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模具維修流程
根據加工產品或者操作者的反應的模具存在的問題,把模具拆卸下來,針對內有問題的容零件進行修理或者更換新的零件。然後再把修理好的模具裝上加工產品,根據加工出來的零件的情況,判斷問題是否解決。如果一切正常,模具就算是維修成功,否則,還要把模具拆卸卸下來繼續修理直到問題解決。
❷ 模具有毛刺怎麼修
、模具間隙過大或不均勻,重新調整模具間隙。
②、模具材質及熱處理不當,產生凹模倒專錐或刃口不鋒利,應合理選材、屬模具工作部分材料用硬質合金,熱處理方式合理。
③、沖壓磨損,研磨沖頭或鑲件。
④、凸模進入凹模太深,調整凸模進入凹模深度。
⑤、導向結構不精密或操作不當,檢修模具內導柱導套及沖床導向精度,規范沖床操作。
❸ 模具維修需要哪些工具
1、必須熟知各種模具的工作原理,以及他們的加工精度要求;一套沖壓模具給你負責,首先你需要要完全弄懂它的結構、還有工作原理,設計思路等,必須熟悉每一個零件的作用、性能,這樣模具出問題了、生產時壞了之後才會很快的想到是哪裡出了問題,具體要修哪裡等。每套模具的結構和設計人員的思路都是不同的,所以每套模具的修模方法都是不同的,總之大同小異啦。經驗豐富了,任何一套模具到你手裡你都可以信心十足的說「沒問題」,就不怕他會出現什麼問題,因為任何問題你都可以戰勝啦,只是時間和精力問題。
2、熟練操作磨床、銑床、鑽床、氬弧焊,加工出來的零件應該符合模具精度要求,刨床、車床基本用不到,這個不會也沒多大關系。以前是必須要會的,現在科技都發展的這么快,就用不到了。還有磨鑽頭、磨銑刀等,這些也是需要大概掌握的,有時候修模要用到,而你又不會的話,那隻有干著急,或找別人幫忙。
3、還有放電、線割、CNC,你知道他們是干什麼的嗎?各自的加工精度又能達到多少?什麼時候該用哪個,這個要一清二楚。方便修模的時候可以靈活選用,節省時間,提高修模效率。 總之,就這么多了,模具工作原理懂了之後就什麼都不怕了,模具壞了也立馬就能想到可能是哪裡出了問題、該動哪裡等。 設計人員的話,你需要熟練操作繪圖軟體、實體建模等,如CAD,或UG、Pro/E、3DMAX、Mastercam等,具體看人家廠里要求,可以把模具設計出來就OK!CAD可以用來設計比較簡單的模具,一些復雜的模具就需要用到三維方面的,實體造型會比較直觀一點,出的錯也會少點,畢竟靠CAD來空想的話,即使你空間想像能力再強,還是不那麼容易把復雜的模具結構空想的那麼透,不能保證不會出現畫錯、漏畫、結構錯誤的問題,增加模具加工時間,導致模具成交時間增長,浪費時間,消耗人力物力。鉗工人員的話,也需要懂一點繪圖軟體方面的知識,簡單的查查直線的長度,零件的寬度尺寸等。
❹ 修理模具的方法
1.首先研究模具的結構、精度要求
2.模具加工的原材料特性、
3.分析模具的成型原理
4.詳細記錄模具個位置所用備件
❺ 如何學好模具維修
模具修理:
模具的修理指的是模具在不能滿足預定的使用要求或製件不能滿足質量要求的情況下對模進行的修復工作。此項工作由模具修理工完成。以下就幾種模具常見的故障的修理方法及要求進行說明。
A、刀口崩刃:
模具在使用中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崩刃,都會對製件的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它是模具修理中最常見的修理內容之一,對刀口的崩刃修理步驟如下:
1.根據崩刃的情況,如果崩刃很小時,通常要將崩刃處用砂輪機磨大些,以保證焊接牢固,不易再次崩刃;
