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熱流道市場價多少錢一個點
大水口在2000左右,點澆口在4000左右,針閥式熱流道熱嘴在10000-20000左右,這個要看具體打什麼料,模具獨立圖,才能詳細報價的。
熱流道(Hot Runner Systems)是在注塑模具中使用的,將融化的塑料粒子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中的加熱組件系統。熱流道模具是將傳統式模具或三板式模具的澆道與流道經過加熱,於每一成形時即不需要取出流道和澆道的一種嶄新構造。
詳細介紹
熱流道是通過加熱的辦法來保證流道和澆口的塑料保持熔融狀態。由於在流道附近或中心設有加熱棒和加熱圈,從注塑機噴嘴出口到澆口的整個流道都處於高溫狀態,使流道中的塑料保持熔融,停機後一般不需要打開流道取出凝料,再開機時只需加熱流道到所需溫度即可。因此,熱流道工藝有時稱為熱集流管系統,或者稱為無流道模塑。
B. 注塑模具在生產中出現常見問題分析
主要針對目前成型品產生不良有原因加以分析判斷,在成型機,模具及原料方面提供參考因素從而有效的控制不良的產生,降低生產成本。
內容:
1 起瘡:(銀色條紋)
成品表面,以CATE為中心,有很多銀白色的條痕,基本上是順著原料的流動方向產生。這種現象是許多不良條件累積後發生的,有時要抓住真正的原因很困難。
1.1 原料中如果有水分或其他揮發成分,未充分烘乾,則表面上就會產生很多銀條。
1.2 原料中偶然混入其它原料時,也會形成起瘡,其形狀呈雲母狀或針點狀,容易與其它原因造成的起瘡分別。
1.3 原料或料管不清潔時,也容易發生這種情況。
1.4 射出時間長,初期射入到模穴內的原料溫度低,固化的結果,使揮發成分不會排除,尤其對溫度敏感的原料,發常會出現這種狀況。
1.5 如果模溫低,則原料固化快也容易發生(1。4)之狀況,使揮發成分不會排出除。
1.6 模具排氣不良時,原料進入時氣體不易排除,會產生起瘡,像這種狀況,成品頂部往往會燒黑。
1.7 模具上如果附著水分,則充填原料帶來的熱將其蒸發,與熔融的原料融合,形成起瘡,呈蛋白色霧狀。
1.8 膠道冷料窩有冷料或者小,射出時,冷卻的原料帶入模穴內,一部分會迅速固化形成薄層,剛開始生產時模溫低也會開成起瘡。
1.9 原料在充填過程中,因模穴面接觸部分急冷形成薄層,又被後面的原料融化分解,形成白色或污痕狀,多見於薄殼產品。
1.10 充填時,原料成亂流狀能,使原料流徑路線延長,並受模穴內結構的影響產生磨擦加之充填速度比原料冷卻速度快,GATE位置處於筋骨處或者小容易產生起瘡,成品肉厚急劇化的地方也容易產生起瘡。
1.11 GATE以及流道小或變形,充填速度快,瞬間產生磨擦使溫度急升造成原料分解。
1.12 原料中含有再生料,未充分烘乾,射出時分解,則產生起瘡。
1.13 原料在料管中停留時間久,造成部分過熱分解。
1.14 背壓不足,捲入空氣(壓縮比不足)。
起瘡:表一
成
型
機 可塑化能力不足。
樹脂過熱分解(料管溫度)
料管內原料停留久,造成部分過熱。
射出壓力過高。
螺桿捲入空氣(背壓不足)。
模
具 模具內排氣不良。
模具溫度低。
膠道冷料窩存儲小。
GATE 過小或變形。
模具表面有水分。
模穴的形狀不良(橫截面或壁厚變化較多較急)。
原
料 原料中由水分及揮發成分。
原料烘乾不足。
混入其它原料。
2 會膠線
會膠線是原料在合流處產生細小的線,由於沒完全融合而產生,成品正、反面都在同一部位上出現細線,如果模具的一方溫度高,則與其接觸的會膠線比另一方淺。
1 提高原料溫度,增加射出速度則會膠線減小.
