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塑料模具成型過程中出現漲模如何解決

塑料模具成型過程中出現漲模如何解決

發布時間:2022-06-18 03:44:31

1. 塑料模具得常見問題有那些如何處理那些問題

造粒工序是將高聚物樹脂與各種添加劑、助劑,經過計量、棍合、塑化、切粒製成顆粒狀塑料的生產過程,塑料顆粒是塑料成型加工業的半成品,也是擠出、注塑、中空吹塑、發泡等成型加工生產的原材料。生產工藝:1、配料前的准備工作配料前的准備工作包括樹脂過篩、增塑劑過濾、粉末狀添加劑磨漿、色母料粉的配製原材料乾燥、塊狀添加劑的加熱熔化等工序。為防止增塑劑內機械雜質或黑色垃圾混入製品,影響產品性能,生產電纜料時,增塑劑一般用60~120目的過濾網過濾對顆粒較粗或容易結團的粉末狀添加劑,最好先用增塑劑進行磨漿,以漿料加人,混合分散於樹脂中較均勻。作為塊狀的硬脂酸和石蠟均是塑料加工中應用較多的潤滑劑。若直接加入捏合機,會因高速捏合機內高速旋轉撞在折流板上,損壞折流板,所以必須先加熱熔化後加入捏合機。硬脂酸的熔點為69.60℃,石蠟熔點為60℃。2、配方稱量投入捏合機或密煉機進行混合,塑煉的原材料,首先應按設備容積和投料系數,估算出投料量。根據投料量精確稱重,稱量必須准確無誤,否則會使製品質量不穩定。稱量衡器和自動計量裝置應定期檢查與校正,防止因計量錯誤造成質量波動。3、捏合捏合可分為加熱捏合與冷卻捏合,用高速捏合機。加熱捏合的工藝條件:軟質聚氯乙烯捏合時間10~15min,出料溫度95~100℃;硬質聚氯乙烯捏合時間5~10min,出料溫度100~110℃。另外,捏合時的加料順序對捏合質量有影響。冷卻捏合 從高速捏合機出來的物料溫度較高,超過100℃,若放入貯料筒,易發生變色、結團甚至物料分解。因此,需要立即進行冷卻混合,使物料溫度下降至50℃以下,才能貯存供擠出機用。冷卻混合工藝條件無論軟質、硬質聚氯乙烯均為捏合時間5~10min,出料料溫50℃以下。參考網頁: http://www.suji18.cn/cnnews572.html

2. 注塑周轉箱注不滿模具卻漲模有毛邊是怎麼回事

新模還是舊模?新模話可能因素1,合模沒合好。2,進膠點太小。3,流道太小。4,排氣沒開好,排氣不良。
舊模話可能因素1,射膠太快。2,料溫模溫太低。

3. 塑料模具維修常見方法。

摘要 判斷故障,分析要點。

4. 注塑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注塑生產時,會遇到浮纖問題,露纖就是玻璃纖維露在產品表面,比較粗糙,外觀上比較難以接受,產生的可能原因分析:在添加這類填充物的時候,一般是採用物理混合方法, 所以只是玻纖均勻分散在塑料中間,但在塑料融化後,這個混合物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分離(視添加的比例和玻纖的長短而定,還有原料的溫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那玻纖為什麼會外露呢?
在射膠的時候,料的流動雖不同於液體的流動方式(液體是牛頓流動,塑膠是非牛頓流動),但有一種說法比較有意思也比較通俗易懂。大家應該看過河流裡面,在 河流里有一些樹枝等雜物,經常會在沿岸邊有一些這類依附河岸而停留。因為在河岸邊水的流速因為阻力而變慢,這個就和充填時的表皮層有類似了。所以這些樹枝在注塑中,就是玻纖外露,也就是浮纖了。
這是因為玻纖相對於塑料的流動要差很多,而塑料在模具中的流動是噴泉式流動(噴泉效應),從中間往兩邊翻動的方式流動,所以流動性最好的肯定是跑到最前面,流動性不好的就會停留在模具表面(做PP等原料時結合線和最後部位顏色不同也同此理,只是在最前端一般是蠟質,和色粉分離了特別是加色母最明顯,因為 色母一般是用PE做載體),還有做防火料模具表面吸附防火劑也是這個原因。
一般採用如下方法可以降低浮纖的比例:
1.增加充填速度
在增加速度之後,玻纖和塑料雖然存在流速不同,但相對於高速射膠而言,這個相對速度差的比例就小了,就像河流在激流地段永遠不會有樹枝留下一樣的道理。
2.升高模具溫度
這個作用是最大的,增高模具溫度,就是為了減少玻纖和模具接觸阻力,讓玻纖和塑料的速度差盡量變小。並且讓塑料流動時的中間熔融層盡量厚,讓兩邊的表皮層盡量薄,這樣就好像光滑的河岸無法留住樹枝一樣的道理。RHCM就是利用這個原理來做到外觀無浮纖的。
3.降低螺桿計量段的溫度,減少溶膠量
這是讓塑料盒玻纖分離的可能性盡量降低,一般來講對於浮纖影響最小,在實際操作中效果不大。但是,這個可以很好的解決燒焦。這是因為增加玻纖後,玻纖的體積相對於塑料要大很多,所以很容易堵住排氣通道,所以在最後很難排氣,並且玻纖在高壓高氧氣體環境中是很容易燃燒的!

