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焊接連接方式
焊接接頭形式:對接接頭、角接接頭及T字形接頭、搭接接頭。
兩個相互連接零件在接頭處的中面處於同一平面或同一弧面內進行焊接的接頭,兩個相互連接零件在接頭處的中面相互垂直或相交成某一角度進行焊接的接頭。兩構件成T字形焊接在一起的接頭,另外結構不連續,承載後受力狀態不如對接接頭,應力集中比較嚴重,且焊接質量也不易得到保證。
(1)角接接頭如何焊接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焊接電流與焊條直徑:根據焊縫空間位置、焊接層次來選用焊接電流和焊條直徑,開焊時,選用的焊接電流和焊條直徑較大,立、橫仰位較小。如12mm平板對接平焊的封底層選用φ3.2mm的焊條。
電弧燃燒時間,φ57×3.5管子的水平固定和垂直固定焊的實習教學中,採用斷弧法施焊,封底層焊接時,斷弧的頻率和電弧燃燒時間直接影響著熔池溫度,由於管壁較薄,電弧熱量的承受能力有限,如果放慢斷弧頻率來降低熔池溫度,易產生縮孔。
2. 兩道焊接問題求助
問題4(1):1、對接接頭,平焊位置;2、搭接接頭,橫焊;3、角接接頭,仰焊;4、對接接頭,立焊;5、對接接頭,橫焊;6、角接接頭,橫焊
問題4(2):1、焊炬:前端有噴嘴,噴出高溫火焰作為熱源,執行焊接或切割操作的部分。
2、回火防止器:防止並阻斷回火的裝置
3、乙炔減壓器:將高壓氣體降為低壓氣體、並保持輸出氣體的壓力和流量穩定不變的調節裝置
3. 手工電弧焊焊接接頭有哪幾種型式
對接接頭、復T形接頭、角接制接頭、搭接接頭。
常見的焊接接頭形式有:對接接頭、T形接頭、角接接頭、搭接接頭,這些焊接接頭的形式都可以通過手工電弧焊進行焊接,只是焊接質量各不相同。
(3)角接接頭如何焊接擴展閱讀:
焊接接頭的質量影響因素:
1、焊接材料
手工電弧焊的焊條,埋弧自動焊和氣體保護焊等用的焊絲,熔化後成為焊縫金屬的組成部分,直接影響焊縫金屬化學成分。焊劑也會影響焊縫的化學成分。
2、焊接方法
不同焊接方法的熱源,其溫度高低和熱量集中程度不同。因此,熱影響區的大小和焊接接頭組織粗細都不相同,接頭的性能也就不同。此外,不同焊接方法,機械保護效果也不同。因此,焊縫金屬純凈程度,即有害雜質含量不同,焊縫的性能也會不同。
3、焊接工藝
焊接時,為保證焊接質量而選定的諸物理量(例如焊接電流、電弧電壓、焊接速度、線能量等)的總稱,叫焊接工藝參數。
4. 對接焊縫與角焊縫連接各有何特點
對接接頭兩焊件同在一個平面上焊接而成的接頭。特點:應力集中相對較小,能承版受較大的靜載荷和權較高的疲勞交變載荷。
角接接頭兩焊件邊緣相互垂直,在頂端邊緣上進行焊接的接頭。特點:承載能力低,但能承受各種方向的力和力矩。
5. 電焊直角焊怎麼焊
焊接通過下列三種途徑達成接合的目的:
1、熔焊——加熱欲接合之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卻凝固後便接合,必要時可加入熔填物輔助,它是適合各種金屬和合金的焊接加工,不需壓力。
2、壓焊——焊接過程必須對焊件施加壓力,屬於各種金屬材料和部分金屬材料的加工。
3、釺焊——採用比母材熔點低的金屬材料做釺料,利用液態釺料潤濕母材,填充接頭間隙,並與母材互相擴散實現鏈接焊件。適合於各種材料的焊接加工,也適合於不同金屬或異類材料的焊接加工。
(5)角接接頭如何焊接擴展閱讀
電焊操作是在面罩下觀察和進行的。由於視野不清,工作條件較差,因此要保證焊接質量,不僅要有較為熟練的操作技術,還應高度集中注意力。
