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焊前預熱和焊後熱處理的范圍、目的和方法
焊前預熱和後熱是為了降低焊縫的冷卻速度,防止接頭生成淬硬組織,產生冷裂紋。焊前預熱溫度一般在100-200度,
後熱不屬於熱處理,也是一種緩冷措施,後熱的溫度在200-300度,有的單純是為了緩冷,有的是針對消氫處理的,一定的後熱溫度,能使焊縫中氫擴散出來,不至於集聚導致裂紋。後熱保溫時間要根據工件厚度來確定,一般不會低於0.5小時的。
焊後熱處理的就多了,主要分為四種:
1低於下轉變溫度進行的焊後熱處理,如消除應力退火,溫度一般在600-700之間,主要目的是消除焊接殘余應力,
2高於上轉變溫度進行的焊後熱處理,如正火,溫度在950-1150之間,細化晶粒,改善材料的力學性能,再如不銹鋼的固熔、穩定化處理,溫度在1050左右,提高不銹鋼的耐蝕性能。尤其是抗晶間腐蝕的能力。再如淬火,不同的淬火工藝能得到不同的效果,提高鋼的耐磨性,硬度等。
3先高於上轉變溫度進行處理再進行低於下轉變溫度下的熱處理。比如正火加回火,淬火加回火等。
4在上下轉變溫度之間進行的焊後熱處理。750-900之間,一些材料的實效強化重結晶退火等。
想詳細的了解,建議找些書看看。不好講的太詳細。
錯誤之處,大家多多批評。
⑵ 硬質合金焊接時保溫用什麼方法
用石灰粉或者膨化珍珠粉。市場上都能買的到。焊後放進去一直到冷卻。不過也許你用的刀頭材質不對才會造成開裂的。一般情況下材質對應工作對象一致了不會開裂。
⑶ 焊縫的預熱,後熱和焊後熱處理是什麼(特別是後熱是什麼意思)
預熱是焊前將坡口及坡口兩端100mm區域加熱到預定溫度的工序,主要用來降低焊縫的冷卻速度和焊接應力,一般用於厚板或淬硬傾向較大的材料。
後熱是指焊接後立即對焊件的全部(或局部)進行加熱或保溫,使其緩冷的工藝措施。後熱的目的是降低焊接接頭特別是熱影響區中擴散氫的含量,所以又稱去氫處理,是焊接某些低合金結構鋼預防產生延遲裂紋的重要工藝措施。後熱溫度一般為200~350℃,時間不少於30分。
焊後熱處理主要是為了消除殘余應力的。
詳情見我下面的粘貼內容:
重要構件的焊接、合金鋼的焊接及厚部件的焊接,都要求在焊前必須預熱。焊前預熱的主要作用如下:
(1)預熱能減緩焊後的冷卻速度,有利於焊縫金屬中擴散氫的逸出,避免產生氫致裂紋。同時也減少焊縫及熱影響區的淬硬程度,提高了焊接接頭的抗裂性。
(2)預熱可降低焊接應力。均勻地局部預熱或整體預熱,可以減少焊接區域被焊工件之間的溫度差(也稱為溫度梯度)。這樣,一方面降低了焊接應力,另一方面,降低了焊接應變速率,有利於避免產生焊接裂紋。
(3)預熱可以降低焊接結構的拘束度,對降低角接接頭的拘束度尤為明顯,隨著預熱溫度的提高,裂紋發生率下降。
預熱溫度和層間溫度的選擇不僅與鋼材和焊條的化
學成分有關,還與焊接結構的剛性、焊接方法、環境溫度等有關,應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後確定。另外,預熱溫度在鋼材板厚方向的均勻性和在焊縫區域的均勻性,對降低焊接應力有著重要的影響。局部預熱的寬度,應根據被焊工件的拘束度情況而定,一般應為焊縫區周圍各三倍壁厚,且不得少於150-200毫米。如果預熱不均勻,不但不減少焊接應力,反而會出現增大焊接應力的情況。
焊後熱處理的目的有三個:消氫、消除焊接應力、改善焊縫組織和綜合性能。
焊後消氫處理,是指在焊接完成以後,焊縫尚未冷卻至100℃以下時,進行的低溫熱處理。一般規范為加熱到200~350℃,保溫2-6小時。焊後消氫處理的主要作用是加快焊縫及熱影響區中氫的逸出,對於防止低合金鋼焊接時產生焊接裂紋的效果極為顯著。
在焊接過程中,由於加熱和冷卻的不均勻性,以及構件本身產生拘束或外加拘束,在焊接工作結束後,在構件中總會產生焊接應力。焊接應力在構件中的存在,會降低焊接接頭區的實際承載能力,產生塑性變形,嚴重時,還會導致構件的破壞。
