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冷沖壓模具的發展狀況。
目前,我國日用五金業已經跨入世界前列。先後建立了拉鏈、電剃須器、不銹鋼器皿、鐵鍋、刀片、自行車鎖等14個技術開發中心,壓力鍋、電動剃須器、打火機等16個產品中心。這些中心目前絕大多數發展成為行業排頭兵,有的已成為世界排頭兵,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據了解,現在我國五金產業中至少有70%為民營企業,為我國五金行業發展的主力軍。我國逐步成為世界五金加工大國和出口大國,並且已成為世界五金生產大國之一,擁有廣闊的市場和消費潛力。
五金行業市場發展概況與趨勢
手工工具市場:漸趨智能化、人性化
國際五金市場上,歐美發達國家由於生產技術快速發展與勞動力價格升高,將普遍性產品轉由發展中國家生產,僅生產高附加價值的產品,而我國又擁有強大的市場潛力,所以更有利發展為五金加工出口大國。
我國的手工工具市場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蘇、上海、廣東、山東和台灣等地方,其中浙江和廣東最為突出。浙江的永康向來就被稱為「手工工具之鄉」,而且浙江人的市場操作意識相當強,從當初的火鍋產品、不銹鋼保溫杯到去年風靡一時的滑板車,給他們帶來了滾滾財源。廣東也即將成為世界五金工具模具中心。目前,在深圳周邊及珠三角地區聚集了6000多家模具企業,從業人員超過20萬人。已連續在深圳舉辦了五屆的華南國際模具展,吸引了25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家企業參加,是當今中國最具專業化、國際化水準的模具工業展會。
DIY產品成為五金相關行業市場新寵。近年來,在歐美隨著發達國家的建築類五金產品設計以容易安裝及維修為主,可自行裝配產品及工具大受市場歡迎。據分析,今後兩年,國內的建築類五金產品也將走向智能化、人性化的發展道路。
台灣手工具業調整產品結構。台灣地區手工具業憑借產品質量穩定、交貨准時、產品品種齊全,能配合客戶需求,在全球具有一定的優勢。而且台灣手工具銷售以島外市場為主,目前當地製造廠商約5000家,多分布在台灣島中部地區,以中小企業為主。據有關調查資料顯示,以個別手工具產品類別來看,套筒為出口大宗,其次為手工具組合,第三為園藝工具,扳手類排名第四,鉗類排名第五。
刀具市場: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
據報道,全世界刀具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其中歐洲、北美國家增長穩定,特別是東歐國家;亞洲市場略有回升,市場潛力很大,拉美國家市場明顯增長,尤其是墨西哥。目前世界切削刀具銷售額超過100億美元,工業發達的歐洲、北美、日澳三大市場佔有75%~80%。
在亞洲,中國也是一個重要市場。據預測,我國刀具需求在70~80億元人民幣之間,其中高精、高效、高可靠性的現代刀具,如硬質合金和陶瓷等超硬刀具材料可轉位刀具的消費額約為12億元人民幣,其中80%~85%依賴進口,模具製造使用的刀具進口佔90%以上。在過去一年中,刀具市場之所以需求增長緩慢,主要是因為刀具壽命增加,再有就是用戶針對整個製造過程提出要求,取代了許多的機床和刀具。以及多功能刀具的應用增多,替代了很多以往單功能的簡單刀具。今後用戶將更加強調生產廠對刀具的研究和發展,不僅是在材料和表面塗層技術領域,而且也在刀具產品及其生產工藝過程方面注重生產實踐,幫助刀具製造廠增加在它們所熟悉領域中的市場競爭力。
從刀具產品技術看,日本的DIJET、BIG、OSG、日本住友電工,日立工具新開發的高速高硬度刀具可加工至HRC70的硬度,東芝泰珂洛的拳頭產品TAC快速銑刀系列硬質合金刀具逐漸取代高速鋼刀具,特別是圓形刀具。美國肯納刀具、瑞典SANDVIK,山高刀具SECO公司、SPINNER公司等塗層刀具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中國刀具和量儀的知名企業株洲鑽石工具、桂林廣陸數字測控股份公司等也提供了新開發的產品,參與國際競爭。高速加工用新型刀具市場佔有量不斷增長。
從刀具製造商合作方式來看,在高新領域市場將出現很多大公司強強聯合。
模具市場發展概況與趨勢展望
近年來工業發達國家的人工費用增加,其正向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國家轉移,其國內以生產高、精模具為主,人工勞動投入量大的模具依靠進口解決。
