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筋工程交底的內容
關於鋼筋工程施工細部技術交底的內容簡介 1.認真學習,熟悉設計圖紙和現行施工規范、標准、規程。 2.首先對已進場鋼筋核查每種鋼筋是否有質量合格證和復試報告。 3.綁扎前先將模板內各種垃圾、刨花、碎磚、木塊等清除干凈,並檢查鋼筋表面應潔凈、無損傷、油漬;對除銹後留有麻點的鋼筋嚴禁按原規格使用。 4.鋼筋綁扎應符合設計要求,不準混用,對鋼筋的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間距、錨固長度、接頭設置、焊條、焊劑的牌號必須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的規定。鋼筋焊接接頭要做試驗,並符合驗收規范規定。 5.綁紮好的鋼筋不能松動、脫節,更不能缺扣,對有雙層配筋的板有懸臂筋、負筋等,為保證鋼筋位置正確應加鐵馬凳,對柱子四角主筋應用鐵絲拉緊,穿孔固定在模板上或採取其他措施使鋼筋位置正確,所有保護層要符合規定將墊塊墊好或綁在鋼筋上,對綁紮好的鋼筋不準隨意亂踩,在澆灌前一定要保持原來設計狀態。 6.鋼筋需要代換,必須徵得設計單位的同意。鋼筋在加工過程中發現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應及時報告。 7.柱子鋼筋綁扎:柱子鋼筋與插筋綁扎不少於三扣,柱鋼筋連接為防止綁扎接處保護層過厚,在接頭處的彎折度要小於16%。當柱截面有變化時,下層柱筋露出部份要收縮正確,收縮時寬度比為6/1。箍筋與主筋應垂直,箍筋彎鉤疊合時,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有抗震要求的彎勾角度為135度。柱子豎向鋼筋搭接時,角部鋼筋彎鉤要與模板成45度,中間鋼筋的彎鉤與模板與90度。 8.梁鋼筋綁扎:箍筋彎鉤的疊合處,應沿受力筋,架立筋方向錯開設置,弓鐵位置要正確。主筋接頭位置不宜位於最大彎矩處,接頭位置必須錯開,具體見砼施工規范表3.5.3主筋如有雙排鋼筋時,應在二層主筋之間墊上短鋼筋。主梁的主筋遇有圈樑在同一標高時,必須放圈樑主筋之上,梁主筋兩端壓在支座上要均勻。 9.樓板鋼筋綁扎:樓板上如有電線管,應放在主筋上面。雨蓬、懸臂板等的主筋,必須放在電線管上面,外面兩根筋的相交點須全部綁扎,其餘處可隔點交錯綁扎,雙向板鋼筋相交點須全部綁扎,嚴禁為避開裝置物將鋼筋局部扭彎,只能將鋼筋向一邊平行移動,如間距過大,可在間隙中加一根同直徑鋼筋。 10.當採用閃光對焊時,在同一截面內的受力鋼筋,其焊接接頭截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積的百分率應按砼結構規范規定。施工中如分不清是受拉或受壓區時,則按受拉區的規定辦理,在同一截面內一要鋼筋只能有一個焊接接頭。 11.鋼筋砼陽台扶手與牆或構造柱相接時,一定要在牆或構造柱甩出拉結筋,且不少於2ф8,鋼筋甩上和埋入長度至少50公分,並應錨固。
② 3+97×123簡算
身處信息化時代,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都與網路、計算機有著或深或淺的關系,個人信息在計算機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在計算機網路帶給我們便利性之外,我們也應該重視計算機的安全問題,特別是面對現階段復雜的計算機漏洞和多樣的計算機安全問題,我們更應該講計算機的安全維護放在重要位置。在計算機安全中,最重要的就是資料庫的安全。