焊接前,應把工件接頭兩側20mm范圍內的表面清理干凈(如消除鐵銹、油污、水分),並使焊條芯的端部金屬外露,以便進行短路引弧。引弧方法有敲擊法和劃擦法兩種,其中劃擦法比較容易掌握,適合初學者引弧操作。
1、引弧
劃擦法。先將焊條對准焊件.再將焊條像劃火柴似的在焊件表面輕輕劃擦,引燃電弧,然後迅速將焊條提起2~4mm,並使之穩定燃燒。
敲擊法。將焊條末端對准焊件,然後手腕下彎,使焊條輕微碰一下焊件,再迅速將焊條提起2~4mm,引燃電弧後手腕放平,使電弧保持穩定燃燒。這種引弧方法不會使焊件表面劃傷,又不受焊件表面大小、形狀的限制,所以它是焊接過程中主要採用的引弧方法。但這種引弧方法操作不易掌握,需提高熟練程度。
2、運條
運條是焊接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它直接影響焊縫的外表成形和內在質量。電弧引燃後,在正常操作面上焊條有幾個基本運動:朝熔池方向逐漸送進、沿焊接方向逐漸移動、橫向擺動。
直線形運條法。採用這種運條方法焊接時,焊條不做橫向擺動,沿焊接方向做直線移動。它常用於Ⅰ形坡口的對接平焊,多層焊的第一層焊或多層多道焊。
直線往復運條法。採用這種運條方法焊接時,焊條末端沿焊縫的縱向做來回擺動。它的特點是焊接速度快,焊縫窄,散熱快。它適用於薄板和接頭間隙較大的多層焊的第一層焊。
鋸齒形運條法。採用這種運條方法焊接時,焊條末端做鋸齒形連續擺動及向前移動,並在兩邊稍停片刻。擺動的目的是為了控制熔化金屬的流動和得到必要的焊縫寬度,以獲得較好的焊縫成形。這種運條方法在生產中應用較廣,多用於厚鋼板的焊接,平焊、仰焊、立焊的對接接頭和立焊的角接接頭。
月牙形運條法。採用這種運條方法焊接時,焊條的末端沿著焊接方向做月牙形的左右擺動。擺動的速度要根據焊縫的位置、接頭形式、焊縫寬度和焊接電流值來決定。同時需在接頭兩邊停留片刻,這是為了使焊縫邊緣有足夠的熔深,防止咬邊。
這種運條方法的特點是金屬熔化良好,有較長的保溫時間,氣體容易析出,熔渣也易於浮到焊縫表面上來,焊縫質量較高,但焊出來的焊縫余溫較高。這種運條方法的應用范圍和鋸齒形運條法基本相同。
三角形運條法。採用這種運條方法焊接時,焊條末端做連續三角形運動,並不斷向前移動。按照擺動形式的不同,可分為斜三角形和正三角形兩種,斜三角形運條法適用於焊接平焊和仰焊位置的T形接頭焊縫和有坡口的橫焊縫,其優點是能夠借焊條的擺動來控制熔化金屬,促使焊縫成形良好。
正三角形運條法只適用於開坡口的對接接頭和T形接頭焊縫的立焊,特點是能一次焊出較厚的焊縫斷面,焊縫不易產生夾渣等缺陷,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
圓圈形運條法。採用這種運條方法焊接時.焊條末端連續做正圓圈或斜圓圈形運動,並不斷前移。正圓圈形運條法適用於焊接較厚焊件的平焊縫,其優點是熔池存在時間長,熔池金屬溫度高,有利於溶解在熔池中的氧、氮等氣體的析出,便於熔渣上浮。
斜圓圈形運條法適用於平、仰位置T形接頭焊縫和對接接頭的橫焊縫,其優點是利於控制熔化金屬不受重力影響而產生下淌現象,有利於焊縫成形。
3、焊縫收尾
劃圈收尾法:焊條移至焊道的終點時,利用手腕的動作做圓圈運動,直到填滿弧坑再拉斷電弧。該方法適用於厚板焊接,用於薄板焊接會有燒穿危險。
反復斷弧法:焊條移至焊道終點時,在弧坑處反復熄弧、引弧數次,直到填滿弧坑為止。該方法適用於薄板及大電流焊接,但不適用於鹼性焊條,否則會產生氣孔。
6. 焊接接頭形式有哪幾種
焊接接頭的基本形式有對接接頭,角接接頭,T形接頭,搭接接頭。其他接頭有十字接頭,卷邊接頭,套管接頭等等。
7. 焊接接頭的基本形式有哪三種
不是四種么?
