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焊接作業後應做哪些工作
一般的:工完料盡場地清。具體的:清理葯渣。檢焊條頭。敲飛濺。。關焊機。有特殊要求的,比如,自檢。專檢。無損檢測。熱處理等
❷ 焊接作業前的准備和結束的整理的哪些工作
焊前主要是焊接坡口和界面的清理工作,預熱問題
焊後包括焊後熱處理(消除殘余應力,焊縫清理工作)
❸ 電焊工工作結束應如何做才能保證安全
電焊作業注意事項:
電焊操作規程
1、 嚴格按照焊機銘牌上標的數據使用焊機,不得超載使用。
2、 應在空載狀態下調節電流,焊機工作時,不允許有長時間短路。
3、 使用焊機前,應檢查焊機接線正確、電流范圍符合要求、外殼接地可靠、焊機內無異物後,方可合閘工作。
4、 工作時,焊機鐵心不應有強烈震動,壓緊鐵心的螺絲應擰緊。工作中焊機及電流調節器的溫度不應超過60°C。
5、 加強維護保養工作,保持焊機內外清潔,保證焊機和焊接軟線絕緣良好,若有破損或燒傷應立即修好。
6、 定期由電工檢查焊機電路的技術狀況及焊機各處的絕緣性能,如有問題應及時排除。
安全操作規程
1、 施工人員在操作時,必須穿戴好各種勞保用品,如工作服、工作帽、手套、腳蓋等工作服不要束在褲腰裡,腳蓋應捆在褲腳筒里。
2、 在焊接和切割工作場所,必須有防火設備,如消防栓、滅火器、砂箱以及裝滿水的水桶等。
3、 在非固定場所進行電焊作業時,要求設有監護人員和防火措施後,方可作業。
4、 由於地線不夠長需要搭鐵的,要注意不得利用行車支撐柱,以免損壞行車;同時要注意火星,以免引起火災。
5、 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應謹防觸電,注意不被弧光和金屬飛濺傷害,預防爆炸及其它傷害事故發生。
6、 當焊接或切割工作結束後,要仔細檢查焊接場地周圍,確認沒有起火危險後,方可離開現場。
❹ 電焊機的操作規程
一、焊接前的准備
1.電焊機應放在通風乾燥處,放置平穩。
2.檢查焊接面罩應無漏光、破損。焊接人員和輔助人員均應穿戴好勞保用品。
3.電焊機焊鉗、電源線以及各接頭部位要連接可靠、絕緣良好。不允許接線處發生過熱現象,電源接線端頭不得外露,應用電膠布包好。
4.電焊機與焊鉗間導線長度不得超過30米,特殊情況不得超過50米,導線有受潮、斷股現象應立即更換。
5.電焊線通過道路時,必須架高或穿入防護管內埋入地下,如通過軌道時必須從軌道下面通過。
6.交流焊機初級、次級接線應准確無誤,輸入電流應符合設備要求。嚴禁接觸初級線路帶電部分。
7.次級抽頭聯結銅板必須壓緊,接線柱應有線圈。合閘前詳細檢查接點螺栓及其他元件應無松動或損壞。
二、焊接中注意事項
1.應根據工作的技術條件,選擇合理的焊接工藝,不允許超負載使用,不準採用大電流施焊,不準用電焊機進行金屬切割作業。
2.在載荷施焊中焊機溫升不應超過A級60度、B級80度,否則應停機降溫後再進行施焊。
3.電焊機工作場合應保持乾燥,通風良好。移動電焊機時,應切斷電源,不得用拖拉電源的方法移動電焊機。如焊接中突然停電,應切斷電源。
4.在焊接中,不允許調節電流。必須在停焊時,使用調節手柄調節,不得過快,過猛,以免損壞調節器。
5.禁止在起重機運行工件下面做焊接作業。
6.如在有起重機鋼絲繩區域內施焊時,應注意不得使焊機地線誤碰觸到吊運的鋼絲繩,以免發生火花導致事故。
7.必須在潮濕區施工時,焊工必須站在絕緣的木板上工作,不準觸摸焊機導線,不準用臂夾持帶電焊鉗。