《》雜志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清華大學主辦,面向國內外發行的直接面向中高端計算機教育事業的國家級期刊。被教育部高校計算機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文科計算機基礎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高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全國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等指定為特別推薦刊物。是目前國內計算機教育界唯一一本期刊。
個人信息被泄漏,財產被盜,各種帳號的消失或被盜等等,這些數據上出現的漏洞都會導致嚴重的問題,所以,資料庫的安全探討是信息化時代下一個重要話題。
一、資料庫及資料庫安全的基本了解
要對資料庫的安全進行研究,就必須從本質上了解何為資料庫,它的特徵有哪些,才能夠正確地進行探討。所謂資料庫,簡單點說,就是存儲在計算機內的數據的集合。資料庫就是存放數據的巨大倉庫,這個倉庫的主要作用就是通過計算機來對數據進行保存和適當的管理,以便於我們能夠充分利用信息資源。
資料庫的起源並不是很早,信息發展速度之快卻證明了它在信息技術中的重要性。隨著數據管理的要求不斷提高,適應新時代下數據的管理共享的數據管理系統開始出現,即DBMS,其中,數據模型是資料庫系統的核心和基礎。
資料庫的安全就是保證資料庫的完整性,當然,這其中會應用到許多的保護技術和手段,這樣才能防止黑客或其他攻擊者對數據的竊取活破壞,這就是要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可用性、保密性、一致性,還有抗否認性。這樣才能進一步保證資料庫的完整性,真正做到維護資料庫的安全。
二、資料庫安全的重要性
首先,資料庫在信息系統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對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有著重要的作用,資料庫對大量數據的整理、存儲和管理保護,使我們的生產生活變的更加有序和便利。
基於資料庫的重要性,其安全性的地位更是可想而知。首先,計算機資料庫的安全對保證信息和數據的安全有重要的意義,尤其是那些重要的信息,對個人甚至一個群體的生產生活都起著重要作用;其次,資料庫的安全也是計算機操作系統能夠安全運行的重要條件和前提,資料庫如果存在漏洞,遭到攻擊或者破壞,就會對某些程序甚至整個系統都造成重大危害,所以,保證計算機資料庫的安全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從計算機的正常運行到人們生產生活的正常秩序維護,都離不開資料庫的安全維護。所以,對資料庫的安全問題的發現認識和對這些問題的應對解決方案的研究也是很必要的。
三、資料庫存在的安全威脅與問題
(一)拒絕服務攻擊。
這個攻擊類型下,用戶對網路資料庫的訪問將會被拒絕,這樣的攻擊引起的後果有很多,但通常是被敲詐勒索,這會對用戶的財產安全造成不良影響。
(二)惡意攻擊對資料庫的破壞。
許多來自網路的未經授權的惡意攻擊往往是針對數據而來,攻擊者對用戶數據進行竊取,導致資料庫的完整性受到破壞;另外,攻擊者也會對數據進行惡意指導,這就使資料庫的真實性遭到了破壞。這些來自攻擊者的破壞,也是資料庫安全的巨大威脅。
(三)備份數據暴露。
備份數據本來是處於維護數據安全,但由於加密不足或者其他安全漏洞,備份數據也經常遭遇被盜或者被指導,這樣對於數據的准確性、完整性都是極大的危害。
③ 鐵路上的鋼軌在接頭的地方都留有一定的空隙,這是為啥
中鐵山橋集團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於寶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現在鐵路上沒有縫隙是真的。」長度可達數十公里或數百公里,整個導軌沒有導軌接縫。」也許有人知道鐵路鐵軌互相連接街道的地方總是留有空隙。這是專門為鋼軌受熱膨脹的拉伸而准備的。否則,如果鐵軌受熱,就會互相擠壓、扭曲,變成象牙值,整個鐵路就會變形。現在這個縫隙消失了,那條鐵軌的熱膨脹、冷軸問題怎麼解決呢?