焊接接頭
的主要基本形式有四種:對接接頭、T型接頭、角接接頭和搭接接頭。
對接接頭是將兩塊鋼板的邊緣相對配置,並使其表面成一直線而結合的接頭。這種接頭能承受較大的靜力和震動載荷,所以是焊接結構中最常用的接頭形式。
T型接頭是兩個構件相互垂直或傾斜成一定角度而形成的焊接接頭。這種接頭
焊接操作
時比較困難,整個接頭
承受載荷
的能力,特別是承受震動載荷的能力比較差。由於結構件組成的
復雜多樣性
,這種接頭在焊接結構中也是較為常見的形式之一。
角接接頭是將兩塊鋼板配置成直角或某一定的角度,而在板的頂端邊緣上焊接的接頭。角接接頭不僅用於板與板之間的有角度連接,也常用於管與板之間,或管與管之間的有角度連接。
搭接接頭是將兩塊鋼板相疊,而在相疊端的邊緣採用
塞焊
、開槽焊進行焊接的接頭形式。這種接頭的強度較低,只能用於不太重要的焊接構件中。
8. 常見焊接接頭形式,坡口形式有哪些
焊接接頭形式:對接接頭、角接接頭及T字形接頭、搭接接頭。
焊接坡口——為保證全熔透和焊接質量,減少焊接變形,施焊前,一般將焊件連接處預先加工成各種形狀。
不同的焊接坡口,適用於不同的焊接方法和焊件厚度。
坡口形狀
基本坡口形狀:
Ⅰ形、V形、單邊V形、
U形、J形。
9. 平角焊接頭怎麼接
平角焊接頭焊接:
低碳鋼板角接接頭焊角接接頭焊是使兩焊件端面構成大於°,小於135°夾角的接頭的焊接,還包括T形接頭、十字接頭、搭接接頭的焊接。根據板厚的不同,坡口形式可以分為I形坡口、單邊V形坡口、雙邊V形坡口,單邊J形坡口和雙邊J形坡口等幾種形式。按焊縫所處的空間位置不同,可以分為平角焊或船形焊,立角焊和仰角焊。
角接接頭的焊腳尺寸決定焊接層數和焊道數量。一般當焊腳尺寸在5mm以下時,採用單層焊,焊腳尺寸在6-10mm之間時,採用多層焊,焊腳尺寸大於10mm時,採用多層多道焊。焊條直徑視板厚不同在直徑3.2-5mm之間選取。
平角焊時在角焊縫傾角0°或180°、轉角45°或135°的角接焊位置的焊接,船形焊時T形,十字形和角接接頭翻轉45°,使接頭處於平焊位置的焊接。
平角焊時,一般焊條與兩板成45°,與焊接方向成65°-80°。當兩板厚度不等時,要相應的調整焊條角度,使電弧偏向厚板一側,厚板所受熱量增加,厚,薄兩板受熱趨於均勻,以保證接頭良好的。
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
平角焊時,由於立板熔化金屬有下淌趨勢,容易產生咬邊和焊縫分布不均,造成焊腳不對稱。操作時要注意立板的熔化情況和液體金屬的流動情況,適時調整焊條角度和焊條的運條方法。 焊接時,引弧的位置超前10mm,電弧燃燒穩定後,再回到起頭處,由於電弧對起頭處有預熱作用,可以減少起頭焊處熔後部良的缺陷,也能夠消除引弧的痕跡。
(1)單層焊 焊腳尺寸小於5mm時,焊腳採用單層焊。根據焊件厚度不同,選擇直徑3.2mm或4.0mm的焊條。由於電弧的熱量向焊件的三個方向傳遞,散熱快,所以焊接電流比相同條件下的對接平焊增大10%左右,保持焊條角度與水平焊件成45度,與焊接方向成65°-80°。若角度過小,會造成根部熔深不足,若角度過大,熔渣容易跑到熔池前面而產生夾渣。運條時採用直線形運條法,短弧焊接。
