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汽車沖壓模具的使用壽命有多長
同樣的汽車沖壓模具,由於沖壓加工的產品的材料不同,其使用壽命也會相差很大。一般以低碳鋼材料為例,一套用好的模具鋼製作的沖壓模具起碼可以沖壓十幾萬到幾十萬的數量。
❷ 易損件占模具比例
百分之40。模具是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的工具,因為其必須是容易塑造的材質製作所以會非常容易損壞,其官方宣布截止到2022年7月15日易損件已佔整體比例的百分之40,這是模具行業的正常現象,所以模具出廠的時候會售賣到五位數的高額價格。
❸ SKD11製作的模具壽命是多長,假如沖壓一些小配件,那能生產多少配件模具就要報廢
看沖壓產品的材質,一般情況下 100萬次 是沒有問題的
我見過的有做過處理後,能沖 200 萬次
❹ 五金沖壓零件如何能降低成品損耗率
首先要選用優質材料,做優質的模具,沖壓件定位要精準,只要做到這三點幾乎就沒有次品了。
❺ 用於沖壓SGCC材料的沖壓模具壽命一般是多少
模具壽命與材料有一定關系,不是主要,影響的因素很多,零件的加工精度,模具的組裝精度,模具的設計思路,後期的維護保養,沖床設備的精度,生產的速度等等吧。模具壽命可以達到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都沒有問題。
❻ 如何算沖壓模具維修率
16沖裁模常用的修理工藝方法有哪些?
沖裁模常用字的修理工藝方法如下:
(1) 修磨變鈍的凸凹模,一種方法是用油石加煤油或風動砂輪修磨.另一種方法是用平面磨床磨削.
(2) 修理間隙變大的凸凹模,先用適當尺寸的塊規檢測凸凹模間隙,若間隙不大,只需把刃口平面磨鋒再用油石修整,若間隙過大,可先用氧-乙炔氣焊加熱發紅,局部鍛打,對沖孔模應敲擊凹模刃口周邊,以保證凸模尺寸,對落料模應敲擊凸模,以保證凹模尺寸.敲擊延展尺寸均勻後可停止敲擊,但仍繼續加熱幾分鍾以消除內應力,冷卻後再用壓印銼修法重新調整間隙,並用火焰表面淬火.
(3) 修磨間隙不均勻的凸凹模,除自然磨損還有以下兩種情況:
1) 圓柱銷松動失去定位能力,致使凸凹模不同心而引起間隙不均勻.應對凸凹模刃口對正恢復均勻,再用螺絲緊固,把原銷孔鉸大0.1~0.2mm,重新配作非標准圓柱銷.
2) 導向裝置磨損,精度降低,起不到導向作用,使凸凹模相對偏位.需將導柱表面鍍鉻,再用磨削方法與導套研配直到恢復原配合間隙和精度等級.
(4) 更換細小的沖孔與落料凸模.
根據沖裁件缺陷,通過質量分析,找出產生缺陷的原因,最後通過修理和調整消除影響,見下表:
序號
質量問題
原因分析
解決辦法
1
製件斷面光亮帶太寬,有齒狀毛刺
沖裁間隙太小
減小落料模的凸模或加大沖孔模的凹模並保證合理間隙
2
製件斷面粗糙圓角大,光亮帶小,有拉長的毛刺
沖裁間隙太大
更換或返修落料模的凸模或沖孔模的凹模並保證合理間隙
3
製件斷面光亮帶不均勻或一邊有帶斜度的毛刺
沖裁間隙不均勻
返修凸模或凹模並調整到間隙均勻
4
落料後製件呈弧形面
凹模有倒錐或頂板與製件接觸面小
返修凹模,調整頂板
5
校正後製件尺寸超差
落料後製件呈弧形面所致,多見於下出件沖模
減小落料模凹模或改換有彈頂裝置的落料模
6
內孔與外形位置偏移
1.擋料梢位置不正確
2.導正銷過小
3.側刃定距不準
1.修正擋料梢位置
2.更換導正銷
3.修正側刃
7
孔口破裂或製件變形
1.導正銷大於孔徑
2.導正銷定位不準
1.修正導正銷
2.糾正定位誤差
8
工件扭曲
1.材料內應力造成
2.頂出製件時作用力不均勻
1.改變排樣或對材料正火處理
2.調整模具使頂板正常工作
9
啃口
1.導柱與導套間隙過大
2.推件塊上的孔不垂直,使小凸模偏位
3.凸模或導柱安裝不垂直
4.平行度誤差積累
1.返修或更換導柱導套
2.返修或更換推件塊
3.重新裝配,保證垂直度
4.重新修磨裝配
10
脫料不正常
1.脫料板與凸模配合過緊,脫料板傾斜或其它脫料件裝置不當
2.彈簧或橡膠彈力不夠
3.凹模落料孔與下模座漏料孔沒有對正
4.凹模有倒錐
1.修整脫料伯
2.更換彈簧或橡膠
3.修整漏料孔
4.修整凹模
18如何根據彎曲件的質量分析修整模具?
