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壓鑄模具為什麼會粘模
影響粘模的因素有很多,需要仔細辨別、綜合考量
1.脫模劑的性能、濃度和稀釋比例、噴塗
如果脫模劑潤滑性差,有效成分不能掛在模具型腔內,就會出現粘模,建議檢查壓鑄脫模劑是否在保質期內,是否出現發臭或析出現象,是否裡面蠟含量偏高
如果脫模劑濃度低,稀釋比例還高,那麼其中的有效成分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那麼很容易出現粘模,建議根據廠家建議稀釋比例和自己實際工況決定實際稀釋比例
如果脫模劑的噴塗不到位也會導致粘模,比如噴塗時間短、噴塗位置、噴塗量都不可的情況下,都會導致粘模
2.鋁的材質以及鋁湯問題
如果鋁中鐵的含量低於0.7%,模具表面鐵原子因濃度梯度向鋁液滲透的速度加快,因為壓鑄合金與模具鋼的親和力越大,因此易生成鐵-鋁或鐵-鋁-硅金屬間化合物而粘模。當然純鋁的出現粘膜概率最高。
如果鋁湯溫度過高,脫模劑的主要成分不能有效發揮作用。
3.模具材質和溫度
如果模具達到其使用壽命或許模具材質差或者模具設計不合理,容易粘膜。特別是內澆口設計,如流向、截面積、壓射速度等控制不當,金屬液直接沖蝕型芯或型壁,最容易出現粘模,因此要合理降低高速速度,同時適當加大內澆口附近處的噴塗。
當然模具溫度高的地方也很容易造成粘膜傾向。因此要及時打開並疏通模具冷卻水閥。
2. 注塑模具出現粘模怎樣解決
注塑模具粘模分粘前模和粘後模2種情況,要妥善解決就要了解粘模的原因。
在生產過程中注塑模具粘模的狀況可以說經常出現,這個問題很比較令人頭痛的。一旦這種情況發生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把產品從模具中取出來,而且影響正常的生產效率,無形之中增加了不小的成本。
一般,對於粘模問題,主要採取提前預防的辦法來防止粘模的發生。
首先,一般粘模的原因分析。
1、拋光不良,例如:粘前模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後模拋光比前模拋光好,模具試模在生產過程中開模直接粘在前模。
2、脫模斜度設計不合理,理論上前模的脫模斜度要比後模大,脫模斜度放反的話也可能導致產品粘前模。
3、開模時存在真空,直接把產品吸在前模或者後模,無法正常脫模,對於外殼、盒類產品較常見。
4、模具開始運作時模溫太低,產品對模具的抱緊力太大。
其次,根據原因就可以很好的給出預防措施,防止注塑模具粘模問題的發生。
1、對模具內膜進行再拋光處理,防止因為拋光問題引起的粘模。
2、對於後模粘模比較多的產品,加大脫模斜度,但要視產品的加工而定。
3、如果開模時前模存在真空,前模就要做排氣針,消除真空的影響。
4、如果產品結構對模溫有要求的話,開始試模時就要增加模溫,減少剛開始模具太低對產品包盡力的影響。
(2)什麼是模具粘模擴展閱讀
模具保養
1、加工企業首先應給每副模具配備履歷卡,詳細記載、統計其使用、護理(潤滑、清洗、防銹)及損壞情況,據此可發現哪些部件、組件已損壞,磨損程度大小,以提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信息資料,以及該模具的成型工藝參數、產品所用材料,以縮短模具的試車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2、加工企業應在注塑機、模具正常運轉情況下,測試模具各種性能,並將最後成型的塑件尺寸測量出來,通過這些信息可確定模具的現有狀態,找出型腔、型芯、冷卻系統以及分型面等的損壞所在,根據塑件提供的信息,即可判斷模具的損壞狀態以及維修措施。
3、要對模具幾個重要零部件進行重點跟蹤檢測:頂出、導向部件的作用是確保模具開合運動及塑件頂出,若其中任何部位因損傷而卡住,將導致停產,故應經常保持模具頂針、導柱的潤滑(要選用最適合的潤滑劑),並定期檢查頂針、導柱等是否發生變形及表面損傷,一經發現,要及時更換。
3. 注塑模具出現粘模怎樣解決
1、粘模產品面積較大的情況下,且粘模產品沒有錯位,可手動再次合模下,或墊一張不厚的手巾紙,合緊再開模,看能否帶出產品;
2、用軟銅棒磨平,平衡的從四周的分型面撬出;
3、對深的加強筋或孔類,用火槍或煤氣燒平面據條,鐵絲類插入粘模處冷卻後慢慢平衡拔出;
4、對模具型腔的拆模分解,進行粘模處理;
5、如果開模時前模存在真空,前模就要做排氣針,消除真空的影響。
4. 注塑模具為什麼會粘模
注塑模具粘模的原因,一般是模具型腔的表面粗糙度不夠高,注塑時,脫模劑沒有全部噴到。
5. 模具粘模是因為啥
原因有好多啊,調機的時候射速、溫度沒控制好,模具製作的時候有些地方出模角度的處理不好啊等等····這個只能是現場解決,要一下把問題說清楚很難啊
6. 橡膠模具粘模怎麼處理
許多的橡膠是不耐油的,可以用機油泡一下,就好清理了。提高模具型腔的光潔度,可以減少粘模。
7. 鍛打模具粘模是怎麼回事
加大脫模斜度,提高模具型腔的表面粗糙度。
8. 模具粘模原因分析
前模光面嗎???要達到一定的光度!調試時,冷卻時間長一點看看............
9. 模具粘模怎麼辦
首先要看模具是否拋光到位,其次考慮增加出模斜度,如果再不行,定模粘模可以加定模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