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模具冷卻水道道如何標注

模具冷卻水道道如何標注

發布時間:2025-06-01 18:45:50

⑴ 塑膠模具怎麼判斷接水求圖

一般注塑模具上,在動模與定模上各有兩個冷卻水道接嘴,一個接進水,另一個接出水。有的模具有四個接嘴,其中的兩個需要用水管把兩個串接在一起形成迴路。

⑵ 模具水路設計每條水管的距離多少合適,是不是看模具大小然後再決定距離

模具水路設計時,需考慮產品和模具的大小來決定水管的距離。常見的冷卻水道直徑有8毫米、10毫米、12毫米、15毫米、20毫米、25毫米和30毫米等幾種規格。

冷卻水道的中心距一般設定為模具直徑的3至5倍,以確保均勻冷卻。冷卻水道距離型腔表面不應太近或太遠,推薦距離在12至15毫米或模具直徑的1.5至2.5倍之間,以確保冷卻效果最佳。

冷卻水道外壁距離型腔壁的最小距離需根據模具的具體情況來定。對於小型模具,最小距離為6.5毫米;中型及以上模具,最小距離應為8至12毫米;大型模具則建議最小距離為15至20毫米。

塑件的壁厚也會影響冷卻水道的距離。較薄的塑件,冷卻水道可適當靠近型腔表面;而較厚的塑件,則需保持一定距離,以確保冷卻效果均勻。

總體而言,模具水路設計時,需綜合考慮產品和模具的大小、冷卻水道的直徑、冷卻水道與型腔表面及型腔壁的距離等因素,以達到最佳的冷卻效果,確保塑件質量。

⑶ 模具水道設計有什麼規律

冷卻水道設計規律:

①在允許的條件下,冷卻水道距型腔壁不宜太遠,也不宜太近,以免影響冷卻效果和注塑模具的強度,通常在12-20mm范圍內。

②注意平衡注塑模具中塑料注塑加工件不同部位的冷卻。同一塑料注塑加工件的不同部位的冷卻應與塑料注塑加工件的厚度相匹配,當製件壁厚均勻時,盡可能使所有的冷卻水道到各處型腔表面的距離相等。當製件壁厚不均勻時,在壁厚處開設距離較小的冷卻水道。

③冷卻水道不應穿過設有鑲塊或其接縫部位,以防漏水。

④冷卻水道內不應有存水或產生迴流的部位。冷卻孔道直徑一般不小於8mm,進水管直徑的選擇,應使進水流速不超過冷卻孔道中的水流速度,避免產生過大的壓降。

⑤型腔、型芯或成形芯應分別冷卻,並應保證其冷卻平衡.

⑥澆口部位是注塑模具上最熱的部位,應加強冷卻,一般將冷卻水的人口設在澆口處,使冷卻水先通過澆口處.

⑦避免將冷卻水道開在注塑加工製品的熔合紋處,以免降低注塑加工製品此處的強度。

⑧進、出水的水管接頭應設在不影響操作的方向,盡可能設在注塑模具的同一側,通常朝向注塑加工機的背面。

⑨水管連接處必須密封,保證不漏水。

⑩當注塑模具僅設一個人水口和一個出水口時,冷卻管道應進行串聯連接,並聯連接因各迴路的流動阻力不同,很難形成相同的冷卻條件。

⑷ 注塑模具運水流量標准

注塑模具運水流量標准:
1、冷卻水道多,截面尺寸大。
2、冷卻水道至型腔表面相等。
3、入水處加強冷卻。
4、冷卻水道出入水口溫差應小。
5、除特殊情況,水道與頂針,螺絲等距離應保持最少1/4距離。
6、兩道水孔之間應保持3~5倍運水孔直徑距離。

⑸ 模具的水路是什麼

水路,有些地方叫流道,就是連接注料口和要鑄的零件的通道。你見過模型零件周圍連得框子了吧?那就是通過模具鑄模是原料通過水路形成的,有水路模具才能形成零件還有些只指冷卻水道。

⑹ 注塑模具的水道設計時應該要注意些什麼

1)保證強度情況下,水路盡量要密,盡量靠近產品,分布均勻,
2)模仁水路和模板水路都需獨立,互不影響
3)滑動,斜頂和鑲件能加水道都加水道
4)流道板,澆口套等注射系統也需加水道,加速冷卻,以減少生產周期時間,

閱讀全文

與模具冷卻水道道如何標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報廢鋸片合金怎麼處理 瀏覽:697
90蝦米彎頭怎麼算重量 瀏覽:185
斷橋窗無縫焊接後噴塗面如何處理 瀏覽:835
不銹鋼面鍋哪個牌子好 瀏覽:963
泰拉瑞亞模具怎麼獲得視頻 瀏覽:45
塑料融化粘在不銹鋼鍋上怎麼除 瀏覽:722
焊接返修率高為什麼 瀏覽:805
如何檢測合金銅中有黃金 瀏覽:256
鋤頭是什麼鋼材 瀏覽:20
鋼筋滾絲機偏心軸如何安裝和調整 瀏覽:801
股票賬戶沒有開通三方存管 瀏覽:60
復合自來水焊管 瀏覽:458
模具外貿公司利潤大約多少點 瀏覽:937
自行車用什麼鋼管 瀏覽:777
水煤氣管與焊管 瀏覽:703
鋅合金都需要什麼設備 瀏覽:634
c350是什麼鋼材 瀏覽:221
銅合金跟銅哪個貴 瀏覽:307
電纜保護管鋼管怎麼接 瀏覽:750
角焊縫為什麼不能做RT 瀏覽: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