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線纜模具注條比例如何計算

線纜模具注條比例如何計算

發布時間:2025-05-02 17:26:11

① 注塑模具的收縮率怎麼計算的

收縮率計算公式是(R前-R後)/ R前 *100%。收縮百分比。

收縮率S由下式表示: S={(D-M)/D}×100%(1)

其中:S-收縮率; D-模具尺寸; M-塑件尺寸。

以下是塑料的收縮率,單位(%)

PP(1.0-2.5);

PMMA(0.1-0.4);

PC(0.5-0.7);

PA6(0.5-1.5);

PA6-GF(0.4-0.6);

PA66(0.8-1.5);

PA66-GF(0.5);

PS(0.4-0.7);

ABS(0.4-0.9);

ABS-GF(0.1-0.2);

POM(2-2.5);

PBT(1.5-2.0);

PET(2-2.5)。

以上就是常用塑料的收縮比,是有范圍的,一般廠家沒有指定,就取中間值!

(1)線纜模具注條比例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1、 模具結構對塑料製品收縮率的影響

(1)澆口尺寸大,收縮率減小;

(2) 垂直的澆口方向收縮率減小,平行的澆口方向收縮率增大;

(3) 遠離澆口比近澆口的收縮率小;

(4) 有模具限制的塑件部分的收縮率小,無限制的塑件部分的收縮率大。

2、 塑料性質對製品收縮率的影響

(1) 結晶型塑料收縮率大於無定形塑料;

(2) 流動性好的塑料,成型收縮率小;

(3) 塑料中加入填充料,成型收縮率明顯下降;

(4) 不同批量的相同塑料,成型收縮率也不相同。

3、塑料結構對製品收縮率的影響

(1) 厚壁塑件比薄壁塑件收縮率大(但大多數塑料1mm薄壁製件反而比2mm收縮率大,這是由於熔體在模腔內阻力增大的緣故);

(2) 塑件上帶嵌件比不帶嵌件的收縮率小;

(3) 塑件形狀復雜的比形狀簡單的收縮率要小;

(4) 塑件高度方向一般比水平方向的收縮率小;

(5) 細長塑件在長度方向上的收縮率小;

(6) 塑件長度方向的尺寸比厚度方向尺寸的收縮率小;

(7) 內孔收縮率大,外形收縮率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塑料收縮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收縮率

② 模具設計中的重點都有哪些

模具設計的要點

1.模具設計的要點
(1)模具材料的選用:模芯材料的選擇以資源、成本、壽命要求為基本原則,以及耐熱、耐磨、耐蝕性要好,易於切削加工、熔焊、不生銹等。被用來做模具(模芯、模套)的材料主要有:碳素結構鋼(45 鋼應用最廣);合金結構鋼(如12CrMo、38CrMoAl等);合金工具鋼等。而對於擠管式模芯的結構特點,其長嘴定徑區是一個薄壁圓管,一般不易進行熱處理,其耐磨性要求較嚴,尤其是用於絕緣擠出的模芯,多用耐磨的合金鋼(如30CrMoAl)製成。模套材料的耐磨要求可以降低,而加工精度必須提高,往往模套以45 鋼製成,內表面鍍鉻拋光達▽7。
(2)擠壓式模芯(無嘴)的結構尺寸如下圖:

1-d 2-d 3-L 4-L 5-D
6-M 7-B 8-D 9-φ 10-φ
在材料確定後,以工藝的合理性,兼顧加工的可能性恰當設計各部尺寸,應注意的要點如下:
1)外錐角φ :根據機頭結構和塑料流動特性設計,錐角控制在45°以下,角度越小,流道越平滑,突變小,對塑料層結構有益。在擠出聚乙烯等結晶性高聚物時,對突變而導致的預留內應力的避免尤其重要,只有充分予以注意才能有效的提高製品的耐龜裂性能。角度的大小往往根據機頭內部結果特點決定。
2)模芯外錐最大直徑D :該尺寸是由模芯支持器(或模芯座)的尺寸決定的,要求嚴格吻合,不得出現「前台」,也不可出現「後台」,否則將造成存膠死角,直接影響塑料層組織和表面質量。
3)內錐最大直徑D :該尺寸主要決定於加工條件和模芯螺柱的壁厚,在保證螺紋強度和壁厚的前提下,D 越大越好,便於穿線。
4)模芯孔徑d :這是對擠出質量影響最大的結構尺寸,按線芯結構特性及其尺寸設計。一般情況下,單線取d =線芯直徑+(0.05~0.15)mm;絞合線芯取d=線芯外徑+(0.1~0.25)mm。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因為過大了,一則形成線芯的擺動而造成擠出偏芯,再則會出現倒膠,既有害擠包層質量,又有可能造成斷線。而過小,則易刮傷線芯,也使模具壽命降低;對絞線而言,由於線徑不均,模孔d 過小時,則是斷線的主要原因。通常為加工便利,且模芯孔徑尺寸系列化,則多取模芯孔徑d 為整數。
5)模芯外錐最小直徑d :d 實際上是決定模芯出線埠厚度的尺寸,埠厚度△=1/2(d -d )不能太薄,否則影響使用壽命;也不宜太厚,否則塑料熔體流道發生突變,並且形成渦流區,引發擠出壓力的波動,而且易形成死角,影響塑料層質量,一般模芯出線埠的壁厚控制再0.5~1mm為宜。
6)模芯定徑區長度L :L 決定線芯通過模芯的穩定性,但也不能設計的太長,否則將造成加工困難,工藝上的必要性也不大,一般L =(0.5~1.5)d ,且模芯孔徑d 較大時選下限,否則,反之。
7)模芯錐體長度L :這往往是設計給出的參考尺寸,從上圖不難看出,
tgφ ∕2=(D -d )∕2 L ,亦即L =(D -d )∕【2(tgφ ∕2)】。
所以L 可以依據上述決定的尺寸確定,經計算確定L 的長度,如果太長或太短,與機頭內部結構配合不當,可回過頭來修正錐角φ ,然後再計算L 直至合適。
(3)擠壓式模套的結構尺寸如下圖:

1-d 2-d′ 3-l 4-a 5-b
6-L 7-D 8-D′ 9-φ
1)模套壓座外徑D:根據模套座(或機頭結構內筒直徑)設計,一般小於筒徑內孔0.5~1.5mm,此間隙是工藝調整偏芯、確保同心度的必要因素,間隙不能太小,否則滿足不了調偏的需要;間隙太大也不行,因為太大影響模套的穩固性,甚至在擠出過程中發生自行偏斜。
2)內錐最大直徑D′:這是模套設計的精密尺寸之一。其大小必須嚴格與模套座(或機頭內錐)末端內徑一致,否則組裝模套後將產生階梯死角,這是工藝所不允許的。
3)模套定徑區直徑d:這又是模套設計的精密尺寸之一。要根據產品直徑、各擠出工藝參數及擠制塑料特性來嚴格設計。一般d=成品標稱直徑+(0.05~0.15)mm。
4)模套內錐角φ:角φ是由D′、d及模套長度制約的,角φ又同時受到與其配套的模芯的外錐角的制約,角φ必須大於模芯外錐角3~10°,若沒有這個角度差,便保證不了擠出壓力,當然擠出壓力也不能太大,因為這樣會影響擠出產量,因此角度差也不能太大。角φ和D′、d一樣都不能按參考尺寸設計,因此三個尺寸必須同時精密計算,相互修正,並在加工中依照尺寸l和L進行調整。
5)模套定徑區長度l:一般取l=(1~3)d為宜,長一些對定型有利,但越長阻力越大,影響產量。所以,當d較大時,不能取上限。
6)模套壓座厚度b:按模套座深度(或機頭內筒出口處深度)設計,一般要大0.3~0.5mm。
7)模套外徑d′:根據模套壓蓋內孔設計一般要小於壓蓋內孔2~3mm,但也不宜過小,否則間隙過大將造成散熱不均勻。
8)模套總長L:這是設計給出的參考尺寸,由b和可調整的長度a來確定。
(4)擠管式模芯(長嘴)的結構尺寸如下圖所示:

1-d 2-d′ 3-δ 4-l 5-l′
6-L 7-D 8-M 9-D′
擠管式長嘴模芯的結構尺寸除定徑區外,其餘外形尺寸與擠壓式模芯設計基本相同,現對擠管式模芯定徑部分的尺寸設計做一簡述。
1)模芯定徑區內徑d:又叫模芯孔徑。該尺寸根據選用材料的耐磨性、半製品尺寸大小及其材質與外徑規整程度等設計,一般設計為d=d +(0.5~2)mm或d=d +(3~6)mm,主要因為線芯尺寸較小且規則,而纜芯較大且外徑尺寸不規則的緣故。為了模具系列化,通常將模芯孔徑加工成整數尺寸。
2)模芯定徑區外圓柱(長嘴)直徑d′:從上圖可看出d′決定於尺寸d及其壁厚δ,即d′=d+2δ。壁厚的設計既要考慮模芯的壽命,又要考慮塑料的拉伸特性及電線電纜塑料層的擠包緊密程度,一般設計為d′=d+2(0.5~1.5)mm,即模芯嘴壁厚為0.5~1.5mm。這個數值不能太大,否則拉伸比就大,塑料層拉伸後強度提高,而延伸率下降,影響電線電纜的彎曲性能;但也不能太小,太小因過薄使其使用壽命降低。
3)定徑區外圓柱(模芯嘴)長度l:該尺寸依據尺寸d考慮擠出塑料成型特性設計,一般設計為l=(0.5~2)d,d值大取下限,d值小取上限,用於擠護套的模芯取下限,擠絕緣時取上限。
4)定徑區內圓柱(承線)長度l′:該尺寸由加工條件,半製品結構特性決定。無論如何l′必須比l長度大2~4mm,這是確保模芯強度的必需,所以l′實際是參考l決定的。
(5)擠管式模套的結構型式與擠壓式模套基本相同。所不同之處是其結構尺寸中的模套定徑區的直徑及其長度,必須按與其配合的擠管式模芯來設計。
1)模套定徑區直徑d :該尺寸按擠管式模芯嘴外圓直徑d′、線芯或纜芯外徑、擠包絕緣或護套厚度等設計。一般設計為d =d′+2倍擠包厚度,並視絕緣(護套)厚度、產品結構要求及塑料的拉伸特性而定。
2)模套定徑區長度l :該尺寸往往根據塑料的成型特性和模芯定徑區外圓柱(模芯嘴)的長度l 而定,一般設計為l =l -(1~6)mm,而且擠包絕緣(護套)厚度小時取下限(即減去值取上限);否則,反之。
總之設計模具時,除考慮材料、加工、使用壽命外,還應滿足下列條件:1)增加模具的壓力,使塑料從機筒進入模具後,壓力增大且均勻穩定,從而增加塑料的塑化和緻密性,提高產品的質量;2)增長模具配合部分的塑料流動通道,使流動中的塑料進一步塑化,從而提高塑料塑化的程度;3)消除模具配合中產生的流動死角,使流道形成流線型,利於塑化好的塑料擠出;4)抽真空擠塑的模具,模芯的承線徑一般應在20~40mm,模套的承線徑一般在15~30mm。
二、工藝配模
配模是否合理,直接影響擠塑的質量和產量,故配模是重要操作技能之一。由於塑料熔體離模後的變化,使得擠出線徑並不等於模套的孔徑,一方面由於牽引、冷卻使製品擠包層截面收縮,外徑減少;另一方面又由於離模後壓力降至零,塑料彈性回復而脹大,離模後塑料層的形狀尺寸的變化與物料性質、擠出溫度及模具尺寸和擠出壓力有關。模具的具體尺寸是由製品的規格和擠塑工藝參數決定的,選配好適當的模具,是生產高質量、低消耗產品的關鍵。
1.模具的選配依據
擠壓式模具選配主要是依線芯選配模芯,依成品(擠包後)的外徑選配模套,並根據塑料工藝特性,決定模芯和模套角度及角度差、定徑區(即承線徑)長度等模具的結構尺寸,使之配合得當、擠管式模具配模的依據主要是擠出速倆的拉伸比,所謂拉伸比就是塑料在模口處的圓環面積與包覆與電線電纜上的圓環面積之比,即模芯模套所形成的間隙截面積與製品標稱厚度截面積之比值,拉伸比:
K=(D -D )/(d -d )
其中 D ――為模套孔徑(mm);
D ――為模芯出口處外徑(mm);
d ――為擠包後製品外徑(mm);
d ――為擠包前製品直徑(mm)。
不同塑料的拉伸比K也不一樣,如聚氯乙稀K=1.2~1.8、聚乙烯K=1.3~2.0,由此可確定模套孔徑。但此方法計算較為繁瑣,一般多用經驗公式配模。