懸浮物可能漂浮在接觸網的手腕臂上,如果是金屬懸浮物(如銀箔紙),接觸網短路可能會導致跳閘。如果漂浮的物體纏繞在接觸網上,高速列車的受電弓(受電弓)運行到漂浮的地方,可能會纏繞受電弓(受電弓),甚至會導致我們區域內的接觸網崩潰和網路崩潰的現象,這是嚴重的事故。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國家軌道交通電氣化及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高錫彬:鐵路部門為確保高速鐵路的安全運行,採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定期巡邏人員會發現一些漂浮的東西。另外,在勝利勝利地發現異物或這種懸浮物的同時,我們還可以採取技術手段,例如通過衛星圖像比較發現異物。
④ 空調室內機安裝步驟
空調室內機安裝步驟:放置室內將空調室內機放在專業的安裝檯布上,注意輕拿輕放,不要碰撞磕損。
1、選擇堅固、不易受到振動、足以承受機組重量的地方;
2、選擇排水容易、可進行室外機管路連接的地方;
3、選擇不靠近熱源、蒸氣源、不會對機組的進、出風產生障礙的地方;
4、選擇可將冷風或熱風送至室內各個角落的地方;
5、應選擇靠近空調器電源插座的地方,且機器附近留出足夠的空間;
6、應選擇室內機下方無電視機、電腦等貴重物品的地方;
7、在卧室內安裝,不宜讓出風直吹向床。
8、定期更換活性炭,保證過濾網的吸附能力。
9、紫銅管加長時需要焊接,不能有漏氣等問題。(國際允許的泄漏量是3%至5%)。
10、在空調器的接水盤中倒入一點水,檢查一下是否能排到室外。
11、銅管的安裝盡量減少拐彎處,盡可能水平,才有利於空調的流通速度。
⑤ 樣板房驗收些什麼
樣板房驗收標准及流程
1、梁、柱、板主體:
1) 按圖紙設計逐間檢查,無變形、弓凸、剝落、開裂、傾斜、移位和非收縮性裂縫。
2) 無鋼筋外露。
2、頂棚:
1) 抹灰面平整,面層塗料均勻,無漏刷,無脫皮。
2) 無裂紋,無霉點,無滲水痕跡,無污漬。
3、牆面:
1) 抹灰面平整,面層塗料均勻,無漏刷,無面層剝落,無明顯裂縫,無污漬。
2) 塊料(如磁磚)面層:
a) 粘貼牢固,無缺棱掉角;
b) 面層無裂紋、損傷、色澤一致;
c) 對縫砂漿飽滿,線條順直。
4、地(樓)面:
1) 毛地面:平整,無裂紋。
2) 塊料(如磁磚)面層:
a) 粘貼牢固,無缺棱掉角;
b) 面層無裂紋、損傷、色澤一致,對縫線條順直;
c) 對縫砂漿飽滿,線條順直。
3)水泥砂漿面層:
抹灰平整,壓光均勻,無空鼓,無裂紋,無起泡等缺陷。
4)衛生間、廚房和前後陽台地面:
a) 用小桶或塑料膠管向地面沖倒水,觀察水流向准確地漏,不應有積水,倒泛水;
b) 做浸水試驗,第二天到樓下檢查樓面、管壁無滲漏。
5、門窗:
1)開啟自如,手輕搖晃門窗與牆面接觸牢固,無晃動和裂縫出現:目視零配件裝配齊全,位置准確,無翹曲變形。
2)從室內輕搖晃門鎖與門連接牢固,開關靈活。
3)木門油漆均勻,觀察門縫線條均勻,不掉角,無變形。
4)單指輕擊玻璃安裝牢固,無輕微松動現象:玻璃膠縫密實、美觀,玻璃面層無裂縫,無損傷和無刮花痕跡。
5)電子對講門:
a) 開啟靈活,通話器完好無損,通話清楚;
b) 不銹鋼門無刮花痕跡。
6)防盜鐵門無銹跡和刮花痕跡。
7)窗檯泛水正常,無向室內倒流缺陷;可選擇以下檢查方法:
a) 窗外防水膠均勻。先關緊所有的窗戶,從天面或頂層房間窗戶(屬天面均有檐口的房屋,普遍為多屋住宅區)自上而下的均勻澆水,停止澆水後半小時逐間檢查每個窗檯(牆面)是否有水滲入;
