怎樣保養與維護注塑模具
模具的作用與組成
模具作為注塑工廠的最為主要生產工具,它決定了產品的形狀,規格,尺寸,外觀光潔度。模具的材料為鋼材,一般由前模/後模組成。
模具的保護
由於模具具有專一性精密性易損性等特性因此進行模具的安全保護至關重要,總體歸納有以下幾個方面:
1.防銹:防止注塑機模具有漏水/冷凝水/雨淋/手印等而造成的生銹現象。
2.防撞:防止模具因頂針有斷裂、未回退到位而造成的模具撞壞的現象。
3.除刺:防止模具因布抹/料沖/手抹/水口鉗碰/刀碰而造成的模具毛刺。
4.缺件:防止模具因缺少拉桿/墊圈等零件而造成模具使用過程中的損壞。
5.防壓:防止模具因仍殘留有產品而鎖模而造成的模具壓傷。
6.欠壓:防止模具因低壓保護壓力過大造成的傷害。
其中因頂針有斷裂、頂針未回退到位、模具殘留有產品、缺少輔件造成的模具損壞的比例較高,且因發生較為頻繁,因此85%以上的模具損傷都是因此原因造成的,而模具的維修費用一般較高,因此怎麼樣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直接關繫到注塑行業的利益。
為了防止模具損壞造成的生產延誤,以及高昂的維修費用,同時也為了更好的節省人工資源,視覺龍科技經過不斷的研究與改進,採用機器視覺技術開發出了一款產品,稱為「模具保護器」。
模具維修注意事項:
1.拆卸模具時,避免碰傷和淋水,移動要平穩。
2.噴熱模,再噴少量脫模劑
3.要對模具進行全面檢查並且進行防銹處理:小心抹乾型腔,型芯,頂出機構和行位等部位的水分與雜物,並噴灑模具防銹劑和塗抹黃油。模具的保養模具在連續工作過程中,因運動過程中容易造成零部件的磨損,潤滑劑變質,漏水,塑膠料的壓傷等問題,需要進行模具保養。
模具日常保養一般包含以下方面:
1.定期除銹(外觀,PL面,模腔,型芯等)
2.定期重新加潤滑劑(頂出機構,行位等)
3.定期更換易磨損件(拉桿,螺栓等)
4.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
模具的下模保養需由專業維修人員將模具拆下後,對模具的模腔,頂針等進行專業的測試保護。
⑸ 電極在模具中是如何用的
模具加工時使用銅作為導電材質,通過放電加工達到產品效果。
模具具有特定的輪廓或內腔形狀,應用具有刃口的輪廓形狀可以使坯料按輪廓線形狀發生分離(沖裁)。應用內腔形狀可使坯料獲得相應的立體形狀。
模具一般包括動模和定模兩個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開時取出製件,合攏時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狀復雜,承受坯料的脹力,對結構強度、剛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較高要求,模具生產的發展水平是機械製造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維護保養
1、彈簧等彈性零件在使用過程中彈簧最易損壞,通常出現斷裂和變形現象。採取的辦法就是更換,在更換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彈簧的規格和型號,彈簧的規格和型號通過顏色、外徑和長度三項來確認,只有在三項都相同的情況下才可以更換。彈簧以進口的質量為佳。
2、模具使用過程中沖頭易出現折斷、彎曲和啃壞的現象,沖套一般都是啃壞的。沖頭和沖套的損壞一般都用相同規格的零件進行更換。沖頭的參數主要有工作部分尺寸、安裝部分尺寸、長度尺寸等。
3、緊固零件,檢查緊固零件是否松動、損壞現象,採取的辦法是找相同規格的零件進行更換。
⑹ 飯團模具的使用
模具上抹薄薄一層油,最好別用花生油,或者你把模具先放冰箱里冰一會
⑺ 模具監視器有什麼用
模具保護器的應用領域包括注塑模具的監視,還有沖壓模具以及壓鑄模具的監視。當然壓鑄的環境比較惡劣,加上現場離不開人工,所以採用模具監視器的意義不如另外兩種那麼大。注塑模具監視,通過對模具進行直接的監視,在有異常情況出現時,鎖定注塑機,起到防止壓模和保護模具的作用。對沖壓模具進行直接監視往往不大容易,因為受到安裝空間的限制;一般採用的方法是對沖壓件進行檢測,發現問題時停止沖壓機,人工進行干預,排除模具的故障,從而起到監視模具防止不良品產生的作用。
下面是基於機器視覺技術的模具檢測方案(模具保護器)
1.檢測對象
主要檢測對象為鍵盤模具沖壓下來的廢料是否已經全部被清除掉。
2. 檢測要求
A. 被測物體視野較大。
B. 被測物體上是否存沖壓下來的鍵盤模具廢料。
3.視覺檢測系統設計
檢測系統的視覺部分主要由數字攝像機、鏡頭、光源以及圖像處理軟體組成。根據實際物體的視野以及物體測量要求,選用合適的數字攝像機,鏡頭以及光源配合採集圖像,並在採集到成像質量好的圖片後使用處理軟體進行處理。
工位設計:由於工業現場的條件所限,光源和相機只能在同一側對被檢測物體進行檢測。由於被檢測物體會有一定厚度,通過光源把這些鍵盤模具廢料的邊緣打亮,可以發現鍵盤模具廢料是否已經被全部清除掉。
檢測原理圖:
詳細可到空間查看,請多多指教!
