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注塑不良主要有哪些,怎麼解決
改性塑料注塑成型生產中,偶發的問題真不少,每一種問題如何辨別,怎麼應對?小編匯總了一下,如下:
欠註:(1)熔料溫度太低。應適當提高料筒及噴嘴溫度。(2)成型周期太短。應適當延長。(3)注射壓力偏低。應適當提高。(4)注射速度太慢。應適當加快。(5)保壓時間偏短。應適當延長。(6)供料不足。應增加供料量。(7)螺桿背壓偏低。應適當提高。(8)澆注系統結構尺寸偏小。應適當放大澆口和流道截面。(9)模具排氣不良。應增加模具排氣。(10)模具強度不足。應盡量提高模具剛性。
溢料飛邊:(1)熔料溫度太高。應適當降低料筒及噴嘴溫度。(2)注射壓力太高。應適當降低。(3)注射速度太快。應適當減慢。(4)保壓時間偏長。應適當縮短。(5)供料過多。應適當減少供料量。(6)鎖模力不足。應增加鎖模力。(7)模具強度不足。應盡量提高模具剛性。(8)鑲件設置不合理。應適當調整。(9)澆口截面較大。應適當減小。(10)模具安裝不良,基準未對中。應重新裝配模具。
氣泡:(1)熔料溫度偏高。應適當降低料筒及噴嘴溫度。(2)成型周期太長。應適當縮短。(3)注射壓力偏低。應適當提高。(4)注射速度太快。應適當減慢。(5)保壓時間太短。應適當延長。(6)模具溫度不均勻。應合理設置模具冷卻系統和流量。(7)模具排氣不良。應增加模具排氣。(8)製品結構設計不合理,壁太厚。應在可能的情況下調整。(9)澆口截面太小。應適當放大。
翹曲變形:(1)熔料溫度太低。應適當提高料筒溫度。(2)成型周期偏短。應適當延長。(3)注射壓力太高。應適當降低。(4)注射速度太快。應適當減慢。(5)保壓時間太長。應適當縮短。(6)模具溫度不均勻。應合理設置模具冷卻系統和流量。(7)澆口截面尺寸太小。應適當放大。(8)頂出裝置設置不合理。應盡量增加頂出截面積及頂出點。(9)模具強度不足。應盡量提高模具剛性。
收縮凹陷:(1)熔料溫度偏高。應適當降低料筒溫度。(2)注射壓力太低。應適當提高。(3)模具溫度太高。應適當降低。(4)製品壁太厚。應在可能的情況下調整。(5)澆口截面尺寸太小。應適當放大。(6)成型周期太短。應適當延長。(7)保壓時間太短。應適當延長。
熔接痕:(1)熔料溫度太低。應適當提高料筒及噴嘴溫度。(2)注射壓力太低。應適當提高。(3)注射速度太慢。應適當加快。(4)模具溫度太低。應適當提高。(5)製品結構設計不合理或壁太薄。應在可能的情況下調整。(6)澆注系統結構尺寸偏小。應適當放大澆口和流道截面。(7)模具內的冷料穴太小。應適當放大。(8)原料內混入異物雜質。應進行清除。(9)脫模劑用量偏多。應盡量減少其用量。(10)原料著色不均勻。應使原料著色均勻。
燒焦黑紋:(1)熔料溫度太高,產生過熱分解。應適當降低料筒溫度。(2)成型周期太長。應適當縮短。(3)注射速度太快。應適當減慢。(4)螺桿背壓太高。應適當降低。(5)澆口截面尺寸太小。應適當放大。(6)模具排氣不良。應增加模具排氣。(7)原料乾燥不良。應提高乾燥溫度及延長乾燥時間。(8)脫模劑用量太多。應盡量減少其用量。
表面劃痕:(1)注射壓力太高。應適當降低。(2)保壓時間偏長。應適當縮短。(3)模具溫度太低。應適當提高。(4)頂出裝置設置不合理。應盡量增加頂出截面積及頂出點。(5)脫模斜度不足。應適當增加。
光澤不良:(1)熔料溫度偏低。應適當提高料筒及噴嘴溫度。(2)成型周期太長。應適當縮短。(3)模具溫度偏低。應適當提高。(4)澆注系統結構尺寸偏小。應適當放大澆口和流道截面。(5)模具排氣不良。應增加模具排氣。(6)原料內混入異物雜質。應進行清除或更換原料。(7)脫模劑用量太多。應盡量減少其用量。
色澤不均:(1)料筒溫度太高。應適當降低料筒溫度。(2)成型周期太長。應適當縮短。(3)螺桿背壓太低。應適當提高。(4)原料著色不均勻。應使原料著色均勻。
分層剝離:(1)熔料溫度太低。應適當提高料筒及噴嘴溫度。(2)螺桿背壓太高。應適當降低。(3)原料內混入異物雜質。應進行徹底清除。