2 提高模具溫度,使原料在模具內的流動性增加,則原料會合時溫度較高,使其會膠線減小.
3 CATE 的位置決定會膠線的位置,基本上會膠線的位置都進膠方向一致.
4 模具中間有油或其它不易揮發成分,則它們集中在結合處融合不充分而成會膠線,
5 受模具結構的影響,完全消除會膠線是不可能的,所以調機時不要約束在去除會膠線方面,而是將會膠線所產生的不良現象控制中最小限度,這一點更為重要.
會膠線:表二
成
型
機 原料溫度低,流動性不足
射出壓力低
射出速度慢
灌嘴冷料或太長
灌嘴處變形造成阻力大(壓力損失)
模
具 模具溫度低
模具內排氣不良
GATE 位置不良
GATE 流道過小
從GATE 到會膠線產生位置的距離過長(L/T的關系)
模具溫度不平衡
原
料 原料流動性不良
原料固化速度快
原料烘乾不足
3 氣泡
成品壁厚處的內部所產生的空隙,不透明的產品不能從外面看到,必須將其刨開後才能見到.
壁厚處的中心是冷卻最慢的地方,因此迅速冷卻,快速收縮的表面會將原料拉引起來產生空隙,形成氣泡.
1 射出壓力盡可能高,減少原料收縮。
2 成型品上肉厚變化急劇時,各部分冷卻速度不同,容易發後氣泡。
3 由於停滯空氣的原因而產生氣泡。
4 GATE 過小,成品肉厚變化快。
5在GATE固化前,必須保持充分的壓力。
氣泡:表三
成
型
機 原料溫度高,氣體產生機會多
射出壓力低
射出速度過快或過慢
保壓低
保壓時間短
保壓轉換位置太快
原料溫度低,流動性低
背壓不足
冷卻時間長
模
具 模具溫度低
模具排氣不良
GATE,流道膠口過小
原料 烘乾不足
原料收縮比率大
4 翹曲:
射出時,模具內樹脂受到高壓而產生內部應力,脫模後,成品兩旁出現變形彎曲,薄殼成型的產品容易產生變形。
1 成型品還沒有充分冷卻時,進行頂出,通過頂針對表面施加壓力,所以會造成翹曲或變形。
2 成型品各部冷卻速度不均勻時,冷卻慢收縮量加大,薄壁部分的原料冷卻迅速,粘度提高,引起翹曲。
3 模具冷卻水路位置分配不均勻,須變更溫度或使用多部模溫機調節。
4 模具水路配置較多的模具,最好用模溫機分段控制,已過到理想溫度。
翹曲:表四
成
型
機 原料溫度低,流動性差
保壓高
保壓時間長
射出壓力高
射出速度慢
冷卻時間短
模
具 模具溫度低
模具上有溫差
模具冷卻不均勻,不充分
脫模不良
原料 原料的流動性不夠
5 流痕:
原料在模穴內流動時,在成品表面上出現以GATE 為中心的年輪狀細小的鄒紋現象。
1 增加原料溫度以及模具溫度,使原料容易流動。
2 充填速度慢,則在充填過程中溫度下降,而發生這種現象。
3 如果灌嘴過長,則在灌嘴處溫度下降,因此,冷卻的原料最先射出,發生壓力下降,而造成流痕。
4 冷卻窩小,射出初期,溫度低的原料被先充填造成流痕。
流痕:表五
成
型
機 原料溫度低,流動性不夠
射出速度快或慢
灌嘴孔徑過小或灌嘴過長
射出壓力低
保壓不足
保壓時間短
模
具 模具溫度低
模具冷卻不適當
GATE 小或流道小
冷料窩存儲小
原料 原料的流動性不良
6 欠肉
成品未充填完整,有一部分缺少的狀能,作為其原因認為有以下幾點:
1 成品面積大,機台射出容量各可塑化能力不足,此時要選擇能力大的機台。
2 模具排氣效果不佳,模穴內的空氣如果沒有在射出時排除,則會由於殘留空氣的原因而使充填不完整,有時產生燒焦現象。
3 模穴內,原料流動距離長,或者有薄壁的部分,則在原料充填結束前冷卻固化。
4 模具溫度低,也容易造成欠肉,但是提高模溫則冷卻時間延長,造成成型周期時間也延長,所以,必須考慮從與生產效率相關角度來決定適當的模溫。
5 熔融的原料溫度低或射出速度慢,原料在未充滿模穴之前就固化而造成短射的現象。
