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ug怎樣測量模具鋼重量
很多小夥伴在學習UG軟體時會遇到讓我們對物體做出分析的情況,而通常不好的小夥伴可能面對這個問題就無可奈何了,到底要怎麼操作UG軟體才能測量出模型的重量呢?其實這首先要知道物體有多大,然後質量或者重量來判斷。廢話不多說,具體怎麼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UG測量模型重量的操作方法:
步驟1:首先,打開UG軟體,創建一個新的模型。
步驟2:然後畫一個圓柱體大小、高度,可以任意給定,然後確定。
步驟3:現在我們已經拉伸了,是時候加入原料了。
步驟4:接下來是選擇材質,點擊「菜單-工具-材質」,讓我們來解釋一下這三種材質的使用方法。
步驟5:首先,我們來談談分配材料。按名稱分配材料是為了指定,可以將材料添加到單個模型中。這是在以後的組裝過程中添加的。
步驟6:材料管理,材料管理,也就是系統本身,包括大部分的材料,比如我們做的機械,都是金屬的,在右下角可以選擇各向同性。所以裡面的材料都是金屬。
步驟7:然後我們用作業庫給他一個不銹鋼材料,然後測量,我們選擇不修改310材料,應用不顯示。
步驟8:接下來我們點擊菜單-分析-測量,如果沒有,我們也可以搜索命令,所以我們點擊出來,直接選擇問題,那麼他的音量就會出來。如果我們點擊這個三角形,我們還可以切換質量,重量,等等
這下,大家都知道在UG軟體裡面怎麼測量模型的重量大小了嗎?跟著以上的方法操作,就能夠快速測量出模型的重量,大家趕緊學習起來吧~
Ⅱ ug怎麼測模具重量
UG是一款三維CAD軟體,主要用於模具設計,而非模具重量測量。測量模具重量通常需要藉助物理實驗或數學計算方法。
物理實驗是最直接的方式,使用天平或稱重裝置,確保模具放置在平坦的水平面上,以確保測量結果的准確性。數學計算則是另一種選擇,根據模具的形狀、尺寸和材料密度等參數,運用相應的數學公式進行計算。常用的計算方法包括:
1. 對於矩形、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等基本幾何形體,可以直接應用其體積公式進行計算。
2. 對於復雜的模具形狀,可以使用三維建模軟體中的體積計算功能,這些軟體通常能提供精確的體積計算結果。
3. 模具的重量可以通過體積乘以材料密度得到。
此外,三維建模軟體還支持模擬分析,其中包括重量分析功能。在進行建模時,可以設定材料密度等參數,模擬出模具在實際環境下的重量。然而,這種方法的准確性取決於軟體的建模精度和參數設置,因此在使用時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總之,測量模具重量的方法多樣,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方案,以確保測量結果的准確性。
Ⅲ ugnx如何測量塑料製品重量
測量塑料製品的重量,需要在建模下先輸入塑料的密度,然後使用測量體得出其結果,操作如下:
1、設置密度
Ⅳ 關於用UG設計冷沖模的流程
冷沖壓模具設計步驟
冷沖模設計的一般步驟如下:
1 .搜集必要的資料
設計冷沖模時,需搜集的資料包括產品圖、樣品、設計任務書和參考圖等,並相應了解如下問題:
l )了解提供的產品視圖是否完備,技術要求是否明確,有無特殊要求的地方。
2 )了解製件的生產性質是試制還是批量或大量生產,以確定模具的結構性質。
3 )了解製件的材料性質(軟、硬還是半硬)、尺寸和供應方式(如條料、卷料還是廢料利用等),以便確定沖裁的合理間隙及沖壓的送料方法。
4 )了解適用的壓力機情況和有關技術規格,根據所選用的設備確定與之相適應的模具及有關參數,如模架大小、模柄尺寸、模具閉合高度和送料機構等。
5 )了解模具製造的技術力量、設備條件和加工技巧,為確定模具結構提供依據。
6 )了解最大限度採用標准件的可能性,以縮短模具製造周期。
2 .沖壓工藝性分析
沖壓工藝性是指零件沖壓加工的難易程度。在技術方面,主要分析該零件的形狀特點、尺寸大小(最小孔邊距、孔徑、材料厚度、最大外形)、精度要求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沖壓工藝的要求。如果發現沖壓工藝性差,則需要對沖壓件產品提出修改意見,經產品設計者同意後方可修改。
3 .確定合理的沖壓工藝方案
確定方法如下:
