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單排筋和雙排筋的區別
結構形式不同。
單排筋只有一根岩塌橫桿,將筋棒固定在上面;雙排筋有兩根橫桿分別固定不同層次的筋棒,一層在板頂,一層在板底。所以兩者的結構形式不同。
單排筋和雙排筋都可以用來加工混凝土構件中的鋼筋,在使用時一定要按照設備操亂卜作規范實施,注意安全防粗陪圓護。
『貳』 建築結構圖上如何看是單排筋還是雙排筋啊
1.雙排筋會有表示比如8Ć183/3表示每層3根兩排
2根據梁寬和鋼筋執行自己算沒拍能布置幾根,有時圖紙深度不夠會導致一排布置不開也不採用1的那種表示方法
『叄』 鋼筋鋪設有哪三種規范要求
鋼筋的鋪設規范主要是指鋼筋在混凝土結構中的布置方式和間距要求。一般來說,鋼筋的鋪設方式有單排、雙排和三排等不同的方式,而其間距的要求則根據不同的結構類型和設計要求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鋼筋鋪設規范:
1. 單排鋼筋:指在混凝土結構的一條縱向中,只鋪設一層鋼筋,適用於較小的結構或構件。
2. 雙排鋼筋:指在混凝土結構的一條縱向中,分別鋪設兩層鋼筋,適用於中等大小的結構或構件。
3. 三排鋼筋:指在混凝土結構的一條縱向中,分別鋪設三層鋼筋,適用於較大的結構或構件。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結構類型和設計要求的鋼筋鋪設規范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的規范應該根據相關的設計規范和標准進行確定。此外,在實際施工中,還需要考慮鋼筋的直徑、間距、彎曲等因素,以確保鋼筋的正確使用和安全性。
『肆』 鋼筋混凝土梁怎麼選擇鋼筋單排布置還是雙排布置
這要看梁的具體受力情況。梁截面承受的彎矩較大,單筋梁無法承受,需要配置上部的鋼筋。
根據《鋼筋混凝土結構規范》,鋼筋混凝土梁的縱向受力鋼筋必須與箍筋綁扎在一起,才能保證鋼筋的位置准確。所以,上下層鋼筋不能錯開布置而必須上下對齊。鋼筋混凝土梁在混凝土澆築施工時,要用充分振搗。
(4)怎麼看鋼筋是單排還是雙排擴展閱讀:
在主要承受彎矩的區段內,沿梁的下部配置縱向受力鋼筋,以承擔彎矩所引起的拉力。在彎矩和剪力共同作用的區段內,配置橫向箍筋和斜向鋼筋,以承擔剪力並和縱向鋼筋共同承擔彎矩。
斜向鋼筋一般由縱向鋼筋彎起,故也稱彎起鋼筋。為了固定箍筋位置並使其與縱向受力筋共同構成剛勁的骨架,在梁內尚須設置架立鋼筋。當梁較高時,為保證鋼筋骨架的穩定及承受由於混凝土干縮和溫度變化所引起的應力。
在梁的側面沿梁高每隔300~400毫米需設置直徑不小於10毫米的縱向構造鋼筋,並用拉筋連接。為了保證鋼筋不被銹蝕,同時保證鋼筋與混凝土緊密粘結,梁內鋼筋的側面混凝土保護層的最小厚度為25毫米(對混凝土標號較高的預制構件,可減為20毫米)。
箍筋距離混凝土表面不小於15毫米。為了能有效地利用高強鋼材,避免混凝土開裂或減小裂縫寬度,以及提高梁的剛度,對梁的縱向受力筋可以全部或部分施加預應力(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伍』 什麼是雙排鋼筋
什麼是雙排鋼筋
樑上部縱筋多於一排時,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上一排縱筋、下一排縱筋,如截圖圈住的上部縱筋多於一排縱筋,稱為雙排(二排)鋼筋。梁下部縱筋多於一排時,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上一排縱筋、下一排縱筋,如截圖圈住的上部縱筋多於一排縱筋,稱為雙排(二排)鋼筋(右邊甚至是三排鋼筋)。
結構圖梁鋼筋表示方法,特別是有二排鋼筋的時候的表示方法
如果二排與第一排鋼筋規格相同,比如4Φ25,2/2,例如二排與第一排鋼筋規格不相同,比如2Φ25/2Φ20,即為第一排2根25第二排2根20。當然,如果是通過幾跨的同一道梁,無法用集中標注表示完整,在原位進行標注。
什麼是雙排鋼筋什麼是雙層鋼筋
雙排鋼筋一般是對梁而言。一般為梁腹內鋼筋因梁寬不能滿足一排而而採取兩排擺放鋼筋所採取的措施。
雙層鋼筋一般是對板而言,通俗的說法是「雙向鋼筋」,一般分為單層雙向和雙層雙向,而雙層鋼筋指的就是「雙層雙向」。
其中:雙層,就是由於板有一定厚度,就用板頂一層鋼筋,板底一層鋼筋,這就是雙層。
請問 單筋 雙筋 單排鋼筋 雙排鋼筋 怎麼理解單筋雙筋是不是單根雙根的意思請高人指點吧雙排鋼筋是在板的下皮和上皮都設置了鋼筋,單排鋼筋是在板的下皮有筋,上皮沒有(正彎)級差是差別一個等級的意思,現澆板的厚度以10mm作為級差,意思就是100mm厚度的板上一級就是110mm厚,不設計101-109的厚度,類推.預制板同理,以5mm為一個增減等級.
