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玻璃鋼模具保養制度
玻璃鋼模具的維修及保養
模具主要是由上模與下模組成,上模分為上模板,型腔,下模板由沖頭、模腳、頂板及下模板組成。模具上壓機後,左面與右面、前面與後面的尺寸一定要量准確!防止頂偏造成模具損壞,頂桿斷裂(誤差1MM內)。
模具加溫後,在生產之前要注意幾點:
一、上下模打開後,首先要把頂桿頂出,檢查一下頂出是否平衡,模具有沒有響動;
二、用測溫儀檢測一下上下模溫度是否均衡;
三、在四根大的直柱上加點機油,以防止拉毛(機油需每天加1~2次); 在生產中要注意的幾點有:
一、產品出模後要把上下模清理干凈(包括頂桿、墊塊及底部);
二、有銷子的模具要經常清理干凈,毛了用砂皮打一下(使用800以上砂皮,禁用拋光機);
三、銅鏟在鏟模具上邊料時不能敲,防止造成模具產生痕跡,造成脫模困難; 四、有銷子的模具必須要把銷子放平衡到位,防止模具壓壞、開裂; 五、在生產中,如果發現模具頂出產品時有傾斜及響動,應立即停止生產,報告主管領導進行修理;
模具暫停生產應注意的幾點:
一、把頂桿頂出清理干凈以及整個上下模;
二、上下模及頂桿都要上油防止生銹,最好外部也上下油; 三、檢查一下型腔沖頭是否有毛掉,是否要拋光處理;
產品上如果出現根切裂紋,可以用耐石打裂紋處,再拋光處理,或在裂紋處塗少許脫模劑如硅油、石蠟等。
㈡ 壓鑄模具應該怎樣更好地進行管理和維護維護保養呢
(1)模修人員在維護,維修,保養的過程中必須要掌握一個原則,絕對不允許私自更改模具的尺寸,在這樣一個前提下去開展工作~如果一旦改變原有尺寸,就有產生批量質量事故的發生,損失將是很慘重的。
(2)根據本公司《模修清肢維護保養管理規定》切實做好維護保養工作。在保養過程中,模修工對使用的工具缺乏使用意識,比如在對模具拋光的過程中用比較粗的油石,有的甚至把拋光機裝上百葉輪對模芯進行拋光,不但造成模芯表面到處都是深度劃痕,而且傷到模芯表面氮化層,使壓鑄下次生產時根本就無法使用,不是粘模,就是拉傷。有很多情況就是這樣,上次模具生產的好好的,等這次再生產就怎麼也干不出活了,除了其它外界因素外,這是個很重要的原因。
(3)對於易損件比如頂桿,型芯等應仔細檢查,有沒有彎曲,裂痕等,如果有及時更換,好多情況是等模具再生產時沒有完成多少模次型芯就斷了,大多原因由此沒有認真檢查,有問題沒有提前發現而成,答姿世造成人力和時間的很大浪費。
(4)拋光模具需要補充一點,哪兒有粘鋁,哪兒有積碳就拋光哪兒,盡量減少因為拋光而造成的對模具所造成的磨損。
(5)應對模具所有運動的部位,和結合部位,螺釘等做潤滑和防銹處理。
(6)模具管理人員隨時監冊悉督保養狀況,注意其它的管理細節。做好保養維修記錄以備查詢。
模具的保管應做到台帳,圖紙,檔案,等的一致性,模具不能拆開存放,避免零件的丟失,長期不使用的模具定期做防銹處理。新模具在規定的時期內盡量做去應力處理,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在模具保養和維修過程中,有些說的挺簡單,都明白,但真正做下去很難,需要我們盡職盡責的去落實下去,把工作做到位。
㈢ 注塑模具管理和保養的方案
注塑模具維護保養 規程與管理規定
一、目的:
使設備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狀態和延長使用壽命,確保生產的正常進行。
二、職責:
2.1本標准必須經由培訓合格之注塑技術人員和模具管理人員施行。
2.2注塑領班負責實施和檢查督導,主管定期督導。
三、注塑模具的保養內容分為:
