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套工廠裡面完整的塑膠模具設計流程
注塑模具設計流程,下面就拿本人設計經驗與思路跟你分析下:
第一步:產品分析與修改,確定模具結構,縮水圖:
1、產品分析:開模方向,分模線與分模面,外形尺寸,厚度,拔模角度,倒勾及相應抽芯方式,進膠點與進膠方式,模穴數等等。
2、轉工程圖:用三維軟體出圖,一般建立三個視圖:第一個主視圖(後模表面投影),第二個第三個立體示意圖(外表面和內表面)。其他視圖按第三角法或第一角法擺放,剖視圖(X和Y,剖切位置線通過重要位置中心,倒勾,柱位,孔位,枕位等等),保存文件DXF格式,到CAD打開標數處理。
3、縮水圖:將上一步工程圖鏡像一次並且放大一個縮水率的倍數。(標明:MI,縮水率)
第二步:產品排位:在模具內怎樣排列
考慮因素:模具長寬方位,產品模穴數,進膠位置,間隔(強度,放什麼零件放得下)
先排第一個視圖是後模側俯視圖抓主視圖,第二個視圖排前模側俯視圖,先把第一個視圖中心線鏡像到正右方然後抓後視圖,然後排第三個X方向剖視圖放在後模側俯視圖的正下方,第四個視圖Y方向剖視圖排在前模側俯視圖正右方。
第三步:模仁訂購
根據產品的大小,生產批量,模穴數,抽芯機構等.
第四步:模胚訂購
根據模仁大小與抽芯機構(側),進膠方式與位置,前模是否有抽芯(開模動作,油缸),產品材料,頂出方式等等。
第五步:將模仁裝配至模胚內
第六步:模仁與模胚安裝與定位設計
第七步:分模線,枕位,鑲件設計
第八步:如果客戶產品有倒勾要設計抽芯機構如行位或斜頂設計
第九步:設計澆注系統(直接澆口,側澆口,潛水口,牛角式,點澆口,扇形澆口,搭澆口等)
第十步:如果是細水口模具那麼要設計開閉器與塞打螺絲
第十一步:排氣系統設計(排氣槽位置與產品溢邊值大小)
第十二步:頂出系統設計(頂針,斜頂,司筒,頂塊,推板,氣頂等)
第十三步:冷卻系統設計(水路樣式如直通式,階梯式,隔板式,螺旋式等)
第十四步:輔助零件開設(彈簧,垃圾釘,撐頭,中托司,鎖模板,扣機,邊鎖,平衡塊,限位塊,吊模孔,撬模坑等)
第十五步:檢查與修改,視圖補充與位置調整
第十六步:2D轉3D分模或做全3D
第十七步:拆散件圖(3D+2D)
第十八步:圖紙審核,改圖。
第十九步:圖紙合格後列印歸檔
第二十步:圖紙發給模具製造車間加工
以上模具設計從客戶給3D圖開始到設計出模具圖到加工整個流程步驟,希望對你有幫助!
客戶提供的圖紙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客戶給定審定的塑件圖紙(二維電子圖檔)及技術規范要求(此時需要用三維軟
件構建3D圖)。
(2)給定3D圖檔,處理成2D圖(出工程圖紙)。
(3)給定樣板(手板),此時需要測繪出2D和3D圖。
以上是一般有三種,其中第二種情況最常見,就是客戶產品設計師設計好了3D產品拿給你開模。
模具設計工程師需要繪制圖紙有:成口工程圖,縮水圖,模具裝配圖,散件圖,開模頂出示意圖,改模圖等,而且我寫的就是按順序排序
2. 注塑模具裝配圖繪圖步驟
模具裝配圖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反映模具的基本構造,表達零件之間的相互裝配關系,包括位置關系和配合關系。
一張模具裝配圖所必須達到的最基本要求為:
首先,模具裝配圖中各個零件(或部件)不能遺漏,不論哪個模具零件,裝配圖中均應有所表達;
其次,模具裝配圖中各個零件位置及與其他零件間的裝配關系應明確。在模具裝配圖中,除了要有足夠的說明模具結構的投影圖、必要的剖視圖、斷面圖、技術要求、標題欄和填寫各個零件的明細欄外,還應有其他特殊的表達要求。
模具裝配圖的繪制要求須符合國家制圖標准,現總結如下:
⑴ 總裝圖的布圖及比例。
① 應遵守國家標准機械制圖中圖紙幅面和格式的有關規定(GB/T14689—2008)。
② 可按模具設計中習慣或特殊規定的制圖方法作圖。
③ 盡量以1:1的比例繪圖,必要時按機械制圖要求的比例縮放,但尺寸按實際尺寸標注。
3. 注塑模具裝配圖的技術要求怎麼寫啊
1.裝配時要以分型面較平整的或者不易整修的一側作為基準;
2.動定模水平分型面要進行研合;
3.導柱和導套要保持一定的配合,並且對定模的垂直度要好;
4.裝拆模具時要注意各零部件的位置,必要時要有一定的配
位標志;
5.零件在裝配前必須清理,不得有毛刺、飛邊、氧化皮、銹
蝕、切削、灰塵、油污和著色劑等;裝配過程中不允許零
件磕、碰和劃傷;
6.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釘緊固時,各螺釘需交叉、對稱、逐步
均勻對稱擰緊;
