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鋼材材質與焊條、焊絲是如何匹配的
焊條焊絲的材質,要與母材接近或者稍高,可焊性要好。
對於承受靜載荷或一般載荷的工件或版結構,權通常按焊縫與母材等強的原則選用焊條,即要求焊縫與母材抗拉強度相等或相近。根據工件或焊接結構的工作條件和特點來選用焊條。
如在焊接承受動載荷或沖擊載荷的工件時,應選用熔敷金屬沖擊韌性較高的鹼性焊條,而在焊接一般結構時,則可選用酸性焊條。在特殊環境下工作的焊接結構,如耐腐蝕、高溫或低溫等,為了保證使用性能,應根據熔敷金屬與母材性能相同或相近原則選用焊條。
(1)焊接強韌匹配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焊條的使用
1、焊條在使用前,一般要烘乾,酸性焊條視受潮情況在75~1500c 烘乾1~ 2h;鹼性低氫型結構鋼焊條應在350~ 4000C烘乾1~2h。烘乾的焊條應放在100~ 1500C保溫箱(筒)內,隨用隨取,使用時注意保持乾燥。
2、低氫型焊條一般在常溫下超過4小時,應重新烘乾,重復次數不宜超過三次。
3、焊條烘乾時應作記錄,記錄上應有牌號、批號、溫度和時間等內容。
4、在焊條烘乾期間,應有專門負責的技術人員,負責對操作過程進行檢查和核對,每批焊條不得少於一次,並在操作記錄上簽名。
❷ 焊條的選用應注意哪些原則
a.等強度原則
對於承受靜載荷或一般載荷的工件或結構,通常按焊縫與母材等強的原則選用焊條,即要求焊縫與母材抗拉強度相等或相近。
b.等條件原則
根據工件或焊接結構的工作條件和特點來選用焊條。如在焊接承受動載荷或沖擊載荷的工件時,應選用熔敷金屬沖擊韌性較高的鹼性焊條;而在焊接一般結構時,則可選用酸性焊條。
c.等同性原則
在特殊環境下工作的焊接結構,如耐腐蝕、高溫或低溫等,為了保證使用性能,應根據熔敷金屬與母材性能相同或相近原則選用焊條。
❸ 如何提高焊接haz韌性,韌化的途徑有哪些
厚鋼板(JIS中的厚板相當於中國的中、厚板)大部分作為焊接結構鋼使用。為了確保安全性,除母材之外,確保焊接部位的韌性極為重要。特別是為了防止韌性劣化,確保焊接熱影響區(HAZ)的高韌性是必不可少的。作為對策,早先的細化HAZ組織是有效的。該技術對以氧化物為核心,利用復合夾雜物的晶內相變控制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也被定義為氧化物冶金學。
2 利用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組織控制技術的實用化。
為了確保HAZ韌性,以下三點措施是有效的:
HAZ組織的有效晶粒直徑(下稱deff)的微細化;
② 鋼基體的高韌性化;
③ 減少成為島狀馬氏體(下稱M)那樣斷裂起點的脆化相。利用Ti2O3夾雜的「晶內鐵素體(IGF)」技術可有效的細化deff。IGF鋼的組織控制技術引人注目,特別是在焊接過程中或焊接後,焊接部位不能像母材那樣進行軋制加工時,即無法採用TMCP技術,這時只能寄希望於IGF技術。
3 金屬學因子對IGF相變的影響
在利用IGF的組織控制中,若改變鋼的成分和冷卻速度,晶界F的生成量就會發生大的變化,從而使IGF分率受到大的影響。特別是在淬透性低的組分或冷速小的場合,因F在較高溫度下開始生成,增大了晶界F量。晶界F的生成使A晶粒內的C濃度增加,從而降低了IGF相變的驅動力。當A晶粒直徑和冷卻速度越小時,上述效果就越大。
研究表明,溶質原子的缺乏層會對生成核附近的相變驅動力產生影響。還根據熱處理條件的不同測定了IGF分率,以查明在高溫下,不同的保持溫度和保持時間對相變行為(即IGF分率)的影響。結果表明,IGF分率根據上述溫度和時間的不同而在0~0.8%之間變化,且隨保溫時間的延長而持續下降。如在1373K保溫1000s,IGF分率僅降至40%;但若在1523K保溫300s,就基本上不能生成IGF(即其分率為0)。
