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压铸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及常见问题的调整
压铸产品的主要缺陷如下:
1、铸件尺寸超差。主要由于模具制造不合格引起,铸件变形也会造成尺寸超差。
2、铸件气孔超差。合金含气量高,要改善精炼。模具的充满度和排溢系统设计不合理,要改善。压铸工艺不合理,要改善。
3、铸件变形。铸件设计不合理,会造成铸件变形,可以进行人工矫正。铸件在运输过程中磕碰变形,需要防止。模具拔模斜度不合理造成变形,改善拔模斜度。模具过拉造成铸件变形,打光模具改善。
4、铸件有冷隔。模具或合金过冷,适当提高。
5、铸件有色斑。工人用脏的手套接触铸件,或喷涂涂料堆积。检查并更换脏手套,使用好点的涂料,优化喷涂工艺。
6、铸件有裂纹。出模时间过长,造成收缩裂纹,缩短出模时间。
7、铸件合金成分不合格。混入不同的合金铸件,严格管理回炉料。供应商提供的合金不合格,通知合金供应商整改。
8、铸件有磕碰伤。改进运输包装,防止磕碰。
9、铸件有多肉或缺肉现象。主要是浇道和渣包设计不合理造成。改进浇道和渣包进口的设计。
10、铸件发霉。铸件存放环境潮湿。加强通风。
11、铸件有气泡。铸件含气量较高,改进模具排气系统,延长铸件出模时间。
12、铸件内部有硬质点。合金杂质多,使用杂质少的合金。
13、模具拉模,造成产品有拉痕。打光模具或增加拔模斜度。
主要有以上铸件缺陷,原因和解决方法。
B. 铸件拉伸模具调试具体步骤,谁知道啊,谢谢
先上压机,一点点往下落,注意用不同高度的限位依次降低,消除模具内部干涉,然后就是压件,看产品效果,根据效果不同,各种放拉延筋,放r角
C. 立式注塑机怎么调模有什么方法
1、安装模具
A、量度模具厚度估计模具顶针板行程;
B、量度模具表面与顶针板距离;
C、用手操作机铰伸直即锁模;
D、启调模装置扭掣调校板与模板间距离直至距离比模具略厚关调模装置扭掣;
E、用手操作模直至尽止;
F、用手操作退针直至油压顶针完全退止;
G、停机模具安装于板;
H、所锁模及模速度与压力调节30-50%间(太高);
I、机锁模机铰完全伸直止;停机模具边装模板;
G、机用手操作式模板退少许使模具;
K、停机再收紧模具固定螺丝机试锁模调节模、锁模速度与压力;L、再调节关行程关与电块使模及锁模作顺滑进行
M、停机调节触顶针前终止位置使顶针位置于模具顶针行行程般说顶针行程酌量缩短加快产速度外顶针速度调太高;
2、锁模力调节
A、用手操作模直尽止启调模装置调减模厚产锁模力关调模装置锁模模厚减少度与产锁模力比模厚减少太则能锁模建议渐进式减少模厚
B、复第步骤直至机铰与模板接柱(格林柱)产足够锁模力止锁模油缸工作压力油压系统压力表看锁模油缸所产推力与油缸内工作压力比由于通机铰放锁模力锁模油缸工作压力并比般说压力越高则锁模力越
C、般调节锁模力达足够防止射胶产披锋即应锁模力调太高免模具变形加重机铰负荷"
D. 想问下压铸机的合模力怎么调
机器上一般会有三个按钮“调模”,“模薄”,“模厚”;先打开调模旋钮,再调模薄和模厚,调模薄的意思是把锁模力调大点(意即压得更紧)。
压铸机就是用于压力铸造的机器。包括热压室及冷压室两种。后都又分为直式和卧式两种类型。压铸机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可以得到固体金属铸件,最初用于压铸铅字。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进步,尤其是随着汽车、摩托车以及家用电器等工业的发展,压铸技术已获得极其迅速的发展。
发展简史
压铸技术的发展至今有150余年。19世纪初,由于印刷业的兴起,用于铅字铸造的铸字机应运而生,不久,在铸字机的基础上演变成为热室压铸机。
到19世纪中叶,典型的热室压铸机诞生。进入20世纪以后,热室压铸机日渐成熟,冷室压铸机问世。
20世纪后半叶,压铸机经历了更大的改革、演进与创新,压铸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E. 如何正确操作压铸机
(1)合拢模具;
(2)以人工或其他方式将金属液浇入压室;
(3)上冲头以较低的压射速度下移,进入压室内及至刚接触金属液液面;
(4)上冲头转为较高的压射速度压下,而下冲头则与上冲头保持着中间一段存有金属液的相对距离同步地快速下移;
(5)当下冲头下移至让出喷嘴孔口时,正好下到最底部而被撑住;于是,上、下冲头一同挤压金属液高速向喷嘴孔(直浇道6的一部分)喷射;
(6)金属液通过由喷嘴、浇口套4、定模的锥孔和分流器2组成的直浇道6,从内浇口3填充进入模具型腔;
(7)填充完毕,但上冲头仍保持一定的压力,直至型腔内的金属液完全凝固成压铸件1为止;浇道和压室内的金属液分别凝固为直浇口和余料饼9;
