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自製的「模具」該如何核算,分攤至產品
1.材料成本
2.每道工序工時費用,你要給員工發工資,就應該核算每道工序的工時,再核算每小時多少錢,這樣呢,你加工這個產品用多長時間就對應到了成本
3.房、煤、水、電、設備折舊均攤到每小時的成本
4.非生產人員工資均攤到每小時的成本
5.你打算獲得的利潤百分比加成
6.比較你算出的總費用和市場價的差別
如果還不清楚,歡迎追問,互相交流
㈡ 怎樣把模具費分攤到每個產品里
從問題描述來看,這個要看模具的壽命,而不是看每個月的產量啊。假設模具能打100000次,平攤在產品里就是12000/100000=0.12RMB/pcs,這是在產品成本裡面考慮的。
㈢ 請問誰指導模具製造費用分攤的計算方法
可以一次攤銷,也可以五五攤銷。不過,我們是沒有進固定資產,我們直接在當期費用出賬。
㈣ 在生產企業中模具費怎麼分攤比較好
開模費也是分情況而定的:如果已付模具費,但模具的所有權不屬於本企業,則應一次性計入製造費用;如果企業從此擁有模具的所有權,則應計入「固定資產」,則應由銷售部門預計生產量,並根據月實際生產量做折舊的帳務處理。
㈤ 請教模具成本分攤的問題
各位大俠:
?
請較你們在SAP中是如何實現模具的成本分攤?
我們知道模具有一個標準的總使用次數,每個月
根據實際的使用次數和標準的總使用次數來進行分攤.你們是用PRT功能還是用資產模塊的功能來
實現?如何實現的?
非常感謝!
對於無法在BOM
or
Routing
中設定的成本,可以透過ABC
的範本分配,透過相關的參考欄位或數
量去分配成本,至於細節則要看你要使用哪一個數值來當分配的依據,於月結時,算出這些待分
攤費用,再將費用依次數平均取得單次價格,最後再將價格分配到工單.
查看原帖>>
㈥ 模具分攤費用怎麼做賬
在這里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給你推薦一家:蘇州崑山新睿磊模具設計培訓中心。
理由1:他是在自己家裡開辦的培訓。敢騙你嗎?沒實力也不敢這么做!
理由2:他們沒有在外面請老師教,創辦者就是老師他親自教你。外面請的老師。。。我就不說了你知道的。(創辦者我就不介紹了,設計這行很多人都知道他的)
理由3:他們每期都是定額招收幾名學員,基本是家教式教學,避免去「吃大鍋飯」。「吃大鍋飯」大家應該都明白意味著什麼吧。
理由4:最重要的一點——就業率非常的高,我在那學的時候我們一期6個人基本是學完都找到工作進入設計這行了。
呵呵,當然不好好學老師會吊你的,沒壓力怎麼會有動力呢;感恩!!
不需要你加分,都有相同的經歷和困惑,希望你好運!
㈦ 模具費用分攤的原則
分攤的原則都是協商的,也就是一個合同,主要還是看你們新產品的產量和利潤決定的,一般注塑模具就是到達模具壽命就可以返還模具費(這是模具產量 模具的價格定的A級模100萬 B級模50萬 C級模30萬 D級模10萬等) ,或是供應商自己開備用模具(模具的資產是歸貴公司)。五金模具就和你自己說的一樣,3萬件 5萬件 10萬件等 主要還是要你們怎麼和供應商怎麼說的,重在協商。
㈧ 我司是生產儲物箱的,每個型號有個模具,單價也就幾萬,模具費怎麼分攤前期試模費呢
按照現行准則及稅法要求,如果你的模具使用年限大於1年的話,需要入固定資產進行折舊攤銷,現行准則固定資產判斷標准中不考慮資產金額限制(即使考慮價值,你模具也達到了)。如果由於特殊原因,使用期限不到一年的,可以做入低值易耗品,再具體月份攤銷入成本。
攤銷方法,通常有兩種選擇:
1、平均年限法,優點:操作簡單,容易計算,缺點:不符合實際應用,你每個型號的模具實際上每月使用的頻率是不一樣的,頻率高的磨損快。
2、工作量法:即按使用的次數攤銷,一般模具的使用壽命都是以使用次數描述的,譬如50萬次,每月統計好使用次數,按比分攤,優點:攤銷接近實際,准確;缺點:需要額外統計每月每台模具的使用次數,當然如果可以直接根據澆鑄生產記錄,可以折算出次數來。
兩種方法,第一種適合模具每月使用情況比較平均的情況,較常用。
第二種適用企業有相應的生產計劃控制系統,較易獲得使用數據的情況,並且對成本精確度要求較高的公司。
前期試模費的處理,個人認為,前期試模和實際的生產無關,這個費用和未來預期形成收益並無十分大的匹配關系,建議在發生當期計入損益。
當然如果試模費用很大,可以考慮計入待攤費用再攤銷。這個主要是考慮到費用特別大的話,一次進費用會被稅局質詢,可以的話還是一次進比較好,在當期可以少繳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