用收斂離子束(FIB)加工法將表示以上IGF分率的試樣薄膜化而製成電鏡觀察試樣。
用Φ2nm的電子束對上述薄膜試樣組成進行分析的結果表明:在1523K保溫1000s的試樣上未發現Mn濃度下降,而在1373K保溫100~1000s時的Mn濃度下降量分別達0.4%和0.2%,界面Mn濃度的下降是因相變溫度約提高了10℃,據此可知這對於促進IGF生成是有效的。
在MnS周邊的合金元素缺乏層,即使在其他S化物(CuS)和(C,N)化物周邊也能形成,但在(C,N)化物上,C、N的擴散即使在低溫也很快,故實際生成缺乏層的可能性低。另一方面,計算表明存在Nb、V、Ti等合金元素缺乏層,但其對相變的影響尚不明確。
❹ Q235B鋼,埋弧焊之前使用H08MnA焊絲焊接,用戶卻說H08A更匹配一些,請專業人士幫分析一下,有什麼不同
H08MnA的材料中含錳,屬於含錳低合金鋼或中碳鋼用的材料,焊縫抗拉強度更高,你的Q235B是最普通的低碳鋼種,使用H08A是等強匹配,已經滿足客戶需求了;
傳統的觀念及有關的規定大多主張等強匹配或超強匹配,認為焊縫的強度高一些更為安全。然而,從冶金因素、熔合比和力學上的拘束強化效果等方面考慮,焊接接頭的強度和斷裂行為不同於均勻材料,等強或低強匹配的焊接接頭完全可以達到與母材等強的效果;從焊接接頭的強度韌性組合、防止焊接冷裂紋的出現以及簡化工藝過程角度考慮,等強或低強匹配的焊接接頭明顯優於超強匹配的焊接接頭。
同時,由於焊縫金屬和母材的強度都在一定的范圍內變化,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即使工藝設計時確定為某一強度匹配方式,在實際焊接生產過程中也存在與工藝設計相悖的情況,也就是說對於低強匹配或等強匹配的焊接接頭,在實際工程中存在著等強匹配或超強匹配的可能性。
因此,使用H08MnA屬於過分超強配置,既不必要也存在浪費,所以說你的用戶說的是對的。
❺ 什麼是焊接接頭強韌匹配
焊接接頭強韌匹配包括
屈服強度匹配,抗拉強度匹配、塑性匹配、反映強度和塑性的韌性匹配
屈服強度匹配是用焊縫金屬的屈服強度與母材金屬的屈服強度的比值表示焊縫金屬屈服強度大於母材金屬屈服強度時稱為高匹配(M>1),反之則稱為低匹配(M<1)
其他匹配強度原則類似。
焊接接頭的設計原則普遍遵循「等強匹配」(實際超強),即保證焊接接頭的室溫抗拉強度不低於母材金屬的室溫抗拉強度,使焊接接頭靜載拉伸最終斷在母材上,從而保證接頭的安全。
❻ 選用焊條時有哪些基本原則
選用原則:
1、考慮焊縫金屬力學性能和化學成分對於普通結構鋼,通常要求焊縫金屬與內母材等強度容,應選用熔敷金屬抗拉強度等於或稍高於母材的焊條。
2、考慮焊接構件使用性能和工作條件對承受載荷和沖擊載荷的焊件,除滿足強度要求外,主要應保證焊縫金屬具有較高的沖擊韌性和塑性,可選用塑、韌性指標較高的低氫型焊條。
3、考慮焊接結構特點及受力條件對結構形狀復雜、剛性大的厚大焊接件,由於焊接過程中產生很大的內應力,易使焊縫產生裂紋,應選用抗裂性能好的鹼性低氫焊條。
4、考慮施工條件和經濟效益在滿足產品使用性能要求的情況下,應選用工藝性好的酸性焊條。
焊芯的分類:
焊芯是根據國家標准「焊接用鋼絲」(GB 1300-77)的規定分類的,用於焊接的專用鋼絲可分為碳素結構鋼、合金結構鋼、不銹鋼三類。
要求:
1、容易引弧,保證電弧穩定,在焊接過程中飛濺小。
2、葯皮熔化速度應慢於焊芯熔化速度,以造成喇叭狀的套簡(套筒長度應小於焊芯直徑),有利於熔滴過渡和造成保護氣氛。
3、熔渣的比重應小於熔化金屬的比重,凝固溫度也應稍低於金屬凝固溫度,渣殼應易脫掉。
❼ 什麼叫等強度焊接
等強度焊接是指所用焊材的強度和母材基本匹配,即焊接中所說的等強原則.