彎曲件產生缺陷的原因及調整解決辦法如下表:
序號
質量問題
原因分析
解決辦法
1
製件高度尺寸不穩定
1.高度尺寸太小
2.凹模圓角不對稱
1.高度尺寸不能小於最小極限尺寸
2.修正凹模圓角
2
彎曲角有裂縫
1.彎曲內半徑太小
2.材料紋向與彎曲線平行
3.毛坯的毛刺一面向外
4.金屬可塑性差
1.加大凸模彎曲半徑
2.改變落料排樣
3.毛刺改在製件內圓角
4.退火或採用軟性材料
3
製件外表面有壓痕
1.凹模圓角半徑太小
2.凹模表面粗糙間隙小
1.增大凹模圓角半徑
2.修正凸凹模間隙
4
彎曲表面擠壓料變薄
1.凹模圓角太小
2.凸凹模間隙過小
1.增大凹模圓角半徑
2.修正凸凹模間隙
5
凹形件底部不平
凹模內無頂料裝置
增加頂料裝置或校正
6
製件端面鼓起或不平
彎曲時材料外表面在圓周方向受拉產生收縮變形,內表面在圓周方向受壓產生伸長變形,因而沿彎曲方向出現撓曲端面產生鼓起現象
1.製件在沖壓最後階段凸凹模應有足夠壓力
2.做出與製件外圓角相應的凹模圓角半徑
3.增加工序完善
7
彎曲引起孔變形
採用彈壓彎曲並以孔定位時彎臂外側由於凹模表面和製件外表面摩擦而受拉,使定位孔變形
1.採用V形彎曲
2.加大頂料板壓力
3.在頂料板上加麻點格紋,以增大摩擦力防止製件在彎曲時滑移
8
彎曲後不能保證孔位置尺寸精度
1.製件展開尺寸不對
2.材料回彈引起
3.定位不穩定
1.准確計算毛坯尺寸
2.增加校正工序或改進彎曲模成型結構
3.改變工藝加工方法或增加工藝定位
9
彎曲後兩邊對向的兩孔軸心錯移
材料回彈改變彎曲角度使中心線錯移
1.增加校正工序
2.改進彎曲模結構減小材料回彈
10
彎曲線與兩孔中心聯機不平行
彎曲高度小於最小彎曲極限高度時彎曲部位出現外脹現象
1.增加折彎件高度尺寸
2.改進折彎件工藝方法
11
帶切口的製件向下撓曲
由於切口使兩直邊向左右張開,製件底部出現撓度
1.改進製件結構
2.切口處增加工藝留量,使切口連接起來,彎曲後再將工藝留量切去
12
彎曲後寬度方向變形,被彎曲部位在寬度方向出現弓形撓度
由於製件寬度方向的拉伸和收縮量不一致產生扭轉和撓度
1.增加彎曲壓力
2.增加校正工序
3.保證材料紋向與彎曲方向有一定角度
19如何根據拉伸件的質量分析修整模具?
拉伸件產生缺陷的原因及調整解決辦法如下表:
序號
質量問題
原因分析
解決辦法
1
凸緣起皺且製件壁部破裂
壓邊力太小,凸緣部分起皺,材料無法進入凹模型腔而拉裂
加大壓邊力
2
凸緣平面壁部拉裂
材料受徑向拉應力太大造成危險斷面拉裂
減小壓邊力;增大凹模圓角半徑;加用潤滑劑或增加材料塑性
3
製件邊緣呈鋸齒狀
毛邊邊緣有毛刺
修整毛坯落料模刃口
4
製件邊緣高低不一致
1.毛坯中心與凸模中心不重合或材料厚度不均勻
2.凹模圓角半徑和模具間隙不勻
1.調整定位
2.校勻間隙和修整凹模圓角半徑
5
危險斷面顯著變薄
模具圓角半徑太小,壓邊力太大,材料受徑向拉應力引起危險斷面縮頸
加大模具圓角半徑和間隙,毛坯塗上合適的潤滑劑
6
製件底部拉脫
凹模圓角半徑太小,材料處於被切割狀態
加大凹模圓角半徑
7
製件邊緣皺折
凹模圓角半徑太大,拉伸過程的未階段脫離了壓邊圈但尚未越過凹模圓角的材料壓邊圈壓不到,起皺後被繼續拉入凹模形成邊緣皺折
減小凹模圓角半徑或採用弧形壓邊圈
8
製件底部凹陷或呈歪扭狀
1.模具無出氣孔或出氣孔太小堵塞
2.頂料桿與製件接觸面太小,頂料桿太長
1.鑽擴出氣孔
2.修整頂料裝置
9
錐形件或半球形件側壁起皺
拉伸開始時大部分材料懸空加之壓邊力太小,凹模圓角半徑太大或潤滑油太多使徑向拉應力減小,切向拉應力加大,材料失穩而起皺
加大壓邊力或採用拉延筋;減小凹模圓角半徑或加厚材料
10
矩形件角部破裂
模具圓角半徑太小,間隙太小或製件角部變形
加大模具角部圓角半徑及間隙或增加拉深次數(包括中間退火工序)
11
矩形件角口上部被拉脫
毛坯角部材料太多或角部有毛刺
減小毛坯角部材料或打光角部毛刺
12
製件底部不平整
毛坯不平整,頂料桿與製件接觸面太小,緩沖器彈力太小
平整毛坯,修整頂料裝置
13
矩形件直壁部分不平整
角部間隙太小,多餘材料向側壁擠壓失去穩定而起皺
放大角部間隙,減小直壁部分間隙
14
製件壁部拉毛
模具工作平面或圓角半徑上有毛刺,毛坯表面或潤滑油中有雜質,拉傷製件表面
須研磨拋光模具工作平面或圓角,清潔毛坯,使用干凈的潤滑油
15
矩形件角部向內折攏局部起皺
材料角部壓邊力太小,起皺後拉入凹模型腔引起局部起皺
加大壓邊力或增大角部毛坯面積
16
階梯形製件肩部破裂
凸肩部分成形時材料在母線方向受過大的拉應力
加大凹模口及凸肩部分圓角或改善潤滑條件,選用塑性較好的材料
20如何根據翻孔件的質量分析修整模具?
