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焊接銅像
用銀焊條 就和焊接空調管的一樣
『貳』 不銹鋼雕塑的製作流程
不銹鋼雕塑的製作流程
一、內骨架的製作
1、根據雕塑模型按比例核算到所需高度,雕塑內骨架的規格採用12#、10#、6.3#槽鋼和76㎜*3㎜、50㎜*3㎜、32㎜*2.75㎜的管材、5*5角鋼從底往上,由粗變細、由密而疏焊成方籠。
2、焊接前,除檢查切口平整度外,對管壁厚度大於或等於4㎜的管子,應對管端加工V型坡口,管子坡口應按規定留有坡口間隙。所有承重骨架採用雙面滿焊,整體骨架完成後用防銹漆滿塗三遍。
1、 主支架設計
(1) 主支架承受的主要載荷。
1) 主支架、副支架、銅像壁板及其他附件的重量。
2) 穩態風載。在選定風速下,一般考慮正面、側面、背面、等四個方面作用在雕像身上的各方向風力。為提高結構的安全性,對統計出的實際重量、風速還得加一個放大系樓再用於主、副支架的設計。放大系數的大小每座雕塑都不盡相同,因各地的風速、溫差、雕像自身結構物點等有所不同,前兩者要從當地多年來的統計數據選定:後者則要從雕像身高度與底面直徑之比值來考慮:風載大小可根據選定風速進行計算,再用模型風洞試驗測點數據驗證後確定。
(2) 主支架的外形及尺寸
主支架的外廓形狀和尺寸的設計,用1:5中樣模型來測取,從底平面開始,取垂直Z軸的橫截面與雕塑外廓交線的一線點,量取其平面坐標值。取點數的多少,應以能准確繪制出此截面上一整圈外廓形狀的曲線為准。測得各點的坐標值乘5以後就得到了1:1足尺像的平面坐標值。各橫截面之間在Z軸上的間距為0.5(1:1值),逐層向上測量,就得到了整座雕塑外形的空間坐標。再使主支架外形與雕塑外形相似,留出兩者間0.5~1.0m的間隙,這樣就確定了主支架的外形和尺寸後。
(3) 主支架的形式
型鋼焊接主架:利用槽鋼、角鋼等型材,焊接連成主支架。它有很好的剛度、強度,製作、安裝比較主便。大多數都對幾何形狀作準確測量的難度大,在安裝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主支架與銅壁板間有碰撞現象。而雕塑的銅壁板的外形不允許變動,只能修改主支架。
(4) 副支架高計
雕塑的外形往往是不規則的,主支架的外廓形狀不能做得和雕像內腔形狀完全一致,銅壁板不能直接掛在主支架上。而銅壁板上的載荷又必須傳遞到主支架上,並讓它承受。鋼與銅合金的膨脹系數不同,當環境溫度發生變化時,兩者的膨脹率會不一樣。如果是剛性邊接,彼此間會產生巨大的拉、壓應力,足以破壞銅壁板。高大的露天鑄銅雕塑在同一時間內,,陽光直射部和背陰部表面,兩者溫差經實測最大可達10攝氏度以上,銅壁板人加此產生很大的溫差應力,尤其是銅壁板間的焊縫區,對溫差甚為敏感。此外,實際存在的安裝應力也要求兩者間能有一定的自由補償餘量,以消除或減小這些應力,保障結構安全使用。以上這些要求須通過合理設計副支架來解決。
在副支架結構設計時,常取單塊銅壁板作分離體,壁板上鑄有支耳,使其與副支架的一端相連,桿的另一端則連接到主支架上。
