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沖壓模具一般用什麼材料
製造沖壓模具的材料有鋼材、硬質合金、
鋼結硬質合金、鋅基合金、內低熔點合金、鋁青銅、高分子材料等等。目容前製造沖壓模具的材料絕大部分以鋼材為主,常用的模具工作部件材料的種類有:碳素工具鋼、低合金工具鋼、高碳
高鉻或中
鉻工具鋼、中碳合金鋼、高速鋼、基體鋼以及硬質合金、
鋼結硬質合金
等等。
B. 詳述沖裁模具中簡單模,級進模,復合模的區別
工程模:也稱為「單工序模」,是指在沖壓的一次行程中,只能完成一個沖壓工序的模具。這一工程打完了之後,需要人工或用機械手把產品從模具裡面取出來,然後放到下一站的模具裡面繼續生產,直到模具的最後一個工序打完,整個產品才算完成。這種模具維修起來簡單,但生產起來費時費力,需要花費較多的人工和時間成本,產品報廢率較高。
復合模:常見的復合模具結構有復合下料、復合拉伸等,這種模具結構和別的工程模結構略有不同。其凸模(也稱為公模或沖頭)設計在下模,其它幾塊模板依次是下夾板(固定凸模沖頭)、下止擋板和下脫料板(外脫),上模依次是母模(或刀口)、內脫板和上墊板構成,內脫使用等高套筒掛在上墊板上面,然後用打桿或彈簧頂著。比如用來下料的復合模,其內脫一般脫出來母模0.50mm即可,不可以低於母模,要不然母模刀口容易崩掉或者不脫料。內脫的力量要足夠大,才能把產品從母模裡面頂出來,一般如果材料比較厚的話,我們上面裝的是彈簧。
連續模:也稱「級進模」,是指在沖壓的一次行程過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同時完成兩道或兩道以上沖壓工序的模具,這種模具維修難度較大,需要經驗豐富的鉗工師傅來操作,但是生產起來效率很高,打得速度快的話一個小時可以生產上千個產品,節省人工和時間成本,產品報廢率較低。
(參考資料網頁鏈接)
C. 組五金模具時,如何分辨9塊模板/。
模具共有8塊板,上到下分別是:上模座,上墊板,公夾板(也叫夾板),脫料墊板(也叫背板),脫料板,下模板,下墊板,下模座,有的廠還有一塊蓋板在上模座之上。
D. 沖壓模具由哪幾部分構成
一般模具的組成:
1.工作零件:2.定位零件:3.壓料、卸料、頂料零件:4.導向零件:5.安裝、固定零件:;。
6.緩沖零件
7.安全零件及其它輔助零件:
8存放限制器:
E. 五金模具有幾塊板叫什麼名字
一般有九塊板,上蓋板,上模座,上墊板,夾板,背脫板,脫料板,下模板,下墊板,下模座,做模具有銑床,鑽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