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模仁、鑲件、斜頂、滑塊等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藝
本文提供模具零件加工工藝的標准化參考,確保模具製作合理性和一致性,提高進度。
工藝員編工藝卡時需詳細註明加工預留量、方位、粗糙度要求及注意事項。優先採用加工效率高的設備,如銑床、CNC、磨床,尤其是電脈沖加工效率最低。圖紙尺寸不能隨意更改,僅技術員有權修改。
加工預留量原則:熱處理工件前備料尺寸單邊加0.25mm磨床餘量;模仁、鑲件CNC粗加工部分單邊預留0.2mm;鉗工銑床粗銑外形單邊預留0.3-0.5mm;線割工件成型部位單邊預留0.05mm,外形開粗單邊預留0.1mm磨削餘量。CNC精加工、電脈沖後鏡面拋光單邊留0.03mm餘量。
加工精度要求:模具尺寸精度0.005~0.02mm,垂直度0.01~0.02mm,同軸度0.01~0.03mm,分型面平行度0.01~0.03mm。合模後間隙小於成型塑料溢邊值,模板配合面平行度0.01~0.02mm,固定部分配合精度0.01~0.02mm,小芯子間隙0.01~0.02mm,滑動部分配合精度H7/e6、H7/f7、H7/g6。
CNC拆電極原則:先拆外觀主體電極,再拆其他主體電極,最後拆局部電極;考慮整體加工定模外觀電極,對CNC清角不足部分採用線切割;動模電極盡量避免CNC銑後還需線切割清角,如需,應分解或直接採用線切割;動模筋部和筋位超過35mm時分開做,節約銅料。
加工原則:模仁、鑲件CNC開粗單邊預留0.2mm餘量,熱處理後CNC精加工的工件優先使用CNC加工,不能加工到位的做電極,用電脈沖加工。
主體鑲件加工工藝:備材料、銑床加工、CNC加工、熱處理、磨床加工、CNC精加工或電脈沖、線切割、放電加工、拋光、裝配、試模。
異形鑲件加工工藝:線切割加工外形、鑲件孔、頂針孔,尺寸割准,磨床加工厚度、斜度,成型;放電加工;拋光加工。
簡單鑲件加工工藝:線切割加工外形留餘量磨床,外形尺寸磨准,磨掛台、斜度,成型;放電加工;拋光加工。
圓鑲件加工工藝:無心磨外形尺寸,磨床加工掛台處,線割加工長度留0.1mm磨床餘量,割頂針孔、排氣孔,磨床加工長度、成型。
斜頂加工工藝:線切割加工外形,頭部對插面留餘量磨配,其餘尺寸磨准,磨床加工厚度、工字槽,裝配,脈沖,拋光,銑床開油槽。
斜頂座加工工藝:備條料,銑床加工鑽攻螺絲孔,熱處理,磨床加工外形尺寸磨准,線切割快絲加工工字槽准,磨床加工外形尺寸,配入頂針板,高度尺寸正1mm。
斜頂導向塊加工工藝:線割加工外形,磨床加工外形尺寸,銑床加工穿線孔、螺絲過孔,線割加工斜頂導向孔。
滑塊座加工工藝:備材料,磨床加工外形尺寸磨准,銑床加工鑽穿絲孔,鑽攻螺絲孔,線切割加工斜導柱孔,CNC精加工成型處尺寸。
壓塊加工工藝:備材料,銑床加工鑽螺絲過孔,成型處開粗,磨床加工外形尺寸磨准,成型。
鎖緊塊加工工藝:備材料,磨床加工外形尺寸磨准,線切割加工快絲成型,銑床加工鑽攻螺絲孔。
頂桿孔加工原則:Φ3以上頂桿孔採用銑床鑽孔、鉸孔,Φ3以下或非標准頂桿孔採用線切割加工,底部避空。
穿絲孔加工原則:所有孔需線切割加工時,其內壁圓周大於Φ3以上時,必須鑽穿絲孔。
商標加工且需要拋鏡面的模具:模仁CNC精銑後商標處留餘量,線割加工商標鑲件孔,放電加工掛台深度准,配商標芯子,安裝夾具,商標處餘量脈沖接平,最後拋光。