為了達到副支架能將銅壁板上的載荷傳遞到主支架上,對銅壁板上支耳的數目、位置、副支架與主支架連接所形成的空間夾角等應以它們能組成一個超靜定結構為准。該結構的超靜定程度越高,銅壁板上的載荷就越能可靠地傳遞到主支架,而不會傳遞到下一層銅壁板下去。否則,雕塑下部幾層銅壁板因支承上面各層銅壁板的載荷疊加,所產生的應力會超出許用范圍,而造成壁板的塑性變形或損壞。此外,副支架結構本身還應有一定的韌性,具有適當的自由伸縮餘量,以及保護銅壁板安全運行。
二、不銹鋼製作工藝
1、是裁料。一般所用工具是電剪刀,它可裁2mm以下的薄板,但裁出後平整程度不好。還有裁板機,厚板、薄板均可裁出,但只能裁直線,遇到弧線就無能為力了。要讓不銹鋼板料裁下既平整又多種形狀的話,就要用等離子切割機了。等離子切割機能利用高等離子去切割用普通氧氣切割法難以切割的金屬。由於將電流和氣體通入用水冷卻的特種噴嘴內,造成強烈的壓縮電弧而形成溫度極高(一萬度以上)等離子流,所以切割出來的不銹鋼板料即整齊又不變形。注意,下料時手一定要穩,否則就會把料割壞。材料切割完畢後,就要根據作品所要求的形體進行刨制。不要讓板面留有硬傷,以免在作品拋光後留下缺憾。
2、 是製作碳鋼板雕塑、不銹鋼板雕塑的一種方法。碳鋼板、不銹鋼板不拿到模具上實打實地去敲,而是根據石膏模型每個部分不同的形狀把料下出,依照其起伏變化,進行有意識地敲打,該彎的地方敲彎,該棱的地方敲棱,可在任何有形的結實的物體上進行敲打,然後把敲好的不銹鋼板拿到模具上去比較,認為形體正確並完全可以與模型合上,再把這些零散的碳鋼板、不銹鋼板從上至下一塊塊焊接起來,每接上一塊都要對著模具進行調整,每塊不銹鋼板表面的肌理效果都要保持相同,這須在做形的同時鍛制上去。也可以先把點鍛好再下料。鍛點時要用鐵錘的圓頭均勻地有規律地一排排鍛上,寬窄距離、用力大小都要一致,不要知亂敲,否則會破壞雕塑的整體感。
3、 形體鍛造正確後,就要依照作品要求把它們焊接到一起(有電焊和氬弧焊)。電焊要准備電焊機、焊把、焊條。由於焊接時產生高度的光,對眼睛有強刺激,所以要戴好防護罩,避免被強光打傷。用電焊焊接,不銹鋼板遇熱變形程度較大,因此要採取一些措施,如可先進行點焊或一邊焊一邊進行冷卻等。氬弧焊接相對電焊就要優越一些,它是一種氣保護電弧焊接法,用氬氣保護連接處受電弧熔化的金屬,避免空氣中的氧和氮的有害作用。氬弧焊按所用電極材料不同,又可分為有熔化極氬弧焊和非熔化極弧焊或鎢極氬弧焊,在不銹鋼雕塑焊接中,常用鎢極氬弧焊,可得到優良焊接質量。由於它不易導熱,所以不銹鋼變形較上。
4、 碳鋼板、不銹鋼拋光首先用砂輪片把製作作品的焊縫和多餘的地方磨平,然後用軟輪(布輪)進行拋制,拋光時作品塗上拋光膏增加潤滑,使作品拋出來更光亮,從而給人一種良好的視覺美感。
5、 較大型的造型簡易的不銹鋼雕塑,也可不用焊接。可根據作品的形體比例直接做好鋼筋骨架,用電鑽在設計好的位置上打眼,把不銹鋼板用鉚釘固定在骨架上就可以了。這種方法要求骨架比例尺寸計算得非常准確,接縫要對的很准,否則就會產生差異,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叄』 銅像是如何製作的
