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焊接工藝 > 古代怎麼焊接

古代怎麼焊接

發布時間:2022-04-30 10:19:33

⑴ 什麼是焊接技術與焊接藝術

焊接技術就是高溫或高壓條件下,使用焊接材料(焊條或焊絲)將兩塊或兩塊以上的母材(待焊接的工件)連接成一個整體的操作方法,是通過加熱、加壓,或兩者並用,使同性或異性兩工件產生原子間結合的加工工藝和連接方式。焊接技術主要應用在金屬母材上,常用的有電弧焊、氬弧焊、CO2保護焊、氧氣—乙炔焊、激光焊接及電渣壓力焊等多種,塑料等非金屬材料亦可進行焊接。

焊接技術的發展歷史

焊接技術是隨著金屬的應用而出現的,古代的焊接方法主要是鑄焊、釺焊和鍛焊。中國商朝製造的鐵刃銅鉞,就是鐵與銅的鑄焊件,其表面銅與鐵的熔合線蜿蜒曲折,接合良好。春秋戰國時期曾侯乙墓中的建鼓銅座上有許多盤龍,是分段釺焊連接而成的。經分析,與現代軟釺料成分相近。

熱能與熱學的應用戰國時期製造的刀劍,刀刃為鋼,刀背為熟鐵,一般是經過加熱鍛焊而成的。據明朝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一書記載:中國古代將銅和鐵一起入爐加熱,經鍛打製造刀、斧;用黃泥或篩細的陳舊壁土撒在介面上,分段煅焊大型船錨。中世紀,在敘利亞大馬士革也曾用鍛焊製造兵器。

古代焊接技術長期停留在鑄焊、鍛焊和釺焊的水平上,使用的熱源都是爐火,溫度低、能量不集中,無法用於大截面、長焊縫工件的焊接,只能用於製作裝飾品、簡單的工具和武器。

19世紀初,英國的戴維斯發現電弧和氧乙炔焰兩種能局部熔化金屬的高溫熱源;1885~1887年,俄國的別納爾多斯發明碳極電弧焊鉗;1900年又出現了鋁熱焊。

20世紀初,碳極電弧焊和氣焊得到應用,同時還出現了薄葯皮焊條電弧焊,電弧比較穩定,焊接熔池受到熔渣保護,焊接質量得到提高,使手工電弧焊進入實用階段。

在此期間,美國的諾布爾利用電弧電壓控制焊條送給速度,製成自動電弧焊機,成為焊接機械化、自動化的開端。1930年,美國的羅賓諾夫發明使用焊絲和焊劑的埋弧焊,焊接機械化得到進一步發展。20世紀40年代,為適應鋁鎂合金和合金鋼焊接的需要,鎢極和熔化極惰性氣體保護焊相繼問世。

1951年,前蘇聯的巴頓電焊研究所創造的電渣焊,成為大厚度工件的高效焊接法。1953年,前蘇聯的柳巴夫斯基等人發明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促進了氣體保護電弧焊的應用和發展,得以出現了混合氣體保護焊、葯芯焊絲氣渣聯合保護焊和自保護電弧焊等。

1957年美國的蓋奇發明等離子弧焊;20世紀40年代德國和法國發明的電子束焊,在50年代得到實用和進一步發展;60年代等離子、電子束和激光焊接方法的出現,標志著高能量密度熔焊的新發展,大大改善了材料的焊接性,使許多難以用其他方法焊接的材料和結構得以焊接。

其他的焊接技術還有1887年美國的湯普森發明的電阻焊,並用於薄板點焊和縫焊。縫焊是壓焊中最早的半機械化焊接方法,隨著縫焊過程的進行,工件被兩滾輪推送前進;20世紀20年代開始使用閃光對焊方法焊接棒材和鏈條。至此電阻焊進入實用階段。1956年,美國的瓊斯發明超聲波焊;前蘇聯的丘季科夫發明摩擦焊;1959年,美國斯坦福研究所研究成功爆炸焊;50年代末前蘇聯又製成真空擴散焊設備。

金屬藝術焊接

藝術創造與工藝方法永遠是密不可分的。作為一種工業技術,焊接的出現迎合了金屬藝術發展對新的工藝手段的需要。而在另一方面,金屬在焊接熱量作用下所產生的獨特美妙的變化也滿足了金屬藝術對新的藝術表現語言的需求。在今天的金屬藝術創作中,焊接可以而且正在被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語言而著力加以表現。