模架加工工藝:銑床加工內框倒角,鑽攻螺絲孔、頂針孔、水路孔、澆口杯過孔、斜頂孔過孔,CNC加工澆口杯沉孔、斜頂座孔、導向塊孔、行位槽,熱流道模具A板需CNC加工,模腳刻字加工。
有網格狀加強筋的安裝架後模加工工藝:根據模具類別選擇不同的加工工藝,一類模具整體電極保證統一性;非一類模具根據實際加工量調配,電極可分體或整體,通槽先線割開粗後磨床精修。
需要線割夾具或電極的批量脈沖工件:CNC出排點陣圖,線割加工夾具或電極,電極CNC加工並出放電圖,脈沖加工,最後拋光。
支撐柱高度計算:模架在3030以下比模腳高出0.08-0.1mm,3030高出0.1mm,3535高出0.1-0.12mm,3535以上高出0.12-0.15mm。
頂針加工工藝:Φ2及以上頂針切割機割後磨床加工長度尺寸磨准,Φ2以下頂針線割加工尺寸割准,扁頂針、司筒採用線割加工後磨床加工,長度尺寸磨准。
② 模具行業的前途在哪裡。
模具設計行業的前景廣闊,深受關注。在這一領域,有著豐富的發展空間與崗位適應能力。一名優秀的模具設計師需具備深厚的加工工藝、模具結構、塑料和鋼料知識,並熟練掌握UG、CAD、模流分析等軟體。
當前,中國模具設計人才主要分布在廣東東莞、深圳,江蘇崑山、浙江台州等地,以及內地的重慶、武漢、天津等城市。工資水平大多在8K~12K左右。近年來,江浙地區的工資水平略高於廣東,這也導致了廣東模具人才的外流。模具設計的薪資待遇根據所從事的模具類型而有所不同。大型汽車模具設計師、高級設計師(組長、主管)的月薪可達15K~20K元,加上1-2個月的年終獎。對於從事出口模設計的優秀設計師,待遇更為豐厚,大中型工廠的待遇通常略高於小廠,工作強度較低,時間更穩定,加班較少。
成為一名合格的模具設計師,需要學習一系列知識和技能。這包括UG繪圖造型操作,如曲線、草繪、坐標圖層操作、實體建模、布爾運算、曲面工具應用、工程圖制圖參數設置、直接建模操作、裝配操作、產品設計實訓、手動分模、自動分模、破面修補、產品拔模、軟體設置、CAD軟體基本操作和安裝、尺寸標注及模板設置。掌握這些基本技能後,可以進行高級實戰分模,學習不規則產品的分模技巧、實體硬砍分模、曲面分模、實體曲面結合分模、轉角過渡拉模面技巧、異形面拉模面技巧、補爛面、改拔模、改段差等技巧。
在完成產品分模和結構設計後,還需進行全3D+CAD排位,學習使用胡波外掛非參UG全3D模具設計、Moldwizard裝配UG模具設計、出總裝配圖(組立圖)、出零件圖(散件圖)以及CAD排位和CAD零件圖。模流分析也是模具設計師提升學習的必備技能,通過學習Moldflow操作流程,優化模具結構設計,掌握模流分析的基本流程、填充分析、冷卻分析、保壓分析、翹曲分析的分析流程、評估標准及優化方法。
除了上述知識和技能,模具設計師還需了解HASCO標准(德系標准)、MISUMI標准(日系標准)、DME標准(美系標准)等相關標准,掌握出口模具的設計注意事項、模具鋼材的選用、彈簧的選用、模溫與料溫、塑料的特性與用途、淬火與表面處理、硬度的種類、改模、線割排位、CAD列印圖紙、設計檔案管理等知識。此外,還需熟悉各種模具結構的使用,如斜行位、水筒的妙用、環形運水、噴泉運水、扣機的升級、倒裝模、延遲行位、雙色模、包膠模、反行位、先復位機構、控制開模順序機構-扣機、前模彈塊、前模縮針、內環扣與外環扣、行位上的行位、行位出斜頂、斜抽呵與前模抽呵、行位下司筒、延遲頂出、斜頂下頂針、行位下頂針、推塊推出、汽頂頂出、環形行位、前模彈塊、螺紋抽芯、雙T結構、脫倒鉤大全、內模配框、彎管抽芯、斜度斜頂、壓鑄模具、機械手等。