5. 塑膠模具在加工過程中,主要有哪些成型不良顯現怎樣才能避免這些不良顯現

1、披鋒,是塑膠模具加工過程中最大的不良;
2、脫花是排在第二位
3、困氣;
4、頂白或頂高;

6. 塑料模具:模具中常用的幾種修模方法

句中常用的幾種修模方法 一般也就是一到兩三

7. 注塑模具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注塑成型產品上出現凹痕和氣孔等缺陷,該如何解決呢?

注塑成型產品出現凹痕通常是因為注塑產品在成型時受力不足、材料填充不足以及塑膠產品設計不合理引起的,且凹痕常出現在厚壁部分。造成注塑成型產品出現氣孔的原因是由於模腔內塑料不足,外圈塑料冷卻固化,內部塑料產生收縮形成的真空。那麼在注塑成型時,該如何解決凹痕和氣孔等缺陷問題呢?


精密模具


原材料問題:

烘乾原材料,保障塑膠材料的乾燥。

注塑問題:

提高注射壓力;增加註射時間;增加保壓時間;提高注射速度;增加註射周期;

注塑溫度問題:

注意塑膠材料及塑膠模具溫度,溫度過高過低都會造成注塑產品的缺陷。

塑膠模具問題:

①增大澆口;②增大分流道;③增大主流道;④增大噴嘴孔;⑤改進模子排氣;⑥平衡充模速率;⑦避免充模料流中斷;⑧澆口盡量安排在製品厚壁處;⑨如果有可能,減少製品壁厚差異;


注塑設備問題:

①增大注壓機的塑化容量;②使注射周期正常;

8. 注塑成型過程中常見的20種缺陷和解決辦法~越多越好~注塑機工作出現的問題也算~

塑件不足方面:

1、塑料供給不足,溫度低,注射量不夠。

2、注射壓力小,注射時間短,保壓時間短。

3、注射速度大快或太慢。

4、噴嘴溫度低,堵塞或孔徑過小,料桶溫度低。

尺寸不穩定:

1、成型條件(溫度、壓力、時間)不穩定,成型周期不一致。

2、注塑機性能不良或塑化不勻。

3、機器電器或液壓系統不穩定。

有氣泡:

1、料溫過高,加熱時間過長。

2、注射壓力小。

3、注射速度過快。

塌坑或凹痕:

1、料溫高,模具溫度高,冷卻時間短。

2、注射壓カ小,速度慢。

3、注射及保壓時間短。

4、加料量不夠,供料不足,余料不夠。

(8)塑料模具成型過程中出現漲模如何解決擴展閱讀:

注塑成型工藝:

1、填充。時間從模具閉合開始注塑算起,到模具型腔填充到大約95%為止。理論上,填充時間越短,成型效率越高;但是在實際生產中,成型時間(或注塑速度)要受到很多條件的制約。

2、保壓階段。持續施加壓力,壓實熔體,增加塑料密度(增密),以補償塑料的收縮行為。在保壓過程中,由於模腔中已經填滿塑料,背壓較高。在保壓壓實過程中,注塑機螺桿僅能慢慢地向前作微小移動,塑料的流動速度也較為緩慢,這時的流動稱作保壓流動。

由於在保壓階段,塑料受模壁冷卻固化加快,熔體粘度增加也很快,因此模具型腔內的阻力很大。在保壓的後期,材料密度持續增大,塑件也逐漸成型,保壓階段要一直持續到澆口固化封口為止,此時保壓階段的模腔壓力達到最高值。

3、冷卻階段。因為成型塑料製品只有冷卻固化到一定剛性,脫模後才能避免塑料製品因受到外力而產生變形。由於冷卻時間占整個成型周期約70%~80%,因此設計良好的冷卻系統可以大幅縮短成型時間,提高注塑生產率,降低成本。