⑻ 模具是怎樣製造的
模具製造技術迅速發展,已成為現代製造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模具的CAD/CAM技術,模具的激光快速成型技術,模具的精密成形技術,模具的超精密加工技術,模具在設計中採用有限元法、邊界元法進行流動、冷卻、傳熱過程的動態模擬技術,模具的CIMS技術,已在開發的模具DNM技術以及數控技術等,幾乎覆蓋了所有現代製造技術。�
現代模具製造技術朝著加快信息驅動、提高製造柔性、敏捷化製造及系統化集成的方向發展。�
一、高速銑削:第三代制模技術�
高速銑削加工不但具有加工速度高以及良好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而且與傳統的切削加工相比具有溫升低(加工工件只升高3℃),熱變形小,因而適合於溫度和熱變形敏感材料(如鎂合金等)加工;還由於切削力小,可適用於薄壁及剛性差的零件加工;合理選用刀具和切削用量,可實現硬材料(HRC60)加工等一系列優點 。因此,高速銑削加工技術仍是當前的熱門話題,它已向更高的敏捷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發展,成為第三代制模技術。�
二、電火花銑削和「綠色」產品技術�
從國外的電加工機床來看,不論從性能、工藝指標、智能化、自動化程度都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目前國外的新動向是進行電火花銑削加工技術(電火花創成加工技術)的研究開發,這是一種替代傳統的用成型電極加工型腔的新技術,它是用高速旋轉的簡單的管狀電極作三維或二維輪廓加工(像數控銑一樣),因此不再需要製造復雜的成型電極,這顯然是電火花成形加工領域的重大發展。�
最近,日本三菱公司推出了EDSCAN8E電火花創成加工機床又有新的進展。該機能進行電極損耗自動補償,在Windows95上為該機開發的專用CAM系統,能與AutoCAD等通用的CAD聯動,並可進行在線精度測量,以保證實現高精度加工。為了確認加工形狀有無異常或殘缺,CAM系統還可實現模擬加工。�
在電火花加工技術進步的同時,電火花加工的安全和防護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許多電加工機床都考慮了安全防護技術。目前歐共體已規定沒有「CE」標志的機床不能進入歐共體市場,同時國際市場也越來越重視安全防護技術的要求。�
目前,電火花加工機床的主要問題是輻射騷擾,因為它對安全、環保影響較大,在國際市場越來越重視「綠色」產品的情況下,作為模具加工的主導設備電火花加工機床的「綠色」產品技術,將是今後必須解決的難題。�
三、新一代模具CAD/CAM軟體技術�
目前,英、美、德等國及我國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開發的模具軟體,具有新一代模具CAD/CAM軟體的智能化、集成化、模具可製造性評價等特點 。�
新一代模具軟體應建立在從模具設計實踐中歸納總結出的大量知識上。這些知識經過了系統化和科學化的整理,以特定的形式存儲在工程知識庫中並能方便地被模具所調用。在智能化軟體的支持下,模具CAD不再是對傳統設計與計算方法的模仿,而是在先進設計理論的指導下,充分運用本領域專家的豐富知識和成功經驗,其設計結果必然具有合理性和先進性。�
新一代模具軟體以立體的思想、直觀的感覺來設計模具結構,所生成的三維結構信息能方便地用於模具可製造性評價和數控加工,這就要求模具軟體在三維參數化特徵造型、成型過程模擬、數控加工過程模擬及信息交流和組織與管理方面達到相當完善的程度並有較高集成化水平。衡量軟體集成化程度的高低,不僅要看功能模塊是否齊全,而且要看這些功能模塊是否共用同一數據模型,是否以統一的方式形成全局動態資料庫,實現信息的綜合管理與共享,以支持模具設計、製造、裝配、檢驗、測試及投產的全過程。�
模具可製造性評價功能在新一代模具軟體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既要對多方案進行篩選,又要對模具設計過程中的合理性和經濟性進行評估,並為模具設計者提供修改依據。�
在新一代模具軟體中,可製造性評價主要包括模具設計與製造費用的估算、模具可裝配性評價、模具零件製造工藝性評價、模具結構及成形性能的評價等。� 新一代軟體還應有面向裝配的功能,因為模具的功能只有通過其裝配結構才能體現出來。採用面向裝配的設計方法後,模具裝配不再是逐個零件的簡單拼裝,其數據結構既能描述模具的功能,又可定義模具零部件之間相互關系的裝配特徵,實現零部件的關聯,因而能有效保證模具的質量。�
四、先進的快速模具製造技術�
1、激光快速成型技術(RPM)發展訊速,我國已達到國際水平,並逐步實現商品化。世界上已經商業化的快速成形工藝主要有SLA(立體光刻)、LOM(分層分體製造)、SLS(選擇性激光燒結)、3D-P(三維印刷)。�
清華大學最先引進了美國3D公司的SLA250(立體光刻或稱光敏樹脂激光固化)設備與技術並進行開發研究,經幾年努力,多次改進,完善、推出了「M-RPMS-型多功能快速原型製造系統」(擁有分層實體製造-SSM、熔融擠壓成型-MEM),這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唯一擁有兩種快速成形工藝的系統(國家專利),具有較好的性能價格比。�
2、無模多點成形技術是用高度可調的沖頭群體代替傳統模具進行板材曲面成形的又一先進製造技術,無模多點成形系統以CAD/CAM/CAT技術為主要手段,快速經濟地實現三維曲面的自動成形。吉林工大承擔了有關無模成形的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已自主設計並製造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無模多點成形設備。�
我國這項技術與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日本東京大學、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相比,在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方面均處領先地位,目前正向著推廣應用方面發展。� 3、樹脂沖壓模具首次在國產轎車的試制中得到成功應用。一汽模具製造有限公司設計製造了12套樹脂模具用於全新小紅旗轎車的改型試制,這12套模具分別是行李箱、發動機罩、前後左右翼子板等大型復雜內外覆蓋件的拉延模具,其主要特點是模具型面以CAD/CAM加工的主模型為基準,採用瑞士汽巴精化的高強度樹脂澆注成形,凸凹模間隙採用進口專用蠟片准確控制,模具的尺寸精度高,製造周期可縮短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製造費用可節省1000萬元左右(12套模具)。為我國轎車試制和小批量生產開辟了一條新途徑,屬國內首創。瑞士汽巴精化有關專家認為可達90年代國際水平。�
五、現場化的模具檢測技術�
精密模具的發展,對測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精密的三坐標測量機,長期以來受環境的限制,很少在生產現場使用。新一代三座標測量機基本上都具有溫度補償及採用抗振材料,改善防塵措施,提高環境適應性和使用可靠性,使其能方便地安裝在車間使用,以實現測量現場化的特點。�
六、鏡面拋光的模具表面工程技術�
模具拋光技術是模具表面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模具製造過程中後處理的重要工藝。目前,國內模具拋光至Ra0.05μm的拋光設備、磨具磨料及工藝,可以基本滿足需要,而要拋至Ra0.025μm的鏡面拋光設備、磨具磨料及工藝尚處摸索階段。隨著鏡面注塑模具在生產中的大規模應用,模具拋光技術就成為模具生產的關鍵問題。由於國內拋光工藝技術及材料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問題,所以如傻瓜相機鏡頭注塑模、CD、VCD光碟及工具透明度要求高的注塑模仍有很大一部分依賴進口。�
值得注意的是,模具表面拋光不單受拋光設備和工藝技術的影響,還受模具材料鏡面度的影響,這一點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就是說,拋光本身受模具材料的制約。例如,用45#碳素鋼做注塑模時,拋光至Ra0.2μm時,肉眼可見明顯的缺陷,繼續拋下去只能增加光亮度,而粗糙度已無望改善,故目前國內在鏡面模具生產中往往採用進口模具材料,如瑞典的一勝百136、日本大同的PD555等都能獲得滿意的鏡面度。�
鏡面模具材料不單是化學成分問題,更主要的是冶煉時要求採用真空脫氣、氬氣保護鑄錠、垂直連鑄連軋、柔鍛等一系列先進工藝,使鏡面模具鋼具內部缺陷少、雜質粒度細、彌散程度高、金屬晶粒度細、均勻度好等一系列優點,以達到拋光至鏡面的模具鋼的要求。
⑼ 薄膜開關鼓包模具要怎麼開,按鍵怎麼按得響。材料厚度用多少
上下模按要鼓泡的產品買兩塊一樣大鐵板.厚度大概為25左右 泡泡高度為1.5 大小8.5 上下模中間要留一點縫隙.縫隙的尺寸就是要用來鼓泡材料的厚度.鼓泡機溫度上模95 下模45 時間為2秒
⑽ 進口舊模具報關需要提供哪些資料,模具進口流程怎樣
一、什麼是加工貿易外商提供的不作價進口設備?