2.用相應的焊條進行焊接,目前我們採用的是D332焊條來對刃口進行堆焊。堆焊之前一定要選好修理的基準面,包括間隙面和非間隙面;
3.將刃口的非間隙面修平(參考事先留下的基準);
4.對照過渡件進行劃線,如果沒有過渡件可以用事先留下的基準進行粗磨間隙面;
5.上機台對間隙面進行修配,可藉助粘土等輔助研配。在修配過程中一定要小心,開動壓力機時盡量慢,必要時用裝模高度調整向下開,以避免刀口啃壞的現象發生;
6.刀口間隙要合理,對於鋼板沖壓模,單邊刀口間隙取板料厚度的1/20。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用板料試沖的辦法來檢驗間隙的大小,只要剪切後製件的毛刺達到要求即可,一般情況下,毛刺大小的判定標準是,毛刺高度不大於板料厚度的1/10;
7.檢測刀口的間隙面是否與剪切的方向統一;
8.間隙配好後,用油石將刀口的間隙面推光滑,以減小生產中板料與刀口的磨擦及廢料下落的阻力。
B、毛刺:
製件在修邊、沖孔和落料時易出現毛刺過大的現象,產生毛刺的原因主要為模具刃口間隙大和刃口間隙小兩類:
間隙大時:斷面光亮帶很小或基本上看不見,毛刺的特點為厚而大,不易除去;
間隙小時:斷面出現兩光亮帶,由於間隙小,其毛刺的特點為高而薄。
間隙大時的修理方法:
1.修邊和沖孔工序採用凸模不動而修整凹模的辦法,而落料工序時則以凹模為基準,即凹模尺寸不變,通過修整凸模的辦法。以上的區別是為了保證產品尺寸不在修理前後受影響;
2.對著製件找出模具刃口間隙大的部位;
3.用相應的焊條(D332)對此部位進行補焊,以保證模具刃口的硬度;
4.修配刀口間隙(其方法與刀口崩刃的方法相同)。
間隙小時的修理方法:
1.具體的情況依據模具間隙的大小進行調整,以保證間隙的合理。對於修邊沖孔模而言,採用間隙放在凹模的辦法,而對於落料模而言就應採用放大凸模的辦法,從而保證零件的尺寸在修理前後不變;
2.修理完成後,要測量其間隙面的垂直,並用板件試刀口間隙是否達到合理的要求。
對於沖孔模,其產生毛刺後,如果是凸模或凹模磨損,可以找相應的標准件進行更換,如果沒有標准件,可以採用補焊或測繪進行製造。另外,特別指出一點,對於合金鋼材料等焊接性能較差的材料,要進行特殊處理後再進行焊接,如:預熱等,否則會引起模具的開裂。
C、拉毛:
拉毛主要發生在拉延、成型和翻邊等工序。
解決方法:1.首先對照製件找出模具的相應拉毛的位置;
2.用油石將模具相應的位置推順,注意圓角的大小統一;
3.用細砂紙將模具推順部位進行拋光,砂紙在400號以上。
D、修邊和沖孔帶料:
修邊和沖孔帶料產生的主要原因為:修邊或沖孔時模具的壓料或卸料裝置出現異常。
解決方法:1.根據製件帶的部位找出模具的相應部位;
2.檢查模具壓卸料板是否存在異常;
3.對壓料板相應部位進行補焊;
4.結合製件將焊補部位進行修順,具體的型面與工序件配製;
5.試沖;
6.如果檢查並非模具壓卸料板的問題,可以檢查模具的刀塊是否有拉毛現象。
E、廢料切不斷:
針對廢料切不斷現象,首先分析其為什麼切不斷,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操作人員在生產過程中沒有及時對廢料進行清理,造成廢料的堆積,最後在上修邊刀塊的壓力下造成廢料刀的崩刃,其修理的方法與修邊崩刃的辦法相似,在此就不作詳細的介紹,只是在修理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修邊刀塊的高度。如果修得太高,會造成刀塊與上修邊刀塊干涉,從而造成廢料刀塊的再次損壞;如果修得過低,會形成廢料切不斷現象,故在修理廢料刀時不光要考慮到刀塊的間隙面,同時刀塊的高度也很重要。其修理的難度比單純的刀口崩刃難度要大。但是只要在修理前選定好基準面,修理起來還是可以得心應手的。