焊腳尺寸為5-8mm時,可採用斜圓圈形運條法或鋸齒形運條法,運條到底板時要慢速,以保證水平焊件的熔深,由底板向立板運條要稍快,以防熔化金屬下淌,在立板處要稍作停留,以保證垂直立板的熔深,避免咬邊有立板到平板應稍慢,以保證根部焊透和水平焊件的熔深,防止夾渣,按此規律循序漸進,採用短弧操作,以保證良好的焊縫成形和焊縫質量。
(2)多層焊 當焊腳尺寸為8-10mm時,宜採用兩層兩道焊法,第一層採用直徑3.2mm焊條,焊接電流稍大(100-120A),以獲得較大的熔深。運條時採用直線形運條法,收弧時應填滿弧坑。第二層施焊前清理第一層熔渣,若發現夾渣應用小直徑焊條修補後方可焊第二層,第二層焊接時,採用斜圓圈形或鋸齒形運條法,焊道兩側稍停片刻,以防止產生咬邊缺陷。
(3)多層多道焊 當焊腳尺寸為10-12mm時,採用兩層三道焊法,第一道焊接時,可用直徑3.2mm的焊條,電流稍大,採用直線形運條法,收弧時填滿弧坑,焊後徹底清渣,焊接第二道時,應覆蓋第一條焊道的2/3,焊條與水平焊件夾角為45°-55°,以使水平焊件能夠較好的熔合焊道,焊條與焊接方向的夾角仍為65°-80°,運條時採用斜圓圈形或鋸齒形運條方法,運條速度與多層焊接時基本相同,所不同之處就在於在立板不需停留。焊接第三道時,對第二條焊道覆蓋1/3-1/2,焊條與水平焊件的角度為40°-45°,仍用直線形運條,若希望焊道薄一些,可以採用直線往返運條法,通過運條焊道的焊接可將夾角處焊平整。最終整條焊縫應寬窄一致,平整圓滑,無咬邊,夾渣和焊腳下偏等缺陷。
若果焊腳尺寸大於12mm時,可以採用三層六道,四層十道,焊腳尺寸越大,焊接層次,道數就越多。操作方法仍按上述方法進行。
對於承受重載荷或動載荷的較厚鋼板角焊接結構應開坡口,如在垂直焊件上開單邊V形坡口,適用於4mm以下厚板結構,亦可以在垂直焊件上開雙單邊V形坡口。無論採用哪種坡口形式,其操作方法與多層多道焊相似,但要保證焊縫的根部焊透。 (4)船形焊 為克服平角焊時立板易產生咬邊和焊腳不均勻的缺陷,在生產實際中盡可能將焊件翻轉45°,使焊條處於垂直位置的焊接叫船形焊。
這時可採用對接平焊的操作方法,有利於選用大直徑焊條較大的焊接電流,而且能夠一次焊成較大截面的焊縫,提高立焊接生產率,容易獲得平整美觀的焊縫。
船形焊時採用月牙形或鋸齒形運條法。焊接第一層焊道時採用小直徑焊條及稍大的焊接電流,其它各層可使用大直徑焊條,焊條做適當的擺動並在焊道兩側多停留一些時間,以保證焊縫兩側熔合良好。
10. 焊接接頭的形式有哪些
焊接接頭的主要基本形式有四種:對接接頭、T型接頭、角接接頭和搭接接頭。對專接接頭是將屬兩塊鋼板的邊緣相對配置,並使其表面成一直線而結合的接頭。這種接頭能承受較大的靜力和震動載荷,所以是焊接結構中最常用的接頭形式。
T型接頭是兩個構件相互垂直或傾斜成一定角度而形成的焊接接頭。這種接頭焊接操作時比較困難,整個接頭承受載荷的能力,特別是承受震動載荷的能力比較差。由於結構件組成的復雜多樣性,這種接頭在焊接結構中也是較為常見的形式之一。
角接接頭是將兩塊鋼板配置成直角或某一定的角度,而在板的頂端邊緣上焊接的接頭。角接接頭不僅用於板與板之間的有角度連接,也常用於管與板之間,或管與管之間的有角度連接。
搭接接頭是將兩塊鋼板相疊,而在相疊端的邊緣採用塞焊、開槽焊進行焊接的接頭形式。這種接頭的強度較低,只能用於不太重要的焊接構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