希望以上資料可以幫到你,謝謝。
⑵ 注塑模具有哪些裝配要點
(1)注塑模的安裝尺寸要求
1)注塑模設計時要考慮該模具是安裝在哪種注塑機上使用,安裝在注塑機上的各配合部位的尺寸,應符合所選用的設備規格。
2)注塑模的開合模行程長度,所選用的注塑機應能滿足要求。
3)裝配後的注塑模,應打上模具編號,大、中型注塑模,應設有起吊孔。
(2)注塑模總體裝配精度要求
1)注塑模的外露部分銳角應倒鈍,安裝面應光滑平整,螺釘、螺釘頭部不能高出安裝基面,並無明顯毛刺、凹陷及變形現象。
2)注塑模各零件的材料、形狀、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及熱處理要求等,均應符合圖樣要求,各零件的工作表面不允許有損傷。
3)模具的所有活動部位,均應保證位置正確,配合間隙適當,動作可靠,運動平穩。
4)模具上的所有緊固件,均應緊固可靠,不得有任何松動現象。
5)注塑模所選用的模架規格,應能滿足注塑製品所需的技術要求。
6)模具在裝配後,動模板沿導柱上、下移動時,應平穩無阻滯現象,導柱與導套的配合精度應符合規定標准要求,且間隙均勻。
7)必須保證模具各零件間的相對位置精度,尤其是當有些尺寸與幾個零件尺寸有聯系時,如分型面的兩個平面一定要保證相互平行。
8)裝配後的動模和定模,在合模時必須緊密接觸,不得有任何間隙,符合圖樣要求。
9)注塑模在合模時定位要准確、可靠,開模出塑件時應暢通無阻更多這方面的知識可以到對鉤網上了解
⑶ 注塑有什麼危害
塑料主要是含有笨,如果常年接觸氟化物和苯等有毒有害物質。就對全身各個系統都可能有影響的。長期從事注塑工作時可能會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所以這樣的工種累計最長工作時間一般不要超過八年,並且要注意定定期檢查身體。
拓展資料:
注塑廢氣危害防治的重要措施
1、嚴格控制注塑加工工藝。按照原料屬性使用適當的注塑條件,減少不必要的氣體釋出,既有利於注塑生產,也有利於減少氣體危害。
2、注塑車間獨立分離。把注塑工序和其他工序分開,避免無必要的氣體污染。
3、安裝廢氣處理系統。保證注塑車間通風透氣,加裝廢氣排放系統,把廢氣集中導流與廢氣處理池進行無害化處理,減少注塑人員接觸廢氣機率。
4、定期體檢。注塑加工就業人員應定期進行體檢,明確各項指標是否處於安全狀態,如有明顯的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問題,或涉及到肝、腎等病患情況,則不宜從事注塑作業工作,應及時換崗並進行相關治療。
5、雖然注塑廢氣有一定的危害,但是只要有一個通風透氣的環境,按照正常的注塑工藝進行注塑加工生產,和合理的廢氣處理系統,已經足夠應對注塑過程釋出的有害氣體了,不必要過分擔心注塑廢氣對於身體的影響的;加上定期的身體檢測,做到預防為主、心裡有數。
⑷ 注塑機模具裝歪了對粘摸有影響沒
沒影響的,粘模就是工藝和材料的問題了
⑸ 注塑機在突然停電時對模具有什麼影響
一般塑料如果對模具沒有腐蝕性的都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如果塑料有問題就容易造成模具上銹。
就是如果模具調得過緊,停電時間過長,會在開模時比較難開模。
⑹ 注塑工藝安全隱患有哪些
1、 目的是為了保證注塑作業安全及其他人的安全。
2、 注塑車間內存在安全隱患之處。
2.1機械傳動部位引起壓傷。
2.2電路部位引起的擊傷。
2.3熔料筒部位引起的燙傷
2.4上、下模時引起的砸傷。
3、注塑機開機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注塑機操作者必須熟悉,了解機台操作盤上各個開關按鈕的功能作用,並嚴格按操作規程和注意事項進行操作。
3.1、開機前操作要求
3.1.1.在機台加熱啟動生產前要先打開冷卻水閥,觀察水道是否暢通。