銅像製作的第一步:
做泥稿,公司會按照客戶定下的圖紙進行人物銅像製作所需的模具製作,而模具的製作一般採用雕塑泥進行1:1的泥塑造型製作,客戶確認泥塑的造型符合圖紙的要求即進行下一步工序。
『肆』 探討一下銅佛像封底的問題,近代有焊接封底,我就想知道在清代有沒有佛像是焊接三個點位封底的
焊接工藝在漢代就有了。清代官造處是全焊鎏金。民間是點焊。
『伍』 冷焊機焊黃銅效果怎麼樣比如銅像上的沙眼和裂痕
冷焊機焊接黃銅的效果一般,如果是沙眼的話,可以用TIG採用威歐丁黃銅焊條氬弧焊機,焊後拋光打磨顏色配備比較好。如果是對於顏色要求不高可以用軟釺焊,釺料用M51的低溫焊絲配合M51-F的焊劑焊接
如果是裂紋的情況,一定要將裂紋清透後焊接,冷焊機有點不現實了,承受不了裂紋的力的,這個裂紋的情況最好是硬釺比如VOD203的銀焊,或者採用TIG氬弧焊,材料也可以選用威歐丁黃銅焊條。
『陸』 武財神銅像刀柄為什麼不是銅的。賣家說銅於銅無法焊接是真的嗎請的武財神刀柄竟然不是銅的。別的店裡也
武財神銅像全銅製作的也有不少,包括刀柄。製作上銅和銅之間焊接沒有技術難度,這一點並不像賣家所說無法焊接,估計應該是其他原因。
『柒』 我有一尊彌勒佛銅像有點氧化了想重新修復一下不知道怎麼修請懂的人指點一下
1.五金店買個專用清洗水!為了防止再次變暗,可噴塗清漆!就是透明漆!
2..擦銅最好用氨水,效果好,化工店或葯品店、醫院葯房、化驗室均有氨水,很普通的東東,舊稱為阿摩尼亞,鄉下用它作氮肥。
3.市場上有售「擦銅水」的主要成份就是氨水,俗稱「阿摩尼亞」。這東西最大的缺點是氣味難聞,有刺激性,使用時注意通風。
如何清除氧化銅!
如何清除古幣上的氧化銅(銅綠)而不會損傷古幣本身!?
在硬幣的表面預先塗上少許牙膏,放在溫熱的水中清洗更容易使硬幣恢復光澤。
不要用強硫酸或硝酸溶液清洗銅幣。這種溶液在洗去氧化物的同時,也會毀壞硬幣本身,特別是硬幣圖案的細微部分。
如果銅幣銹蝕嚴重(硬幣表面有均勻的黑色、暗綠色的氧化層或者很厚的黑殼),那麼可以用強硫酸或硝酸溶液將其清洗掉。當然,這種清洗方法只是對那些沒有特別價值的硬幣而言的。
清洗過程如下:將硝酸倒在玻璃器皿里,另外准備好蘇打水。用鑷子將硬幣放入硝酸溶液,氧化物很快被溶解掉。硬幣表面一洗干凈,馬上就用鑷子將硬幣夾起放入蘇打水中。然後可以用手拿出硬幣,仔細用溫水沖洗並擦乾。需要指出的是:硝酸在去掉氧化物的同時,也使硬幣表面變得麻麻點點。
清洗過的銅幣看起來有些不太自然。隨著時間的流逝,銅幣仍會發黑並重新出現氧化層。但是,我們仍然不能保證銅幣會生成均勻的新氧化層,硬幣表面不會出現黑色的斑點。所以,清洗過的銅幣最好能自然地生成古色古香的氧化層,給人以年代久遠的感覺。
使硬幣自然產生氧化層最簡單的方法是:將干凈的沒有油脂的硬幣放入10%的連二亞硫酸鹽溶液中浸泡10—20秒。取出後沖洗干凈,用軟布擦乾。經過連二亞硫酸鹽溶液浸泡過的銅幣便會發出令人愉快的青銅光澤,而且一般再也不會被銹蝕。