6 灌嘴孔徑小或灌嘴長,要提高灌嘴溫度,減小其流動的阻力,灌嘴的選擇盡可能短,若選擇灌嘴孔徑小或灌嘴長的,則不僅使其流動的磨擦阻力加大,而且由於阻力的作用而使速度減慢,結果原料提前固化。
7 成品模穴數量較多,流量不平衡,要設整GATE 的大小來控制,GATE 小模穴阻力大往往會欠肉,如有熱膠道系統,也可單獨調整某欠肉模穴溫度來控制。
8 射出壓力低,造成充填不足。
欠肉:表六
成
型
機 射出能力(容量,可塑化能力)不足
原料料量不足(計量不足)
射出壓力低
原料溫度低,流動性不足
射出速度慢
灌嘴變形(溫度 孔徑)壓損失
保壓壓力轉換位置過快
射出時間設定過短
逆止閥破裂
螺桿直徑大,射出壓力低
灌嘴處溢料
模
具 GATE 或流道平衡不良(因此不同時充填)
模具排氣不良
GATE 變形或流道小(壓力損失)
模具溫度低(原料溫度過早的下降到熔點以下)
模穴壁厚過薄(與L/T的關系)
GATE 位置不適當
模具冷卻不適當
原料 原料流動性不足
7 毛邊
成品出現多餘的塑膠現象,多在於模具的合模處,頂針處,滑塊處等活動處。
1 滑塊與定位塊如果磨損,則容易出現毛邊。
2 模具表面附著異物時,也會出現毛邊。
3 鎖模力不足,射出時模具被打開,出現毛邊。
4 原料溫度以及模具溫度過高,則粘度下降,所以在模具僅有間隙上也容易產生毛邊。
5 料量供給過多,原料多餘射出產生毛邊。
毛邊 表七
成
型
機 計量多(過分充填)
射出壓力高
射出速度快
原料溫度高
鎖模力低
射出時間長
保壓壓力高
保壓壓力轉換位置慢
計量不準確,有誤差(背壓、螺桿轉速)
機台固、定板可動板平行不良
模
具 合模面接觸不良
模具接觸面上附有異物
模穴內有碰傷
模具溫度高
模具剛性不良(強度不足)
滑動部位間隙配合不良
模具結構設計
原
料 原料的流動性太好
8.縮水
由於體積收縮,壁厚處的表面原料被拉入,因化時,在成品表面出現凹陷痕跡。縮水是成品表面所發生的不良現象中最多的,大多發生於壁厚處,一般如果壓力下降則收縮機率就會較大。
1. 模具設計時,就要考慮去除不必要的厚度,一般必須盡可能使成型品壁厚均勻;
2. 如果成型溫度過高,則壁厚處,筋骨處或凸起處反面容易出現縮水,這是因為容易冷卻的地方先固化,難以冷卻的部分的原料會朝那移動,盡量將縮水控制在不影響成品品質的地方。
3. 一般降低成型溫度,模具溫度來減少原料的收縮,但勢必增加壓力。
縮水 表八
成
型
機 射出時間短(GATE未固化時,保壓就會結束)
保壓低
計量不足
保壓位置轉換太快
射出壓力低
射出速度慢
冷卻時間短
原料溫度高
逆止閥破損
灌嘴孔徑變形(壓力損失)或溢料
模具 模具溫度高
模具冷卻不均勻(模具部分高)
GATE小
模具結構設計
頂針不適當
原料 原料收縮率大
9.不易脫模(頂凸)
模具打開時成品附在動模脫模,頂出時,頂破或頂凸成品。如果模具不良,會粘於靜模。
1. 模具排氣不良或無排氣槽(排氣槽位置不對或深度不夠)造成脫模不順利;
2. 射出壓力過高,則變形大,收縮不均勻,對以脫模;
3. 調節模具溫度,對防止脫模不順有效,使成型產品冷卻收縮後,以便於脫模,但是,如果收縮過度,則在動模上不易脫模,所以,必須保持最佳模溫。一般,動模模溫比靜模模溫高出5℃—10℃左右,視實際狀況而定。
4. 灌嘴與膠口的中心如果對不準,孔偏移或灌嘴孔徑大於膠道孔徑,均會造成脫模不順。
脫模不順 表九
成型機 原料溫度高
射出壓力高
射出時間長
保壓時間長
冷卻時間短
保壓高
模具 模具脫模角不夠
模具溫度高
模具排氣不良
模具冷卻不均勻
灌嘴孔徑大於膠口孔徑
灌嘴偏移
原料 原料流動性不足
原料收縮率小
回答了那麼多 給我最佳答案吧
C. 注塑機維護與保養
日本和韓國有那些注塑機?