3.1生產前模具的保養
3.1.1須對模具的表面的油污,鐵銹清理干凈,檢查模具的冷卻水孔是否有異物,是否有水路不通。
3.1.2須檢查模具膠口套中的圓弧是否損傷,是否有殘留的異物。
3.1.3 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絲和鎖模夾是否擰緊等。
3.1.4模具裝上注射機後,要先進行空模運轉。觀察其各部位運行動作是否靈活,是否有不正常現象,活動部位如導柱、頂桿、行位是否磨損,潤滑是否良好,頂出行程,開啟行程是否到位,合模時分型面是否吻合嚴密等。
3.2生產中模具的保養
3.2.1模具使用時,要保持正常溫度,不可忽冷忽熱。在正常溫度下工作,可延長模具使用壽命。
3.2.2 每天檢查模具的所有導向的導柱、導套、回針、推桿、滑塊、型芯等是否損傷, 要隨時觀察,定時檢查,適時擦洗,並要定期對其加油保養,每天上下班保養兩次,以保證這些滑動件運動靈活,防止緊澀咬死。
3.2.3每次鎖模前,均應注意,型腔內是否清理干凈,絕對不準留有殘余製品,或其它任何異物,清理時嚴禁使用堅硬工具,以防碰傷型腔表面。
3.2.4 型腔表面有特殊要求的模具,表面粗糙度Ra小於或等於0.2cm,絕對不能用手抹或棉絲擦,應用壓縮空氣吹,或用高級餐巾紙和高級脫脂棉蘸上酒精輕輕地擦抹。
3.2.5 定期清潔模具分型面和排氣槽的異物膠絲,異物,油物等,分模面、流道面清掃每日兩次。注射模具在成型過程中往往會分解出低分子化合物腐蝕模具型腔,使得光亮的型腔表面逐漸變得暗淡無光而降低製品質量,因此需要定期擦洗,擦洗可以使用醇類或酮類制劑,擦洗後要及時吹乾。
3.2.6 定期檢查模具的水路是否暢通,並對所有的緊固螺絲進行緊固。
3.2.7 檢查模具的限位開關是否異常,斜銷.斜頂是否異常。
3.3停機模具的保養
3.3.1 操作離開需臨時停機時,應把模具閉合上,不讓型腔和型芯暴露在外,以防意外損傷,停機時間預計超過24小時,要在型腔、型芯表面噴上防銹油或脫模劑,尤其在潮濕地區和雨季,時間再短也要做防銹處理。
空氣中的水汽會使模腔表面質量降低,製品表面質量下降。模具再次使用時,應將模具上的油去除,擦乾凈後才可使用,有鏡面要求的清洗壓縮空氣吹乾後再用熱風吹乾,否則會在成型時滲出而使製品出現缺陷。
3.3.2臨時停機後開機,打開模具後應檢查滑塊限位是否移動,未發現異常才能合模。總之,開機前一定要小心謹慎,不可粗心大意。
3.3.3為延長冷卻水道的使用壽命,在模具停用時,應立即用壓縮空氣將冷卻水道內的水清除,用少量機油放入咀口部,再用壓縮空氣吹,使所有冷卻管道有一層防銹油層。
3.3.4工作中認真檢查各控制部件的工作狀態,嚴防輔助系統發生異常,加熱,控制系統的保養對熱流道模具尤為重要。在每一個生產周期結束後,都應對棒式加熱器,帶式加熱器,熱電偶學用歐母進行測量,並與模具的技術說明資料相比較,以保證其功能的完好。與此同時,控制迴路可能通過安裝在迴路內的電流表測試。抽芯用的液壓缸中的油盡可能排空,油嘴密封,以免在儲運過程中液壓油外泄或污染周圍的環境。
3.3.5在生產中聽到模具發出異聲或出現其它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機檢查。模具維修人員對車間內正常運行的模具要進行巡迴檢查,發現有異常現象時,應及時處理。
3.3.6操作工在交接班時,除了交接生產,工藝緊要關記錄外,對模具使用狀況也要有詳細的交待。