三、焊接完後注意事項
1.完成焊接作業後,應立即切斷電源,關閉焊接機開關,分別清理歸整好焊鉗電源和地線,以免合閘是造成短路。
2.焊時如發現自動停點裝置失效,應立即停機斷電檢修。
3.清除焊縫焊渣時,要帶上眼鏡。注意頭部避開焊渣飛濺的方向,以免造成傷害。不能對著在場人員敲打焊渣。
4.露天作業完成後應將焊機遮蓋好,以免雨淋。
5.不進行焊接時(移動、修理、調整、工作間歇休息)應切斷電源以免發生事故。
6.每月檢查一次電焊機是否接地可靠。
電焊機輔助器具 包括防止操作人員被焊接電弧或其他焊接能源產生的紫外線、紅外線或其他射線傷害眼睛的氣焊眼鏡,電弧焊時保護焊工眼睛、面部和頸部的面罩,白色工作服、焊工手套和護腳等。
❺ 電焊安全知識
在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都會涉及到電焊作業,但電焊作業又有相應的危險性,因此需要一些 安全知識 。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電焊安全知識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電焊安全知識
1.電焊完成作業後,應拉閘斷電,將地線和把線分開,確定焊渣火星已熄滅後,方可離開現場。
2. 嚴禁借用金屬管道、金屬腳手架、軌道、結構鋼筋等金屬物搭接代替地線使用。
3.裝卸乙炔氣瓶或石油氣瓶應注意輕拿輕放,不得拋、碰、滑、滾等劇烈震動。
4、乙炔瓶表面溫度不得超過40度。
5、氧氣瓶與電焊在同一工地使用時應注意瓶底應墊絕緣物,防止瓶體帶電。
6、室外使用電焊機時,應設防水、防潮、防曬的機棚,並配備消防器材。
7、電焊鉗過熱後不可以浸在水中冷卻後使用。
8、焊機一次測的電源線長度不超過5米。
9、焊機二次測把線及地線長度不超過30米。
10、焊機把線電纜應採用專用橡膠套多股細銅線軟電纜。
11、交流電焊機空載電壓不得超過80伏。
12、氧氣瓶與乙炔瓶的距離不得小於5米。
13、進行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時,作業前二氧化碳氣體預熱15分種。
14、為防止電焊弧光傷害眼睛,應採用慮光鏡或焊接面罩防護等。
15、冬季氣焊作業時,如減壓閥軟管和流量計凍結,應採用熱水、蒸汽、暖氣解凍,嚴禁使用明火烘烤。
16.電氣焊嚴禁在裝有易燃物的容器、裝有易爆物的容器、受力 物體上焊接作業。
17.氧氣瓶及其瓶閥、接頭、軟管不能與油脂、潤滑脂相接觸。
18.金屬焊接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上崗。
19.電焊工操作時應佩戴頭鼻或手持面罩、防護服、防護手套等。
20. 雨、雪、風力六級以上(含六級)天氣不得露天作業。
21.焊工操作時遇到更換焊件、搬動焊機、臨時離開操作現場時必須切斷電源。
23.氣焊作業時,清除作業區域下方的易燃物,作業後卸下減壓閥,擰上氣瓶安全帽,將軟管盤起捆好,確認無著火危險後方可離開。
24.運輸和存放氧氣瓶時,氧氣瓶與其他易燃氣瓶、油脂和易燃易爆物品應分別存放;運輸時應立放,高度不得超過車廂槽幫。
25.運輸存儲乙快瓶時,存儲乙快瓶時,乙快瓶應直立,並必須採取防止傾斜的 措施 ,嚴禁與氧氣瓶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同間存放。