b) 查詢天氣預報,在驗收期間出現下雨的日期前,先將所有窗門關緊,雨後逐間檢查牆面和窗檯泛水。
6、樓梯、扶手:
1)砼結構的樓梯:無裂縫,面層無剝落,鋼筋無外露。
2)鋼木結構的樓梯:
a) 用力輕搖無晃動,安裝牢固;
b) 鋼筋無銹蝕,無彎曲;
c) 木扶手錶面無龜裂,油漆無脫落,色澤一致,表面平滑,不扎手。
7、插座
1)電器插座:用手搖動檢查蓋板安裝牢固,無晃動並緊貼牆面;蓋板無損壞,符合安全要求,滿足」左零右相」規定,每個都檢測,用燈泡或儀表檢查每個插座電源接通是否正常。接地電阻要求對地電阻1MΩ以上。
2)公用電視天線插座:須直接地線、材料符合標准。單擊蓋板安裝穩固,蓋板無損壞。(收視效果由住戶入住後檢查)。
3)有線電視插座:由省、市有線電視台驗收。
4)電話插座:只進行外觀驗收,單指輕擊蓋板安裝牢固,蓋板無損壞。
8、接線盒:
1)單指輕擊反安裝牢固,目視蓋板無損壞。
2)用燈泡或儀表檢查每處預留線頭的電源接通是否正常,並用電工膠布安全纏包線頭。
9、開關:
1)安裝牢固,目視蓋板無損壞。
2)全檢開關靈活,開啟接觸效果良好。開關操作二次,靈活有效。
10、照明燈具:
1)吊燈無傾斜,安裝牢固,有保護接地,接地電阻要求大於1MΩ,與樓面緊貼,零配件齊全,燈罩完好無損。
2)打開所有燈具,檢查電源接通是否正常,燈具發光正常。
3)產品合格,使用壽命達到要求,室內及公共照明燈全部接通連續工作3天,統計自然損壞的比例。
11、供水系統:
1)安裝牢固不能搖動;打開每棟的供水總閥門(注意關閉室內的水閥)管道完好無損,無滲漏水,無銹跡。
2)管道接頭無滲水,接頭外觀處理良好。
3)水龍頭(花灑)和水閥:打開水閥,流水暢通,接頭無漏水,安裝牢固,無劃痕、銹跡,衛生清潔。
12、排污管道(含塑料管):
1)安裝牢固,外觀完好無損,配件齊全。
2)從樓上的各排水口注水,樓下目視管道介面密實無滲水;樓上排水暢通無堵塞。
3)鑄鐵管:灌水後無滲漏水,表面無銹跡,無裂紋,面層油漆均勻。
13、地漏:過濾鐵篦安放穩固,管縫密實,無滲漏水,無堵塞,排水暢通。
14、衛生潔具:
1)安裝牢固,配件齊全,完好無損,面層無污漬和刮花痕跡。
2)灌水後排水口介面密實,無滲水,接水軟管無銹跡。
3)便器:水箱沖水正常,不堵塞,沖水暢通。
15、防盜網(窗):安裝牢固,焊接點密實,面漆均勻,無脫皮和漏刷現象,無明顯銹跡。
16、室內配電箱:
1)安裝牢固,配件齊全,試操作一次空氣開關等控制是否正常。
2)開關符合型號規定。
3) 導線與設計相符,布線規范。
4)目視箱蓋無損壞,操作一次開關靈活。
17、門鈴:
1) 接地電阻符合要求;
2) 室外按鈕安裝牢固,蓋板完好,操作靈活,操作一次檢查;
18、其它
1)晾衣鉤、室內吊扇掛鉤:用軟繩等套住掛色用車拉時,安裝牢固,無搖晃,目視鋼筋掛鉤表面無裂紋,彎處無斷裂。
2)水表、電表和煤氣表:安裝牢固,無搖晃;打開室內水閥,看錶內讀數運轉是否正常;目視外觀完好無損,鏡面玻璃無損傷;安裝整潔、有條理、美觀,布線、布管規范。
⑥ 塑料拱棚可分為哪些類型各自的環境條件怎樣
塑料拱棚是我國保護地蔬菜栽培中最重要、應用最廣泛的一類生產設施,佔北方地區韭菜保護地生產總面積的60%以上。按照塑料拱棚的跨度大小,可分為塑料大棚、塑料中棚和塑料小棚,塑料小棚一般叫做小拱棚。目前,許多地區的農民為了增強塑料拱棚的保溫性能,又在塑料上面加蓋一層或兩層草苫,這部分拱棚可以叫做塑料暖棚或改良拱棚;而不加草苫的,叫做冷棚。冬季生產韭菜的小拱棚一般都加蓋草苫,塑料中棚有部分加蓋草苫,塑料大棚在過去一般不加草苫,近幾年也有加蓋的。