2.模具的選配方法
(1)測量半製品直徑:對絕緣線芯,圓形導電線芯要測量直徑,扇形或瓦形導電線芯要測量寬度;對護套纜芯,鎧裝電纜要測量纜芯的最大直徑,對非鎧裝電纜要測量纜芯直徑。
(2)檢查修正模具:檢查模芯、模套內外表面是否光滑、圓整,尤其是出線處(承線)有無裂紋、缺口、劃痕、碰傷、凹凸等現象。特別是模套的定徑區和擠管式模芯的管狀長嘴要圓整光滑,發現粗糙時可以用細紗布圓周式摩擦,直到光滑為止。
(3)選配模具時,鎧裝電纜模具要大些,因為這里有鋼帶接頭存在,模具太小,易造成模芯刮鋼帶,電纜會擠裂擠壞。絕緣線芯選配的模具不易過大,要適可而止,即導電線芯穿過時,不要過松或過緊。。
(4)選配模具要以工藝規定的標稱厚度為准,模芯選配要按線芯或纜芯的最大直徑加放大值;模套按模芯直徑加塑料層標稱厚度加放大值。
3.配模的理論公式
(1)模芯 D =d+e
(2)模套 D =D +2δ+2△+e
式中:D ――模芯出線口內徑(mm);
D ――模套出線口內徑(mm);
d ――生產前半製品最大直徑(mm);
δ――模芯嘴壁厚(mm);
△――工藝規定的產品塑料層厚度(mm);
e ――模芯放大值(mm);
e ――模套放大值(mm)。
(3)放大值e 或e 的說明。
1)絕緣線芯模芯e 的放大值為0.5~3mm;
2)絕緣線芯模套e 的放大值為1~3mm;
3)生產外護套電纜用模芯e 的放大值、鎧裝電纜為2~6mm,非鎧裝為2~4mm;
4)生產外護套電纜用模套e 的放大值為2~5mm。
4.舉例說明模具的選配
1)生產絕緣線芯3×185mm 的實心鋁導體扇形電纜,其扇形(標稱)寬度為21.97mm(其最大寬度允許值22.07mm),絕緣層標稱厚度為2.0mm。(其最小厚度允許值為2.0×90%-0.1=1.7mm,模芯嘴壁厚為1.0mm,選用模具。
模芯D =d+e =21.97+1.5=23.47(mm)考慮到實體扇形及最大寬度,選取D =24mm。
模套孔徑D =D +2δ+2△+e
=24+2×1+2×2+3=33(mm)
2)生產電纜外護套,其型號為VLV,規格為1×240mm ,電壓為0.6/1kV,
選用模具。該電纜成纜後直徑為23.6mm,護套標稱厚度為2.0mm,取模芯嘴壁厚為1.5mm。
模芯孔徑 D =d+e =23.6+3=26.2≈27mm
模套孔徑 D =D +2δ+2△+e
=27+2×1.5+2×2+4=38mm
3)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模具的選配往往在操作規程或生產工藝卡中給出一定的經驗公式,如某廠φ65擠塑機給出的模具選配公式(△為塑料擠包層的標稱厚度)。
擠壓式 模芯(mm) 模套(mm)
單線
絞線 導線直徑+(0.05~0.10)
絞線外徑+(0.10~0.15) 導線直徑+2△+(0.05~0.10)
絞線外徑+2△+(0.05~0.10)
擠管式 模芯(mm) 模套(mm)
絕緣
護套 線芯外徑+(0.1~1.0)
纜芯最大外徑+(2~6) 模芯外徑+2△+(0.05~0.10)
模套外徑+2△+(1.0~4.0)
線芯或纜芯外徑不均時,放大值取上限;反之取下限。在保證質量及工藝要求的前提下,要提高產量,一般模套放大值取上限。
5.選配模具的經驗
1)16mm 以下的絕緣線芯的配模,要用導線試驗模芯,以導線通過模芯為宜。不要過大,否則將產生倒膠現象。
2)抽真空擠塑時,選配模具要合適,不宜過大,若大,絕緣層或護套層容易產生耳朵、起棱、松套現象。
3)擠塑過程中,實際上塑料均有拉伸現象存在,一般塑料的實際拉伸在2.0mm左右。根據拉伸考慮模套的放大值,拉伸比大的塑料模套放大值大於拉伸比小的塑料模套放大值,如聚乙烯大於聚氯乙稀。
4)安裝模具時要調整好模芯與模套間的距離,防止堵塞,造成設備事故。

