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h13模具鋼如何熱處理硬度才能達到58度
1050--1100度加熱淬火,油淬,可以達到58度。
硬度56~58HRC,良好的加工性。根據模具的使用需要:530~560℃。但製造廠進行改鍛後破壞了原來的組織和性能,回火工藝應避開500℃左右為宜,硬度54~58HRC,爐冷到500℃左右出爐。因此,增加了鍛造應力,油冷,必須進行重新退火,峰值在55HRC左右,在鋼廠都已作好退火熱處理,出現回火二次硬化峰。在500℃回火時加熱溫度1050~1080。
(1)模具鋼熱處理太硬了怎麼調擴展閱讀:
熱處理工藝
1、預先熱處理 市場上供應的H13鋼鋼材和模坯,在鋼廠都已作好退火熱處理,保證了具有良好的金相組織,適當的硬度,良好的加工性,無需再進行退火。但製造廠進行改鍛後破壞了原來的組織和性能,增加了鍛造應力,必須進行重新退火。
等溫球化退火工藝為:860~890℃加熱保溫2h,降溫到740~760℃等溫4h,爐冷到500℃左右出爐。
2、淬火及回火 要求韌性好的模具淬火工藝規范:加熱溫度1020~1050℃,油冷或空冷,硬度54~58HRC;要求熱硬性為主的模具淬火工藝規范、加熱溫度1050~1080℃,油冷,硬度56~58HRC。推薦回火溫度:530~560℃,硬度48~52HRC;回火溫度560~580℃;硬度47~49HRC。
回火應進行兩次。在500℃回火時,出現回火二次硬化峰,回火硬度最高,峰值在55HRC左右,但韌性最差。因此,回火工藝應避開500℃左右為宜。根據模具的使用需要,在540~620℃范圍內回火較好。淬火加熱應進行兩次預熱(600~650℃,800~850℃),以減少加熱過程產生熱應力。
3、化學熱處理 H13鋼若進行氣體滲氮或氮碳共滲可使模具進一步強化,但其氮化溫度不應高於回火溫度,以保證心部強度不降低,從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
❷ 加工這種淬火鋼的軸,太硬了,車不動,求助大家有好的解決辦法么
出現車不動的現象,主要原因就是工件材質的硬度太高了,選擇的刀具不合理,所以會有車不動、刀具磨損快的現象。
像淬火鋼這種材質,硬度一般在HRC55以上,屬於高硬度材料,使用普通刀具難以進行加工,不是車不動就是刀片損耗快,難以提升加工效率。
因此加工淬火鋼,推薦使用CBN刀具。CBN刀具的硬度可達3000~5000HV,具有高硬度和熱穩定性和化學惰性,所以在加工黑色金屬方面性能更優,是實現以車代磨淬火鋼的最佳刀具之一。
如BTS6000和BTS6000A牌號CBN刀具材料,在保證較高硬度、強度和耐磨性的同時,提高了CBN刀具的抗沖擊韌性,滿足工件的強斷續切削需求,使得淬火鋼件加工不再是難題。
CBN刀具
如加工汽車輪轂軸承單元,工件材質為淬火鋼20CrMnTi,工件硬度為HRC58-62,采BTS6000牌號、CNGA120408-ZH型號CBN刀具,切削參數:Vc=100-120m/min,ap=0.15-0.2mm,f=0.1-0.15m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