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模具斜頂設計一直搞不好,是不是這個細節你沒考慮到
模具設計中,斜頂的角度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因素。通常情況下,斜頂的角度設定在3至8度之間,不過,也有例外情況,當需要特殊效果時,斜頂的最大角度可以達到15度,但不宜超過這個范圍。這是因為斜頂角度如果過大,會導致模具強度下降,進而影響模具的使用壽命。
頂出行程的設定也有講究,一般而言,頂出行程應該比扣位大0.5至1毫米。這是因為,如果頂出行程過短,可能會導致製品在脫模時出現粘連,影響產品的質量和後續的生產效率。
此外,對於頂出方向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情況下,膠位應當保持水平或向上,如果膠位向下,則需要考慮使用延遲斜頂。因為如果膠位向下,會導致製品在頂出時受到額外的下壓力,影響產品的質量。
如果斜頂的寬度較小,為了確保其強度,頂針板通常會增加一座架,這樣可以使斜頂的高度降低,從而提高其承受能力。這樣的設計不僅能夠保證製品的順利脫模,還能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
在實際操作中,設計者需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以確保模具的性能達到最佳狀態。通過合理的設計,不僅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還能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浪費,確保產品的質量。
『貳』 什麼是模具斜頂
模具斜頂又名斜梢,是模具設計中用來成形產品內部倒鉤的機構。比較簡單,,如果太復雜的倒鉤時,可用內滑塊來成形。
斜 梢
斜 梢
一,塑料成品功能性倒勾常見處理方式。
1.滑塊成型。
2.斜梢成型。
3.強制脫模。
二, 斜銷的作用介紹
斜銷用於成品上卡勾及部分倒勾的成形,並且兼具頂出及排氣作用。
三,斜梢脫模運動原理。
1.常規方式:利用頂出機構的頂出力驅動斜梢完成側向脫模運動。(詳)
2.彈片方式。(介紹)
3.轉軸方式。(介紹)
三,斜梢使用場合。
倒勾位於成品內側時,模具內空間較小時。
四,斜梢尺寸,運動行程計算及各式斜梢設計要點。
五,常見斜梢種類介紹及各類斜梢特點及使用場合。
1.整體式。
2.半截式。使用場合空間過小有阻礙,或強度不好時。
六,特殊斜梢機構研討及講解。
1.母模斜梢。
2.斜梢頂針。
3.頭部兩截式斜梢。
七,斜梢設計及注意事項。
1.斜梢設計時在退模方向應僅量取較短方向。
2.斜梢在計算其開模角度時僅量取大, 角度以不超過10°為原則. 另需考慮斜梢開模後退行程中可能會帶動成品偏移, 所以L應取成品的4/5H, 部份模具4/5A, A°可能會超過10°以上, 則取10°再將頂針凸出公模面0.5-1mm, 作為定位作用。
3.斜梢頂部一般約需比公模略低0.05mm。
4.斜梢上若有凸起(靠破洞)時應增加脫模角, 角度以3°以上為佳, 最多可作至6°。
5.大斜梢設計時應考慮頂出撓度問題, 所以底座最好作在KO孔正上方。
6.大型斜斜梢在設計時應防前傾及頂出時左右頂出不均時可能出現的擺動力量. 所以最好設置 T型槽及鴳尾槽.
7.有斜梢時, 最好加裝EGP, 防止斜梢移動時側向分力影響頂出順暢.
8.當斜梢頭部有靠插破時,回位銷下加裝彈簧以保護斜梢靠插破面。
9.斜梢設計時,注意成品公模側定位,防止斜梢運動時帶動成品。
10.半截式斜梢設計時不可以讓斜梢完全頂出。
『叄』 模具設計中斜頂設計要點要注意哪些
1.斜頂一般做3—8°,不超過15°。
2. 頂出行程一般大於扣位0.5—1mm。
3. 頂出方向:膠位應平或向上,否則做延遲斜頂。 斜頂寬度比較小時,頂針板增加一座架,使斜頂高度減短,以確保強度。
『肆』 斜頂的角度一般為多少度
角度以不超過10°為原則。另需考慮斜梢開模後退行程中可能會帶動成品偏移,所以L應取成品的4/5H,部份模具4/5A,A°可能會超過10°以上,則取10°再將頂針凸出公模面0.5-1mm,作為定位作用。斜梢上若有凸起(靠破洞)時應增加脫模角,角度以3°以上為佳,最多可作至6°。
模具斜頂,模具設計中用來成形產品內部倒鉤的機構,適用於比較簡單的倒鉤情況。
(4)模具斜頂如何擺正擴展閱讀
模具分類方法很多,過去常使用的有:
按模具結構形式分類,如單工序模,復式沖模等;按使用對象分類,如汽車覆蓋件模具、電機模具等;按加工材料性質分類,如金屬製品用模具,非金屬制用模具等;按模具製造材料分類,如硬質合金模具等;按工藝性質分類,如拉深模、粉末冶金模、鍛模等。
這些分類方法中,有些不能全面地反映各種模具的結構和成形加工工藝的特點,以及它們的使用功能。為此,採用以使用模具進行成形加工的工藝性質和使用對象為主的綜合分類方法,將模具分為十大類,又可根據模具結構、材料、使用功能以及制模方法等分為若干小類或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