金屬焊接藝術可以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藝術形式以分支的方式從傳統的金屬藝術中分離出來,這是因為:

首先,焊接具有藝術性。

焊接可以產生豐富的藝術表現語言。焊接通常是在高溫下進行的,而金屬在高溫下會產生許多美妙豐富的變化:金屬母材會發生顏色變化和熱變形(焊接熱影響區);焊絲熔化後會形成一些漂亮的肌理;而焊接缺陷在焊接藝術中更是經常被應用。焊接缺陷是指焊接過程中,在焊接接頭產生的不符合設計或工藝要求的缺陷。其表現形式主要有焊接裂紋、氣孔、咬邊、未焊透、未熔合、夾渣、焊瘤、塌陷、凹坑、燒穿、夾雜等。這是個十分有趣的現象。焊接的藝術性通常體現在一些工業焊接的失敗操作之中,或者說蘊藏於一些工業焊接極力避免的焊接缺陷之中。

其次,焊接的藝術語言是獨特的。上述種種焊接缺陷的表現形式以及焊接熱影響區,是通過一定規范下的焊接操作形成的,也只有通過焊接的方式才會產生這些藝術語言。焊接藝術作品的表面效果是其他金屬加工工藝無法或者很難實現的,因而說焊接藝術具有獨特的藝術性。

選用不同的金屬材料,使用不同的焊接工藝,焊接的藝術性可以在不同的金屬藝術形式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金屬焊接雕塑在焊接雕塑作品中,焊縫和割痕不是作為一種技術加工的痕跡被動地存在,而是以一種精彩的、不可或缺的表現語言著力地加以體現的。一件焊接雕塑,粗的焊縫裸露在雕塑表面,各種不規則的切割痕跡也變成了藝術家優美的藝術語言……在很多情況下,由於焊接雕塑所追求的粗糙質朴風格,金屬的銹蝕、瑕疵也大多根據作品的需要特意保留,因此,在焊接雕塑中常常可以感覺到一種非雕琢的、原始的美。

金屬焊接壁飾

如果把一幅壁飾作品看成一幅畫的話,畫面中的點、線、面,甚至黑、白、灰顏色的處理都可以通過焊接的方法來實現。各種型號、各種材質的金屬絲,應用不同的焊接工藝會在畫面上以不同的形式出現。不同金屬的顏色不同,不銹鋼為亮銀色,鋁材為亞銀色,碳鋼為烏亮色……而且就鋼材來說,不同的鋼材在高溫受熱時會出現不同的顏色變化,即焊接熱影響區不同。另外,切割也是焊接藝術壁飾創作的方法之一,既可以與焊接結合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這完全取決於創作者的創作意圖和對工藝與效果的掌握程度。

惰性氣體

惰性氣體是稀有氣體的別稱。稀有氣體是指由稀有元素氦、氖、氬、氪、氙、氡等的單個原子構成的氣體,其固態時都是分子晶體。稀有氣體的單質在常溫下為氣體,且除氬氣外,其餘幾種在大氣中含量很少,故得名「稀有氣體」。

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很不活潑,所以過去人們曾認為他們與其他元素之間不會發生化學反應,稱之為「惰性氣體」。其實,惰性氣體也可以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只是需要的條件比較苛刻。現在,人們已經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稀有氣體化合物。

⑵ 焊接的發展史

電焊是在19世紀末隨著電力工業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
1885年俄國H.H.別納爾多斯發現了碳極電弧。
1887年美國E.湯姆森(Elihu Thomson)發明了用於薄板焊接的電阻焊。
20世紀初,手弧焊已進入實用階段。20年代美國製成了自動電弧焊機。
1930年美國發明了埋弧焊。
40年代和50年代初,鎢極和熔化極惰性氣體保護焊,以及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相繼在美國和蘇聯問世,促進了氣體保護電弧焊的應用和發展。
1951年蘇聯發明了電渣焊,成為大厚度焊件的高效焊接方法。
50年代中,超聲波焊、摩擦焊和擴散焊又相繼在美國和蘇聯問世。50年代末和60年代中出現的等離子弧焊、電子束焊和激光焊標志著高功率密度熔焊的發展,使得許多難以用其他方法焊接的材料和結構得以焊接。
如今電焊已廣泛用於機械、電子、建築、船舶、航天、航空、能源等各工業部門中。電焊鋼結構件的重量已佔世界鋼產量的約45%。鋁和鋁合金的焊接結構的比重也在不斷增加。展望未來,一方面是新的電焊方法、電焊設備和電焊用材料將得到進一步開發,焊接工藝性能和焊接質量將提高和改善;另一方面焊接過程的機械化自動化水平將會進一步提高,焊接機器人和焊接機械手將進一步推廣。[1]