(8)上冲头提升复位;同时,下冲头向上动作,将尚与直浇口相连的余料饼切离;
(9)下冲头继续上升,把余料饼举出压室顶面,再以人工或其他方式取走;
(10)下冲头下移复位至堵住喷嘴孔口;
(11)打开模具,压铸件和直浇口一同留在动模上,随即顶出并取出压铸件;一旦切离余料饼之后,开模动作可以立即执行,也可以稍缓至适当的时候执行,与下冲头完成上举和复位的动作无关;
至此,完成一次压铸循环。
(5)铸造模具如何调节扩展阅读
使用注意事项
(1)了解压铸机的类型及其特点;
(2)考虑压铸件的合金种类以及相关的要求;
(3)选择的压铸机应满足压铸件的使用条件和技术要求;
(4)选定的压铸机在性能、参数、效率和安全等方面都应有一定的裕度,以确保满意的成品率、生产率和安全性;
(5)在保证第4点的前提下,还应考虑机器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据此来选择性价比合理的压铸机;
(6)对于压铸件品种多而生产量小的生产规模,在保证第4点的前提下,应科学地选择能够兼容的规格,使既能含盖应有的品种,又能减少压铸机的数量;
(7)在压铸机的各项技术指标和性能参数中,首要应注意的是压射性能,在同样规格或相近规格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压射性能的参数范围较宽的机型;
(8)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配备机械化或自动化的装置,对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安全生产、企业管理以及成本核算都是有益的;
(9)评定选用的压铸机的效果,包括:成品率、生产率、故障率、维修频率及其工作量、性能的稳定性、运行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等。
F. 怎样控制模具的间隙
控制模具间隙的方法:
1.垫片法
垫片法如图14.7所示。将厚薄均匀、其值等于间隙值的纸片、金属片或成形工件,放在凹模刃口四周的位置,然后慢慢合模,将等高垫块垫好,使凸模进人凹模刃口内,观察凸、凹模的间隙状况。如果间隙不均匀,用敲击凸模固定板的方法调整间隙,直至均匀为止,然后拧紧上模固定螺钉,再放纸片试冲,观察纸片冲裁状况,直至把间隙调整到均匀为止,最后将上模座与固定板夹紧后同钻、同铰定位销孔,然后打人圆柱销。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中小冲裁模,也适用于拉深模、弯曲模等,也同样适用于塑料模等壁厚的控制。
2.镀铜法
对于形状复杂、凸模数量又多的冲裁模,用上述方法控制间隙比较困难,这时可以将凸模表面镀上一层软金属(如镀铜等)。镀层厚度等于单边冲裁间隙值,然后按上述方式调整、固定、定位。镀层在装配后不必去除,在冲裁时会自然脱落。
3.透光法
透光法是将上、下模合模后,用灯光从底面照射,观察凸、凹模刃口四周的光隙大小,来判断冲裁间隙是否均匀,如果间隙不均匀,再进行调整、固定、定位。这种方法适合于薄料冲裁模,对装配钳工的要求较高。如用模具间隙测量仪表检测和调整更好。
4.涂层法
涂层法是在凸模表面涂上一层如磁漆或氨基醇酸漆之类的薄膜,涂漆时应根据间隙大小选择不同粘度的漆,或通过多次涂漆来控制其厚度,涂漆后将凸模组件放于烘箱内在100120`C烘烤0.5一1小时,直到漆层厚度等于冲裁间隙值,并使其均匀一致,然后按上述方法调整、固定、定位。
5.工艺尺寸法
工艺尺寸法。在制造冲裁凸模时,将凸模长度适当加长,其截面尺寸加大到与凹模型孔呈滑配状。装配时,凸模前端进人凹模型孔,自然形成冲裁间隙,然后将其固定、定位,再将凸模前端加长段磨去即可。
G. 如何调节前后模具温度使产品变形
调节前后模的冷却水的大小就可以达到调节前后模的温度。
H. 如何调整模具的冲压行程
一般的冲床的行程是固定的,是由冲床曲柄的尺寸所定死的,所能调节的只是冲床滑块的高低,深浅。有一种冲床的滑块的冲压行程是可调的,可以调节冲床滑块的偏心量的大小来调节滑块的行程。
I. 注塑机合模后不平衡怎样调节
注塑机合模后不平衡调整如下:
如果是新机装配的话直接调节格林柱螺母就可以了,如果是旧机的话,那就比较麻烦,就要考虑锁轴,锁套有没有磨损,台板有没有变形等问题,建议寻求专业师傅来调节,或者换整套锁轴。
注塑机简介: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注塑机
J. 铸造模具冒口位置怎么设置
冒口在工艺上分好多种,有溢流排渣的,有补缩的有出气的,具体的是怎么位置你要看铸件,分析其热节和浇注死角等各项因素,才能确定,其工艺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