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塑胶模具
主要包括由凹模组合基板、凹模组件和凹模组合
卡板组成的具有可变型腔的凹模,由凸模组合基板、凸模组件、凸模组合卡板、型腔截断组件和侧截组合板组成的具有可变型芯的凸模。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加工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系列塑件。
为了改进塑料的性能,还要在聚合物中添加各种辅助材料,如填料、增塑剂、润滑剂、稳定剂、着色剂等,才能成为性能良好的塑料。
1、合成树脂是塑料的最主要成分,其在塑料中的含量一般在40%~100%。由于含量大,而且树脂的性质常常决定了塑料的性质,所以人们常把树脂看成是塑料的同义词。例如把聚氯乙烯树脂与聚氯乙烯塑料、酚醛树脂与酚醛塑料混为一谈。其实树脂与塑料是两个不同
的概念。树脂是一种未加工的原始聚合物,它不仅用于制造塑料,而且还是涂料、胶粘剂以及合成纤维的原料。而塑料除了极少一部分含100%的树脂外,绝大多数的塑料,除了主要组分树脂外,还需要加入其他物质。2、填料填料又叫填充剂,它可以提高塑料的强度和耐热性能,并降低成本。例如酚醛树脂中加入木粉后可大大降低成本,使酚醛塑料成为最廉价的塑料之一,同时还能显著提高机械强度。填料可分为有机填料和无机填料两类,前者如木粉、碎布、纸张和各种织物纤维等,后者如玻璃纤维、硅藻土、石棉、炭黑等。
3、增塑剂增塑剂可增加塑料的可塑性和柔软性,降低脆性,使塑料易于加工成型。增塑剂一般是能与树脂混溶,无毒、无臭,对光、热稳定的高沸点有机化合物,最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例如生产聚氯乙烯塑料时,若加入较多的增塑剂便可得到软质聚氯乙烯塑料,若不加或少加增塑剂(用量<10%),则得硬质聚氯乙烯塑料。
4、稳定剂为了防止合成树脂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受光和热的作用分解和破坏,延长使用寿命,要在塑料中加入稳定剂。常用的有硬脂酸盐、环氧树脂等。
5、着色剂着色剂可使塑料具有各种鲜艳、美观的颜色。常用有机染料和无机颜料作为着色剂。
㈡ 塑胶模具为什么会缩水,怎么解决,请各位指教一二
塑胶缩水是它固有的特性,就是热胀冷缩的道理,在注塑时温度很高,等到塑胶件成型时就温度低了,肯定体积会缩小,至于缩小多少就要看它是什么材料了,像ABS缩水率就是1.005,意思是假如要做成型后尺寸为1000的塑胶件,模具尺寸要做到1005,这样注塑出来的塑胶件才可以达到要求。
㈢ 塑胶模具缩水计算 哪些尺寸要放缩水 哪些尺寸不要放缩水
塑胶模具缩水如何定?也不知道怎么跑道生活>服装里面去了??
这个是根据你选择生产的材料来确认的,比如你用pc材料,那一般用5/1000,就是说你的产品尺寸是100mm,那你的模具产品是100.5mm.pp材料是18/1000.意思一样
㈣ 塑胶模具为什么会缩水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熔胶转为固体时,肉厚处体积收缩慢,形成拉应力,若制品表面硬度不够,
而又无胶补充,制品表面便出现缩水
产品壁厚不均区,如加强筋或柱位与制品表面的交界处
1.制品壁厚过大
减低壁厚
2.胶件流程过长
加浇口
3.计料量不足
加大计料量
缩水除了注塑工艺外,
一是产品设计壁厚及骨位厚薄不合理,
骨位厚度一般不过超过壁厚的2/3
二是从模具上来说入水设计不合理
(如果长方形产品从一边入水就有机会在对面有骨位处产生缩水)
及排模不合理(如果厚壁产品在主流道的尾部,导致机注塑压力不够)。
㈤ 模具与缩水率如何计算
一、模具的相关计算(时间计算):注射时间中的充模时间直接反比于充模速率,生产中充模时间一般约为3-5秒。注射时间中的保压时间就是对型腔内塑料的压力时间,在整个注射时间内所占的比例较大,一般约为20-120秒(特厚制件可高达5~10分钟)。
