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簡述焊接的定義以及分類有哪些
焊接與焊接方法:
焊接 焊接就是通過加熱加壓的手段,在填充材料或者不填充材料的情況下,使兩個分離的固體產生原子(分子)間重新結合,形成永久性連接的方法。焊接分類見附圖:
② 焊接當量如何理解定義是什麼如何去計算作用主要是什麼
碳當量:
碳和硅是鑄鐵的主要組成元素,又都是強烈促進石墨化的元素,一般情況下碳和硅含量越高,越有利於石墨化。為了簡化和避免使用多元合金相圖,可以將碳、硅等元素,按照其影響石墨化的程度,以一定的比例近似換算成相應的碳含量,這就是碳當量。
鋼的碳當量就是把鋼中包括碳在內的對淬硬、冷裂紋及脆化等有影響的合金元素含量換算成碳的相當含量。通過對鋼的碳當量和冷裂敏感指數的估算,可以初步衡量低合金高強度鋼冷裂敏感性的高低,這對焊接工藝條件如預熱、焊後熱處理、線能量等的確定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50年代初,當時鋼的強化主要採用碳錳,在預測鋼的焊接性時,應用較廣泛的碳當量公式主要有國際焊接學會(IIW)所推薦的公式和日本JIS標准規定的公式。
60年代以後,人們為改進鋼的性能和焊接性,大力發展了低碳微量多合金之類的低合金高強度鋼,同時又提出了許多新的碳當量計算公式。
由於各國所採用的試驗方法和鋼材的合金體系不盡相同,所以應搞清楚各國所使用的碳當量公式的來源、用途及應用范圍等,以免應用不當。
1國際焊接學會推薦的08韓國飾品加盟碳當量公式CE(IIW):
CE(IIW)=C+Mn/6+(Cr+Mo+V)/5+(Ni+Cu)/15(%)
(1)(式中的元素符號均表示該元素的質量分數,下同。)
該式主要適用於中、高強度的非調質低合金高強度鋼(σb=500~900 MPa。當板厚小於20 mm,CE(IIW)<0.40%時,鋼材淬硬傾向不大,焊接性良好,不需預熱;CE(IIW)=0.40%~0.60%,特別當大於0.5%時,鋼材易於淬硬,焊接前需預熱。
2日本推薦的碳當量公式
2.1日本JIS和WES標准規定的碳當量公式:
Ceq(JIS)=C+Mn/6+Si/24+Ni/40+Cr/5+Mo/4+V/14(%)
(2)該式主要適用於低碳調質的低合金高強度鋼(σb=500~1000 MPa)。
當板厚小於25 mm,手工焊線能量為17 kJ/cm時,確定的預熱溫度大致如下:
鋼材σb=500 MPa,Ceq(JIS)≈0.46%,不預熱
σb=600 MPa,Ceq(JIS)≈0.52%,預熱75 ℃
σb=700 MPa,Ceq(JIS)≈0.52%,預熱100 ℃
σb=800 MPa,Ceq(JIS)≈0.62%,預熱150 ℃
(1)、(2)式均適用於含碳量偏高的鋼種(C≥0.18%),即C≤0.20%;Si≤0.55%;Mn≤1.5%;Cu≤0.50%;Ni≤2.5%;Cr≤1.25%;Mo≤0.70%;V≤0.1%;B≤0.006%。
2.2Pcm公式
日本伊藤等人進行了大量試驗後,提出了冷裂敏感指數(Pcm)的計算公式:
Pcm=C+Si/30+(Mn+Cu+Cr)/20+Ni/60+Mo/15+V/10+5B(%)(3)
該式適用於C=0.07%~0.22%,σb=400~1000 MPa的低合金高強度鋼。
適用化學成分范圍:C 0.07%~0.22%;Si 0~0.60%;Mn 0.40%~1.40%;Cu 0~0.50%;Ni 0~1.20%;Cr 0~1.20%;Mo 0~0.70%;V 0~0.12%;Nb 0~0.04%;Ti 0~0.05%;B 0~0.005%。
伊藤等又根據Pcm、板厚h或拘束度(R),建立了冷裂敏感性(Pw)、冷裂敏感指數(Pcm)及防止冷裂所需要的預熱溫度的計算公式
Pw=Pcm+[H]/60+h/600(3-1)
或Pw=Pcm+[H]/60+R/40000 (3-2)
式中,[H]熔敷金屬中擴散氫含量(ml/100g,甘油法)
R接縫拉伸拘束度(kg/mm.mm)
h板厚(mm)
Pcm冷裂敏感指數
當Pw>0時,即有產生裂紋的可能性。
利用(3-1)、(3-2)兩公式可以計算出無裂紋焊縫所需預熱溫度:
T0=1440Pw-392(℃)
(3-1)、(3-2)兩式適用條件:擴散氫含量[H]為1.0~5.0 ml/100g;板厚為19~50 mm;線能量為17~30 kJ/cm;化學成分范圍同(3)式。
