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壓鑄模具開裂怎麼處理
壓鑄機的壓鑄模具使用一段時間過後有的會發生開裂的現象,下面筆者所在的公司從事壓鑄行業十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下面就來說說壓鑄模具開裂的一些原因。 壓鑄模具損壞的原因:在壓鑄生產中,模具損壞最常見的形式是裂紋、開裂。應力是導致模具損壞的主要原因, 熱、機械、化學、操作沖擊都是產生應力之源,包括有機械應力和熱應力,應力產生主要是包括3大方面「(1、模具處理過程中 2、在壓鑄生產過程中 3、在模具加工製造過程中) 壓鑄模具的熔湯前端的溫度太低,相疊時有痕跡.怎麼么辦,可以先檢查壁厚是否太薄,模具中損壞最常見的形式是裂紋、開裂。較薄的區域應直接充填,檢查形狀是否不易充填;距離太遠、封閉區域(如鰭片(fin) 、凸起) 、被阻擋區域、圓角太小等均不易充填.並注意是否有肋點或冷點,縮短充填時間4.改變充填模式,提高模溫提高熔湯溫度,檢查合金成分,加大逃氣道可能有用,加真空裝置可能有用.壓鑄模具是鑄造液態模鍛的一種方法, 一種在專用的壓鑄模鍛機上完成的工藝。
⑵ 鋁合金壓鑄模具出現粘模如何處理
由於金屬銅、鋅、鋁及鋁合金具有很好的流動性和可塑性,而且鑄造加工是在有壓力的壓鑄機中鑄造,因此鋁壓鑄件可以做出各種較復雜的形狀,也可作出較高的精度和光潔度,從而很大程度的減少了鑄件的機械加工量和金屬銅、鋅、鋁或鋁合金的鑄造餘量,不僅節約了電力、金屬材料、還大大節約了勞動成本;而銅、鋅、鋁及鋁合金具有優良的導熱性,較小的比重和高可加工性;從而壓鑄件被廣泛應用於汽車製造、內燃機生產、摩托車製造、電動機製造、油泵製造、傳動機械製造、精密儀器、園林美化、電力建設、建築裝飾等各個行業。
傳統壓鑄工藝主要由四個步驟組成,或者稱做高壓壓鑄。這四個步驟包括模具准備、填充、注射以及落砂,它們也是各種改良版壓鑄工藝的基礎。在准備過程中需要向模腔內噴上潤滑劑,潤滑劑除了可以幫助控制模具的溫度之外還可以有助於鑄件脫模。然後就可以關閉模具,用高壓將熔融金屬注射進模具內,這個壓力范圍大約在10到175兆帕之間。當熔融金屬填充完畢後,壓力就會一直保持直到鑄件凝固。然後推桿就會推出所有的鑄件,由於一個模具內可能會有多個模腔,所以每次鑄造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多個鑄件。落紗的過程則需要分離殘渣,包括造模口、流道、澆口以及飛邊。這個過程通常是通過一個特別的修整模具擠壓鑄件來完成的。其它的落紗方法包括鋸和打磨。如果澆口比較易碎,可以直接摔打鑄件,這樣可以節省人力。多餘的造模口可以在熔化後重復使用。通常的產量大約為67%。
高壓注射導致填充模具的速度非常快,這樣在任何部分凝固之前熔融金屬就可填充滿整個模具。通過這種方式,就算是很難填充的薄壁部分也可以避免表面不連續性。不過這也會導致空氣滯留,因為快速填充模具時空氣很難逃逸。通過在分型線上安放排氣口的方式可以減少這種問題,不過就算是非常精密的工藝也會在鑄件中心部位殘留下氣孔。大多數壓鑄可以通過二次加工來完成一些無法通過鑄造完成的結構,例如鑽孔、拋光。
⑶ 求助壓鑄模具生產中出現粘鋁的解決辦法!拜託拜託了
噴塗JONYE高溫潤滑劑,可增加與模具間的潤滑,減小與模具間的摩擦,避免模具阻滯,使產品生產更為暢順,減小機械紋的產生,提高產品的光滑度,防止粘結,避免粘模,粘鋁,減小修理模具次數,延長模具使用時間。自國際鑄業網
⑷ 壓鑄模具幾個常見問題及對策