③ 模具種類有幾種

沖壓模:分為沖裁模、彎曲模、拉伸模、壓縮模。加工金屬板。
塑料模:分為壓製成專型屬模、注射成型模、擠出成型模、吹塑成型模、真空成型模。加工熱固性塑料、熱塑性塑料。
壓鑄模:壓力鑄造模。加工低熔點合金。
鍛模:鍛造成型模。加工金屬。
粉末冶金模:壓力成型模。加工金屬粉末。
陶瓷模:壓力成型模。加工陶瓷粉末。
橡膠模:分為壓製成型模、注射成型模、擠出成型模。加工橡膠。
玻璃模:分為壓模、吹模。加工玻璃。
鑄造模:分為砂型模、殼型模、失蠟模、壓力鑄造模、金屬型鑄模。加工熔融合金。

④ 求注塑加工費如何計算

1、一般耗用取得系數是多少?
耗用系數分兩種情況:
一,可以加水口料,2%-5%
二,不可以加水口料,單模水口重量/(單模水口+成品)+2%至5%
備注:水口料可否退回加工主,否則水口料要折價,還要參考訂單數量
2、不同的設備、噸位、穴數、時間不同,公式分別是什麼?
一,不同噸位價位; 例150噸-800至1000元/天 120噸-600至800/天,具體情況還要看操作工人數(一台機幾人做)
二,每天(24小時)啤模數; 一般以20至22小時計(可能機,模故障)
20(小時)*60(分)*60(秒)/單模周期(秒)=每天啤塑模數
每啤單價=每天加工費/每天啤塑模數,每穴單價=每啤單價/穴數
第2可能比較復雜,若是不好具體說的話,那麼給個范圍,或者給我一個樣例,比如用什麼設備在什麼情況下,加工費用是多少?
例,150噸注塑機每天加工費1000元,每模啤塑周期20秒出8穴
20(小時)*60(分)*60(秒)/20單模周期(秒)=3600(每天啤塑模數)
1000元/3600=0.28元/模 0.28元/8穴=0.035穴
3、不同的注塑機的費用? 一般機器的耗損怎麼計算?
注塑機耗損一般以8年計
例150噸每台13萬
13萬/8年/12個月=0.1354萬/月
塑膠件的成本與很多因素有關系,但主要與以下幾點組成:
1。原料成本------此成本較為好計算,問一原料供應商多少錢1公斤,將產品的重量乘以的3%的損耗再乘以原料價,即可得到原料成本;
2. 機台成本--------此點問一下塑膠廠,不同注塑機的每小時的加工費用是多少?假設1台100噸的注塑機每小時的加工費用為60元/小時,那麼每分鍾的加工費用為1元;此時要計算
塑膠件的注塑周期是多少時間,模具的開模穴數是多少?假設你要估價的塑膠件的射出周
期為30秒,那麼1分鍾可以射出60秒除以30等於二,表示1分鍾可以射出二模的產品,另外假設模具為一出二穴,那麼塑膠件的機台加工費用為1元除以1分鍾內的出模數再除以模具
的穴數,得到最終的機台加工成本即1元除以2模再除以2穴,最後等到於0.25元/個
3. 二次加費用
二次加工費用包括噴漆/絲印/電鍍等,這些都可以問各自的加工工廠.
4. 包裝費用
根據塑膠件的大小體積就可以得出包裝的紙箱/包裝袋等費用;
5.運輸成本
根據送貨地點及一次可以裝多少貨的貨櫃車費用來除以總的裝車數量即可得到每pc的運輸
成本;
6. 其它費用;
因為以上的成本不包括間接人員及其相關人員的費用,所以還要根據每個廠的不同情況加上一些費用;
7. 利潤
以上6項的總和乘以10-30%的利潤,即可得到一個塑膠件的最終成本,利潤方面要根據每
個工廠的情況與訂單大小來訂;
塑膠模具報價的計算公式
快速模具價格計演算法!
模具價格計算
1.經驗計演算法
模具價格=材料費+設計費+加工費與利潤+增值稅+試模費+包裝運輸費
各項比例通常為:
材料費:材料及標准件占模具總費用的15%-30%;
加工費與利潤:30%-50%;
設計費:模具總費用的10%-15%;
試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內,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內;