日本:三菱/東芝/日鋼/日精/東洋/住友/新瀉/JSW/STP.
操作最長時間的還是東洋機:型號F,C,G,H.
韓國:韓一/宇進/LS.
對注塑機的維護主要有那些?
注塑機是塑料加工業中普遍使用的設備之一,通常它要長時間工作,因此如何保證注射機在連續生產中正常穩定工作,無論對於注射機的製造廠商或是用戶都是一個值得重視和努力解決的問題,就用戶角度而言,在正確選用注射機型的前提下,定期的預防性維修保養是保障注射機正常工作的一個有效辦法。所謂預防性維修保養是一系列的預防工作及檢查,以免機器發生故障,延長各部份零件的工作壽命,例如將突然出現引致停產的故障轉為預見及可以計劃的停機修理或大修;能及時發現及更換損壞零件可防止連鎖性的損壞等都是預防性維修保養的工作目的。同時為了能夠達到最好的注塑機性能和延長使用壽命,提高機器的耐用性,對機器定時檢查和作出相應的修理及保養是完全必要的。
預防性維修保養工作內容如下:
生產效率:減少停機時間及保持正常運轉速度都能提高生產效率;
機器精度;及時更換已老化或磨損的零件可保持機器的精度水平;
零件壽命:定期更換易損零件,適當的調整和潤滑以及適當的環境條件(溫度、濕度、塵埃附著)都可以延長零件的壽命。
預防性維修保養
注射機是集液壓、電氣、機械等技術於一身的設備,隨著各項技術的成熟和發展,三者的結合就更為密切,因此注射機的預防性維修的各項工作就按液壓、電氣、機械三方個來進行分述。
液壓部分
液壓油量
油量不足會引致油溫易升高、空氣易於溶入油中而影響油質和液壓系統的正常工作,油量不足通常是漏油或修理時流失所致,為此日常應留意檢查有沒有泄漏的部位,及早更換磨損的密封件,收緊松動的接頭等,維修後要檢查油箱的油量,及時補給。
液壓油溫度
液壓系統的理想工作溫度應介乎45度-50度之間,原因是液壓系統是依據一選定的壓力油粘度而設計,但粘度會隨著油溫的高低而變化,進而影響系統中工作元件,如油缸、液壓閥等,使控制精度和響應靈敏度降低,對於精密注射機的情況尤甚。同時溫度過高亦會加速密封件的老化令其硬化、碎裂;溫度過低則加工能量消耗大,使運轉速度降低。因此密切注意液壓油的工作溫度是十分必要的。油溫過高的原因多樣,但多歸於油路故障或冷卻系統的失效等。
液壓油油質
液壓油的重要性質之一是其化學穩定性,即氧化穩定性。氧化是決定液壓油有效使用壽命的最主要因素, 氧化生成的木焦油、油泥和炭渣等不可溶物會污染液壓系統,並增加液壓元件的磨損、減少各種間隙、堵塞小孔、最終致使液壓系統發生故障。液壓油的氧化速度取決於本身及工作狀況等多方面因素,其中溫度是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要使用合適的液壓油,並定期檢查液壓油的氧化程度(從油本身的顏色轉深而判斷),超過一定數量的工作小時後主動換油是絕對必要的。
注塑機在使用過程中,要經常檢查壓力油的水平,油泵壓力及壓力油的清潔程度,遇到潮濕天氣的時候,必須每日檢查壓力油的濃度,同時還需經常檢查水管,以免水混入在壓力油內,造成濾油器阻塞。油箱內經常檢查,保持干凈,防止雜物掉入。按時補充壓力油。對於潤滑各運動部分,各行程開關掣、螺絲松緊以及各油喉、接頭部分是否漏油等,每周應例行檢查一次,保持良好狀況,如有松脫,則加以更換或擰緊。
另外,一種壓力油使用過久過長,可更換壓力油,這樣以便延長油掣、油泵和密封圈的壽命。