為了持續學習和提升,可以訪問中國模具資料網等論壇,獲取豐富的模具設計資料和與同行交流。如果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論壇中的技術交流群可以提供在線幫助,解決疑惑。在這個領域中,持續學習和實踐將有助於提升個人技能,為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③ 注塑模具設計工程師面試常見問題點匯總
振業注塑匯專注於注塑行業咨詢培訓服務,致力於提升注塑領域的成本效益。
注塑工程師楊建宏專注於注塑工廠的成本效益改進。
ABS、PC、PMMA、PS、PA66+30GF的常用收縮率為1.005;POM、PVC、PE的收縮率為1.020;PP、PET、PBT的收縮率為1.015-1.020。
注塑件常見的瑕疵包括缺膠、披風、氣泡、縮水、熔接痕、黑點、氣泡、條紋、翹曲、分層、脫皮等。
常用的塑膠模具鋼材包括718、738、S136、NAK80、SKH51、SKD61、2344、8407、1.2344、H13等。
高鏡面拋光通常使用SKD61、8407、S136等高硬熱處理鋼材。
2D和3D分別代表二維平面和三維空間。在模具領域,2D是指CAD圖的平面圖,3D是指PRO/E、UG等3D軟體生成的立體圖。
UG默認精度為0.0254毫米。
「碰穿」指與PL面平行的公母模貼合面,「插穿」指與PL面不平行的公母模貼合面。
條和絲都為長度單位,1條等於0.01毫米,1絲也等於0.01毫米,因此1條等於1絲。
「枕位」是外殼類塑件邊緣的缺口,用於安裝配件,形成枕狀分型部分。
「火山口」是BOSS柱根部減膠部分在模具上的形狀,類似於火山爆發後形成的形狀,深的骨位上常做以防止縮水。
「呵」指的是模仁,香港地區的習慣用語,意為鑲嵌模仁。
「虎口」又稱管位,為限位部分,常用在模仁的四個角上,用於前後模的精定位,常通過CNC或模床加工。
「排位」指的是模具上產品的布局,由進膠樣式、模具結構及產品本身決定。
「膠位」指的是模具上產品的空穴,即需要注塑成型的部位。
「骨位」指的是產品上的筋,多用於連接或限位。
「柱位」指的是產品上的BOSS柱,常用於打螺絲或定位。
「虛位」指的是模具上的間隙,常用在非封膠位。
「扣位」指的是產品聯接用的鉤,一般需要設置斜頂或行位結構。
「火花紋」是電火花加工後留下的紋路,由放電量決定其粗細。
「PL面」是Parting Panel的簡稱,即模具閉合時公模和母模接觸的部分。
「電腦鑼」是數控銑床和加工中心的通稱。
「銅工」指的是電火花加工中用於放電的銅料,也稱為電極,通常分為粗工、粗幼工、幼工,其中幼工又稱為精工。
電火花是一種自激放電過程,通過擊穿介質產生火花放電,伴隨擊穿過程,兩電極間電壓急劇變化。火花放電後通道能量轉換為熱能,用於材料尺寸加工。
「火花位」指的是放電過程中銅工和鋼料之間的放電間隙,粗工火花位通常在20到30條,幼工火花位在5到15條。
「料位」指的是塑膠產品的壁厚,即肉厚。
「原身留」指的是整塊鋼料為加工方式,採用去鐵處理。
「熔接痕」是兩股塑膠相遇形成的線,多見於多點進膠的產品。
「噴流」指的是塑膠從進膠口進入型腔後形成的彎曲折疊狀流痕,具有明顯的白痕。
「LKM」指的是龍記模胚,常用模胚包括LKM、富得巴、明利等。
「DME」和「HASCO」是模具標准,DME是美製標准,HASCO是歐制標准,常用於出口模。
「倒扣」指的是產品中無法直接脫模的部分,通常需要結構設計處理。
「防呆」是防止出現簡單錯誤的術語,通過設計防止發呆,如在鑲件一側設置掛台,防止裝配時方向錯誤。