(3-1)、(3-2)兩式不僅考慮了鋼中化學成分的影響,還考慮到鋼板厚度或拘束度,以及熔敷金屬中含氫量,利用這兩式可以計算出防止冷裂紋所需的預熱溫度。
3.3新日鐵的碳當量公式
日本新日鐵公司近年來為適應工程需要提出的新的碳當量公式:CE=C+A(C){Si/24+Mn/16+Cu/15+Ni/20+(Cr+Mo+V+Nb)/5+5B}(%)(4)該CE公式是新日鐵公司近年提出的,適用於w(C)為0.034%~0.254%的鋼種,是目前應用較廣、精度較高的碳當量公式。
式中,A(C)碳的適用系數
A(C)=0.75+0.25tgh[20(C-0.12)]
③ 什麼是焊接
焊接是一種以加熱、高溫或者高壓的方式接合金屬或其他熱塑性材料如塑料的製造工藝及技術。
焊接通過下列三種途徑達成接合的目的:
1、熔焊——加熱欲接合之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卻凝固後便接合,必要時可加入熔填物輔助,它是適合各種金屬和合金的焊接加工,不需壓力。
2、壓焊——焊接過程必須對焊件施加壓力,屬於各種金屬材料和部分金屬材料的加工。
3、釺焊——採用比母材熔點低的金屬材料做釺料,利用液態釺料潤濕母材,填充接頭間隙,並與母材互相擴散實現鏈接焊件。適合於各種材料的焊接加工,也適合於不同金屬或異類材料的焊接加工。
(3)焊接定義如何理解擴展閱讀:
焊接的分類:
金屬的焊接,按其工藝過程的特點分有熔焊,壓焊和釺焊三大類。
在熔焊的過程中,如果大氣與高溫的熔池直接接觸的話,大氣中的氧就會氧化金屬和各種合金元素。大氣中的氮、水蒸汽等進入熔池,還會在隨後冷卻過程中在焊縫中形成氣孔、夾渣、裂紋等缺陷,惡化焊縫的質量和性能。
為了提高焊接質量,人們研究出了各種保護方法。例如,氣體保護電弧焊就是用氬、二氧化碳等氣體隔絕大氣,以保護焊接時的電弧和熔池率;
又如鋼材焊接時,在焊條葯皮中加入對氧親和力大的鈦鐵粉進行脫氧,就可以保護焊條中有益元素錳、硅等免於氧化而進入熔池,冷卻後獲得優質焊縫。
各種壓焊方法的共同特點,是在焊接過程中施加壓力,而不加填充材料。多數壓焊方法,如擴散焊、高頻焊、冷壓焊等都沒有熔化過程,因而沒有像熔焊那樣的,有益合金元素燒損和有害元素侵入焊縫的問題,從而簡化了焊接過程,也改善了焊接安全衛生條件。
同時由於加熱溫度比熔焊低、加熱時間短,因而熱影響區小。許多難以用熔化焊焊接的材料,往往可以用壓焊焊成與母材同等強度的優質接頭。
焊接時形成的,連接兩個被連接體的接縫稱為焊縫。焊縫的兩側在焊接時,會受到焊接熱作用,而發生了組織和性能變化,這一區域被稱作為熱影響區。
焊接時因工件材料焊接材料、焊接電流等方面的不同。惡化焊接性這就需要調整焊接的條件,焊前對焊件介面處的預熱、焊時保溫和焊後熱處理,可以改善焊件的焊接質量。
另外,焊接是一個局部的迅速加熱和冷卻過程,焊接區由於受到四周工件本體的拘束而不能自由膨脹和收縮,冷卻後在焊件中便產生焊接應力和變形。重要產品焊後都需要消除焊接應力,矯正焊接變形。
現代焊接技術已能焊出無內外缺陷的、機械性能等於甚至高於被連接體的焊縫。被焊接體在空間的相互位置稱為焊接接頭,接頭處的強度除受焊縫質量影響外,還與其幾何形狀、尺寸、受力情況和工作條件等有關。接頭的基本形式有對接、搭接、丁字接(正交接)和角接等。
對接接頭焊縫的橫截面形狀,決定於被焊接體在焊接前的厚度和兩接邊的坡口形式。焊接較厚的鋼板時,為了焊透而在接邊處開出各種形狀的坡口,以便較容易地送入焊條或焊絲。
坡口形式有單面施焊的坡口和兩面施焊的坡口。選擇坡口形式時,除保證焊透外還應考慮施焊方便,填充金屬量少,焊接變形小和坡口加工費用低等因素。
厚度不同的兩塊鋼板對接時,為避免截面急劇變化引起嚴重的應力集中,常把較厚的板邊逐漸削薄,達到兩接邊處等厚。
對接接頭的靜強度和疲勞強度比其他接頭高。在交變、沖擊載荷下或在低溫高壓容器中工作的聯接,常優先採用對接接頭的焊接。
搭接接頭的焊前准備工作簡單,裝配方便,焊接變形和殘余應力較小,因而在工地安裝接頭和不重要的結構上時常採用。一般來說,搭接接頭不適於在交變載荷、腐蝕介質、高溫或低溫等條件下工作。
採用丁字接頭和角接頭通常是由於結構上的需要。丁字接頭上未焊透的角焊縫工作特點與搭接接頭的角焊縫相似。
當焊縫與外力方向垂直時便成為正面角焊縫,這時焊縫表面形狀會引起不同程度的應力集中;焊透的角焊縫受力情況與對接接頭相似。
角接頭承載能力低,一般不單獨使用,只有在焊透時,或在內外均有角焊縫時才有所改善,多用於封閉形結構的拐角處。