3.1.2.合上機台控制箱的總電源開關,然後按開機按鈕啟動電源,再按加熱鍵至(約15至20分鍾)加熱溫度達到設定溫度時,按面板上的電機啟動按鈕啟動油泵電機。
3.1.3.檢查模具是否穩固地裝在移動模板及定模板上
3.1.4初次使用和較長時間未用的機台,油泵啟動之後,要先進行幾分鍾的空載運轉後,方可以開始進行操作。
3.1.5.生產完成或更換材料時要進行料筒清洗,根據所要換的材料加工溫度進行設定,溫度達到後進行清洗,用干凈的次料進行料筒清洗,清洗結束後將射出的料塊分類放到指定位置。
3.1.5.1.清洗料時射座要退出
3.1.5.2.兩種原料交替時溫度的設定要根據原料的要求進行調整。
3.1.5.3.避免把熱敏性及化學反應性高的塑料留在料筒中太久,遵守原料及原料商所提供的物性表進行清洗料筒,停機及換模清洗料筒時,應把設咀調到適當或較高的溫度,使射咀保持通暢,再使用較低的射膠速度與壓力清洗料筒內剩餘的膠料。
3.1.5.4.更換塑料時要確保新舊塑料混合時不會產生化學反應,可用其它塑料清除所有熔膠筒內的舊料,遇到有異常的情況時,不可隨便增加射膠壓力與速度來清洗熔膠筒內的熔膠。
⑺ 影響注塑模具設計的因素有哪些
1、分型面,即注塑模具閉合時凹模與凸模相互配合的接觸表面,它的位置和形式的選定,受製品形狀及外觀、壁厚、成型方法、後加工工藝、模具類型與結構、脫模方法及成型機結構等因素的影響。
2、結構件,即復雜模具的滑塊、斜頂、直頂塊等,結構件的設計非常關鍵,關繫到模具的壽命、加工周期、成本、產品質量等,因此設計復雜模具核心結構對設計者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盡可能追求更簡便、更耐用、更經濟的設計方案。
3、模具精度,即避卡、精定位、導柱、定位銷等。定位系統關繫到製品外觀質量,模具質量與壽命,根據模具結構不同,選擇不同的定位方式,定位精度控制主要依靠加工,內模定位主要是設計者充分去考慮,設計出更加合理易調整的定位方式。
4、澆注系統,即由注塑機噴嘴至型腔之間的進料通道,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澆口和冷料穴。特別是澆口位置的選定應有利於熔融塑料在良好流動狀態下充滿型腔,附在製品上的固態流道和澆口冷料在開模時易於從模具內頂出並予以清除。
5、塑料收縮率以及影響注塑模具精度的各項因素,如模具製造和裝配誤差、模具磨損等。
⑻ 注塑機模具裝的有點偏會有什麼影響
很可能是模具裝得不緊,前後模合不上了。把模具下掉,重新合上再裝。模具合不上千萬不要加大合模壓力和速度去強行合模,這樣會損壞模具的。
⑼ 注塑模具廠多次試模會帶來哪些不利的影響
1.注塑模具設計如果沒有審核好,注塑結構具有不合理的要點,使得注塑模具經過試模後需要進行多次改進,不但使注塑模具的成本超出預算,而且經過多次改進,會使效果更不好。
導致注塑模具要廢棄並重新加工,不能控製成本反而延誤交期。 還有一些情況下注塑模具設計非常好,但大型注塑成型的加工不到位,這使得試驗次數無任何原因增加,直接增加了大型注塑成本。 沒有人反對這個問題,因此許多大型注塑製造商增加了對測量設備的投資。
2.當測試模具時,未選擇模塑工藝和注塑機的模型。 很明顯,大規模注塑工藝非常好,但注塑產品並不理想。 無任何理由增加試驗次數,這直接增加了大型注塑成本。 這是一些小型注塑模具工廠的常見問題。
3,塑料的物理性質尚不完全清楚,甚至收縮率不準確,這種情況時有發生。 因此,兄輝 認為在設計注塑模具之前,有必要了解塑料的物理性質,以便有效地減少試驗次數。
⑽ 有熱流道的注塑模具模頂部沒裝隔熱板就上注塑機生產,會有什麼不良影響
加熱會慢一點,等於模具溫度傳熱到注塑機上了,能耗高一些。如果是模具溫度要求是高模溫的,那麼可能升不到要求的溫度,比如前模要求90度,但熱量都被注塑機散去了,溫度到不了9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