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梁底鋼筋的焊接位置
鋼筋接頭位置要盡量放置在不受力或者受力比較小的位置.一般:
1. 梁 底部鋼筋在支座處,上部版鋼筋在跨中權1/3范圍內, 接頭鋼筋同一斷面不得超過50%(焊接)或25%(綁扎搭接),位置錯開45d。
2. 牆、柱豎向鋼筋每層樓板面處錯開45d接頭。
3. 樓板受力通長鋼筋接長底筋在支座處,負鋼筋在跨中1/3范圍內, 其它短鋼筋則按設計長度配料製作。
4. 樓面施工縫處鋼筋處理;一般樓面不留施工縫,如遇特殊情況需留施工縫時,斷面處應增加設置施工插鐵,數量為主鋼筋面積的30%,長度取3.0m, 兩端各伸入縫內1.5m。板插鐵採用Φ12鋼筋,放置於板中部,梁插鐵用Φ20的鋼筋放於上、下受力鋼筋位置。
② 框架梁與框架柱鋼筋的焊接連接方式常用的分別是什麼
焊接的種類很多,在鋼筋焊接范疇內主要有:電弧焊、閃光接觸對焊、剖口焊、電渣壓版力焊、塞焊等。搭權接焊、幫條焊都屬於電弧焊,是最常見的焊接連接,施焊操作容易,但較費料耗時,現場施焊條件差,常會出現咬邊、氣孔、夾渣等質 量缺陷;幫條焊還可能使局部鋼筋的保護層減小,對結構的耐久性不利。 剖口焊有一定技術要求,使用場合有一定局限性。 電渣壓力焊現場一般只能用在現澆柱鋼筋連接上,有局限性。閃光接觸對焊在一固定場所內操作,比較簡便,焊接速度快,工效高,省料 省時;如有功率合格的焊機和操作熟練的工人,焊接質量是會有保證的。所以被廣泛用於受力縱筋的連接上。 上述這些都可用來作為鋼筋焊接連接的手段,採用時要視具體場合、施焊對象位置、設備及技術條件、可操作性以及安全可靠、經濟合理 等情況選取。 多跨連續框架梁的通長鋼筋的連接現在採用機械連接接頭的型式很多,傳力可靠,施工也方便,也較經濟。
③ 框架梁的梁下面鋼筋搭接有什麼規定
根據國家標制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2015年版)第8.4.1條的規定:
8.4.1在混凝土結構中,受應力作用的鋼筋節點應設置在低應力處,相同的鋼筋應設置較少的接頭,在結構的重要構件和關鍵部位,縱向鋼筋不應有接縫。
這是因為鋼筋搭接接頭的傳力性能(強度、變形、恢復力、破壞狀態等)直接不如整個鋼筋,會削弱其傳力性能。
因此鋼筋搭接接頭應設置在受力較小的位置,限制搭接節點在相同跨度或相同加固高度的數量,避免結構的關鍵受力部位,如柱端和梁端箍筋加密區域,限制搭接節點面積的百分比等。
(3)框架結構梁底部如何焊接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梁、柱的縱筋和箍筋應在交叉點用鐵絲固定。
2.梁、柱箍筋除特殊設計要求外,應與受力鋼筋等距垂直,箍筋彎鉤的連接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
3.在梁的縱筋連接處,鉤面應垂直於下模板面。
4.當用戶重疊的縱向鋼筋柱,鉤平面之間的夾角的角鋼筋和模板平面矩形柱應該45°,多邊形列應該的內部角模角的平分線,鉤平面的圓鋼筋應垂直於模板的切平面。
和中間的鉤平面鋼筋應垂直於模板平面。當用戶使用插入式振動器鑄造小截面柱時,鉤面與模板面夾角不得小於15°。
④ 框架梁下部鋼筋能搭接嗎
可以,焊接或者機械連接,接頭設在彎矩較小處,錯開。跨度超過9米的梁,因為市場上鋼筋長度限制,一般都要接頭。
⑤ 框架梁中鋼筋焊接接頭有怎樣的規定
03G101-1,54~56頁 ,鋼筋焊接在設計規范
框架梁下部鋼筋,一級抗震宜採用機械連內接接頭,二、三容、四級抗震可採用綁扎搭接或焊接接頭。
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內的受拉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超過50%
接頭位置宜避開梁端、柱端接頭加密區,接頭設置在構件受力較小的部位,不能在跨中1/3范圍內接頭。
⑥ 梁底部鋼筋需要怎麼連接
一般來說,梁底部鋼筋不建議採用連接方式。實在必須的,可採用焊接方式,最好是雙側幫條焊。注意:梁底鋼筋如採用焊接連接的,那必須錯開斷口,避開受力最大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