在硬幣表面塗上清漆有助於銅幣和銅鎳合金幣的保存。最好用有光澤的傢俱清漆,用丙酮很容易將其清洗下來。
新硬幣在裝入收藏盒之前,應將手指碰到過的地方清洗干凈。我們發現,銹蝕總是從手碰過的地方開始產生的。
網路來的,可以參考下。
『捌』 人物銅像製作,人物雕塑,人物雕塑製作
人物銅像製作,人物雕塑,人物雕塑製作你可以找湖南雄獅銅器,QQ:1015246482
銅雕的製作工藝流程
由客戶方確定或提供雕塑參考圖案 →泥塑工藝師根據客戶要求塑制泥塑模型→泥塑完成由客戶確認→確認泥稿後翻制模具(硅膠模具)→
1.小型銅雕製作需採用精鑄工藝→翻制(石蠟)模型→用石英砂等精 鑄 材料製作雕塑型殼→烤制型殼脫蠟→燒制型殼→澆鑄銅水→待銅水冷卻後打碎型殼完成銅品製作→對銅品表面做著色、防腐以及其它處理→雕塑製作完成→客戶驗收完成→發貨
2.大型銅雕製作需採用樹脂砂鑄造→翻制玻璃鋼模型→根據工藝要求採用整體或分塊鑄造→用樹脂製作型殼→制完樹脂型殼後澆鑄銅水→待銅水冷卻後打碎型殼銅雕鑄造完成(如是分塊鑄造需焊接拼裝成型)→對銅品表面做著色、防腐以及其它處理→雕塑製作完成→客戶驗收完成→發貨
『玖』 銅佛像怎麼上古銅色,流程是怎麼樣的,化學葯品有沒有比例。謝謝!
佛像的質地(1)紫銅:即純銅,亦稱紅銅。是以銅為主,其他元素含量很少的銅。紫銅的塑性和耐蝕性都很好,但強度硬度較低,只適合製作,鍛造錘打出來的銅佛像,將銅佛分為前後兩片分別錘打在分別製作其他部位,最後將各部位焊接到一起在進行作舊或鍍金鎏金的裝飾。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天然的純銅,稱為「自然銅」,正因為如此,人類最先認識和利用的金屬就是銅,更具體地說是紫銅。(2) 黃銅:是以鋅為主要合金元素的銅合金。單純的銅一鋅合金稱為「普通黃銅」,一般按純銅的含量稱為九。黃銅(含銅90%)、六二黃銅(含銅62%)等。習慣上也把銅、鋅之比為9:1的黃銅稱為一九黃銅,把銅、鋅之比為7:3的黃銅稱為三七黃銅。除了銅和鋅之外,再加入其他元素的黃銅稱為「特殊黃銅」,按照第三個主要元素的名稱命名,如「鋁黃銅」、「鉛黃銅」、「錳黃銅」等。 與純銅相比,黃銅的色澤鮮艷,強度高,價格低,質量輕(因為鋅的密度比銅小),所以頗受歡迎。然而鋅的熔點為419.4℃,沸點只有907~C,低於銅的熔點(1084度,目前留存的銅佛像中黃銅的佔一大部分。(3) 青銅:是黃銅和白銅之外的銅合金的通稱,按照主加元素來命名,如錫青銅、鉛青銅、鋁青銅、鈹青銅、鉛錫青銅等。中國青銅時代的青銅主要是錫青銅和鉛錫青銅。和純銅相比,錫青銅具有高的強度硬度,熔點低,易於鑄造,也有較好的加工性能和耐蝕性能,從而顯著拓寬了銅的使用范圍。青銅鑄造佛像是歷代佛像中比例最大的,絕大多數佛像是採用青銅製造的。(4)金:黃金,熔點1063度,比重19.3。金的特點是純金色黃,極細金粉為黑色,金的膠狀溶液呈紅色、藍色或紫色;延展性極好,可製成0.00001毫米厚的金箔或拉成只有0.5亳克/米的細絲;化學性質極為穩定,不與水和氧反應,也不與酸、鹼作用,但溶於王水;導電性好,是銅的百分之七十一。