??加工貿易外商提供的不作價進口設備(下稱不作價設備)指與經營單位開展加工貿易的外商,免費向經營單位提供的加工生產所需設備,不作價設備應不屬於《外商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范圍。
二、企業進口和使用不作價設備應具備哪些條件?
(一)不作價設備是外商免費提供,即不需經營單位付匯進口、也不需要以加工費或差價償還。
(二)企業應設有獨立專門從事加工貿易(即不從事內銷產品加工生產)的工廠或車間,並且不作價設備僅限在該工廠或車間使用。如企業未設有獨立專門的工廠或車間,則在加工貿易合同(協議)期限內,企業每年加工產品必須70%以上用於出口。
三、企業如何辦理不作價設備審批和進口手續?
首先,企業持加工貿易合同(協議)以及《加工貿易不作價設備申請備案清單》等企業基本資料向外經貿部門辦理審批手續。
其次,企業憑外經貿部門審核的有關資料向主管海關辦理進口免稅手續,海關審核後予以備案並核發不作價設備手冊。
第三,企業憑手冊向口岸海關辦理不作價設備進口報關手續。
四、海關對不作價設備的監管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海關的監管期限是指不作價設備自進口之日起至海關解除監管之日止,監管期限為5年。
五、海關對於臨時進口的不作價設備如何監管?
企業臨時進口(期限在半年內)加工貿易生產所需的不作價設備(限模具、單台設備),海關按暫時進口貨物進行管理。
六、企業進口和使用不作價設備中應承擔哪些義務?
(一)企業應在加工貿易合同(協議)中明確列明外商以免費方式提供不作價設備。
(二)在海關監管期限內,企業不得將不作價設備擅自在境內銷售、串換、轉讓、抵押或移作他用。
(三)在海關監管期限內,經營單位應在每年1月份向外經貿部門和主管海關書面報告不作價設備使用情況。
(四)因故終止或解除加工貿易合同(協議)以及不作價設備超過海關監管年限的,企業應及時向外經貿部門和主管海關辦理解除監管手續。
七、企業如何辦理解除不作價設備的海關監管手續?
(一)海關監管期限未滿或已滿的不作價設備退運出境的,海關憑企業申請及有關單證辦理解除監管手續。
(二)海關監管期限未滿、企業申請提前解除監管並留在境內的不作價設備,在企業補稅後,海關憑相關進口許可證件、檢驗檢疫證書及有關單證辦理解除監管手續。
(三)海關監管期限已滿且申請放棄的不作價設備,海關直接為企業辦理解除監管手續。
(四)對於海關監管期限已滿並留原企業繼續從事加工貿易業務的不作價設備,企業免予辦理相關進口許可證、檢驗檢疫證書並免繳稅款,直接向海關辦理解除監管手續,對於1998年1月1日以後進口的不作價設備的海關監管期限已滿且不在原企業使用的,企業免繳稅款,但應持相關進口許可證、檢驗檢疫證書及有關單證向海關辦理解除監管手續。
八、企業留在境內的不作價設備是否按照舊機電產品進行管理?
對於提前解除監管和監管年限已滿留在境內繼續使用的不作價設備,視同進口舊機電產品,海關按有關規定進行管理,但企業在不作價設備進口時已辦理過舊機電產品進口手續的不作價設備則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