F、沖孔廢料堵塞:
沖孔廢料堵塞是在沖孔模中較常見的一類故障,產生的原因大概有:廢料道不光滑、廢料道有倒錐度、廢料沒有及時清理等。下面結合圖片進行分析:
1、下模基座 2、沖孔凹模
如上圖:出現廢料堵塞的原因有:
1.A面或B面不光滑,其面上出現了加工紋等;
2.A面或B面出現倒錐度,造成廢料道上大下小從而廢料堵塞。
修理辦法:只要保證A面和B面都處於光滑和等直徑狀態就可以保證廢料不會被堵塞。
G、翻邊整形製件變形:
在翻邊和整形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製件的變形現象,在非表面件中一般不會對製件的質量產生多大影響,但在表面件中,只要有一點變形就會給外觀帶來很大的質量缺陷,影響整車的質量。
分析產生製件變形的原因:
1.由於製件在成形和翻邊的過程中,板料發生變形、流動,如果壓料不緊就會產生變形;
2.在壓料力夠大的情況下,如果壓料面壓料不均勻,局部有空隙的話,也會出現以上情況。
解決辦法:
1.加大壓料力,如果是彈簧壓料可採用加彈簧的辦法,對上氣墊壓料通常採用加大氣墊力的辦法;
2.如果加大壓力後,在局部還存在變形的話,可用紅丹找出具體問題點,檢查是不是壓料面局部出現凹陷等情況,此時可採用焊補壓料板的辦法;
3.壓料板焊後與模具的下型面進行研配。
❻ 模具維修
就是有些模具裡面花了.用工具把它修復.當然.指輕微的
一 般 省 模 認 識
1. 當一件新模件開始加工時,應先用火水(
)抹洗清潔它,後用酒精將所有油漬及不應有的
抹清,令模具打
時,
面不會粘上污物以至失去切削功能.
2. 省模時應先省模件底角邊,骨坑及
位地方,後省凸
和大平面.
3. 部分模件是三至四件夾埋而組成一件模件,個別模口沿邊只打去粗紋或
,後將所有模件夾齊省至平滑,塑料件啤出時夾口位會稍為順滑.
4. 大平面或高凸
的模件,一定要打去粗紋後要用平的鋼片與
檢查模件有否高低不平或反口的不良情況出現.如有不
品會粘模或拖花.
5. 模件是一塊平面可能在某地方是封膠位的話,我們可用
貼上
貼在不想省模的邊沿上,這樣可保證不省到不應省的地方。
6. 用銅片或竹片壓著
省模要
不應大過工具面積以至不應打到的地方被多出的砂紙打至圓口或變了不平現狀.
7. 用銅片或竹片加工,工具形狀應跟模具近似,以免將模件省到變形.例如:平面要用平的竹片,小或圓面用小或圓的竹片加工.
13. 當省模平面到凸
旁邊的時候,砂紙或
應
打15至30度省模,以免造成一條
在凸出位旁邊.
14. 如當粗省模油石在150#,180#,220#等油石不應加火水,打光320#以上除外.手動用銅片或竹片視乎當時環境而定.
15. 模件如不允許有
的, 省模者要看清楚或用不同方法找出
而將至除掉.因每次試模後發現有紋.模件要裝拆又再試模,這樣會費去很多工時和浪費物料.
16. 檢查模件火花紋方法,可先將模件洗干凈後,用掃均勻地塗上銅酸於其表面,約3~5分鍾後,用水洗凈模件,用風槍吹乾.測試後,表面上無火花紋的模件上將變暗,表面有火花紋的將顯現閃亮的斑點.重復用油石或砂紙處理至無火花紋,達到經銅酸測試後完全變暗為止.(銅酸份量是水3份半,銅酸1份)
17. 省粗銅公不用比幼銅公認真,只要將銅公面或凸位突出的東西省去,凹下的不一定要省順,最好找出問題才省模,幼公我們要省至光滑,所有角位凸出位要省至清楚順服,凹下的一樣找出原因,也不一定要打順.