二、缩水率的计算:D=M+MS+MS²收缩率系指塑胶制品冷却固化经脱模成形后,其尺寸与原模具尺寸间之误差百分比,可依ASTM D955方法测得。在塑胶模具设计时,须先考虑收缩率,以免造成成品尺寸的误差,导致成品不良。
成型收缩率是指塑件自模具中取出冷却到室温后,室温尺寸的缩小值对其原未冷却尺寸的百分率。由于收缩不仅是树脂本身的热胀冷缩,而且还与各成形因素有关,所以成型后塑件的收缩率应称为成型收缩率。高分子中常用此概念。
(5)什么是塑胶模具中缩扩展阅读:
模具收缩量, 在制造吸塑成型模具时需要考虑到下列的收缩因素:
1、成型制品收缩。如果不能清楚地知道塑料的收缩率,则必须取样或用相似形状的模具通过试验来得到。注意:通过这种方法只能得到收缩率,不能得到变形尺寸。
2、中间介质的不利影响造成的收缩,如陶瓷、硅橡胶等。
3、模具所用材料的收缩,如铸造铝时的收缩。
㈥ 塑胶模具中缩水是什么意思
缩水是地方方言,正确的术语是收缩率,塑料是高分子材料其收缩率比金属材料大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所以为了得到合适尺寸的制品塑料模具设计制造时要考虑收缩率。
㈦ 塑料模具的产品打出件后有收缩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塑料制品有收缩凹痕主要原因有:1、流道、浇口太小;2、制品太厚或薄厚悬殊太大;3、浇口位置不当;4、注射及保压时间太短;5、加料量不够;6、料筒温度太高;7、注射压力太小;8、注射速度太快或太慢。
㈧ 模具缩水率1.005是什么意思
塑胶模具中经常用到,尤其是在模具设计时。
缩水率就是指塑料的收缩率,塑料在模具中成型时首先会通过注塑机加温融化然后再冷却成型,由于热胀冷缩,因此每种塑料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缩现象,这个收缩大小就是我们所提到的收缩率,因此,在模具设计时一定要将客户提供的产品数据进行按比例的放大调整,再做模具,这个比例就是模具的缩水率(按照你提供的就是1.005),这样成型后的产品尺寸会得到保证,注意每种塑料的收缩率都是不同的,因此要注意材料类型,这个数值一般由塑料原料厂家提供。
㈨ 塑胶表面缩印是什么意思
塑胶具有收缩性,在注塑成型时,首先加热塑胶粒子变成熔融状态注射进模具型腔,再通过冷却定型成型为塑胶件。
模温速度料温压力模具的设计等等。
一般发生在壁厚较厚的部位。充模后的熔融树脂从外表面开始冷却固化的过程中, 当体积收缩无法补偿时, 成形品表面的树脂由于内部的熔融树脂的体积收缩而产生拉伸作用,结果形成了产品的凹痕。
(9)什么是塑胶模具中缩扩展阅读:
原因:
1、保压时间不够;
2、计量或残余量不够
3、模具温度不合适,模温太低浇口固化快,保压失效易产生缩孔;模温过高,则易产生缩痕。
4、射出速度太快;
5、料筒温度过高,材料收缩偏大;
6、流道、浇口太小;
7、浇口位置不当,使材料流动距离太长;
不足或不一致的模具冷却。
㈩ 塑料缩水是怎么形成的
塑料缩水是指由于产品在冷却硬化过程中出现体积收缩,壁厚处的表面原料被拉入,从而在产品表面出现凹陷痕迹的现象。
缩水现象有以下因素:
①注塑工艺问题(如注射压力过低、保压时间不够、模温过高、冷却时间不够等等);
②结构设计问题(胶位厚度不均匀、筋宽与胶位厚度比例不当、产品胶位厚度过厚等);
③模具加工问题(进料口过小或流道截面过小等)。
④另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射出时间太短、射出速度太慢 、浇口不对称、射嘴阻塞 、排气不良 、料管够大 、螺杆止滑环磨损 等。
解决办法:
①注塑工艺引起的相对容易解决,只要根据排查到的原因做相应的调整就可以;
②由结构不良引起时,就需要修改模具了,一般来讲,筋底部厚度不应超过胶位厚度的80%;
③模具问题的话相应做调整和修改。
关于注塑件的不良分析,真正原因并非能轻易查出,需要工艺、模具、结构等结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