「啤機」是地方習慣用語,即注塑機或成型機。
「止口」指的是夾口美術線,用於解決前後殼料注塑成型大小不一、裝配錯位的問題。
「飛模」指的是配模,用於修正加工不到位的情況。
「光刀」指的是CNC精加工動作,即在開粗基礎上加工到位。
「開框」指的是在模胚上加工放置模仁的位置。
「曬字」指的是通過蝕刻方法在菲林上製作字體的過程。
「反呵」指的是將正常情況下前後模料位倒置的開模方法,常用於玩具車模具等。
「浮呵」指的是局部有倒扣的地方採用小鑲件彈出的出模方法。
「吃前模」指的是產品留在前模的情況,非常麻煩,模設大忌,易導致模報廢。
「頂白」指的是頂出時產品局部被頂壞,從正面看有明顯白色或膠位高出的現象,可能由頂出不平衡引起。
「烘印」指的是潛水時入水點在製品外觀面上留下的痕跡。
「碼仔」是用於固定模具在注塑機上的裝夾工具。
「過切」指的是加工時切削超過規定部分,理解為切多了。
「膠杯」指的是前模彈出開模的內行位,常見哈佛行位,前模彈行。
「絞牙」指的是攻絲、攻螺紋,廣東地區習慣用語。
「啤把」指的是撥模斜度,廣東地區習慣用語。
設計雙色模具的場景包括產品包含兩種不同材質或同一材質不同顏色的情況。
產品填充不足的原因可能包括注塑壓力不足、膠口小、排氣不良、模溫低等。
脫模方式包括順脫和強脫。
進膠方式有大水口、搭底進膠、潛水進膠、點進膠,各有優缺點。
流道形式有圓形流道、梯形流道、U形流道等。
彈簧作用於提供力,可以是模具的開模力或復模力。
模具拔模是為了防止產品脫模時被拉傷、拉毛,形成白色痕跡。
螺絲的作用是提供拉緊力,有效長度通常取螺絲直徑的1.5到2倍。
冷料井用於儲存先進入模具的溫度較低的塑膠料,避免影響塑件品質。
定位環用於保證模具與注塑機之間的正確相對位置,一般取負公差。
配合類型包括間隙配合、過渡配合、過盈配合。
鑲件用於方便加工、防止積碳、利於拋光、節省材料、幫助排氣、便於更換和修模。
硬度指標包括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維氏硬度,最常用的是洛氏硬度HRC。
第一角法與第三角法的區別在於視圖放的位置,第一角法將物體置於第一象限,第三角法置於第三象限。
運水的幾種方式包括直通式、環繞式、水塔式、螺旋式等。
三視圖的基本原則是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
注塑機按外形分為立式、卧式,按注塑量分為超小型、小型、中型、大型、超大型,按合模力分為幾噸到幾千噸不等。
常用塑膠的合適壁厚因材質不同而異,例如ABS為1.8-3mm,PC為2-3.5mm,PA為2-3.5mm,POM為1.5-2.5mm,NORYL為2-3.5mm等。
溢邊值是塑膠產品在多大間隙下會溢出的數值,例如ABS的溢邊值為0.04mm,PC為0.06mm,PA為0.015mm等。
標准圖框尺寸有A0至A4,A0圖框尺寸為1188MM*840MM,A4圖框尺寸為297MM*210MM。
模具大小的劃分因公司而異,常見劃分標准為15~30系列的模具列為小模,30~50系列的模具列為中模,50以上的模具列為大模。
彈性變形指的是物體在外力作用下發生變形,當外力消失後可恢復到原狀的變形,塑性變形則是外力消失後無法恢復原狀的變形。
模胚常用的材質為中炭鋼或45#鋼,即所謂的「王牌鋼」。
運水的作用是控制模仁的溫度,常用凍水、常溫水、油溫。
模具按生產工藝和產品類型分為注射成型模、吹氣模、壓縮成型模、轉移成型模、擠壓成型模、熱成型模、旋轉成型模等。