(1)塑料大棚
①規格。塑料大棚的跨度一般為6~15米,高度1.8~3.2米,長30~60米,具有2個相等的採光屋面,面積一般在200米2以上,以塑料薄膜為透明覆蓋材料。
②基本結構。可分為2類,即無柱式結構和有柱式結構。鋼結構無柱式大棚的骨架是用鍍鋅鋼管或直徑12~16毫米圓鋼裝配和焊接而成。在我國北方,一般跨度為10~14米,中高2.8~3.2米,兩邊肩高1~1.5米,棚長一般在60米以下,門為推拉式或合頁門,拱架間距為1~1.2米。主要包括鍍鋅管裝配式大棚、鋼梁結構大棚和多種無機材料復合預制骨架大棚等。這類大棚的骨架一般為專業生產廠家製造,規格質量標准比較統一。有柱式結構大棚的骨架是由竹木或水泥柱構成,我國北方跨度多為10~15米,中高2.5~3米,長度多40~50米,拱間距離0.8~1米。主要有竹木結構和竹木水泥混合結構大棚等。大棚雖有單棟和連棟之分,但主要是以單棟為主。這類大棚的骨架一般都是農戶根據自己具體地塊條件、經濟條件、習慣和經驗決定規格尺寸、建棚的材料與方法。
③環境條件。在北京地區,12月下旬到1月上旬,棚內的平均最低溫度在0℃以下。3月中旬平均氣溫可達到10℃左右,地溫在5~8℃。3月中旬到4月下旬,棚內平均溫度在15℃以上,最高可達40℃,最低氣溫在0~3℃。5~8月份,棚內溫度可高達50℃左右。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溫度逐漸下降,但棚內氣溫仍可達30℃,夜間10~18℃。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棚內夜溫降至3~8℃,11月中下旬逐漸降到0℃。就大棚內溫度的周年變化規律而言,我國北方的大多數地區,春季大棚栽培可比當地露地條件下早35天左右,秋季覆蓋栽培時可比露地後延35天左右。東西向延長的大棚冬季溫度條件略好於南北向延長的大棚,但二者在光照上差距較大,春季二者在溫度上差別不大。大棚南北向延長時,棚內光照比日光溫室明顯均勻;但東西向延長的大棚,其光照北部明顯不如南部。鋼結構無柱式大棚比竹木有柱式結構的光照要高10%左右;塑料薄膜如果結露有水滴或附著塵土,光照強度要下降20%~30%;薄膜老化後,透光率要下降23%~30%。塑料大棚內的濕度一般較高,呈高濕狀態,相對濕度一般為70%~100%,夜間明顯高於白天,澆水後一段時間棚內會出現較高的空氣濕度。
(2)塑料中棚
①規格。塑料中棚的跨度一般為3~6米,高度1.5~1.8米,長20~30米,具有兩個相等的採光屋面,面積多為80~150米2。
②基本結構與性能。塑料中棚類似於適度縮小了的塑料大棚,其基本結構與性能也和塑料大棚非常接近,在實際生產中,通常不加嚴格區分。只是塑料中棚的承載能力一般比大棚強一些,可以在塑料上面加蓋草苫,提高其保溫性。
(3)小拱棚
小拱棚是北方地區非常普遍的一種保護地蔬菜生產簡易設施,其投資很小,骨架可就地取材,加蓋草苫後保溫性能較好,完全可以用來進行韭菜冬季生產。此外,還具有架設容易、拆除方便的優點,土地利用率很高。小拱棚最大的缺點是高度矮,人不能在裡面站立幹活。
①規格。小拱棚的跨度一般為1.5~3米,高度0.8~1.5米,長度不限。太長時,在中間設置塑料介面作為作業出入口兼作放風口。