「十一五」期間,我國模具市場總體趨勢平穩向上。目前,國內市場對中高檔家電、汽車、塑料製品模具的需求量很大,但要求國產模具必須在質量、交貨期等方面滿足用戶的需求。我國加入WTO後,伴隨著世界經濟的一體化浪潮,全球製造業加速向中國大陸地區轉移已是大勢所趨,中國也將逐步發展成為世界級的製造業基地。中低檔的模具國際市場潛力十分巨大,只要國產模具的質量能夠有提高,交貨期能夠保證,模具出口的前景是十分樂觀的。優勢明顯的廣東特別是珠三角地區,將在十年之內發展成為世界模具生產中心。同時,由於近年來我國每年用近10億美元進口模具,其中精密、大型、復雜、長壽命模具佔多數,所以從減少進口角度出發,這類高檔模具在市場的分額比例也將逐步增大。現代模具其高技術、人才密集、高技術背景下的工藝密集型工業的特點,是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走在前面的產業,模具作為重要的製造裝備行業在為各行各業服務的同時,也直接為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模具在製造業產品研發、創新和生產中所具有的獨特的重要地位,使得模具製造能力和水平的高低也成為國家創新能力的重要標志。
2010年經濟逐步企穩,模具作為製造產業轉變增長方式,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支撐,無疑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溝通製造業上下游產業,共同促進模具製造業發展已成為深圳模具技術學會的重要任務。
延伸閱讀
模具行業支撐汽車行業的產品升級換代
據悉,2009年我國乘用車換型就達到221款(其中轎車175款),比2008年多114款。自主車型120款,而像中檔帕薩特的全套沖模價值就超過2.5億元人民幣,大型塑料模具價值約3500萬至4000萬;從汽車的心臟發電機的缸體壓鑄到汽車白車身沖壓件,從加快我國節能環保型汽車的研發進程(如汽車發動機塑料進氣歧管國外已佔80%,注塑模具的實現),到新材料超強鋼板熱壓成形模,都需要模具帶動汽車產業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中高檔轎車覆蓋件模具,汽車輕量化新型材料成形模具及多工位級進模具均是推進汽車自主品牌發展的保障,模具裝備是汽車裝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家電行業:家電零件成型依靠鈑金沖壓、塑料、發泡、吸附等各類模具,一台冰箱需要150~200付模具、一台空調需要50付左右的模具、一台洗衣機需要60付左右的模具,還有大量的小家電……海爾公司一年采購6000付左右模具,金額達到5個多億。2009年12月,工信部下發了《關於加快我國家用電器行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針對產品升級、技術升級的重要任務,加快我國家電轉型升級。(如低噪音、節能節水,多間室等)模具製造的水平也是家電零件製造工藝水平提高的體現。
據統計,2009年我國塑料行業6000億銷售額,按1:100的帶動,得到了60億模具的支撐。
航空裝備技術與模具製造
鈑金裝備:作為航空製造技術的重要基礎,航空鈑金裝備技術模具為其提供成型的主要設備是在超塑成形設備、熱成形設備、旋壓成形設備、壓彎成形設備等等,大型板類三維曲面的一個產品成形模具往往需要數十套甚至數百套,板材由模具曲面成形;在多點成形時,模具製造將整體模具離散成一系列規則排列、高度可調的基本體來包絡面完成,進而多點成形技術發展有多點成形機等等。
飛機內飾件模具成套技術的研究開發及產業化:配套中國商用飛機發展提供產品的模具製造技術,選用強度大、阻燃、防煙霧、散熱工程塑料,結合航空領域的技術標准和要求,針對飛機內飾件的材料選用、產品結構分析與設計、模具設計製造和最終產品組裝整套技術進行研究開發,實現飛機內飾件成套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在飛機內飾件方面,塑料使用的提高有利於減輕飛機的自重,節約燃油,降低成本。據不完全統計,飛機內飾件在模具200套左右,產值一個億,帶動製件產值在30億元左右。
電子專用裝備及新興產業配套領域
裝備製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在「抓住九大產業重點項目,實施裝備自主化」的內容里,第8項「電子信息產業」中就將電子設備儀器及工模具等為重點,推進信息化裝備自主化。
以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用引線框架精密多工位級進沖模,集成電路精密封裝模具,電子元器件和精密接插件用精密模具,晶元用精密沖壓模具,汽車電子模具為前沿,電腦周邊模具、多媒體數碼產品模具、光電通訊產品模具、網路產品模具、鍾表禮品模具等等隨著IT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將需求越來越大。我國已是(復印機、傳真機、列印機等)OA設備及耗材的主要生產國,60%以上的復印設備、40%以上的影像列印設備在中國製造,同時世界OA設備主要廠商在中國大量采購零部件也使得OA設備塑料模具發展迅速。