7.各密封件裝配前必須浸透油;
8.進入裝配的零件及部件,均必須具有檢驗部門的合格證方
能進行裝配;
9.裝配後進行試模驗收,脫模機構不得有干涉現象。
4. 模具設計人員工作要求的技能或資質是什麼
1.基本知識:機械制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藝學等;
2.專業知識:模具設計(主要分為冷沖模、注塑模其側重點不同),沖床的技術參數及性能,注塑材料的技術參數及性能;
3.電腦知識:熟悉AutoCAD、Pro-e(注塑模具使用的多)等軟體的操作,
4.基本精神:吃苦耐勞,勇於創新的精神.
、
模具工程師知識的涉及面很大,機械設計與製造,CAD設計,數控加工,材料學,以及所涉及的行業的學問等.關鍵是動手的能力.設計與加工都是要會才好.具體到理論知識包括:
1 繪圖UG 模具設計與製造應用
2 繪圖CAD 模具裝配圖零件圖
3 模具設計及審核 解決樣品或2D圖
4 模具結構及配件 精通各類模具結構
5 注塑成型工藝 能跟試模和移交
6 塑膠材料及特性 識別材料及特性
7 外觀處理 識別及處理問題
8 質量管理體系
9 注塑機 品種規格及原理
10 模具鋼材 識別及其應用
11 模具報價 提供3D會報價
12 模具流程 清楚整個過程
13 模具加工 清楚任何部位加工
14 模具皮紋刻字 達到產品圖要求
15 數學計算 實用函數計算
16 產品二次加工 加工方式造價等
17 產品/模具測量
18 繪圖PRO 模具設計
19繪圖SolidWorks模具裝配零件圖
工作內容
1、為項目實施制定製模方案;
2、分局產品圖設計並繪制模具零件部件及裝配圖;
3、設計、編制模具加工工藝,解決生產中出現的機械加工工藝問題;
4、新產品、新工藝設計模具的技術開發工作;
5、對圖紙、技術資料等歸納管理。
5. 模具設計與製造畢業論文怎麼寫啊
手機上蓋注塑模具設計(Nokia)PROE 論文編號:JX457 有圖紙。有開題報告,答辯稿,說明書字數:13321.頁數:43 前言 一、本次設計的任務 本次的設計是大學生涯的最後一次綜合性的課程設計;是我們對大學四年所學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的一次綜合性訓練。模具設計是一項很復雜的工作,它要求我們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要有更好的實踐經驗。設計一副好的模具,其中牽涉到許多的內容工藝,一套模具有多種工藝方案,在進行的比較中需要考慮的內容包括對塑件成型工藝的分析,如何確定分型面、型腔數目以及選擇注射機型號。確定模具的總體結構、型腔、型芯的結構,同時還考慮了模具製造工藝的可行性以及模具製造的經濟性;澆注系統的設計,確定澆口形式及位置大小;確定主流道,分流道和冷料穴的形式及尺寸;脫模機構的設計,脫模力的計算;模架的確定;側向分型及抽芯機構的設計,導向機構的設計,冷卻系統的設計。 二、設計要求 1、在設計過程中要理論聯系實際,扎實的掌握理論基礎知識,以便靈活應用解決實際問題。 2、在設計過程中要不斷地修改,擬定幾種方案以便進行比較,在保證塑件使用要求和外觀精度的基礎上盡量採用簡單的模具結構。 3、在設計過程中要不斷地查取有關的設計資料,在努力採用以前的模具結構的基礎上要進行大膽、穩重的修改,以便設計出有新穎的模具。、 4、設計中遇到的問題要多與指導老師交流,要合理、認真、獨立地完成。 5、設計中應盡量採用標准件,這樣就可以減少模具的製造難度。 任務書 設計課題 本次畢業設計的題目是:手機的塑件注射模。技術要求:1、製件無縮癟、氣泡等缺陷。2、本件與底殼配合。3、材料為:ABS 二、課題設計要求 1、測量及繪制塑件圖(要求用PRO/或UG)進行產品的造型。 2、分析塑件結構,確定模具總體結構方案。 3、繪制型腔、型心分模圖(三維造型)。 4、模具總裝配圖的裝配方案 5、非標准零件圖。 6、編制型腔、型心等成型零件的製造工藝。 7、模具的裝配方案說明。 8、設計說明書。 摘要 本次畢計業設的題目是:手機上殼的塑件注射模。本次設計主要是通過對塑件的形狀、尺寸及其精度的要求來進行注射成型工藝的可行性分析。塑件的成型工藝性主要包括塑件的壁厚,斜度和圓角以及是否有抽芯機構。通過以上的分析來確定模具分型面、型腔數目、澆口形式、位置大小;其中最重要的是確定型芯和型腔的結構,例如是採用整體式還是鑲拼式,以及它們的定位和固緊方式。此外還分析了模具受力,脫模機構的設計,合模導向機構的設計,冷卻系統的設計等。最後繪制完整的模具裝配總圖和主要的模具零件土及編製成型零部件的製造加工工藝過程卡片。 關鍵詞:分型面、澆口、型腔,型芯,鑲塊,脫摸力,潛伏澆口。 