消應力熱處理是使焊好的工件在高溫狀態下,其屈服強度下降,來達到鬆弛焊接應力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整體高溫回火,即把焊件整體放入加熱爐內,緩慢加熱到一定溫度,然後保溫一段時間,最後在空氣中或爐內冷卻。用這種方法可以消除80%-90%的焊接應力。另一種方法是局部高溫回火,即只對焊縫及其附近區域進行加熱,然後緩慢冷卻,降低焊接應力的峰值,使應力分布比較平緩,起到部分消除焊接應力的目的。
有些合金鋼材料在焊接以後,其焊接接頭會出現淬硬組織,使材料的機械性能變壞。此外,這種淬硬組織在焊接應力及氫的作用下,可能導致接頭的破壞。如果經過熱處理以後,接頭的金相組織得到改善,提高了焊接接頭的塑性、韌性,從而改善了焊接接頭的綜合機械性能。
⑷ 關於焊後退火和焊後回火還有焊後保溫
退火含碳量較高的焊接後急冷組織轉變造成淬火性質的採用退火。
消除焊接應力採用回火,保溫緩冷是為了避免造成變形、開裂、淬硬。
⑸ 焊縫怎樣保溫
沒有,可以用保溫材料,或干沙.這是土辦法
⑹ 管道焊介面怎樣保溫
用環形陶瓷保溫柵,這種保溫柵是採用陶瓷內穿電線用恆定溫控儀調專節的,焊接後熱執行屬焊接工藝的溫度很准確。
如果你知識希望焊接完成後保溫空冷的話,就只需要才用石棉用東西固定包裹在焊口就行。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⑺ 求焊接工藝和焊接作業指導書,焊接後需要前需要預熱嗎焊接後需要保溫嗎
焊前預熱和焊後預熱都是為了防止脆硬組織導致的裂紋產生,一般都是冷裂紋。
20G這種材質焊專接性能良好屬,正常焊接過程中不會有冷裂紋的產生,沒有必要預熱。不過看你的管子壁厚,算是比較厚的,可以根據厚度適當考慮預熱,150度左右。也做過這個東西,不預熱的話,如果第一層焊道沒有裂紋產生,那後繼的焊接應該也不會有裂紋。預熱和後熱是減少焊接中脆硬組織出現的有效方法,你們應該有這個方面的評定的,那是最有說服力的。
⑻ 關於焊接工藝評定熱處理保溫溫度和保溫時間范圍
焊接工藝評定的熱抄處理時間,應該按試板的厚度確定,但是,一般焊接工藝試板厚度和實際工件相差不會太大,因此應該參照實際生產情況確定熱處理(工藝)規范。
焊後熱處理多為消除應力處理,加熱溫度較低,沒有組織變化(無相變),保溫時間主要取決於接頭的應力狀態及材料的性質,故保溫時間比較寬泛,如保溫1-2小時。因此,你在此范圍內選擇都是合適的。是符合標準的規定的。
我的理解,只要沖擊試件要在原試板上截取,熱處理時間的問題就沒有。
增加線能量就是焊接工藝參數變化了,當然要重新評定了。不過美國標准特別注重接頭的塑韌性,因此只讓你補加了沖擊。
⑼ 焊接預熱後一般除了用石棉保溫,還可以用什麼保溫
焊接預熱或者焊後熱處理,需要保溫的話,現在用硅酸鋁棉進行保溫。石棉保溫現在一般不被允許。
另外,現在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新型的保溫棉應運而生。
新型保溫棉是將高純度的黏土熟料、氧化鋁粉、硅石粉、鉻英砂等原料在工業電爐中高溫熔融,形成流體。然後採用壓縮空氣噴吹或用甩絲機甩絲成纖維狀,經過集棉器集棉,形成保溫棉。保溫棉可進一步加工成纖維毯、板、紙、布、繩等製品。陶瓷纖維是一種高效絕熱材料,具有重量輕、強度高、抗氧化、導熱率低、柔軟性好、耐腐蝕、熱容小及隔音等特點。
保溫棉可單獨作為保溫防寒材料廣泛使用於旅客列車、體育場、戲劇院。是玻璃棉防寒材料的理想替代品,與人體皮膚直接接觸,不會產生任何有害作用,是一種無毒、無害、無污染的新型保溫材料。
⑽ 硬質合金木工刀具焊接如何保溫才能不出現裂紋
焊接好的合金刀片要以最快的速度放入事先准備好的石灰粉中保溫12小時以上,石灰用一般的鐵盒或鐵桶裝即可,刀片要埋入石灰中不與鐵桶接觸以保證保溫效果,總之要讓焊接好的刀片慢慢冷卻才可防止出現裂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