翻孔件產生缺陷的原因及調整解決辦法如下表:
序號
質量問題
原因分析
解決辦法
1
製件孔壁不直
凸模與凹模間隙太大或不均勻
修整或更換凸,凹模或調整模具間隙
2
翻孔後孔口不齊
1.凸模與凹模間隙太小或不均勻
2.凹模圓角半徑不均勻
1.調整模具間隙
2.修整凹模圓角
3
製件孔口破裂
1.凸模與凹模間隙太大
2.坯料太硬
3.沖孔斷面有毛刺
4.孔口翻邊太高
1.調整模具合理間隙
2.更換材料或將毛坯退火
3.調整沖孔模間隙或改變送料方向
4.改變工藝降低翻邊高度
21如何根據翻邊件的質量分析修整模具?
翻邊件產生缺陷的原因及調整解決辦法如下表:
序號
質量問題
原因分析
解決辦法
1
翻邊不直
凸模與凹模間隙太大或不均勻
修整或更換凸,凹模或調整模具間隙
2
邊緣不齊
1.凸模與凹模間隙太小或不均勻;
2.凹模圓角半徑不均勻
3.坯料放偏
1.調整模具間隙
2.修整凹模圓角
3.修正定位件
3
邊緣有皺紋
1.凸模與凹模間隙太大
2.坯料外輪廓形狀突變
1.修整或更換凸,凹模
2.將坯料外形改圓滑過渡
4
外緣破裂
1.凸模與凹模間隙太小
2.圓角半徑太小
3.坯料太硬
1.調整模具間隙
2.加大圓角半徑
3.更換材料或將毛坯退火
22如何根據沖件的質量分析對連續模進行修整?
根據沖件質量分析,對連續模進行修整,消除沖件缺陷的方法見下表:
序號
缺陷
解決辦法
1
沖件粘在脫料板
在脫料板裝彈性脫料釘
2
沖孔廢料粘沖頭端面
採取防止廢料上粘的各種措施
3
毛刺
模具工作部分材料用硬質合金
4
印痕
調節彈簧力
5
小沖頭易斷
小沖頭用鑲套固定或採用其它固定方便的結構
6
脫料板傾斜
脫料螺釘採用套管及內六角螺釘 相結合的形式
7
凹模脹碎
嚴格按斜度要求加工
8
工件成形部分尺寸偏差
修正上下模及送料步距精度
9
孔變形
修正孔的工位
10
拉深工件發生問題
增加後拉深的工位和空位
11
每批零件間的誤差
對每批材料進行隨機檢查並加以區分後再用
❼ 數控車床加工沖壓件,國家規定報廢率多少
國家有什麼標准?國際倒是有個ISO標准,報廢率是千分之三。這個一般跟別人廠協商好,不是太高就好
❽ 沖壓模具壽命
沖壓模具的使用壽命的長短取決於凸模與凹模的使用壽命,而凸模、凹模的使用壽命的長短取決於所加工材料強度的大小以及精度的高低。因此想要一個標準的數值是不可能的。對於一些強度低的材料的沖壓,一套模具沖壓幾十萬次的可以。而對於一些強度高的材料的沖壓,能加工幾萬次也算是差不多了。沖壓模具的其它零件的使用壽命都會很長,很少會壞。
❾ 沖床模具有效壽命一般為多少
模具壽命由模具精度和材料性能決定。沖裁模具選用7GrSi類冷作模具鋼,間隙8-10%,低碳鋼材料模具壽命應300萬以上(含修磨及去應力)。模具間隙選擇范圍0-25%,負間隙模具另議。
❿ 沖壓模具各部件使用壽命
沖壓模具的使用壽命的長短取決於凸模與凹模的使用壽命,而凸模、凹模的使用壽命的長短取決於所加工材料強度的大小以及精度的高低。因此想要一個標準的數值是不可能的。對於一些強度低的材料的沖壓,一套模具沖壓幾十萬次的可以。而對於一些強度高的材料的沖壓,能加工幾萬次也算是差不多了。沖壓模具的其它零件的使用壽命都會很長,很少會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