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模具氣頂結構
如果要求的成型周期短10s內,或產品成型後與模具間存在真空。
氣頂的種類介紹 氣頂直徑一般最小可以做到5mm,直徑最大可以做到30mm,氣頂高度最大可以做到50mm,氣頂一般由外殼,頂桿、彈簧、彈性圓柱銷四部分組成。
廢氣將平穩地將注塑模具中的所有氣體排出模具。當廢氣不好時,腔內的氣體將被壓縮以產生大的背壓,從而防止塑料熔體正常且快速地填充,同時防止氣體壓縮室。
產生的熱量會導致塑料燃燒。在填充速度快,溫度高,材料粘度低,注塑壓力高,注塑件厚度過大的情況下,氣體在一定程度的壓縮下會滲入塑料部件,造成孔隙率等缺陷。結構鬆散。
(1)模具頂針孔最薄能做多少擴展閱讀:
空氣梢應在塑膠件無穿壁的狀態下使用,頂出塑膠件力量均勻,解決了其它頂出結構頂出塑膠件的許多問題,縮短模具的製造周期,節約模具材料,降低成本。
使用方法:按<直徑的尺寸加工氣道,用較軟的金屬或木製榔頭壓入。
㈡ 模具上的KO孔是什麼意思
KO孔就是頂桿孔,是做在模具後模面板上的,是為了讓注塑機頂出時,頂棍能夠直接頂到頂針板上,而在面板上挖的孔做避空用的。
頂桿與頂桿孔之間取間隙配合,一般選用H8/f8,配合部位的表面粗糙度應小RaO.63~1.25μm(V7以上)。設計模具時應注意頂桿與頂桿孔的配合間隙可以兼起排氣作用,但應避免此間隙大於塑料允許的溢料間隙,以防注射時發生溢料。
(2)模具頂針孔最薄能做多少擴展閱讀:
頂桿與頂桿孔之間的配合長度一般取頂軒直徑的2~3倍。由於頂桿運動常常需要穿過模腔底面,故其工作端面在合模注射時是模腔底面的牛一部分,為了避免因頂桿過短導致製品表面出現凸台(或凹坑),通常均應保證頂桿端面在合模時比模腔底面高O.lmm左右。
在模腔熔料壓力作用後頂桿端面才與模腔底圍在同一平面上,這時在塑件表面就不會產生凸台和凹坑。
㈢ 壓鑄模具頂針經常斷,誰知道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解決嗎
一般跟頂針高溫有一定關系的。如果讓頂針降溫,可以有效控制事態發生。
目前市場上分為潤滑脂及潤滑油了
我們是做潤滑油這方面的,也就是噴劑。
在壓鑄廠有豐富的客戶使用經驗
非常多客戶在使用我們的 孔雀牌超耐高溫頂針潤滑劑
可以解決鋁合金,鋅合金等材料成型時間遇到的頂針高溫問題。
希望可以幫上你。
㈣ 模具設計最小的孔能做多少絲
設計是設計不能和實際相比較,看你是沖壓什麼產品的,FPC模具就能做50絲,設計的話10個絲都可以設計的出來,但是你做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