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各構件在製作時要在待施焊的位置預留50mm的焊接收縮餘量,請具體的解釋一下。
確定是50mm?還是5mm?一般工件在加熱後冷卻下來就會產生變形,而焊接有熱量的輸入,再加上焊縫的版收縮,變形就權不可避免了。所以一般焊接都要留有餘量,以保證後續加工能夠實現或是工件尺寸得到保證。焊縫收縮有一定的經驗公式,一般按照焊縫的寬度計算,收縮量在7~8%,比如說焊縫寬20mm,收縮量大概是1.4~1.6mm 的樣子,這個只是個參考,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如果滿意請採納~
② 什麼是焊接收縮餘量
構件間焊接收縮是不可避免的,為保證焊接後各構件尺寸符合設計值,因此各構件版間的定位尺寸關系應權和設計要求的尺寸有一定的差別,這個差別值是為了彌補焊接收縮值的,各構件間的定位尺寸和設計尺寸的差別值就是你要問的焊接收縮餘量。
例如某焊接要求:焊接構件時焊接收縮餘量:縱向1.5‰~2‰;橫向1‰~1.5‰,按以上要求留夠焊縫收縮餘量。
③ 從焊接工藝上分析,哪些因素影響著焊縫收縮量
(1)線膨脹系數大的材料,收縮量大。
(2)隨焊縫的長度增加,影響收縮量大。
(3)對接焊縫的橫向收縮比角焊縫的橫向收縮量大。
(4)連續焊縫比間斷焊縫的收縮量大。
(5)多層焊時,第一層焊縫引起的收縮量大。
(6)線能量大的焊縫收縮量大。
④ 焊接收縮量如何計算
焊接收縮應力,目前還沒有一個公認的計算公式。所以也就沒有適用的收縮應力計算方法版。
其原因權我認為有以下幾點:1.焊接方法很多,熱源種類多,其應力大小無法統一;2.焊接母材和焊接材料的物理性能不一致;3.人為因素無法排除。
因此,我認為,焊接的精確計算研究還在發展階段,等待有志之士去開發。
⑤ 在哪本書或那個標准里可以找到「焊接填充、焊接蓋面」標准解釋,謝謝了,誰有的話給我發一份,重謝!
在最新版的《焊接詞典》第三版就有解釋,建議在焊林院內置的焊接詞典直接搜索。
我給你個截圖
⑥ 不銹鋼薄板焊接預留多寬的收縮縫
一般留1—2MM左右就可以了,如果1.0以下的話還可以不留,當然,薄板用填充焊絲,厚板就需要。
⑦ 焊接收縮量
相同厚度的不同材質、不同厚度的相同材質,他們的焊接收縮量或收縮系數是不同的。不同的焊接工藝收縮量也是不同的,要靠你的長期經驗積累才能掌握。別人的數據告訴你未必好用
⑧ 用氬弧焊焊接組合件時,工件縮短多少
焊接後一般工件會收縮,其收縮量和焊縫大小以及工件的結構厚度有很大關系。這個縮短需要試驗後才能有個比較准確的數值。
先做一個樣品,焊接後測量收縮量,然後批量生產時留出收縮的長度,這樣尺寸就能控制更精確了。
⑨ 什麼是焊接收縮量
我想熱長冷縮你是懂的,焊接時焊接熔池是液態的,體積會相應增加,冷卻凝固後當然會收縮,這個收縮了多少就是收縮量。
⑩ 不銹鋼板焊接收縮量是多少
那要根據你所焊接鋼板的厚度和焊縫的大小而定的,焊縫越大收縮量也就越大,焊縫越小收縮量也就越小,如果是無縫對接焊五個毫米的不銹鋼板那他的收縮量大概在0.2毫米左右。希望能幫到你,有其他問題也可以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