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焊縫的預熱,後熱和焊後熱處理是什麼(特別是後熱是什麼意思)
預熱是焊前將坡口及坡口兩端100mm區域加熱到預定溫度的工序,主要用來降低焊縫的冷專卻速度和焊接應力,屬一般用於厚板或淬硬傾向較大的材料。
後熱是指焊接後立即對焊件的全部進行加熱或保溫,使其緩冷的工藝措施。
後熱的目的是降低焊接接頭特別是熱影響區中擴散氫的含量,所以又稱去氫處理,是焊接某些低合金結構鋼預防產生延遲裂紋的重要工藝措施,後熱溫度一般為200~350℃,時間不少於30分。
焊接時,為保證焊接質量而選定的諸物理量(例如,焊接電流、電弧電壓、焊接速度、線能量等)的總稱為焊接工藝參數。工藝參數對焊縫形狀的影響如下:
焊接電流當其它條件不變時,增加焊接電流,焊縫厚度和余高都增加,而焊縫寬度則幾乎保持不變(或略有增加)。
電弧電壓當其它條件不變時,電弧電壓增大,焊縫寬度顯著增加,而焊縫厚度和余高略有減少焊接速度當其它條件不變時,焊接速度增加,焊縫寬度、焊縫厚度和余高都減少。
② 管子p91材料需要一邊焊接一邊消氫嗎
消氫處理是焊接後對焊縫區域加熱的。
焊接過程中不需要消氫,反而要控制好層間溫度,不能過低或過高。
③ 焊後熱處理是指
預熱是焊前將坡口及坡口兩端100mm區域加熱到預定溫度的工序,主要用來降低焊縫的冷卻速度和焊接應力,一般用於厚板或淬硬傾向較大的材料。
後熱是指焊接後立即對焊件的全部(或局部)進行加熱或保溫,使其緩冷的工藝措施。後熱的目的是降低焊接接頭特別是熱影響區中擴散氫的含量,所以又稱去氫處理,是焊接某些低合金結構鋼預防產生延遲裂紋的重要工藝措施。後熱溫度一般為200~350℃,時間不少於30分。
焊後熱處理主要是為了消除殘余應力的。
詳情見我下面的粘貼內容:
重要構件的焊接、合金鋼的焊接及厚部件的焊接,都要求在焊前必須預熱。焊前預熱的主要作用如下:
(1)預熱能減緩焊後的冷卻速度,有利於焊縫金屬中擴散氫的逸出,避免產生氫致裂紋。同時也減少焊縫及熱影響區的淬硬程度,提高了焊接接頭的抗裂性。
(2)預熱可降低焊接應力。均勻地局部預熱或整體預熱,可以減少焊接區域被焊工件之間的溫度差(也稱為溫度梯度)。這樣,一方面降低了焊接應力,另一方面,降低了焊接應變速率,有利於避免產生焊接裂紋。
(3)預熱可以降低焊接結構的拘束度,對降低角接接頭的拘束度尤為明顯,隨著預熱溫度的提高,裂紋發生率下降。
預熱溫度和層間溫度的選擇不僅與鋼材和焊條的化 學成分有關,還與焊接結構的剛性、焊接方法、環境溫度等有關,應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後確定。另外,預熱溫度在鋼材板厚方向的均勻性和在焊縫區域的均勻性,對降低焊接應力有著重要的影響。局部預熱的寬度,應根據被焊工件的拘束度情況而定,一般應為焊縫區周圍各三倍壁厚,且不得少於150-200毫米。如果預熱不均勻,不但不減少焊接應力,反而會出現增大焊接應力的情況。
焊後熱處理的目的有三個:消氫、消除焊接應力、改善焊縫組織和綜合性能。
焊後消氫處理,是指在焊接完成以後,焊縫尚未冷卻至100℃以下時,進行的低溫熱處理。一般規范為加熱到200~350℃,保溫2-6小時。焊後消氫處理的主要作用是加快焊縫及熱影響區中氫的逸出,對於防止低合金鋼焊接時產生焊接裂紋的效果極為顯著。
在焊接過程中,由於加熱和冷卻的不均勻性,以及構件本身產生拘束或外加拘束,在焊接工作結束後,在構件中總會產生焊接應力。焊接應力在構件中的存在,會降低焊接接頭區的實際承載能力,產生塑性變形,嚴重時,還會導致構件的破壞。
