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樑上部縱向鋼筋配筋率大於1.2百分子,什麼意思,舉例說明
配筋率是鋼筋混凝土構件中,縱向受力鋼筋的面積與構件的有效面積之比(軸心受壓構件為全截面的面積)。
樑上部縱向鋼筋配筋率:p=AS/bho;其中As代表上部縱向受拉鋼筋的截面積;b代表梁的截面寬度;ho代表梁的截面的有效高度。
下面是16G101一1,67頁:KZ邊柱和角柱柱頂縱向鋼筋構造。
樑上部縱向鋼筋配筋率大於1.2/100,也就是樑上部鋼筋截面面積與梁有效截面面積的比值大於1.2/100。
例如:一條200X500的梁,上部縱筋是4根羅紋20的,則:
AS=4x3.14×10×10=1256
ho=500-45=455
b=200
AS/bho=0.0138=1.38/100
配筋率:1.38/100大於1.2/100
如果在這條樑上,上部縱筋是3根羅紋20的,則:
AS=3X3.14X10X10=942.
ho=500-45=445
b=200.
AS/bho=0.0103=1.03/100
配筋率:1.03/100小於1.2/100。
Ⅱ 樑上部縱向鋼筋配筋率如何計算舉例說明
樑上部縱向鋼筋配筋率ρ=As/bho;其中As — 上部縱向受拉鋼筋的截面面積;b — 梁的截面寬度;ho — 梁的截面的有效高度。
例如:梁的截面為200mm×500mm;上部配2根直徑20mm的鋼筋,ho=500-45=455mm,b=200mm,As=941mm²;ρ=As/bho =941/200×455=0.0103=1.03%
(2)鋼筋圖中ho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當梁較高(Hw≥450mm)時,為了防止混凝土收縮和溫度變形而產生豎向裂縫,同時加強鋼筋骨架的剛度,在梁的兩側沿梁高每隔200mm處各設一根直徑不小於10mm的腰筋,兩根腰筋之間用φ6或φ8的拉筋連系,拉筋間距一般為箍筋的2倍。
當樓板跨度較小時,樓板配筋受鋼筋直徑、最小間距制約,樓板鋼筋採用HRB400鋼筋不能充分發揮強度,宜採用HPB300鋼筋。當樓板跨度較大或跨厚比較大時,樓板配筋主要受承載力控制,與HPB300相比,HRB400鋼筋最小配筋率常數限值由0.20減小到0.15,且強度高,當釆用HRB400鋼筋可比採用HPB300鋼筋節約鋼筋20%左右。
當跨厚比較大時,樓板截面相對有效截面高度小,即鋼筋抗彎力臂小,造成鋼筋的浪費,且樓板撓度不易滿足要求,這種情況下適當增加樓板厚度,減小跨厚比,可以明顯減少配筋量。
綜合考慮結構安全、剛度以及配筋經濟等因素,新《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對現繞混凝土板板厚比作了以下規定:鋼筋混凝土單向板不大於30,雙向板不大於40;無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於35,無梁支承的無柱帽板不大於30。預應力板可適當增加;當板的荷載、跨度較大時宜適當減小。
Ⅲ 柱子表中的 ho,hj 什麼意思
HJ是基礎厚度,獨立基礎表示到基礎保護層至基礎頂的高度。HO為基礎頂面至零層的高度。
通常5層以下的民用建築,板厚不小於250mm;6層民用建築的板厚不小於300mm。
一般經驗是筏板的厚度按地面上樓層數估算,每層約需板厚50mm~80mm。如塔樓地上21層,筏板厚度則為1100mm;部分軸力較大的柱,柱下板底加墩,柱墩厚度為1600mm。
選用原則
1、在軟土地基上,用柱下條形基礎或柱下十字交梁條形基礎不能滿足上部結構對變形的要求和地基承載力的要求時,可採用筏板基礎。
2、當建築物的柱距較小而柱的荷載又很大,或柱的荷載相差較大將會產生較大的沉降差需要增加基礎的整體剛度以調整不均勻沉降時,可採用筏板基礎。
3、當建築物有地下室或大型儲液結構(如水池、油庫等),結合使用要求,可採用筏板基礎。
4、風荷載及地震荷載起主要作用的多高層建築物,要求基礎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時,可採用筏板基礎。
Ⅳ 鋼筋圖集中ho代表什麼
這要看是什麼地方用的這個「ho」符號了。以下一樓和二樓的回答基本正確,但不一定專指梁垂直截面有效高度,有時候柱也用這個符號,這時候它又代表柱的凈高度。圖集中的符號要看在什麼位置而確認它代表什麼。
Ⅳ 混凝土梁下面一個ho是代表什麼
在混凝土梁的計算中,ho代表梁截面的有效高度。以下是關於ho的詳細解釋:
綜上所述,ho在混凝土梁的計算中代表梁截面的有效高度,是設計和計算過程中必須考慮的重要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