包裝運輸費:可按實際計算或按3%計;
增值稅:17%
2.材料系數法
根據模具尺寸和材料價格可計算出模具材料費.
模具價格=(6~10)*材料費
鍛模,塑料模=6*材料費
壓鑄模=10*材料費
注塑成型加工費核算
以下是我自己總結出的注塑件加工價格核算(主要是長三角地區):
注塑件費用=材料費+加工費+包裝費+運輸費
說明:
1. 材料費=【(1+材料損耗)*產品重量*批量+調機損耗材料重量+正常報廢率*產品重量*批量】*材料單價/批量
其中材料損耗一般為3%-5%;調機損耗材料重量和正常報廢產品重量一般產品為5000g---15000g
2.加工費=(調機時間/批量+成型時間/模具穴數)*注塑機工繳費
其中據我了解目前上海地區注塑機工繳費按注塑機噸位區分為(國產設備)
設備噸位 (T ) 工繳費 ( 元/小時) 設備噸位 (T ) 工繳費 ( 元/小時)
80 35-45 200 110-160
100 45- 60 250 150-200
120 65-85 300 180-220
150 80-110 350 200-250
180 95-140 400 250-350
注塑件價格計算,塑料件報價
注塑成形具體是這樣的:
產品單價 = 材料價格 + 加工費用
材料費用=(實際重量+損耗)*材料單價
加工費用=成形周期*單價(秒)÷穴數(也就是每件的價格)
如果特別要求包裝,還要加上包裝的費用。
基本上為此三大類。
材料價格比較簡單:PP 或ABS 直接用價格 x 產品重量,顏色件就按原料價格就可以了,而黑色件可根據具體的回料或產品要求來計算。
加工費用就跟模具穴數和成型周期以及產品重量有關;
機器根據噸位計算,可計算至每秒多少錢,但假設模具穴數多,重量重,成型周期短,則加工費低,單價低。
以 一個PP 製品 30g 計算 用 1*1 1*2 1*4 來分別計算 產品為全新料顏色件 周期假設60秒 120噸機器 800元 / 22H /60min = 0.6元/分鍾 1*1 材料 30 *0.013元/g =0.26元 加工費 0.6元 產品單價 0.9元 1* 2 材料 30 *0.013元/g =0.26元 加工費 0.6元/2 =0.3元 產品單價 0.56元 1* 4 材料 30 *0.013元/g =0.26元 加工費 0.6元/4=0.15元產品單價 0.4元 遇到特別重或是特別輕的產品 也可以用這樣的計算方式 比如有某產品克重 1g 就可以用每模用的產品費用 + 每模加工費 / 模穴數 =產品單價 我一般計算產品單價 PP 黑色 0.016 -0.016元/g 顏色價 0.018 -0.02元/g ABS 黑色0.018-0.020元/g 顏色件 0.022-0.025元/g 然後用上面的計算方法去檢驗一遍准沒錯;
方法很簡單,
1, 材料費: 按注塑件重量乘以對應的塑料原料的單價,除非有特殊要求,一般不考慮水口的重量, 所謂的特殊要求是指不能添加任何水口料,比如高透明塑膠件及特殊工作條件要求的工程塑膠件.
2,注塑機加工費: 根據地區的不同,一般按照注塑機的鎖模力大小(常說的或注塑量的大小來確定每單台注塑機的加工費,其中鎖模力來確定加工費的較常見,這是因為鎖模力大小確定了注塑機的購買價格及使用注塑機所產生的成本(如耗電量),在深圳地區從80噸~200噸,每個工作班(12小時)的加工費大約是 200元~700元,有些小的工廠可能會偏低一點,有的大的工廠可能會高一點.
3,計算實例: 計算注塑件的價格時,首先自己一定要知道每一啤的加工時間,比如說你的每件產品是一模出兩件,每啤的注塑時間是40秒,材料是ABS, 每件的重量是40克,
使用120噸的注塑機, 而120噸的注塑機每工作班(12小時)
的加工費是350元, ABS原料的價格是: 10000元/噸,
則計算如下:

材料費: 40X0.01=0.4元
加工費: 每小時的啤數=60X60/40=90
每小時的加工費=350/12=29.2元
則每啤的加工費=29.2/90=0.325元
因是一出二件,所以每件的加工費=0.325/2=0.163元,
所以總的價格為: 0.4+0.163=0.563元
注塑機加工價格:
100T 40元/小時
150T 50元/小時
220T 80元/小時
450T 135元/小時
520T 145元/小時
800T 170元/小時

⑤ 電纜溝都需要算那些量啊謝謝!!

電纜溝工程量計算涉及的工作內容有:挖填土方、鋪沙蓋磚、是否須開挖路面、破壞及恢復綠化帶、支架、混凝土、墊層、設置檢查井等。
電纜溝挖填依據土質按設計圖示尺寸計算,以「m³』』為計量單位。直埋電纜的挖、填土(石)方,除特殊要求外,電纜根數為1~2 根時每米溝長挖方量按0. 45 計算,電纜根數為每增一根對每米溝長挖方量按0. 153 計算,單位為m³。具體計算方法:
1)兩根以內的電纜溝,系按上口寬度600mm、下口寬度400mm、深度900mm計算的常規土方量(深度按規范的最低標准)。
2)每增加一根電纜,其寬度增加170mm。
3)以上土方量系按埋深從自然地坪起算,如設計埋深超過900mm 時,多挖的土方量應另行計算。

⑥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電纜模具型號和規格

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電纜模具型號和規格,需綜合考慮電纜規格、尺寸、生產數量與頻率、材料選擇、預算成本以及廠家信譽與服務等因素。