Abstract :This graate that design is:The movetelephone that shout the Battery door injects the mold.This design primarily passeses to piece viability assessment for request for of shape, size and its accuracy coming proceeding injecting type craft.the piece the wall for of type craft primarily including the piece is thick, slope and circle angle and whether to have core-pulling or not mechanism.Pass the above analysis to come the certain molding tool cent the type the surface, type the number, gate the form, place the size;The among them and most important is a certain type co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ype , for example adopt the whole the type of type still , and their fixed position and tight way of .In addition and still analyzed the molding tool to suffer force, mold that design that the design of the pattern draw mechanism, match the design etc. to lead to the mechanism, cooling system.Finally draw the proction that complete molding tool assemble the general drawing sum the soil and establishment of prinipal molding tool parts type zero the parts process the craft process the card. Key phrase: parting line,the gate, cavity,core,mold insert, ejection force,submarinegate. 目錄 前言2 一、本次設計的任務 2 二、設計要求 3 任務書 3 一、 設計課題 3 二、課題設計要求 4 摘要4 Abstract 5 概論6 第一章 塑件分析 7 第二章 塑件材料的成型特性與工藝參數 7 第一節 塑件材料的特性 8 第二節 成型特性 8 第三節 工藝參數 8 第四節 塑料製件的結構工藝性 10 第五節 塑件在模具中的位置 11 第三章 設備的選擇 11 第一節 最大注射量 12 第二節 注射量的校核 12 第三節 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最大注射量與鎖模力的校核 13 第四節 注射壓力的校核 13 第五節 開模行程的校核 13 第六節 注射機的技術規格 14 第四章 分型面與澆注系統的設計 15 第一節 分型面的設計 15 第二節 主流道的設計 16 第三節 分流道的設計 17 第四節 澆口形式的選擇 17 第五節 排溢系統的設計 18 第五章 成型零件工作部分尺寸的計算 18 第一節 成型零件的結構設計 18 第二節 成型工作零件的工作尺寸 18 第三節 成型零部件的強度與剛度計算 24 第六章 模架組合的選擇 26 第七章 合模導向機構的設計 27 第八章 推出與復位機構的設計 29 第一節 推出機構的組成 29 第二節 推出機構的設計原則 30 第三節 簡單推出機構 31 第九章 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設計 34 第十章 冷卻系統的設計 41 總結41 致謝42 參考文獻 42 以上回答來自: http://www.lwtxw.com/html/44-5/58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