焊接產品比鉚接件、鑄件和鍛件重量輕,對於交通運輸工具來說可以減輕自重,節約能量。焊接的密封性好,適於製造各類容器。發展聯合加工工藝,使焊接與鍛造、鑄造相結合,可以製成大型、經濟合理的鑄焊結構和鍛焊結構,經濟效益很高。
採用焊接工藝能有效利用材料,焊接結構可以在不同部位採用不同性能的材料,充分發揮各種材料的特長,達到經濟、優質。焊接已成為現代工業中一種不可缺少,而且日益重要的加工工藝方法。
在近代的金屬加工中,焊接比鑄造、鍛壓工藝發展較晚,但發展速度很快。焊接結構的重量約占鋼材產量的45%,鋁和鋁合金焊接結構的比重也不斷增加。
未來的焊接工藝,一方面要研製新的焊接方法、焊接設備和焊接材料,以進一步提高焊接質量和安全可靠性,如改進現有電弧、等離子弧、電子束、激光等焊接能源;運用電子技術和控制技術,改善電弧的工藝性能,研製可靠輕巧的電弧跟蹤方法。
另一方面要提高焊接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如焊機實現程序控制、數字控制;研製從准備工序、焊接到質量監控全部過程自動化的專用焊機;在自動焊接生產線上,推廣、擴大數控的焊接機械手和焊接機器人,可以提高焊接生產水平,改善焊接衛生安全條件。
④ 焊接的定義何為熔焊
熔焊,又叫熔化焊,是一種最常見的焊接方法。英文:Fusion welding 所謂熔焊,是指焊接過程中,將焊接接頭在高溫等的作用下至熔化狀態。由於被焊工件是緊密貼在一起的,在溫度場、重力等的作用下,不加壓力,兩個工件熔化的融液會發生混合現象。待溫度降低後,熔化部分凝結,兩個工件就被牢固的焊在一起,完成焊接的方法。由於在焊接過程中固有的高溫相變過程,在焊接區域就產生了熱影響區。固態焊接和熔焊正相反,固態焊接沒有金屬的熔化。 熔焊可以分為:電弧焊、電渣焊、氣焊、電子束焊、激光焊等。最常見的電弧焊又可以進一步分為:手工電弧焊(焊條電弧焊)、氣體保護焊、埋弧焊、等離子焊等。 q=IU/v 式中I——焊接電流(A); U——電弧電壓(V); v——焊接速度(mm/s); q——熱輸入(J/mm)。 例如,一厚度為12mm的低碳鋼板,採用雙面埋弧焊,焊接參數為焊絲直徑4mm,焊接電流600A,電弧電壓38V焊接速度8mm/s,此時熱輸入為 q=(600A×38V)÷8mm/s=22800J/s÷8mm/s=2600J/mm 熱輸入綜合了焊接電流、電弧電壓和焊接速度三大焊接參數。熱輸入增大時,熱影響區寬度增大,加熱到高溫的區域增寬,焊件在高溫的停留時間增長,同時冷卻速度減慢。
⑤ 焊接的意思是什麼
焊接的意思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同種或異種材料通過原子或分子之間的結合和擴散連接成一體的工藝過程。
連接的方法有熱焊和冷焊方式。熱焊就是通過加熱使焊接部位熔化成熔池,熔池冷卻凝固後便接合,具體方式有電焊、氣焊、釺焊、激光焊、電子束焊、感應焊和摩擦焊等;冷焊是通過加壓或機械的方式使零件間形成原子或分子之間的結合,具體方式有壓力焊和鉚焊等。每種焊接方式具體說明如下:
電焊——通過電弧加熱要接合的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卻凝固後便接合,加熱時加入焊接材料,它適合各種金屬和合金的焊接。電焊可以細分成,普通電焊、氬弧焊、埋弧焊和電阻焊等等。
氣焊——燃燒氣體加熱接合之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卻凝固後便接合,必要時可加入熔填物輔助,它是適合各種金屬、合金和非金屬的焊接加工。不同的火焰溫度適合不同焊接,比如煤氣噴燈可以焊接塑料,而氧炔焰可以焊接鋼材。
釺焊——採用比母材熔點低的金屬材料做釺料,利用液態釺料潤濕母材,填充接頭間隙,並與母材互相擴散實現鏈接焊件。適合於各種材料的焊接加工,也適合於不同金屬或異類材料的焊接加工。釺焊廣泛應用在電子行業。
激光焊——通過激光加熱要焊接的材料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卻凝固後便接合,必要時可加入熔填物輔助,因為激光溫度很高,它適合各種金屬、非金屬甚至是不同材料之間的焊接。比如可以將金屬焊接到陶瓷上。