金由於其珍貴很少用來直接鑄造金佛像,所以純金鑄造佛像存世比較少,另一個原因是其鑄造工藝流動性不好,往往鑄口處金的冷卻不好出現裂縫。一般純金佛像都是採用金的薄片鍛造打制方法製造的,這一類在佛像里的比例占的也不多,而絕大多數為鎏金工藝製造的佛像。(5)銀:銀熔點960.8度,沸點2212度,比重10.5。銀色澤白亮,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而且耐大氣的氧化腐蝕,在所有金屬中導電性、導熱性最好,對可見光反射性最強,化學性質最活潑。由於銀的延展性好佛像主要用銀片打制加工方法生產。銀的出現比金似乎稍晚一些,我國在春秋時期已有鑲余錯銀工藝出現。銀和金一樣最初用來加工成裝飾品和工藝品,其後又用於鑄造錢幣。雖然與許多金屬相比,其化學穩定性好,有較強的抗腐蝕性能,但從金屬蝕的理論角度來講,在自然界中,基本上是除了金以外的其他金屬多是以礦物的形態存在,比如銀除了極少數的是以游離態的自然銀存在外,絕大多數以輝銀礦與鉛礦共生在一起或是以角銀礦出現。銀是一種柔軟、潔白而有光澤的金屬,有很好的延展性,易拉成細絲,比重為10.5,熔點96O℃,銀具有較好的化學穩定性,與金相比遠不及金那麼穩定,銀器在大氣環境中經常會變暗黑,嚴重的變色腐蝕對觀賞和研究有影響,這是因為銀雖會直接與氧化合,但卻被硫化氫和臭氧的腐蝕。 銀也主要採用鍛造工藝製作佛像。銀還用於電鍍、製造合金和銀的化合物。
專泡黃雜銅鑄造的新銅佛像,表面呈綠底子的方法。醋酸銅:氯化銨:冰醋酸:薰醋等按8:8:8:76比例配製成葯洗衣機,浸泡銅器表面會形成綠底子。另外器物如為紫銅胎,可採用流化鉀溶在溫水中浸泡。如成批的紀念幣放入液中,2—3分鍾即可生成古銅色。大件器物可將溶液配濃一些,用毛刷蘸葯液塗抹表面,反復塗抹,一遍會比一遍顏色加深,時間稍長就會變成灰黑底子。操作中觀察色澤,達到滿意顏色時,應即在清水中沖洗表面,擦乾,不然顏色會繼續深變。此後用蠟膏擦表面,也可再生一些土銹色。(5)近代佛像古銅色作法。修復、仿製明清至近代傳世的仿古銅佛,該類器物古銅色色澤雅緻、美觀,可採用鍍層法,能作出古色古香的外觀。補配鑄塊或新器物表面,先銼磨光潔後鍍銅,然後在4—10克/升的弱硫溶液中浸泡5—15秒,再以時硫酸鹽鹼性溶液將器物氧化,化學氧化後按形狀可以進行機械拋光或用舊粗布蹭光,用皮革邊角料的毛面蹭光效果較好。為提高古銅色表面的防蝕性、抗變色性能,拋光後的器物可浸塗清漆,清漆中加入少量苯駢三氮唑(銅緩蝕劑)。
『拾』 銅像是怎麼製作的啊
銅像製作一個工序繁瑣的過程,經過塑型、翻模、蠟模,雕蠟,制殼,澆築、焊接、打磨、著色等十幾道工序,不僅對工廠硬體設備要求較高,還需要有經驗豐富的技工人員。一件好的銅像成品往往需要經過1—2個月的時間製作,所以銅像價格較高,正因如此,銅雕像才能在眾多工藝品材質中脫穎而出。如果你想多了解銅像的製作過程,還是建議你去銅雕廠家去考察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