壓鑄模故障——粗裂紋 1、計不合理,尖棱尖角 2、模具預熱不好,模溫低 3、熱處理不良 4、型腔表面硬度太高、韌性差 5、操作不當使模具存在較大應力 壓鑄模故障——應對措施 1、改進設計,盡可能加大圓弧 2、提高預熱溫度 3、重新熱處理 4、回火降低溫度 5、按正常操作規章操作 壓鑄模故障——龜裂 1、模溫低,預熱不足 2、型腔表面硬度低 3、型腔表面應力高 4、型腔局部脫碳 壓鑄模故障——應對措施 1、提高預熱溫度 2、型腔淬火、氮化,提高硬度 3、回火消除應力 4、去除脫碳層後滲氮 壓鑄模故障——沖蝕 1、型腔表面硬度低 2、表面脫碳 3、型腔表面殘余應力高 4、澆注速度過快 5、鋁液熔融溫度高 壓鑄模故障——應對措施 1、型腔淬火、氮化,提高硬度 2、去除脫碳層後滲氮 3、回火消除應力 4、在工藝范圍內、降低壓射速度 5、在工藝范圍內、降低液溫 壓鑄模故障——拉傷 1、設計與模具材料不合理 2、熱處理硬度不足 3、型腔表面粗糙 4、有色金屬液中含鐵量大於O、6% 5、所用脫模劑不合格 6、澆注速度過快 壓鑄模故障——應對措施 1、改進設計和重新選材 2、重新熱處理。
⑸ 請問壓鑄模具要怎麼保養
壓鑄模具保養的5個節點:
1,每次拆卸壓鑄模具時檢查模具表面,導柱,導套,頂桿,滑塊,抽桿,型腔,流道,固定件。
2,壓鑄模具累計運行5000次後需要完成第一次去應力處理。
3,壓鑄模具累計運行15000次後需要完成第二次去應力處理。
4,壓鑄模具累計運行50000次後需要完成第三次去應力處理。
5.第三次去應力處理後,每3000次都要進行一次去應力處理。
⑹ 求壓鑄模具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壓鑄模具在製作時一般常見的問題有:脫模斜度過小、或者脫模斜度相反,造成脫模困難或者使壓鑄件表面劃傷;模具的配合間隙過大造成毛刺、飛邊,或者配合間隙過小,造成型芯、滑塊滑動困難,或者劃傷型芯、滑塊;排氣不利,造成壓鑄件產生氣泡、空洞;解決的方法是:針對具體的問題,採取相應的解決辦法。
⑺ 硬質合金模具損壞了怎樣修復受損
摘要 提高硬質合金錶面耐磨性和可靠性是現代工業中改善硬質合金模具效率的關鍵問題之一。磨損是導致機械零件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優先發生在材料的表面,與材料的種類表面成分結構和表面狀態密切相關採用表面改性技術在保證材料基體性能的前提下,能夠顯著提高硬質合金模具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從而延長材料的使用壽命。硬質合金的固體滲技術、硬質合金的離子注入、硬質合金錶面塗覆技術是比較經常應用的硬質合金模具表面改性處理技術。
⑻ 鋁合金壓鑄模具出現粘模如何處理
在壓鑄生產中,鑄件發生粘模,可以用勺子舀鋁合金,澆在粘模的鑄件上(一般澆和鑄件差不多重量就可以了),利用熱漲冷縮原理,使鑄件受熱膨脹,然後粘動模的鑄件,嘗試用頂桿頂出,粘定模的鑄件用鑿子撬出。
如果上述方法不管用,就只有把模具卸下來,用鑿子一點點把粘模鑄件清理下來。
1、然後,檢討生產中,模具過熱地方,如長型芯等部位,有沒有良好的噴塗;
2、檢查鑄件的拔模斜度是否做到最大,增加拔模斜度可以減少粘模;
3、檢查模具是否粗糙,或有倒拔模的地方,維修打光這些地方;
4、如果鑄件老是粘定模,可以故意把動模不重要的地方打粗糙點,增加動模包緊力,使鑄件不再粘定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