消應力熱處理是使焊好的工件在高溫狀態下,其屈服強度下降,來達到鬆弛焊接應力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整體高溫回火,即把焊件整體放入加熱爐內,緩慢加熱到一定溫度,然後保溫一段時間,最後在空氣中或爐內冷卻。用這種方法可以消除80%-90%的焊接應力。另一種方法是局部高溫回火,即只對焊縫及其附近區域進行加熱,然後緩慢冷卻,降低焊接應力的峰值,使應力分布比較平緩,起到部分消除焊接應力的目的。
有些合金鋼材料在焊接以後,其焊接接頭會出現淬硬組織,使材料的機械性能變壞。此外,這種淬硬組織在焊接應力及氫的作用下,可能導致接頭的破壞。如果經過熱處理以後,接頭的金相組織得到改善,提高了焊接接頭的塑性、韌性,從而改善了焊接接頭的綜合機械性能。
④ 消氫熱處理是不是局部熱處理
消氫處理也就是去除在焊接過程中焊接接頭吸收的「氫」(一般來自於焊接環境中的水分),溶解於金屬晶格中的氫使焊接接頭的塑性和韌性明顯下降,甚至產生裂紋,導致脆性斷裂,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延遲裂紋。消氫的辦法就是進行焊後立即進行熱處理,即可消除過大的焊接應力,也可使焊接接頭中的擴散氫逸出,對於不需要進行焊後熱處理的容器,也可單獨進行消氫處理,處理溫度與鋼材有關,但一般為200℃~350℃,溫度太低,消氫效果不明顯,溫度過高,若超出馬氏體轉變溫度則容易在焊接接頭中殘存馬氏體組織。並不是所有金屬材料焊接時都回產生延遲裂紋,他與材料的強度級別和化學成分有關,只有強度級別較高的低合金鋼才可能發生這一現象。
⑤ 什麼叫消氫處理其目的是什麼
氫,容易導致冷裂紋。好像氫一般是來自焊接區域的水分油污等雜質。焊前清洗打磨,預熱,把這些雜質清除。
⑥ 焊後不做消氫處理和熱處理會有什麼後果
會產生冷裂縫,焊口不牢固。
焊後消氫處理,是指在焊接完成以後,焊縫尚未冷卻至100℃以下時,進行的低溫熱處理。一般規范為加熱到200~350℃,保溫2-6小時。
焊後消氫處理的主要作用是加快焊縫及熱影響區中氫的逸出,對於防止低合金鋼焊接時產生焊接裂紋的效果極為顯著。這個溫度是通過大量實驗確定的,馬氏體組織下轉變溫度都一樣,也不是所有鋼種都能產生馬氏體組織,珠光體鋼如低碳鋼、低合金鋼是等難以淬火鋼是不能產生馬氏體組織的。
⑦ 焊後熱處理的作用是怎樣的
你好。焊接後熱處理也稱之為淬火。熱處理的目的就是為了消除焊接位置的應力。還有提升我們焊口的質量與強度的作用。
⑧ 為什麼Q345鋼板焊接後要進行消氫處理
消氫處理的目的是為了減小焊縫中的含氫量 ,防止氫致冷裂紋的產生。
⑨ 實芯氣體保護焊的焊後消氫處理有必要嗎,實芯本來就是低氫的焊接方法,有必要消氫嗎
這個問題,其必要性與否似乎應該由設計來界定。
知道消氫是一種熱處理工藝,但在實際作業過程中,我從來沒有做過,也沒有遇到過客戶、標准或者設計提出過這樣的要求。
上一份工作是油田服務公司,GMAW完成的鋼結構要求還是比較高的。因為都是用於深海採油,放置於海床上服役年限長達10-20年,深度從幾十上百甚至接近上千米,用的材料包括了普通結構鋼SJ355, 低合金高強鋼4130等。眾多的客戶規范比如BP,WOODSIDE,RELIANCE都沒有要求過消氫作業。PWHT是存在的,600+的溫度,尤其是低合金高強鋼焊縫,但這遠遠超過了單純的消氫作業溫度。
現在做壓力容器,ASME/PED都有,也使用GMAW,有的有PWHT,有的沒有,但從來沒有遇到過消氫作業要求。
⑩ 焊接消青是什麼意思
你可能寫錯了,應該是焊接消氫,是指工件焊接後立即進行熱處理,可使接頭中的擴散氫逸出,處理溫度與鋼材有關,一般是200-350度,太低消氫效果不明顯,太高易出現馬氏體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