電子束焊——通過電子束加熱要接合的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卻凝固後便接合,必要時可加入熔填物輔助,它適合各種金屬和合金的焊接。
感應焊——通過感應加熱要接合的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卻凝固後便接合,必要時可加入熔填物輔助,它適合各種金屬和合金的焊接。
摩擦焊——通過摩擦加熱要接合的工件使接觸部份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卻凝固後便接合,它適合各種金屬和合金的焊接。
壓力焊——焊接過程必須對焊件施加壓力,屬於各種金屬材料和部分金屬材料的加工。
鉚焊——通過其他材料連接被焊接工件,通過機械彷彿把它們連接起來,可以連接各種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
隨著科技的發展,更多的焊接方法被開發出來,比如現在開始應用的等離子焊接、微電流焊接等。
焊接方式應用廣泛,但多數都可能給操作者帶來危險,所以在進行焊接時必須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焊接給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包括燒傷、觸電、視力損害、吸入有毒氣體、紫外線照射過度等。
⑥ 焊接的定義是什麼,
焊接:
焊接:也稱作熔接、鎔接,是一種以加熱、高溫或者高壓的方式接合金屬或其他熱塑性材料如塑料的製造工藝及技術。
焊接通過下列三種途徑達成接合的目的:
1,、加熱欲接合之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卻凝固後便接合,必要時可加入熔填物輔助;
2、單獨加熱熔點較低的焊料,無需熔化工件本身,借焊料的毛細作用連接工件(如軟釺焊、硬焊);
3、在相當於或低於工件熔點的溫度下輔以高壓、疊合擠塑或振動等使兩工件間相互滲透接合(如鍛焊、固態焊接)。
依具體的焊接工藝,焊接可細分為氣焊、電阻焊、電弧焊、感應焊接及激光焊接等其他特殊焊接。
焊接的能量來源有很多種,包括氣體焰、電弧、激光、電子束、摩擦和超聲波等。除了在工廠中使用外,焊接還可以在多種環境下進行,如野外、水下和太空。無論在何處,焊接都可能給操作者帶來危險,所以在進行焊接時必須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焊接給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包括燒傷、觸電、視力損害、吸入有毒氣體、紫外線照射過度等。
⑦ 說明焊接的定義,焊接的物理本質是什麼採取哪些工藝措施可以實現焊接
通過加壓或加熱,或兩者並用、使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工件達到原子結合加工工藝方法、純手打望採納
⑧ 什麼叫焊接
焊接是被焊工件的材質(同種或異種),通過加熱或加壓或兩者並用,並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的材質達到原子間的結合而形成永久性連接的工藝過程。
⑨ 焊接定義
焊接的定義如下:
焊接也稱作熔接、鎔接,是一種以加熱、高溫或者高壓的方式接合金屬或其他熱塑性材料如塑料的製造工藝及技術。
焊接過程中,工件和焊料熔化形成熔融區域,熔池冷卻凝固後便形成材料之間的連接。這一過程中,通常還需要施加壓力。焊接的能量來源有很多種,包括氣體焰、電弧、激光、電子束、摩擦和超聲波等。19世紀末之前,唯一的焊接工藝是鐵匠沿用了數百年的金屬鍛焊。最早的現代焊接技術出現在19世紀末,先是弧焊和氧燃氣焊,稍後出現了電阻焊。20世紀早期,隨著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對軍用器材廉價可靠的連接方法需求極大,故促進了焊接技術的發展。今天,隨著焊接機器人在工業應用中的廣泛應用,研究人員仍在深入研究焊接的本質,繼續開發新的焊接方法,以進一步提高焊接質量。
焊接是兩種或兩種以上同種或異種材料通過原子或分子之間的結合和擴散連接成一體的工藝過程。
促使原子和分子之間產生結合和擴散的方法是加熱或加壓,或同時加熱又加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