3.3.7當模具完成製品生產數量,要下機更換其它模具時,應將模具型腔內塗上防銹劑,將模具其附件送交模具保養員,並附最後一模生產合格的製品作為樣件一起送交保養員。此外,還應送交一份模具使用清單,詳細填寫該模具在什麼機床上,從某年某月某日,共生產多少數量製品,現在模具是否良好。若模具有問題,要在使用單上填寫該模具存在什麼問題,提出修改和完善的具體要求,並交一件未處理的樣品給保管員,留給模具工修模時參考。
3.3.8停機後須檢查模具的表面是否有殘留的膠絲,異物等將其清理干凈後均勻噴上防銹劑,准確填寫相關記錄。
3.4每季的例行檢查:
主要是對放置兩個月以上沒有使用的模具進行清理維護。
3.4.1打開模具,檢查內部防銹效果,有異常情況,須重新進行防銹處理. 長期不使用的模具須塗抹黃油。
3.4.2 放回原位並作好記錄
3.5 模具的存放
應設立模具庫,設專人管理,並建立模具檔案,有可能的話要對模具實行計算機管理。模具庫應選擇潮氣小通風的地方,濕度應保持在70%以下,若濕度超過70%,則模具很容易生銹,模具應上架存放,注意防腐蝕,防塵等。
㈣ 塑膠模具頂出時頂板傾斜是什麼原因
在使用塑膠模具進行頂出操作時,有時會發現頂板出現傾斜的情況。這通常與頂出系統的平衡性及穩定性有關。具體原因有:
首先,頂出系統可能存在不平衡問題,表現為頂桿的位置分布不均。這會導致模具在頂出過程中出現傾斜。
其次,後模內部的斜頂、頂針等部件分布不均,也會導致頂板傾斜。這種情況下,需要重新調整這些部件的位置,使其分布均勻。
再次,頂針板如果沒有中托司等導向機構,也會導致頂板傾斜。這些導向機構能夠幫助保持頂針板的穩定,避免其傾斜。
最後,斜頂、頂針等部件如果不順暢,也會引起頂板傾斜。這需要檢查並確保這些部件能夠順暢運作。
針對這些問題,可以採取以下解決方法:首先,檢查後模頂出系統的順暢度,確保彈簧受力均勻。其次,增加頂針板的中托司,避免頂針出現空回現象。再次,檢查注塑機頂棍是否平衡一致,確保頂出過程的穩定。
㈤ 模具的哪些部位需要保養得
模具的日常保養是各種運動部件如頂針、行位、導柱、導套加油,模面的清潔,運水的疏道等,這是模具生產時每天要維護的。
定期的保養:除了日常保養之外還要對排氣槽的清理,損傷、磨損部位修正等。
對於外觀保養方面:模胚外側塗油漆,以免生銹,下模時,定模動模應塗上防銹油,西諾模具保存時應噴上防銹劑並閉合嚴實,防止灰塵進入型腔。
㈥ 我們廠是做注塑件的,最近我們的模具頂針和頂桿螺絲斷的比較多是怎麼回事急!
1、如果固定的那幾套模具出問題就是模具本身問題;
2、普遍性的出問題就可能是模具日常保養和工藝調試不當
其中日常保養主要是定期塗抹潤滑油或頂針油。模具的頂針都是3-5μ的間隙,一般的潤滑油塗抹後最多可以支持3~5天,隨著灰塵、模具摩擦形成的金屬粉末累積進入頂針、滑塊、斜頂隧道縫隙內造成配合面縫隙越來越小、光潔度越來越低,最後完全燒蝕卡死直至斷裂。因此需擦拭頂針及模面的污垢重新塗抹乾凈的潤滑劑。保養時注意斜頂和頂針盡量塗抹耐高溫的潤滑膏,形成一道薄膜即可,切勿用刷子用力塗抹,否則極易造成油污污染注塑件。
在中國,大多數的中小型注塑企業完全沒有正確認識到對模具的日常維護保養和預見性維護保養的重要性。我在重慶一家中型民營注塑企業擔任IE的時候曾經做過這樣一個統計。模具在認真執行維護保養後,模具總維修次數由之前的每年160次降低到50餘次,且多數為非頂出系統故障。我們就用最原始的方法粗略計算維修費用就降低近2/3。比起平時的日常維護及預見性維護保養所投入的人、物、財力來講是不是有了非常大的改觀。吸納德國人的經驗,以5S為基礎推行TPM活動。動員操作工、工藝員、換模工等根據其工作涉及面及職業素養分配保養或點檢類容即可很好的達到目的。
再次為追求更短的周期,將頂出和頂進的速度設置得太快超過模具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