排氣槽用於模仁靠破面或擦破面上的排氣,其作用
④ 製作一套中國象棋模具,用proe做棋子分模再用cad繪制 最後要模具組立圖 模具零件圖,我不會我應該怎麼做
這種模具是很簡單的塑膠模,沒有行位 斜頂等,就是前後模分開就可以,
安照我們廠的做法是,先用autocad畫排點陣圖,確定好模仁和模胚的鋼料大小,然後再用proe進行3D分模,然後再出頂針 螺絲 運水等的散件加工圖
⑤ 模具製造排位前期准備工作是什麼
一、 排位設計要求產品在內模里以最佳效果的形式進行放置,要考慮進膠的位置,分型面的因互,更重要的一點,是與製品的外形大小,深度成比例。
二、排位時的注意點:
1.同樣的產品大件時,一模二穴,模仁可以分為二件,為了保證平衡流道,採用沿模心旋轉的方式。加工同樣的二個工件。
2.同樣的產品小件時,一模多穴,得注意EDM移運搜閉動的方向,盡量簡單,可以選擇平移的方式。
3.不同的產品一模多穴時,排位時旁裂注意,平面分型,膠件大的,盡可能放在中間位置,斜面弧面分型的,有行位斜頂的,盡可能的朝外側,這樣有利於排位緊湊!
還有很多的要點,這里一下子寫不完,我是新漏散程教育的楓葉老師,有問題可以找我或學校。
⑥ 求一套工廠裡面完整的塑膠模具設計流程
注塑模具設計流程,下面就拿本人設計經驗與思路跟你分析下:
第一步:產品分析與修改,確定模具結構,縮水圖:
1、產品分析:開模方向,分模線與分模面,外形尺寸,厚度,拔模角度,倒勾及相應抽芯方式,進膠點與進膠方式,模穴數等等。
2、轉工程圖:用三維軟體出圖,一般建立三個視圖:第一個主視圖(後模表面投影),第二個第三個立體示意圖(外表面和內表面)。其他視圖按第三角法或第一角法擺放,剖視圖(X和Y,剖切位置線通過重要位置中心,倒勾,柱位,孔位,枕位等等),保存文件DXF格式,到CAD打開標數處理。
3、縮水圖:將上一步工程圖鏡像一次並且放大一個縮水率的倍數。(標明:MI,縮水率)
第二步:產品排位:在模具內怎樣排列
考慮因素:模具長寬方位,產品模穴數,進膠位置,間隔(強度,放什麼零件放得下)
先排第一個視圖是後模側俯視圖抓主視圖,第二個視圖排前模側俯視圖,先把第一個視圖中心線鏡像到正右方然後抓後視圖,然後排第三個X方向剖視圖放在後模側俯視圖的正下方,第四個視圖Y方向剖視圖排在前模側俯視圖正右方。
第三步:模仁訂購
根據產品的大小,生產批量,模穴數,抽芯機構等.
第四步:模胚訂購
根據模仁大小與抽芯機構(側),進膠方式與位置,前模是否有抽芯(開模動作,油缸),產品材料,頂出方式等等。
第五步:將模仁裝配至模胚內
第六步:模仁與模胚安裝與定位設計
第七步:分模線,枕位,鑲件設計
第八步:如果客戶產品有倒勾要設計抽芯機構如行位或斜頂設計
第九步:設計澆注系統(直接澆口,側澆口,潛水口,牛角式,點澆口,扇形澆口,搭澆口等)
第十步:如果是細水口模具那麼要設計開閉器與塞打螺絲
第十一步:排氣系統設計(排氣槽位置與產品溢邊值大小)
第十二步:頂出系統設計(頂針,斜頂,司筒,頂塊,推板,氣頂等)
第十三步:冷卻系統設計(水路樣式如直通式,階梯式,隔板式,螺旋式等)
第十四步:輔助零件開設(彈簧,垃圾釘,撐頭,中托司,鎖模板,扣機,邊鎖,平衡塊,限位塊,吊模孔,撬模坑等)
第十五步:檢查與修改,視圖補充與位置調整
第十六步:2D轉3D分模或做全3D
第十七步:拆散件圖(3D+2D)
第十八步:圖紙審核,改圖。
第十九步:圖紙合格後列印歸檔
第二十步:圖紙發給模具製造車間加工
以上模具設計從客戶給3D圖開始到設計出模具圖到加工整個流程步驟,希望對你有幫助!