⑶ 古代沒有焊機,,,那鐵與鐵之間它們是怎樣連起來的

古代還是有冶煉技術的哈~~~刀、劍什麼的不一直都有嗎?
鐵條間的焊接只要將融好鐵水澆灌一下,再冷卻,就成了

⑷ 古代打鐵如何焊接

考古發現和文字記載都說明我國古代,都是熔焊,釺焊和壓焊的原初發明地之一。殷墟考古發現,遠在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的史稱殷高宗武丁時代,已發明了屬於熔焊的鑄焊技術。武丁的妃子,著名的南征北戰的女英雄婦好使用的鐵刃銅鉞,就是利用隕鐵和銅的鑄焊件。其表面銅與鐵的熔合線蜿蜒曲折,接合良好。
鑄焊是一種用范組合成鑄型進行進行澆注的方法對金屬進行鑄接,鑄焊,鑄鑲的操作。商代四羊尊既是鑄接技術製造的。春秋時期的蓮鶴方壺則是鑄焊技術製造的。曾侯乙墓出土的建鼓銅座上有許多盤龍,是分段釺焊連接起來的。
戰國時期製造的刀劍,刀刃為鋼,刀背為熟鐵,一般是經過加熱鍛焊而成的。中國古代鑄劍鼻祖歐冶子(約公元前514年左右),先後鑄造了龍泉,湛盧等五種寶劍,稍後干將莫邪鑄劍,魯迅先生寫的故事新編《眉間尺》的故事,就是從干將莫邪鑄劍衍生出來的。鍛焊或稱錘鍛是壓焊的一種。

⑸ 農村發明:貼鋼在古代沒有焊接的情況下如何打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的發展,我們的許多的生活方式都被人工智慧化所取代,而忘記了我們原本的生活方式,就貼鋼而言,在現在的話可能很少有人聽到貼鋼,但在古時候的農村他們發明了許多的生活小技巧,那農村發明:貼鋼在古代沒有焊接的情況下如何打?他們是通過反反復復均勻的敲打鋼鐵使其產生一定塑性變形。從而通過焊接的。

雖然現在我們的焊接技術是通過電來完成的,但是其思想離不開古代的人們的想法,我們現代的人們只是在其基礎上進行了加工和改造,其本身依然是古代的焊接思想,通過對事物的敲打,使他們產生一定的形狀改變不,然後選好一個最佳的時間對其進行焊接,這樣的話焊接出來的效果才是最好的,同樣焊接出來的成品也是最好的,所以在古時候農村發明的焊接技術還是對我們現在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⑹ 古代青銅器上的圓環和底圈是怎麼焊接的

用的是失蠟法!又名脫蠟法,金屬鑄造的一種方法 ,中國古代在青銅鑄造上已經使用這種方法,現代的精密鑄造中稱為熔模精密鑄造。

⑺ 誰能給普及一下古代銅器的有關焊接方面的知識

古代銅器應該是以青銅器居多,大多出現的是腐蝕磨損,裂紋,破洞,這些修復根據焊接要求可以選用不銅的焊接辦法,比如在一些肉眼見不著的部位的修復的話,可以用WE53液化氣噴槍,配合超低溫的M51焊絲和M51-F的焊劑可以很容易修復,這種操作比較適合新手,遺憾的是這種有顏色上的差異
如果是可見度高的部位的焊接,如裂紋,破洞的話,可能需要配合顏色一致的威歐丁青銅焊絲VOD204SN,這種採用TIG氬弧焊焊接,焊接出來顏色是最接近,承受的力度大,需要專業的氬弧焊手法。
這些威歐丁焊接以前講解過

⑻ 焊接技術 金屬的熔合從此開始!