濾油器清洗
濾油器起到潔凈液壓油的作用,因此濾油器應每隔三個月清洗一次以保持油泵吸油管暢通,同時檢查濾油網有否損壞。通常過濾網的規格不得大於200目。
冷卻器清洗
冷卻器應每兩年清洗一次,或者依據其工作能力有否降低而清洗,冷卻器內部堵塞或積垢均將影響冷卻效率,冷卻用水應選擇軟性的(無礦物質)為佳。
電氣部分
電線接頭檢查
接頭不緊固的電線會令接頭位置產生高溫或產生火花而損壞,接頭不良也會影響信號的傳輸;接觸器上的接頭會因電磁動作的震動而較易松開,因此需要定時檢查線接頭緊固情況。
注塑機電路的各接觸點一定要保持緊固狀態,不得有松脫現象。為了避免影響電箱的散熱功能,要隨時注意各抽氣扇的工作性能,並及時清理隔塵網上的塵埃和更換隔塵網。
按規定時間對電箱內所有電線接駁點檢查一次,查看各電線的膠殼有無硬化,防止漏電。
電動機
一般電動機都是空氣冷卻式的,塵埃積聚會造成散熱困難,所以每年作定期清理,通常在電路中裝有電機過載切斷器,該保護裝置的限定電流是可調的,應根據電機功率作適當的選擇,同時一旦過載保護器啟動,應確定檢查是否欠相、接點不良或油溫過高後才按回復位開關。
發熱筒和熱電偶
發熱筒應期檢查是否緊固以保證能有效地傳熱,在正常生產中發熱筒的燒毀是不易覺察的,為此要注意溫控制器的工作情,從中判斷發熱筒是否正常。另外發熱筒常見損壞處是電線連接處,由於接頭不良,接觸電阻增大,使連接處局部過熱導致介面氧化而損毀。經常維持熱電偶接觸點的清潔。
交流接觸器
用於電熱部分的接觸器因為動作次數較頻繁,其損耗速度亦較快,若主觸點過熱發生熔化粘合則可能造成加熱溫度失控,因此若發現接觸器有過熱現象、發出響聲或分斷時火很大,則表示將會損壞,應盡早更換。
電腦控制部分
隨著微機控制技術在注塑機上的應用,微電腦部分及其相關的輔助電子板的正常工作對電源電壓的波動,工作環境的溫、濕度,安裝的抗震性以至外界高頻信號的干擾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此保持控制箱內通風散熱用的風扇正常工作,使用精度較高的電源穩壓設備供電,設法減少控制箱受外來振動的影響,等均是正常工作的基本要求,應切實解決這些方面的問題並定時檢查。
機 械 部 分
1、模板平行度
模板平行度最能反映出鎖模部分的狀況,模板不平行會使產品不合格及增加設備和模具磨損。模板的平行度可通過鎖模時尾板的移動情況及產品的外觀分析初步反映出來,但確切的情況,需要用百分表等儀器檢測而得。模板平行度的調整須由熟悉的人員按步驟進行,否則調整失當對機器的損害更大。
2、模厚調整
應定期使用模厚調整系統,將模厚從最厚至最薄來回調一次以保證動作暢順,對長期用同一模具生產的機器,必須進行此項檢查以避免故障。
3、中央潤滑系統
所有機械活動部分都需要有適當的潤滑,中央潤滑系統是目前注射成型機的必備之一。中央潤滑系統的油量應注意經常檢查是否加滿,所用潤滑油須潔凈無雜質以保證所有潤滑位置有潤滑油供應。當發現油管堵塞或泄漏應即時更換或修理。大部分機械磨損都是因缺乏潤滑而發生的,因此要對潤滑有足夠的重視。
4、保持各動作的暢順
動作震動或不暢順可能是因為速度調整不當,速度改變及時間不配合或機械、油壓調節引起。這類震動會令機械部分加速磨損及震動已緊固的螺絲,所以應減少及避免。
5、軸承檢查