設計不當的冷卻系統會使成型時間拉長,增加成本;冷卻不均勻更會進一步造成塑料製品的翹曲變形。

4、脫模是一個注塑成型循環中的最後一個環節。雖然製品已經冷固成型,但脫模還是對製品的質量有很重要的影響,脫模方式不當,可能會導致產品在脫模時受力不均,頂出時引起產品變形等缺陷。

脫模的方式主要有兩種:頂桿脫模和脫料板脫模。設計模具時要根據產品的結構特點選擇合適的脫模方式,以保證產品質量。

9. 塑料模具為什麼會漲死,怎麼解決

模具的硬度不夠高,合模力過大使得模具的零件變形,或者模具里被夾雜了雜物,就會發生模具被漲死的現象。

10. 注塑模具出現粘模怎樣解決

注塑模具粘模分粘前模和粘後模2種情況,要妥善解決就要了解粘模的原因。

在生產過程中注塑模具粘模的狀況可以說經常出現,這個問題很比較令人頭痛的。一旦這種情況發生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把產品從模具中取出來,而且影響正常的生產效率,無形之中增加了不小的成本。

一般,對於粘模問題,主要採取提前預防的辦法來防止粘模的發生。

首先,一般粘模的原因分析。

1、拋光不良,例如:粘前模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後模拋光比前模拋光好,模具試模在生產過程中開模直接粘在前模。

2、脫模斜度設計不合理,理論上前模的脫模斜度要比後模大,脫模斜度放反的話也可能導致產品粘前模。

3、開模時存在真空,直接把產品吸在前模或者後模,無法正常脫模,對於外殼、盒類產品較常見。

4、模具開始運作時模溫太低,產品對模具的抱緊力太大。

其次,根據原因就可以很好的給出預防措施,防止注塑模具粘模問題的發生。

1、對模具內膜進行再拋光處理,防止因為拋光問題引起的粘模。

2、對於後模粘模比較多的產品,加大脫模斜度,但要視產品的加工而定。

3、如果開模時前模存在真空,前模就要做排氣針,消除真空的影響。

4、如果產品結構對模溫有要求的話,開始試模時就要增加模溫,減少剛開始模具太低對產品包盡力的影響。

(10)塑料模具成型過程中出現漲模如何解決擴展閱讀

模具保養

1、加工企業首先應給每副模具配備履歷卡,詳細記載、統計其使用、護理(潤滑、清洗、防銹)及損壞情況,據此可發現哪些部件、組件已損壞,磨損程度大小,以提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信息資料,以及該模具的成型工藝參數、產品所用材料,以縮短模具的試車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2、加工企業應在注塑機、模具正常運轉情況下,測試模具各種性能,並將最後成型的塑件尺寸測量出來,通過這些信息可確定模具的現有狀態,找出型腔、型芯、冷卻系統以及分型面等的損壞所在,根據塑件提供的信息,即可判斷模具的損壞狀態以及維修措施。

3、要對模具幾個重要零部件進行重點跟蹤檢測:頂出、導向部件的作用是確保模具開合運動及塑件頂出,若其中任何部位因損傷而卡住,將導致停產,故應經常保持模具頂針、導柱的潤滑(要選用最適合的潤滑劑),並定期檢查頂針、導柱等是否發生變形及表面損傷,一經發現,要及時更換。

閱讀全文

與塑料模具成型過程中出現漲模如何解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朗鋼材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841
不銹鋼鍋太寬了怎麼辦 瀏覽:820
鋼板吊裝工需要考什麼證上崗 瀏覽:530
不銹鋼菜板哪個品牌質量好 瀏覽:798
船舶拉鋼材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889
超大焊接件如何拼焊 瀏覽:272
雙立人不銹鋼鍋如何用 瀏覽:229
哪裡生產的鋁合金下腳料多 瀏覽:979
廣聯達鋼筋構件如何存檔 瀏覽:514
n95口罩的耳帶如何手工焊接 瀏覽:65
4米長不銹鋼管多少錢一根 瀏覽:640
8mm鋼筋彎曲多少倍d 瀏覽:386
萊斯焊接機器人用什麼編程系統 瀏覽:867
管棚的鋼管內注什麼料 瀏覽:90
厚壁方矩管定做 瀏覽:159
風力發電機機做鋼筋多少一噸 瀏覽:494
二保焊如何防止焊接變形 瀏覽:301
焊接廢氣怎麼辦 瀏覽:554
變送器差壓感測器如何焊接方法 瀏覽:777
鋁合金和鈦金哪個牌子好 瀏覽: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