l )根據工件的形狀、尺寸精度、表面質量要求進行工藝分析,確定基本工序的性質,即落料、沖孔、彎曲等基本工序。一般情況下可以由圖樣要求直接確定。
2 )根據工藝計算,確定工序數目,如拉深次數等。
3 )根據各工序的變形特點、尺寸要求確定工序排列的順序,例如,是先沖孔後彎曲還是先彎曲後沖孔等。
4 ) 根據生產批量和條件,確定工序的組合,如復合沖壓工序、連續沖壓工序等。
5 ) 最後從產品質量、生產效率、設備佔用情況、模具製造的難易程度、模具壽命、工藝成本、操作方便和安全程度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比較,在滿足沖件質量要求的前提下,確定適合具體生產條件的最經濟合理的沖壓工藝方案,並填寫沖壓工藝過程卡片(內容包括工序名稱、工序數目、工序草圖(半成品形狀和尺寸)、所用模具、所選設備、工序檢驗要求、板料規格和性能、毛坯形狀和尺寸等): ;
4 確定模具結構形式
確定工序的性質、順序及工序的組合後,即確定了沖壓工藝方案也就決定了各工序模具的結構形式。沖模的種類很多,必須根據沖件的生產批量、尺寸、精度、形狀復雜程度和生產條件等多方面因素選擇,其選原則如下:
l )根據製件的生產批量確定採用簡易模還是復合模結構。一般來說簡易模壽命低,成本低;而復合模壽命長,成本高。
2 )根據製件的尺寸要求確定沖模類型。
若製件的尺寸精度及斷面質量要求較高,應採用精密沖模結構;對於一般精度要求的製件,可採用普通沖模。復合模沖出的製件精度高於級進模,而級進模又高於單工序模。
3 )根據設備類型確定沖模結構。
拉深加工時有雙動壓力機的情況下,選用雙動沖模結構比選用單動沖模結構好很多
4 )根據製件的形狀大小和復雜程度選擇沖模結構形式。一般情況下,大型製件,為便於製造模具並簡化模具結構,採用單工序模;小型製件,而且形狀復雜時,為便於生產,常用復合模或級進模。像半導體晶體管外殼這類產量很大而外形尺寸又很小的筒形件,應採用連續拉深的級進模。
5 )根據模具製造力量和經濟性選擇模具類型。在沒有能力製造高水平模具時,應盡量設計切實可行的比較簡單的模具結構;而在有相當設備和技術力量的條件下,為了提高模具壽命和適應大量生產的需要,則應選擇較為復雜的精密沖模結構。
總之,在選擇沖模結構類型時,應從多方面考慮,經過全面分析和比較,盡可能使所選擇的模具結構合理。
5 .進行必要的工藝計算
主要工藝計算包括以下幾方面:
l )坯料展開計算:主要是對彎曲件和拉深件確定其坯料的形狀和展開尺寸,以便在最經濟的原則下進行排樣,合理確定適用材料。
2 )沖壓力計算及沖壓設備的初選:計算沖裁力、彎曲力、拉深力及有關的輔助力、卸料力、推料力、壓邊力等,必要時還需計算沖壓功和功率,以便選用壓力機。根據排樣圖和所選模具的結構形式,可以方便地計算出總沖壓力,根據計算出的總沖壓力,初選沖壓設備的型號和規格,待模具總圖設計好後,校核設備的裝模尺寸(如閉合高度、工作台板尺寸、漏料孔尺寸等)是否符合要求,最終確定壓力機型號和規格
3 )壓力中心計算:計算壓力中心,並在設計模具時保證模具壓力中心與模柄中心線重合,目的是避免模具受偏心負荷作用而影響模具質量。
4 )進行排樣及材料利用率的計算.以便為材料消耗定額提供依據。
排樣圖的設計方法和步驟:一般是先從排樣的角度考慮並計算材料的利用率,對於復雜的零件通常用厚紙剪成3 一5 個樣件.排出各種可能的方案,選擇最優方案.現在常用計算機排樣後再綜台考慮模具尺寸的大小、結構的難易程度、模具壽命、材料利用率等幾個方面的問題.選擇一個合理的排樣方案。確定出搭邊,計算步距和料寬.根據標准板(帶)料的規格確定料寬及料寬公差。再將選定的排樣畫成排樣圖,按模具類型和沖裁順序打上適當的剖面線,並標注尺寸和公差。
5 )凸、凹模間隙和工作部分尺寸計算。
6 )對於拉深工序,確定拉深模是否採用壓邊圈,並進行拉深次數、各中間工序模具尺寸分配,以及半成品尺寸計算等。
7 )其他方面的特殊計算。
6 .模具總體設計
在上述分析、計算的基礎上,即可進行模具結構
的總體設計,並勾畫草圖,初步算出模具閉合高度,概略地定出模具外形尺寸,凹模的結構形式及固定方法。同時考慮如下內容:
1 )凸、凹模結構形式及固定方法;
2 )製件或毛坯的定位方式。
3 )卸料和出件裝置。
4 )模具的導向方式以及必要的輔助裝置。
5 )送料方式。
6 )模架形式的確定及沖模的安裝。
7 )模具標准件的應用。
8 )沖壓設備的選用。
9 )模具的安全操作等。
7 .完成模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