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注射模具斜滑塊側抽芯機構
注射模具斜滑塊側抽芯機構:
利用注射機的開模力,通過傳動機構改變運動方向,將側向的活動型芯抽出。
優、缺點:
結構較復雜,抽拔力較大,靈活、方便、生產效率高、容易實現全自動操作、 無需另外添置設備等。 結構形式為: 斜銷、彈簧、彎銷、斜導槽、斜滑塊、楔塊、齒輪齒條等 。
㈡ 什麼是側向分型抽芯機構,怎樣分類
這類機構是在開模後,依靠人工將側型芯和塑件一起從模內取出,在模外將側型芯抽出,或在開模前用人工或手工工具將活動型芯取出。這類機構所對應的模具結構簡單,成本低,但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且受到人力所限, 故只在特殊場合下才使用,如試制新產品
,小型塑件的小批量生產中等。
(2) 液動或氣動側向分型抽芯機構
這類機構是依靠液壓系統或氣壓系統提供的動力,在模具上配置專門的液壓缸和氣缸,通過活塞的往復運動進行側向分型、抽芯及復位。這類機構的特點是軸拔力大、動作靈活、不受開模過程限制,且運動平穩。新型注塑機本身就帶有這種裝置,使用很方便。但目前一般注塑機不附有此種裝置,需另行配備氣動或液壓元器件,成本較高,故而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常在大型注塑模中使用。
(3)機動側向分型抽芯機構
這類機構是利用注塑機的開模運動,並對其運動方向進行變換後,將模具進行側向分型或把側型芯從塑件中抽出。這類機構具有操作方便、生產效率高, 便於實現自動化生產等優點,雖然它的模具結構比較復雜,但仍是生產中廣為應用的一種側向分型抽芯機構。
㈢ 模具的抽芯和頂針工作時有什麼區別的
塑料模具在工作時,抽芯和頂活,一般都不能同時工作,先要抽完芯,然後再頂活。由於抽芯一般都是在側面,如果同時工作的話,就會產生干涉現象,把抽芯的機構頂壞了。所以,一般開模時,都是先抽芯,等型芯讓出工位後,然後再頂活,這樣就不會把抽芯頂壞。
㈣ 模具上面開模,分模,抽芯都是什麼意思
開 模,有兩個意思:
模具(組)的開發、設計和製作)。就是把實現產品設計的模具和相關輔助裝備製作出來;
模具的開啟,跟合模(模具的正反兩板合起來)相對應。
分模,將一副模具分成幾個部分。目的是:
便於將模型取出(如:鑄造模具);
將產品加工過程分成若干個步驟完成(如:沖壓模具);
將產品從模具中拿出來(如:注塑模具)。
將一副模具分成幾個部分:
抽芯。將模具上的某個部分先取出來(分模的特例)。
將注塑成型的彎頭從模具中取出時,將形成彎頭內腔的模具部分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