客戶提供的圖紙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客戶給定審定的塑件圖紙(二維電子圖檔)及技術規范要求(此時需要用三維軟
件構建3D圖)。
(2)給定3D圖檔,處理成2D圖(出工程圖紙)。
(3)給定樣板(手板),此時需要測繪出2D和3D圖。
以上是一般有三種,其中第二種情況最常見,就是客戶產品設計師設計好了3D產品拿給你開模。
模具設計工程師需要繪制圖紙有:成口工程圖,縮水圖,模具裝配圖,散件圖,開模頂出示意圖,改模圖等,而且我寫的就是按順序排序
⑦ 關於模具設計
首先要了解清楚客戶的要求(如產品的外觀要求,結構上的要求或其它的一些特殊要求)與客戶進行溝通,接下來就要開始分析要做的這個產品了,主要是檢查產品的拔模及肉厚,對一些柱位及肋位進行防縮水處理(這些很必要,可以減少以後開模中一些不必要麻煩,提高你在客戶心目中的地位)
下面就要進入我們的主題——————模具設計(以下以PRO/E 進行模仁3D,再在CAD裡面完成所有設計為基礎)
1:對產品進行排位(這將決定模具的大小,在這里要考慮的東西大多了,主要的還是靠你的經驗及你們公司的要求)(如果用CAD設計的話注意要先對產品進行鏡像,再放縮水,然後才排位)排位再好做到產品四面分中,以便後面加工時出數) 2:對產品加上收縮率(縮水)
3:確定模仁的大小(具體的不多講,網上有很多參考資料)
4:現在可以開始做分模面了,這里考的就是你的真功夫,不僅3D要用的好,模具結構更是重中之重
5:分模面做好就可以把模具分開了,前後模,鑲件,斜頂,行位都可以在這邊分好
6:接下來做的就是流道了,這個關繫到公司生產的成本及產品的質量,設計時要三思啊
7:下面就是冷卻水路的布置及鏍絲也的放置,頂針的排列(用EMX設計這里只要做基準點就可以
8:用CAD設計的話我一般做完以上的工作就把它轉成平面圖,直接放入模胚再在CAD裡面設計了,以下的設計以CAD為主(可能很多人做法會不一樣)
9:模仁圖有了,就開始模胚上的設計了,先要以模仁的太小及結構定出模胚的大小及形式(如大水口,細水口等)然後用模具外掛調出適用的模胚,裝入模仁(注意圖層的控制及顏色的控制,以便在後面出散件圖時能更快,更易識別)
10:把水路引到模胚上,當然還有鏍絲,再來畫上彈弓,垃圾釘,頂棍孔,在主視圖上做這些的同時要在剖面圖上表達出來,當然不有頂針了,別忘了這里把唧嘴給畫上,如果是細水口的話就忙了,水口拉針,拉桿,開閉器都要在這里設計好,如果有行位的模具應先設計好行位 11:做好這些好像差不多了,可以休息10分鍾了,接下來的工作是撐頭及鎖模片,還有一個撬模坑差點忘了
12:簡單一點的模具做到這里也就差不多了(只是說結構圖)開始標數吧,同時也是檢查設計正確性的重要一環
13:搞定就開始做BOM表了,做完套上圖框,這個不用多說了吧,填好標題欄再檢查一遍(這時我一般自己看一遍再調給同事看一遍(自己的錯誤有時怎麼都看不出來)好了,出個組立圖先,給客戶確認一下,看客戶還沒有不滿意的,有問題的話趕快改吧,沒問題就萬事大吉了,可以出散件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