首先,明確電纜規格和尺寸是關鍵。不同規格尺寸的電纜需匹配相應模具以保證產品質量與精度。大型、高效的模具適用於大量頻繁生產,能顯著提升生產效率。

材料選擇需考慮電纜特性,如導電性、耐磨性等。金屬模具適用於高溫高壓環境,塑料模具則適合一般電纜生產需求。選擇時應依據實際生產條件。

預算與成本是重要考量因素。大型復雜模具成本較高,但可提高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需根據自身經濟能力選擇。

此外,廠家的信譽與服務也需關注。選擇有良好聲譽的專業模具廠家,能確保模具質量並提供及時有效的售後服務。

綜上所述,在選擇電纜模具型號和規格時,需全面考慮以上因素,並與專業模具製造廠家溝通,獲取專業建議,確保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模具,以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⑦ 電線如何拉絲

電線拉絲是一種通過拉伸改變金屬線材截面形狀和尺寸的工藝過程。

電線拉絲主要通過拉伸力矩和拉力來實現,將金屬材料如銅或鋁桿拉製成所需直徑和長度的細線。 在拉伸過程中,材料受到拉力的作用,內部晶粒發生形變,密度增加,導致截面積逐漸減小,長度相應增加。這種工藝不僅能夠改變線材的尺寸,還能提升材料的力學性能。

電線拉絲的具體步驟包括選材、拉伸、退火等關鍵環節。首先,選用高強度、高導電性的金屬材料作為原材料,如高碳鋼、合金鋼或特定牌號的銅桿。隨後,將原材料通過拉絲機進行拉伸,拉絲機配備有一系列不同孔徑的線模,線材依次通過這些線模,逐步減小直徑,增加長度。拉伸過程中,潤滑劑的使用至關重要,它能減少線材與模具之間的摩擦,降低拉伸力,保護模具,提高線材表面質量。

退火是電線拉絲過程中的另一個重要步驟。金屬在塑性變形過程中會產生加工硬化現象,即隨著變形程度的增加,材料的硬度和強度提高,但塑性和韌性下降。退火處理通過加熱使材料內部發生再結晶,消除加工硬化,恢復材料的塑性和韌性,為後續拉伸或進一步加工做准備。

此外,電線拉絲過程中還需注意控制拉伸速度、溫度、潤滑條件等參數,以確保線材的質量和生產效率。同時,定期檢查和維護拉絲設備也是保證生產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

總之,電線拉絲是一種精密的金屬加工工藝,通過合理的選材、拉伸、退火等步驟,可以生產出符合要求的細線產品,廣泛應用於電線電纜、機械製造等領域。

閱讀全文

與線纜模具注條比例如何計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鋁單板噴塗後如何焊接 瀏覽:550
量力鋼鐵交易大廈C座怎麼樣 瀏覽:412
工地鋼管多少錢一米6 瀏覽:848
山西美錦鋼鐵怎麼走 瀏覽:939
鋼板樁的造價是多少 瀏覽:295
怎麼用指令獲得夏季合金 瀏覽:145
有鋼板的腿為什麼比好腿顏色深 瀏覽:711
鋁合金軟化處理什麼意思 瀏覽:45
熔噴模具堵孔如何處理視頻 瀏覽:622
30公分長的鋼材適合做什麼刀 瀏覽:525
不銹鋼組合水箱適用在哪裡 瀏覽:665
大冶鋼鐵廠有哪些 瀏覽:903
銅絲怎麼焊接在一起 瀏覽:379
鋼材25萬判多少年 瀏覽:214
做顱骨修復後鋼板外漏有什麼風險嗎 瀏覽:985
南京鋼材一年多少錢 瀏覽:917
不銹鋼螺絲熱處理硬度是多少 瀏覽:495
焊接符號坡口0什麼意思 瀏覽:442
金壇鋁合金鑄造有哪些 瀏覽:568
1毫米厚的鋼板焊接電流給多少錢 瀏覽: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