醫療器械據推算有一萬種產品,34個門類,4000家企業。如保健器械、高分子塑料產品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幾乎全部製件涉及模具,大到高壓氧艙,小到助聽器、心臟起博器…高分子復合材料成型、生物生命工程、醫療器械器材零部件生產配套的精密、超精密模具將在醫療器械製造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009年國家4萬個億投資中,軌道交通直接投資是7000個億,而動車組走行核心部件超高速(300公里以上/小時)精密軸承模具核心技術、時速200~350公里高速動車組、大功率交流傳動電力/內燃機車、載重100噸鐵路重載貨車和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用軸承、齒輪傳動裝置,高速動車組用齒輪箱精密鑄造模具;重載25T軸重熱鍛模具、冷墩模具等將為新興產業配套服務。
Ⅱ 汽車模具製造行業的幾點發展新趨勢,你能把握幾條
汽車模具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就是覆蓋件模具。這類模具主要是冷沖模。廣義上的「汽車模具」是製造汽車上所有零件的模具總稱。例如,沖壓模具、注塑模具、鍛造模具、鑄造蠟模、玻璃模具等。模具是當今工業生產中使用極為廣泛的主要工藝裝備,是最重要的工業生產手段和工藝發展方向,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模具工業的發展水平,模具工業的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模具是汽車工業的基礎工藝裝備,在汽車生產中90%以上的零部件都需要依靠模具成形。
2015年中國汽車產能達到3400萬輛,如此龐大的市場需求將為中國的汽車模具產業帶來無限的商機。我國模具行業要向集約型路線發展,走集約型發展路線,務必要向「低投入、高產出」的經營目標而努力,這需要模具企業從多個方面著手進行變革。
汽車模具是汽車製造過程中的關鍵部件,無論是覆蓋件模具還是整車模具,都對汽車品質和質量起到決定作用。汽車模具行業具有定製化生產的特徵,製造過程難以標准化。汽車模具行業的驅動因素在於車型的變化,包括新增車型和改善車型。而汽車模具的價值量較大,根據不同的模具分類,價值量可以從幾千萬到幾個億不等。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模具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從2001年起全球模具行業一直處於穩步上升態勢,平均增長率達到5%以上,至2015年,全球模具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150億美元。在美國、德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與汽車相關的模具需求占模具總需求的40%以上。全球汽車模具市場規模已經超過440億美元。
近年來,我國汽車製造企業每年推出的新車型上百種,這些新車型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在保持發動機及汽車底盤基本不變的情況下,汽車外觀的變化,即車身覆蓋件的不斷更新,而汽車覆蓋件的更新均需要汽車模具作為基礎裝備,由此對汽車模具產生了巨大的需求。
汽車模具的行業發展與下遊行業汽車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下游汽車行業的穩步快速發展將極大推動汽車模具行業的發展。模具屬於消耗品,用量較大,汽車行業90%以上的零件由模具成型,同時使用冷作、熱作、塑料模具鋼,平均每萬輛汽車消耗模具0.12噸。一般情況下,製造一輛普通轎車本身便需要約1500個模具,當中有接近1000個的沖壓模具和超過200個的內飾件模具。
汽車模具占模具行業的市場份額約1/3,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2017年我國汽車模具的銷售收入為2663.42億元,據此測算2017年中國汽車模具市場規模達到888億元。到2023年,中國汽車產量將達到近4182萬輛,年均增速在6.0%左右,而對於汽車模具的需求將達到500噸左右。
目前我國汽車模具製造企業約300家,絕大部分規模較小、技術和裝備水平有限。就國內汽車模具市場的競爭格局來看,中低檔模具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而高端市場,無論是國內高檔汽車模具,還是出口汽車模具,國內具備競爭實力的企業為數尚少。
近年來得到迅速發展的數字化模具技術,是解決汽車模具開發中所面臨的許多問題的有效途徑。所謂數字化模具技術,就是計算機技術或計算機輔助技術在模具設計製造過程中的應用。
根據產品類別及汽車整車廠要求,汽車模具可劃分為低端、中端和高端三個檔次。其中技術含量低的模具已供過於求,市場利潤空間狹小;中端模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而技術含量較高的高端模具還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我國進口模具主要為高端模具,該領域仍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