當軸承部分在工作時有異聲發出,或溫度升高即表示軸承內部已磨損,應及時檢查或更換,並重新注入潤滑脂。
6、注射系統
注射螺桿、止逆環和機筒組成注塑機的心臟部分,決定了加工的質量和效率,必須使它們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首先採取必要的措施防止非塑料的碎屑混入塑料原料內,再者要重視檢查螺桿與機筒間、止逆環與機筒的正確間隙,正常的間隙應能封住塑料迴流並產生塑化所需的剪切作用,當發現熔膠動作緩慢、熔料有斑點和黑點,或產品成形不穩定時應檢查螺桿、止逆環和機筒的磨損情況。
另外保持馬達及各油掣的清潔,如果馬達外殼有塵垢,可引致它的散熱功能,應按時檢查一次,發現有問題及時修理,使其發揮作用,保證機器正常運作。如果機器的密封圈等用得太久會自然損蝕,失去了作用,或發揮的功能不好而生漏油,應按照規格更換。另外機器停止使用的時間過久或者要注塑不同的塑料時,必須先將熔膠筒內餘下的膠料精理干凈,這樣才有利於熔膠過程的順利進行。
注塑機的使用壽命長短,不僅要靠注塑機生產廠家的優質品質保證,而且也要靠使用者的精心保養,才能提高它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部分常見故障的起因及解決方法
油 溫 過 高
油溫不正常上升可能是冷卻系統不正常或油壓元件在工作時產生高熱而引起。
1、冷卻系統不正常
1)冷卻系統供應不足,如水掣未完全開啟,水壓不足或水泵流量不符合需要等。
2)管道堵塞,如過濾網、冷卻塔或水管堵塞。
3)冷卻水溫過高,如冷卻塔散熱能力不足,或損壞或氣溫過高。
2、液壓系統產生高熱
1)油泵損壞,內部零件在高速轉動時磨損產生高熱。
2)壓力調節不適當,液壓系統長期處於高壓狀態而過熱。
3)油壓元件內漏,例如方向閥損壞或密封圈損壞令高壓油流經細小空間時產生熱量。
噪音產生
不正常的噪音產生,表示有零件損壞或調整不當,應按噪音發出的位置查明原因即時維修。
1、油箱內的液壓油不足,油泵吸入空氣或濾油器污物阻塞都會造成油泵缺油,引致油液中的氣泡排出撞擊葉片而產生噪音,解決的方法是檢查油量,防止吸入空氣及清洗濾油器。
2、液壓油粘度高、增加流動阻力,需要更換合適的液壓油。
3、由於油泵或電機的軸承或葉片損壞,聯軸器的同心度偏差引起噪音,須調整同心度或更換零件。
4、方向閥反應失靈但功能仍在,如閥心磨損,內漏、毛刺阻塞、移動不靈活,電磁閥因電流不足而失靈亦會產生噪音。解決的方法是清洗閥芯,閥芯磨損須更換新件,電流須穩定及充足。 5、液壓元件損壞或油路管道阻塞令液壓油高速流動時產生噪音。
6、機械部分故障,軸承磨損或機械缺乏潤滑油或零件松動,應找出原因將零件緊固或更換, 保證有足夠的潤滑油。
產品生產不穩定或不合格
在穩定的生產周期中,出現成品質量不穩定,多是機械零件磨損或調整失當所致。
1、螺桿、止逆環、機筒的磨損。
2、注射油缸內密封圈損壞而產生內漏。
3、發熱筒的溫度控制不穩定。
4、壓力、速度控制部分失常。
保養簡表
一.每天保養事項
1.機器環境衛生
2.油溫
3.機鉸潤滑系統
4.加熱系統
5.冷卻運水
6.急停
7.安全機構效果
二.每周保養事項
1.行程 、近接開關的檢查
2.滲油
3.黃油潤滑部份
4.螺絲松脫
5.油量
三.每季保養事項
1.電線接頭
2.電箱衛生