②基本結構。一般用細竹竿、毛竹片或直徑8~10毫米的鋼筋、水泥預制拱架作為拱梁,用木柱、竹篙、水泥柱等作中間立柱,用10號鉛絲作縱梁,組成小拱棚基本骨架。東西方向延長。架設時,先將中間立柱按1排或2排直線,埋設在栽培畦中,上端用10號鉛絲相互連接,拉緊綳直,把竹竿等拱梁材料排放上面,兩端按南北方向在栽培畦南北兩側的畦埂上,按照50~60厘米的間距,各插入20厘米,上面覆蓋塑料薄膜。小拱棚與風障結合使用的效果更好。用在塑料大棚內進行多層覆蓋的小拱棚結構更加簡單,只要將細竹竿、細竹片、紫穗槐條或細鋼筋彎成弓狀,將兩端插入畦埂,上面隨時覆蓋地膜或薄膜即可。
③環境條件。北京地區,1月至3月上旬,小拱棚內的溫度通常在10℃以下,最低溫度在0℃以下,到3月中旬以後,棚內平均最低溫度可以達到8℃以上。晴天時,小拱棚內外的溫差可達20℃以上,但地溫變化相對較小。白天通風時,小拱棚內的相對濕度在40%~50%,夜間在90%以上。小拱棚塑料薄膜上面加蓋兩層草苫後,其保溫性能大大加強。
⑦ 秦始皇陵的兵馬俑是怎樣建造的
視死如生中國自古以來講究「視死如生」,認為人死後會有一個幽冥的世界,如果把死人生前的一切帶到地下,他在陰世間的生活會與生前一樣。 於是考古學家們推測,這些陶制兵馬俑是秦始皇陰間的護衛者,始皇帝並沒有採用活人活馬的生祭,他的護衛軍,是出於能工巧匠的製造。這些秦俑,是秦陵的最後證據么? 考古研究表明,這些兵馬俑的製造年代,大約在秦統一全國的公元前221年動工,至公元前209年結束,前後大約歷時10年,需要幾萬工匠共同勞作。 如果說秦始皇帝陵的布局是模擬當年秦王朝的政治中心、首都咸陽的形制而建造的話,那麼兵馬俑坑則象徵著秦陵的地下王國的軍隊,即一支冥軍! 繼1974年發現一號兵馬俑坑之後,1975年上半年,又先後發現了秦俑二號坑和三號坑。三個坑基本呈「品」字形排列,總面積達20000多平方米,內埋陶質兵馬俑7000餘件,木質戰車100餘輛。三個兵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結構建築,它們既相互分割,自成單元,又緊密相關,渾然一體,共同構成龐大嚴密的地下軍事營壘。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西側20米處發現了銅車馬坑,它與兵馬俑坑東西輝映,成為中國考古界又一個重大的發現。 銅車馬主體為青銅所鑄,一些零部件為金銀飾品。各個部件分別鑄造,然後用嵌鑄、焊接、粘接、鉚接、子母扣、紐環扣接、銷釘連接等多種機械連接工藝,將眾多的部件組裝為一體。通體彩繪,馬為白色,彩繪時所用顏料均為用膠調和的礦物顏料,利用膠的濃度塑造出立體線條。 除了三個坑外,還有一個只挖出土擴,沒來得及鋪磚棚木,更沒來得及放入兵馬俑的四號坑。據勘查,四號坑面積4000多平方米。人們雖一般很少提及,但它並非可有可無,因為這四個坑統一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軍事編列體系。三缺一,留下了一個歷史缺憾。 埋藏著這支冥軍的三個坑各不相同:兵馬俑一號坑似為步兵部隊;二號坑為一個由騎兵、戰車和步兵(包括駕兵)組成的多兵種特殊部隊;三號坑似為統帥一、二號坑的指揮機關。 三個坑共有7000餘件陶俑、100餘乘戰車、400餘匹陶馬和數十萬件兵器。秦陵兵馬陶俑的發現,被國際上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自1975年開始,國家已先後在三個坑上建造展覽大廳,對外公開展出,其中二號坑是邊發掘邊展出。一號坑中的兵馬俑在11條東西向的過洞中,排列著挎箭執矛的銷甲俑和6輛戰車相間的38路面東的縱隊,構成軍陣主體的主力部隊。