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這個承台鋼筋在廣聯達GGJ2013中怎麼輸入
在廣聯達GGJ2013軟體中輸入承台鋼筋,具體步驟如下:
1. 打開軟體,進入樁承台界面。
2. 選擇新建樁承台,然後新建樁承台單元。
3. 在彈出的界面中,點擊配筋形式。
4. 在配筋形式選項中,選擇相應的配筋類型,如板式配筋、梁式配筋、環式配筋等。
5. 根據圖紙和設計要求,輸入相應的鋼筋信息,完成配筋。
對於板式配筋承台,當只有底部鋼筋時,刪除麵筋信息即可。而對於梁式配筋承台,設計有端部封邊鋼筋時,輸入在其他鋼筋中。如果設有水平方向的箍筋,則不是在拉筋中輸入。
在軟體處理過程中,應根據實際工程情況選擇配筋形式,並按照圖紙要求輸入鋼筋信息。如有疑問,建議與設計方溝通確認。
㈡ 建築帶型基礎交接處鋼筋問題,就是說承台中的鋼筋怎麼擺放,是算重疊還是要把別一條基礎鋼筋交接處減去
一般都用進一法,當然你的荷載保險系數取得比較大,舍掉小數也沒關系。
你問的回問題感覺有答點含糊。
承台中的鋼筋擺放問題在現場實際施工中,交叉處一般都為鋼絲綁扎,算量的時候,重疊處的鋼筋量是會被算進去的。如有焊接要求,設計圖紙中應文字指出。
箍筋主要用於抗剪、架立作用。如果使用的是套箍,建議還是取少的比較好,畢竟施工起來比較麻煩!
望高人指點!
㈢ 柱子的承台鋼筋是怎麼放的
柱下獨立樁基承台縱向受力鋼筋應通長配置,對四樁以上(含四樁)承台宜按雙向均勻布置,對三樁的三角形承台應按三向板帶均勻布置,且最裡面的三根鋼筋圍成的三角形應在柱截面范圍內。縱向鋼筋錨固長度具體見:11G101-3第85頁圖示。其它具體要求,見下二本規范的圖片規定。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建築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
㈣ t型承台預埋鋼筋怎麼綁扎
1、將基礎墊層清掃干凈,用石筆和墨斗在上面彈放鋼筋位置線。 2、 按鋼筋位置線布放基礎鋼筋。 3、綁扎鋼筋。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應每點綁扎牢。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 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位移。雙向主筋的鋼筋網,則需交全部鋼筋相交點 扎牢。相鄰綁扎點的鋼絲扣成八字開,以免風片歪斜變形。 4、 大底板採用雙層鋼筋網時, 在上層鋼筋網下面應設置鋼筋撐腳或混凝土撐腳, 以保證鋼筋位置正確,鋼筋撐腳下應墊在下征鋼筋網上。其直徑選用:當析厚 h ≤300mm 時為 8~10mm;當板厚 h=300~500mm 時為 12~14mm。當板厚 h>500mm 時選用圖 10.6.2-2 所示撐腳,鋼筋直徑為 16~18mm。沿短向通長布置,間距以 能保證鋼筋位置為准。 5、鋼筋的彎鉤應朝上,不要倒向一邊;雙鋼筋網的上層鋼筋彎鉤應朝下。 6、獨立基礎、為雙向彎曲,其底面短向的鋼筋應放在長向鋼筋的上面。 7、現澆柱與基礎連用的插筋,其箍筋應比柱的箍筋小一個柱筋直徑,以便連接。 箍筋的位置一定要綁扎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軸線偏移。 8、基礎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 40mm,當無墊層時不應小 於 700mm。
㈤ 承台基礎的柱鋼筋是伸到底還是按錨固長度
承台上插柱鋼筋一般都是要伸到承台底並彎折6倍直徑且不小於150的,
部分因承台較厚可以不全部下插,但至少四角到底,其中部筋不到底的間距不大於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