26.使用減壓器時,不同氣體的減壓器嚴禁混用。
27.使用焊炬和割炬時,必須檢查射吸情況,正常後方可使用。焊炬、割炬的氣體通路結構不得粘有油脂。
28.從事電、氣焊作業的電、氣焊工人,必須戴電、氣焊手套、使用護目鏡、防護服及面罩和穿絕緣鞋。
29.為防止觸電,使用交流電焊機時必須安裝電焊機防觸電保護器。
30.電焊機一、二次接線部位必須安裝可靠的防護罩。
31.電焊機外殼必須安裝牢固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護。
32.電、氣焊工上崗時必須隨身攜帶有效操作證件及用火證。
33.電焊工在清除焊渣時應應佩帶防護眼鏡或面罩。
34.乙烘瓶和氧氣瓶在使用時,使用時必須立直放置。
35.電焊把線在通過道路時,必須架高或採取其他保護措施,不得碾軋。
36.為防墜落電焊工高處作業時,必須使用標準的防火安全帶,並系在可靠的構架上。
37.為防火災在高空施焊時,必須在作業點正下方5米處設置防護欄,並設專人監護,必須清除作業點下方區域易燃易爆品。
38.在有害介質場所進行施焊時,應採取防毒措施,必要時進行強制通風。
39. 非電氣焊工嚴禁進行電氣焊操作。
40. 乙快瓶和氧氣瓶在使用時必須立直放置,相互間距大於5米,10米范圍內不得有明火。
41.電焊工作業前應檢查電焊機機體是否完好,保護零線連接是否牢固,焊鉗和把線絕緣是否良好。
42.氣焊使用的膠管的長度不得小於5米,以10~15米為宜,氧氣管接頭必須扎緊。
43. 氧氣軟管和乙快軟管使用中不得沾有油脂,不得觸及灼熱金屬或尖刃物體。
44.氣焊作業完成後,應卸下減壓器,擰上氣瓶安全帽,將軟管盤起捆好,確 認無著火危險後方可離開。
45.氣焊作業中發現氣路或氣閥漏氣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
46.點燃和關閉焊(割)炬時的操作順序是先開乙快閥點火,然後開氧氣閥調整火焰,關閉時應先關乙烘閥,再關氧氣閥。
47.氣焊作業焊(割)炬點火時,焊炬口不得對人,不得將正在燃燒的焊炬放在工件或地面上。
48.帶有乙烘氣和氧氣焊炬不得放在金屬容器內。
49.乙烘表和氧氣表損壞或失靈後禁止繼續使用,須立即更換。
❻ 焊接的步驟和注意事項
你好 1、清理需要焊接的部位,如除銹,除渣等
2、選用合適的焊接方法,如電弧焊、氧焊等
3、選用合適的焊絲,或焊條,合適的電流或溫度。
4、焊接後的保溫及冷卻
❼ 焊接人來看:焊割作業完後應注意哪些事項
1、關閉氣瓶嘴安全帽,將氣瓶置放在規定地點。
2、定期對受壓容器、壓力表等安全附件進行試驗檢查和周期檢查及強制檢查。
3、短時間停止氣割(焊)時,應關閉焊、割炬閥門。離開作業場所前,必須熄滅焊、割炬,關閉氣門閥,排出減壓器壓力,放出管中余氣。
4、如發現乙炔軟管在使用中脫落、破裂、著火時,應立即熄滅焊、割炬火焰,再停止供氣,必要時可折彎軟管以熄火。
5、如發現氧氣軟管著火時,應迅速關閉氧氣瓶閥門,停止供氧,但不準用折彎軟管辦法熄火。
6、熄滅焊炬火焰時,應先關閉乙炔閥門,再關閉氧氣閥門;熄滅割炬則應先關切割氧,再關乙炔和預熱氧氣閥門,然後將減壓器調節螺絲擰松。
7、在大型容器內焊、割作業未完時,嚴禁將焊、割炬放在容器內,防止焊、割炬的氣閥和軟管接頭泄氣,在容器內儲存大量乙炔和氧氣,一旦接觸火種,將引起燃燒和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