『陸』 [結構] 設計梁縱向受拉鋼筋時,如何判斷是用單層鋼筋還是雙層鋼筋
①當外力荷載值產生單向彎矩時,可以用單筋配筋;當彎矩在荷載作用不回同時,將產生不同方向答的彎矩時,用雙向配筋;②當梁受壓應力過大,光靠混凝土來承擔是難以完成,這時可以考慮用部分鋼筋來承擔部分壓應力,這也是要考慮雙向配筋。
『柒』 請問 單筋 雙筋 單排鋼筋 雙排鋼筋 怎麼理解
「雙筋」和「雙向配筋」是兩個不同范圍內的概念,「雙筋」是指在構件的同一截面內既有受拉鋼筋,又有受壓鋼筋;「雙向配筋」是指在構件的同一截面內的同一位置上有兩個方向的受力鋼筋,它們的受力方向(拉或壓)是一樣的。
「雙筋」和「單筋」主要指梁中的配筋。在梁的計算中,當荷載不大時,其受壓區的應力(壓力)主要由混凝土承擔,受拉區的應力(拉力)由鋼筋承擔。此時,只需在受拉區配置受力鋼筋即可,在受壓區配置的是構造鋼筋(架力筋),在計算中架力筋是不承擔應力的,這種配筋的梁叫「單筋梁」。當荷載較大時,梁中受壓區的混凝土不足以承擔壓應力時,就要在受壓區也配置一部份鋼筋與混凝土共同承擔壓應力,這種鋼筋稱為受壓區的受力鋼筋。為了平衡,在受拉區除了配置受壓區的混凝土所對應的受拉鋼筋外,還要增加與受壓區的受壓鋼筋同等面積的受拉鋼筋。這種在受拉區和受壓區都有受力鋼筋的梁稱為「雙筋梁」。這在一般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書中都有介紹。在實際工程中,「單筋梁」是用得較多的,但有些雙向受彎的梁,即荷載是向上作用還是向下作用不易區分的梁(如地基梁)也是配雙筋的。
「雙向配筋」指板中的配筋,主要指雙向板中的配筋。雙向板由於在兩個方向的跨度接近,兩個方向的鋼筋均需承擔應力,這種兩個方向的鋼筋均為受力鋼筋的配筋叫「雙向配筋」。如果是單向板,只有一個方向的配筋是受力鋼筋,另一個方向的鋼筋稱為「分布筋」,是構造配筋,這種配筋方法雖然兩個方向也都有鋼筋,但也只能叫「單向配筋」,而不能稱為「雙向配筋」。你所說的條形基礎,是一種特殊情況,條形基礎一般按彈性地基理論計算,它在縱向也是受彎的。所以條形基礎的底部鋼筋應該是雙向配筋,而基礎頂部的配筋的目的,是為了使整個條形基礎形成一個大的基礎梁,從這個意義上說,條形基礎上下都配筋應該是雙筋(如前所述)。
柱下鋼筋混凝土單獨基礎,一般按雙向板計算,所以是雙向配筋。
平板式筏形基礎中板的配筋,是雙向配筋。如果厚度較大,可以配雙層鋼筋,但每層都屬於雙向配筋。如果是梁板式筏形基礎,梁中的配筋有可能是「雙筋」的。
雙層雙向鋼筋
雙層雙向總共是兩層鋼筋網。
現澆板鋼筋雙向是X和Y兩個方向來布置鋼筋,這就是雙向。
雙層,就是由於板有一定厚度,就用板頂一層鋼筋,板底一層鋼筋,這就是雙層。
雙層雙向鋼筋,板底部的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下部,長向的放在上面;對於面層鋼筋,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最上面,長向鋼筋在短向鋼筋的下面。一般設置了雙層雙向鋼筋就可以不設置板負筋。
現澆板分單,雙向板
單向板沿長邊方向布置的就是分布筋。雙向板一般兩向都是受力鋼筋。在施工上板底部的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下部,長向的放在上面。
1.兩對邊支承的板應按單向板計算;
2.四邊支承的板應按下列規定計算:
(1)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小於或等於2時,應按雙向板計算;
(2)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大於2,但小於3時,宜按雙向板計算;當按沿短邊方向受力的單向板計算時,應沿長邊方向布置足夠數量的構造筋;
(3)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大於或等於3.0時,可按沿短邊方向受力的單向板計算。
怎麼樣區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
從直徑上來說,受力筋的直徑比較大,分布筋多為直徑6或者8的;
從間距上來說,受力筋的間距一般比較小,如100120150等等,分布筋間距一般都為200;
從計算上來說,受力筋是根據計算結構實際配筋得到的,分布筋是不在計算范疇之內的,是構造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