在主力部隊前面,橫列著三排橫隊,每列有70個戰袍俑,手執管機弓箭,個個氣宇軒昂,組成全陣的前鋒。其他三面,各有一列武士俑,分別面向南、北、西,似是側翼和後衛,以防止敵人從兩翼和背後襲擊。(秦始皇兵馬俑) 秦兵馬俑大小皆模擬人、真馬製成。武士俑高1.8米,面目各異,神態威嚴,依服飾、胃甲和排列位置可以分為將軍、軍吏、材官、射土、驍土、伍卒等多種,還有二號坑中獨有的跪射俑、鞍馬騎兵俑,這些都形象地再現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統一六國的雄偉軍容。出土武器更令人驚奇,這些經鉻化處理的青銅兵器,至今仍寒光閃閃,鋒利如新。青銅兵器的鉻化處理,證明了我國這一工藝比1937年德國作為發明專利而創造的工藝技術提前了2100多年。 此外館中還展示了陵旁出土的兩組銅車馬,每組有車一輛,馬四匹,車蓋華麗,車窗為鏤空雕,鞍轡上有金銀錯紋飾。每輛車各有一名馭手俑,實為秦代藝術珍品。 然而兵馬俑的重見天日卻為人們又帶來了一團迷霧,秦始皇為什麼要用那麼多的泥人泥馬來陪葬呢? 有人認為,秦始皇陵實質上是按古代禮制「事死如事生」的要求特意設計的。因為秦始皇即位後,用了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進行統一全國的戰爭。當時他率領千軍萬馬南征北戰,從而並吞了六國,統一了天下。為了顯示他生前的功績,以軍隊的形式來陪葬似乎是一種必然。 大多數的學者認為秦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反映的是秦始皇生前的軍事情況,但在具體問題上觀點又不一致。 第一種觀點認為,秦俑坑出土的這支秦代軍隊的大型群雕,是秦始皇創建和加強中央集權的象徵;秦俑坑大批兵馬俑的軍事陣容,正是秦始皇統治下強大的軍事實力的形象記錄。在一定意義上也可以說,它是秦始皇東巡衛隊的象徵。 第二種觀點認為,秦兵馬俑坑象徵著駐在京城外的軍隊,可稱之為宿衛軍。以戰車、步兵相間排列的一號兵馬俑軍陣為右軍,以戰車和騎兵為主的二號兵馬俑坑為左軍,未建成的廢棄坑當為四號坑,即擬議中的中軍,三號兵馬俑坑是統帥右、左、中三軍的幕府。俑坑本身象徵著屯兵的壁壘。三軍拱衛京師,是秦始皇希圖加強中央集權維護一統江山的反映。 第三種觀點認為,秦始皇陵兵馬俑軍陣乃一項未竟工程,全部建成應有50000兵馬俑。這個龐大的軍陣按前、後、左、右、中配置兵力,實為秦代「乘之」所演習的八種陣法申最基本的陣法方陣。方陣陣法的特點之一是「薄中而厚方」,中軍兵精而少,接敵的外圍四隊兵力較多。秦俑軍陣正是按照「薄中而厚方」的方陣法來配置兵力的。 第四種觀點認為,兵馬俑三坑,不是象徵左、中、右三軍,而是反映秦代中央軍的三個組成部分。三號坑絕非人們通常說的指揮部,它應該是象徵郎中令統領的宮廷侍衛郎衛;一號坑是反映衛尉統轄的宮城衛士,或稱之為南軍;二號坑是反映中尉統領的京師屯戍兵,可稱之為北軍。 對於三號坑,有人認為是軍伍社宗,是用來進行軍祭的,是作為在軍祭祖的對象的社主和遷主以及安置社祖二主的地方。 對於二號坑,有人提出是四獸陣,即彎兵陣為朱鳥陣,戰車、步兵、騎兵混合陣為玄武陣,騎兵戰車組成的陣為青龍陣,戰車陣為白虎陣。 有的學者認為,兵馬俑軍陣為《尉緩子》所雲的「常陣」;有的學者認為,兵馬俑軍陣就是為始皇帝送葬的俑群。 究竟建造兵馬俑軍陣是出於何種目的,一時還無法確證,但從目前對秦代的軍制研究成果來看,第二、三種觀點更具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