3.油泵、油馬達
4.加黃油
5.電源
四.每年保養事項
1.油箱及壓力油
2.電線的絕緣程度
3.電馬達
4.射膠螺桿
5.機鉸
直壓注塑機保養要領
1.1 除塑料顏料及添加劑外,切勿將其它東西放進料斗
1.2 料管溫度未達預先設定溫度時,切勿啟動熔膠膠及松退
1.3 停機前應先將熔膠筒內的塑料清理妥當
1.4 檢查射嘴磨損狀況
1.5 定期檢修射嘴中心位置
1.6 定期檢查射台滑軌固定螺絲與滑座固定螺絲是否鎖緊
1.7 檢查射移油缸本體與壓板固定螺絲是否鎖緊
1.8 定期清理料管冷卻環並保持水路暢通
1.9 料管冷卻環請使用軟水,可在蓄水槽內放入鉛塊軟化水質
1.10 檢查螺桿過膠圈封膠功能
1.11 注意檢查接至電熱片電線鎖固螺絲及安全保護措施
1.12 靠近射嘴的電熱片必需要保持不被塑料包住
1.13 檢查電熱片工作情形
1.14 目測感溫線插接情形
1.15 注意電熱片勿受塑料或粉塵污染堆積
1.16 檢查射膠光學尺齒輪與齒條固定是否松脫,並保持接觸面清潔
1.17 檢查各限位開關是否松脫
1.18 定期檢查將料管固定螺母打緊
1.19 定期檢查射膠螺桿壓板是否松脫
1.20 定期檢查檢查射膠活塞桿固定螺母是否鎖緊
1.21 定期檢查料管射嘴與法蘭是否鎖緊
1.22 定期檢查熔膠馬達本體固定螺絲鎖緊
1.24 保持機械滑動面清潔
1.26 定期在各潤滑點施以適當潤滑,指定使用NO.2 潤滑油脂確保各機械部份均有適當潤滑
1.28 機檯面雜物及油污清除干凈
2 直壓機鎖模系統保養要領
2.1 定期檢查頭板哥林柱螺母與壓板是否鎖緊
2.2 定期檢查頭板座固定螺絲是否鎖緊
2.3 定期檢查尾板哥林柱螺母螺母是否鎖緊
2.4 檢查大油缸體固定螺絲是否鎖緊
2.5 檢查快速油缸本體與壓板是否鎖緊
2.6 前安全門上機門止動棒壓板與止動棒檔板接觸狀況,並測試安全功能
2.7 檢查前後安全門限位開關,在安全門關閉時限位開關與機門接觸良好,安全門微開10mm 以上時前後安全門限位開關是不動作
2.8 檢查鎖模光學尺齒輪與齒條固定是否松脫,並保持接觸面清潔
2.9 控制開模及鎖模行程的速度壓力及位置調整
2.10 每次停機應先將模具開啟
2.11 避免使用模具外型尺寸小於機器柱內距2/3 之模具
2.12 調整模厚或瑣模時,必須在有模具狀態下
2.13 頂針頂出機構鎖固螺絲檢查是否松動
2.14 檢查頂針光學尺齒輪與齒條固定是否松脫,並保持接觸面清潔
2.15 檢查各限位開關功能是否正常及固定是否牢固
2.16 滑腳間隙應每月檢查調整,在無模具負荷下,滑腳與滑軌應有0.03mm~0.05mm 間隙
2.17 保持鎖模機構滑動面清潔
2.18 定期在各潤滑點施以適當潤滑,指定使用NO.2 潤滑油脂,確保各機械部份均有適當潤滑
3 直壓機油壓系統保養要領
3.1 避免料溫未達設定范圍下熔膠,以免油壓馬達間接受損
3.2 避免將重物推放在油壓零件上及踐踏其上
3.3 定期清洗油箱內部,更換或清洗入油油網
3.4 油泵運轉時,出現異常噪音應檢驗油品及油壓迴路
3.5 隨時查看循環油之溫度與油箱油量是否足夠
3.6 嚴禁與水混合避免損壞油壓系統
3.7 嚴禁粉塵或塑料之污染液壓油
3.8 注意各高壓油管是否鎖緊有無漏油的情況
3.9 液壓油抽樣送檢或更新檢討
3.10 油壓缸內部塵封油封檢討是否更新
