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模具的原理是什麼
模具有很多中,這里以沖壓模具的原理為例,沖壓模具的原理是沖壓--是在室溫下,利用安裝在壓力機上的模具對材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
分離或塑性變形,從而獲得所需零件的一種壓力加工方法。
一、沖壓模的工作過程:
落料沖裁模,其工作原理如下,直接或問接固定在上模上的組成模具的上模,
它通過模柄與沖床滑塊相聯結。固定在下模上的零組成了模具的下模,並利用壓板固
定在沖床的工作台上。上模與下模通過導、導導向。工作時,條料靠著擋料送進定位,
當上模隨滑塊下降時,卸料先壓住板料,接著凸沖落凹上面的材料獲得工件。這時工
件卡在凸模與頂塊之聞,廢料也緊緊箍在凸模上。在上模回升時,工件由頂塊靠頂板
借彈簧的彈力從凹模洞口中頂出;同時箍在凸模上的廢料,由卸料板靠彈簧的彈力卸
掉,再取走工件,至此完成整個落料過程。再將條料送進一個步距,進行下一次沖裁
落料過程,如此往復進行。
二、
沖壓模的分類:
1、敞開模:結構簡單,尺寸小、重量輕、製造易、成本低、但壽命低、精度差、
適於精度要求不高,開頭簡單,小批量或試制的沖裁件。
2、導板式:精度比敞開模高,適於開頭簡單,工件尺寸不大的沖裁件。要求壓
力機行程不大於導板厚度。
3、導柱式:導柱導向保證沖裁間隙均勻,沖裁件的工件尺寸精度高,模具使用
壽命長,安裝方便,適於大批量生產。
4、連續模:條料要求精確定位,使內孔與外形相互位置精度得到保證。生產率
高,具有一定的沖裁精度,適於大批量生產。
5、復合模:沖壓件的內外形相互位置精度高,適合於大批量生產。
② 沖壓模具移位怎麼解決
1、先用水平儀把設備校平。
2、模具是否有導向裝置?應有較粗導柱。
3、模具壓板或墊鐵和下模板不一樣高,易固定不牢固。過去經常遇到此問題。
4、模具結構是否有側向成型,側向受力。
③ 沖壓模具檢修方法
在沖壓模具的檢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如下:
1. 模具松動:如果發現沖模或模具移動超出單邊間隙,需要調整組合間隙以確保精準配合。
2. 沖模傾斜:如果沖模直度不正或模板間有異物,導致模板無法平貼,應重新校正模板角度或進行研磨處理。
3. 模板變形:如果模板硬度、厚度出現問題或受到外力影響,可能需要更換新模板或調整拆組工藝。
4. 模座變形:模座厚度不均勻或受力不均,影響導柱和導套的直線度,應研磨矯正、補充材料或均勻分布受力。
5. 沖模干涉:檢查沖模尺寸、位置,確保上下模定位準確,避免組立後松動,同時關注沖床精度和架模的正確性。
6. 沖剪偏斜:沖頭強度不足或尺寸不合適可能導致偏斜,需加強剝斜板的保護,調整沖頭尺寸或改善送料長度。
在模具損壞方面,原因和處理如下:
7. 熱處理問題:如淬火溫度不正確或回火處理不當,可能導致模具損壞,需調整工藝參數。
8. 沖壓疊料:料片重疊繼續沖壓,可能是剝料板破裂,需檢查和修復。
9. 廢料阻塞:清理落料孔,確保尺寸准確,避免沖頭和下模板受損。
10. 沖頭掉落:檢查固定情況,更換強度不足的螺絲或修理沖頭。
11. 逃孔問題:調整沖頭壓板和剝料板的逃孔尺寸,必要時更換損壞部件。
12. 異物進入:需檢查模具零件,確保沒有異物進入,以免損壞模具組件。
13. 組立錯誤:重新檢查零件安裝,確保正確無誤。
14. 彈簧因素:調整彈簧力、確保彈簧等高,防止零件重疊沖打。
15. 沖壓不當:調整工作高度、潤滑導柱、正確送料等,避免設備損壞。
16. 維修不當:確保維修工作按照規范進行,及時更換磨損部件。
尺寸變異方面,應定期檢查和調整:
17. 刀口磨損:重新研磨或更換沖模,確保尺寸准確。
18. 沒有引導:修復引導裝置,調整送距,確保定位準確。
19. 沖模長度問題:修正彎度,確保成形完整。
20. 逃孔問題:清理或調整逃孔尺寸,防止變形。
21. 頂出問題:改善送料流程,調整頂出力度和位置。
22. 導料和下料變形:調整導料板、料重和模具位置,確保材料正常通過。
23. 彎曲和剪切變形:關注材料性質和設計,確保加工過程的精確度。
24. 撞擊變形:控制氣壓和落下力度,減少碰撞影響。
25. 浮屑擠壓:清理模面,避免雜物影響模具性能。
26. 材料選擇:確保材料規格和硬度適合沖壓要求。
27. 設計問題:必要時重新設計,優化模具間隙和工藝流程。
沖壓模具,是在冷沖壓加工中,將材料(金屬或非金屬)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種特殊工藝裝備,稱為冷沖壓模具(俗稱冷沖模)。沖壓,是在室溫下,利用安裝在壓力機上的模具對材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分離或塑性變形,從而獲得所需零件的一種壓力加工方法。
④ 模具壓板用扭力扳手擰緊合適么
模具壓板壓的越緊越好,使用扭力扳手,緊到多大的力合適要做試驗。關鍵是壓緊螺絲要靠近模具,讓壓板的力盡量用在模具上。一般的沖床壓緊螺絲最好使用M12、 M16的螺絲,螺絲大徑小了不吃力,壓不緊不說,而且還容易斷。大型的沖床的壓緊螺絲可以使用M16及以上的螺絲。
⑤ 注塑模具上下模注意事項
1.測量模具的長,寬,高,根據測量後的數據,判定模具能否安裝在選定機器上。
2測量模具的定位環外徑,是否與選定機器的固定模板上的安裝孔相配。
3.測量模具的澆口大小和澆口與本機定模板模具安裝平面的距離,判定選定機器注射座噴嘴是否與模具能良好相配。
4.測量模具頂出板的尺寸,與選定機器的頂出行程比較,判定機器是否合適。
5.根據模具的實際厚度,用手動調模方式粗調模具厚度,然後根據開模後製品順利脫模落下所需要的空間距離,設置開模間距。用手動調模方式使開模間距達到設定值。松開移動模板上的機械保險桿的螺母,通過其中一個螺母旋退,一個旋進,使保險桿左右移動,調整到開模位置時,打開防護門,裝在固定模板頂部的機械保險擋板會自動掉下,而且保險桿右端的撞頭剛好靠近保險擋板。然後鎖緊保險桿螺母。
6.根據模具的設計參數,設置好頂針行程。以便在調整模具厚度時不致使模具受到損壞。
7.准備好模具壓板,壓板墊塊,壓緊螺栓,螺母,平墊圈,彈簧墊圈,扳手,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