❽ 焊接術語接頭的塑性和韌性是什麼意思
鋼材焊接性能的好壞主要取決於它的化學組成。而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碳元素,也就是說金屬含碳量的多少決定了它的可焊性。鋼中的其他合金元素大部分也不利於焊接,但其影響程度一般都比碳小得多。鋼中含碳量增加,淬硬傾向就增大,塑性則下降,容易產生焊接裂紋。通常,把金屬材料在焊接時產生裂紋的敏感性及焊接接頭區力學性能的變化作為評價材料可焊性的主要指標。所以含碳量越高,可焊性越差。所以,常把鋼中含碳量的多少作為判別鋼材焊接性的主要標志。含碳量小於0.25%的低碳鋼和低合金鋼,塑性和沖擊韌性優良,焊後的焊接接頭塑性和沖擊韌性也很好。焊接時不需要預熱和焊後熱處理,焊接過程普通簡便,因此具有良好的焊接性。隨著含碳量增加,大大增加焊接的裂紋傾向,所以,含碳量大於0.25%的鋼材不應用於製造鍋爐、壓力容器的承壓元件。
❾ 選用焊接方法與焊接材料原則是什麼
焊接方法通常按如下原則選擇,所選用的焊接方法必須能保證焊接質量,達到產品設計的技術要求;同時能提高焊接生產效率、降低製造成本和改善勞動條件。
選擇的一般方法是:針對產品的材料性能和結構特徵,根據各種焊接方法的特點,結合產品的生產類型和生產條件等因素,做綜合分析後選定。在這里,母材的性能和結構特徵往往是決定性的。
一、 對母材性能的考慮
1、母材的物理性能 須注意母材的導熱、導電、熔點等性能。對於熱導率高的金屬材料,應選用熱輸入大,焊透能力強焊接方法;對於熱敏感的材料,易用熱輸入小的焊接方法等。
2、母材的力學性能 主要指母材的強度、塑性、韌性和硬度等。既要看母材的力學性能是否易於實現金屬之間的連接,又要看焊後接頭的力學性能會不會發生改變,發生改變後會不會影響安全使用等。
3、母材的冶金性能 決定母材冶金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它的化學成分。高碳鋼或碳當量高的合金結構鋼宜採用冷卻速度緩慢的焊接方法,以減少熱影響區開裂傾向;對於冶金相容性較差的異種金屬應選擇固相焊法,如擴散焊、釺焊等。
二、對產品結構特徵的考慮
1、結構的幾何形狀和尺寸 主要考慮產品是否具有焊接時所需的操作空間和位置。大型的金屬結構如船體等,不存在操作空間困難,但其體積過於龐大,需選用能全位置焊的方法;微型的電子器件,一般尺寸小,焊後不再加工,要求精密,宜選用熱量小而集中的焊接方法,如電子束焊、激光焊等
2、焊件厚度 每一種焊接方法都有一定的適用厚度和范圍,超出此范圍難以保證焊接質量。對於熔焊而言,是以焊透而不燒穿為前提。可焊最小的厚度是指在穩定狀態下單面單道焊恰好焊透而不燒穿。
3、接頭形式 焊接接頭形式通常由產品結構形狀、使用要求和材料厚度等因素決定。對接、搭接、T型接和角接是最基本的形式。這些接頭形式對大部分熔焊方法均能適應,有些搭接接頭常常是為了適應某些壓焊或釺焊方法而設計。對於桿、棒、管子的對接,一般宜選用閃光對焊或摩擦焊等。
4、焊接位置 在不能變位的情況下焊接焊件上所有焊縫,就會因焊縫處在不同空間位置而採用平焊、立焊、橫焊和仰焊等四種不同位置的焊接。一種焊接方法能進行這四種位置的焊接稱可全位置焊的方法。
焊接材料選用原則
應根據母材的化學成分、力學性能、焊接性能並結合壓力容器的結構特點、使用條件及焊接方法綜合考慮選用焊接材料,必要時通過試驗確定。
工藝人員、設計人員應當綜合考慮焊條力學性能熱處理規范、焊件製造工藝特點(主要是焊後熱處理、焊接返修)和鋼材特點,選用相應的焊材。對帶「G」焊條加上「規定出焊縫金屬夏比v型缺口沖擊吸收功」,對鉻鉬鋼焊條、焊接低溫鋼的鎳鋼焊條,提高了焊縫金屬夏比V型缺口沖擊功驗收指標,以便與鋼板要求相適應。
通常都是按熔敷金屬名義保證值來選用焊接材料,而熔敷金屬實際強度又往往超出名義保證值很多,如再考慮冶金因素或熔合比的作用,實際焊縫金屬的強度水乎將遠遠高出焊接材料熔敷金屬的名義保證值。願望是「低強」匹配,現實可能是「等強」;願望是「等強」,現實可能是「超強」。必須根據焊縫實際強度水平來分析匹配問題。 焊條、焊劑與碳鋼葯芯焊絲國家標准和產品樣本都沒有規定熔敷金屬拉伸強度上限,在壓力容器用焊材訂貨技術條件出台前,JB/T4709-2000 規定「焊縫金屬應保證力學性能,且不應超過母材標准規定的抗拉強度上限值加30 MPa」。
對於耐熱型低合金鋼和高合金鋼的焊縫金屬在保證力學性能前提下還應分別保證化學成分或耐腐蝕性能,「保證」的實際意義對鉻鉬鋼來講是化學成分,對高合金鋼來講則是耐腐蝕性能「應高於或等於相應母材標准規定值下限或滿足圖樣規定的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