3.11 定期檢測油壓系統之流量值壓力值及校正
3.12 定期檢查馬達與法蘭固定螺絲是否鎖緊
3.13 定期檢查馬達與油汞連軸器止附螺絲是否鎖緊
3.14 冷卻系統功能運行的檢討改善
3.15 定期清洗冷卻器
3.16 冷卻器請使用軟水,可在蓄水槽內放入鉛塊軟化水質
3.17 冷卻器使用水溫與水量多寡,應能將油溫控制在40℃~45℃
4 直壓機電器系統保養要領
4.1 每日擦拭操作面板保持清潔,並檢查是否固定牢靠
4.2 檢查高壓電源線及主馬達接線盒內接線鎖固端子是否鎖緊
4.3 各端子台接線必須定期檢查並上緊
4.4 外部配線應避免物品碰狀及磨擦
4.5 檢查各限位開關是否松脫與功能是否正常
4.6 各油制接線座是否固定鎖緊
4.7 檢修因線路長期暴露在水與油環境中容易硬化或老化情形
4.8 發現遭受污染應立即停機處理
4.9 不可將物品堆放在通風口處
4.10電器箱內雜物使用干凈氣壓清除干凈並整理整潔
D. 熱流道怎麼接線
感溫線部分正負極,加熱圈不分正負極,五針插座一般要和溫控箱所匹配,溫控箱的後面插口上會有標識,一般情況而言是1.2感溫,3.4加熱,1正極,2負極,接完之後量一下阻值。
成功的熱流道模具應用項目不會那麼容易的成功,需要多個環節予以保障。其中最重要的有兩個技術因素。一是塑料溫度的控制,二是塑料流動的控制。
首先來討論塑料溫度的控制。
在熱流道模具應用中塑料溫度的控制極為重要。許多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加工及產品質量問題直接來源於熱流道系統溫度控制的不好。 如使用熱針式澆口方法注塑成型時產品澆口質量差問題,閥式澆口方法成型時閥針關閉困難問題,多型腔模具中的零件添充時間及質量不一致問題等。如果可能應盡量選擇具 備多區域分別控溫的熱流道系統,以增加使用的靈活性及應變能力。
塑料流動的控制
塑料在熱流道系統中要流動平衡。澆口要同時打開使塑料同步添充各型腔。對於零件重量相差懸殊的FAMILY MOLD要進行澆道尺寸設計平衡。否則就會出現有的零件充模保壓不夠,有的零件卻充模保壓過度,飛邊過大質量差等問題。熱流道澆道尺寸設計要合理。尺寸太小充模壓力損失過大。尺寸太大則熱流道體積過大,塑料在熱流道系統中停留時間過長, 損壞材料性能而導致零件成型後不能滿足使用要求。世界上已經有邦助用戶進行最佳流道設計的CAE軟體如MOLDCAE。
E. 什麼是注塑機熱電偶
注塑機熱電偶就是注塑機上的溫度測量儀表中常用的測溫元件。
注塑機又名注射成型機或注射機。它是將熱塑性塑料或熱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製成各種形狀的塑料製品的主要成型設備。分為立式、卧式、全電式。注塑機能加熱塑料,對熔融塑料施加高壓,使其射出而充滿模具型腔。
熱電偶(thermocouple)是溫度測量儀表中常用的測溫元件,它直接測量溫度,並把溫度信號轉換成熱電動勢信號,通過電氣儀表(二次儀表)轉換成被測介質的溫度。各種熱電偶的外形常因需要而極不相同,但是它們的基本結構卻大致相同,通常由熱電極、絕緣套保護管和接線盒等主要部分組成,通常和顯示儀表、記錄儀表及電子調節器配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