焊接,也稱作熔接、鎔接,是一種以加熱、高溫或者高壓的方式接合金屬或其他熱塑性材料如塑料的製造工藝及技術。讓我們來了解焊接技術吧。




一、焊接技術

焊接技術就是高溫或高壓條件下,使用焊接材料(焊條或焊絲)將兩塊或兩塊以上的母材(待焊接的工件)連接成一個整體的操作方法。

焊接是通過加熱、加壓,或兩者並用,使同性或異性兩工件產生原子間結合的加工工藝和聯接方式。焊接應用廣泛,既可用於金屬,也可用於非金屬。

焊接技術是隨著金屬的應用而出現的,古代的焊接方法主要是鑄焊、釺焊和鍛焊。中國商朝製造的鐵刃銅鉞,就是鐵與銅的鑄焊件,其表面銅與鐵的熔合線蜿蜒曲折,接合良好。春秋戰國時期曾侯乙墓中的建鼓銅座上有許多盤龍,是分段釺焊連接而成的。經分析,所用的與現代軟釺料成分相近。

戰國時期製造的刀劍,刀刃為鋼,刀背為熟鐵,一般是經過加熱鍛焊而成的。據明朝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一書記載:中國古代將銅和鐵一起入爐加熱,經鍛打製造刀、斧;用黃泥或篩細的陳久壁土撒在介面上,分段煅焊大型船錨。中世紀,在敘利亞大馬士革也曾用鍛焊製造兵器。

古代焊接技術長期停留在鑄焊、鍛焊和釺焊的水平上,使用的熱源都是爐火,溫度低、能量不集中,無法用於大截面、長焊縫工件的焊接,只能用以製作裝飾品、簡單的工具和武器。

19世紀初,英國的戴維斯發現電弧和氧乙炔焰兩種能局部熔化金屬的高溫熱源;1885~1887年,俄國的別納爾多斯發明碳極電弧焊鉗;1900年又出現了鋁熱焊。

20世紀初,碳極電弧焊和氣焊得到應用,同時還出現了薄葯皮焊條電弧焊。電弧比較穩定,焊接熔池受到熔渣保護,焊接質量得到提高,使手工電弧焊進入實用階段,電弧焊從20年代起成為一種重要的焊接方法。

在此期間,美國的諾布爾利用電弧電壓控制焊條送給速度,製成自動電弧焊機,從而成為焊接機械化、自動化的開端。1930年美國的羅賓諾夫發明使用焊絲和焊劑的埋弧焊,焊接機械化得到進一步發展。40年代,為適應鋁、鎂合金和合金鋼焊接的需要,鎢極和熔化極惰性氣體保護焊相繼問世。




二、焊接技術要求

1、焊接時焊縫要求平滑,不得有氣孔夾渣等焊接缺陷,發現缺陷及時修補。焊縫高度一般與鋼板接近,採用斷續焊時,焊縫長度及間隔應均勻一致。

2、製作件要求密封連續焊接時,要求焊縫處不得出現氣孔沙眼現象。

3、焊接時要求焊縫高度不能小於母材(焊件)的厚度。不同厚度的母材(焊件)焊接時,焊縫高度不能小於最薄母材(焊件)厚度。

焊接過程中控制變形的主要措施:

1、採用反變形

2、採用小錘錘擊中間焊道

3、採用合理的焊接順序

4、利用工卡具剛性固定

5、分析回彈常數。




通過以上介紹的焊接技術及要求,你是否了解焊接技術的歷史了呢?

⑼ 古代如何焊接

古代焊接都是火焰焊接,加熱到熔化使其熔合

閱讀全文

與古代怎麼焊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彎頭偏心底座支撐怎麼放樣 瀏覽:892
不銹鋼牌子上的漆字如何去掉 瀏覽:391
裝調料的容器不銹鋼怎麼打開 瀏覽:732
鑽頭的鋼材硬度是多少 瀏覽:962
杭州灣鋼材市場在哪裡 瀏覽:192
100100的方管多少錢 瀏覽:446
鋼管159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116
永鑫不銹鋼材批發大全怎麼樣 瀏覽:162
鋼鐵通怎麼下載地址 瀏覽:525
鋁合金的衣櫃門怎麼開 瀏覽:547
鋼筋水泥凝固後什麼時間淋水好 瀏覽:475
導熱銅管焊接用什麼材料好 瀏覽:336
義鑫鐵藝不銹鋼鋁合金怎麼樣 瀏覽:194
不銹鋼經銷部是經營什麼的 瀏覽:323
安順哪裡有模具設計 瀏覽:560
3mm鋁板焊接用什麼設備 瀏覽:919
電工橋架彎頭怎麼做 瀏覽:534
730鋼板是什麼意思 瀏覽:17
方矩管連接專利技術 瀏覽:31
不銹鋼鍋怎麼制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