18. 銅公如收在
青銅
上,下面四粒基準釘,一定要用軟物件放在底部(如布仔,紙皮),以免造成工件移動時有不必要的損壞,放在台或架上也同一做法.
19. 用手或機打至400#砂紙以上注意模件周圍環境清潔,砂紙應在剪開前將砂紙卷上互相磨擦,將砂紙上稍粗
去除,這樣會減低打光時突然打出粗紋.
20. 省模者如發現有異常或已省模件翻省時,發現有被不明對象撞花平面時應報給主管知.另省模完成應通知主管,不應
而交出,日後試模後才發現而廢時失事.
21. 碳晶省模: 碳晶銅公在CNC鑼床加工後,視乎表面粗度,先從400#砂紙開始省去粗紋,再轉600#,800#,1000#,當沒有紋後,可採用
紙打光,但要用鑽石膏一同省,最後可用干靜布仔將其拋至光面.
希望能幫助你
❼ 模具中常用的幾種修模方法
模具在現代工業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它的質量直接決定產品的質量。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和精度,縮短模具的製造周期,是許多企業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但在模具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塌角、變形、磨損、甚至折斷等失效形式。因此,對模具的修復也是必要的。修復模具的方法很多,如電火花工藝、氬弧焊修復、激光堆焊技術、電刷鍍方法。 氬弧焊修復 利用連續送進的焊絲與工件之間燃燒的電弧作熱源,由焊炬噴嘴噴出的氣體保護電弧來進行焊接的。目前氬弧焊是常用的方法,可適用於大部分主要金屬,包括碳鋼、合金鋼。熔化極惰性氣體保護焊適用於不銹鋼、鋁、鎂、銅、鈦、鋯及鎳合金,由於價格低,被廣泛用於模具修復焊,但焊接熱影響面積大、焊點大等缺點,目前在精密模具修補方面已逐步補激光焊所代替。 電刷鍍修復 電刷鍍技術是採用一種專用直流電源設備,電源的正極接鍍筆,作為刷鍍時的陽極;電源的負極接工件,作為刷鍍時的陰極.鍍筆通常採用高純細石墨塊作為陽極材料,石墨塊外面裹上棉花和耐磨的滌棉套.工作時,電源組件調整到合適的電壓,並使侵滿鍍液的鍍筆以一定的相對運動速度在被修復工件表面上來回運動,並保持一定的壓力,直到形成均勻理想的金屬沉積層為止.由於鍍筆與被修復工件表面接觸的部位,鍍液中的金屬離子在電場力的作用下擴散到工件表面上,在表面上獲得電子還原成金屬原子,從而這些金屬原子沉積結晶形成鍍層,也就是在被修復塑料模具型腔工作面上獲得所需要的均勻沉積層。 激光堆焊修復 激光焊是利用大功率相干單色光子流聚焦而成的激光束為熱源進行的焊接。這種焊接方法通常有連續功率激光焊和脈沖功率激光焊。激光焊優點是不需要在真空中進行,缺點則是穿透力不如電子束焊強。激光焊時能進行精確的能量控制,因而可以實現精密器件的焊接。它能應用於很多金屬,特別是能解決一些難焊金屬及異種金屬的焊接。目前已廣范用於模具的修復。
❽ 模具是怎麼修出來的
你說的太籠統了,是加工好的模具需要修理還是製作新模具?
❾ 模具怎麼維修
不管是冷沖模具,還是注塑模具,都是根據模具所出的產品的尺寸超差情況來確定如何維修模具。哪個零件的尺寸超差,就更換或者修補哪個零件。
❿ 模具的維修
方法。哪壞了換哪唄
不能換的象 模板輕微裝壞的焊補就行。氬弧焊,不計成本的話可以用激光焊接。
飛邊的校型面或者檢查閉合,這種屬於比較難修的
氣孔、沙眼、壓鑄花 改進料口,或者2次熱處理,改進排氣
......
總之模具的維修不是一兩句能說清楚的。基本上資深的模具師傅都會修,這是經驗,不是說能給你講講就能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