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UG怎麼分模
就是用UG做模具的製作呀,一般的分模芯的設計與模架的設計兩種。
模芯可以用UG通過設計好的三維實體直接拆出;
模架一般使用現成的通過UG中的moldflow找出。
PROE分模是模具設計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全世界99%的用品都是用模具批量生產出來的.模具可以世界工業革命的重要轉折點.
PROE分模技巧談
1.L法:也就是最基本的方法COPY SURFACE,這是一位台灣教授教材上講得最多的一種方法;
2.切割法:許多時候,當我們做好分型面後進行分模才發現,分不開並且出現了許多綠線線和紅點點,這時我們可選擇切割法,具體做法是:直接將分型面復制一個後往前模方向延伸到前模仁的厚度,封閉起來生成前模仁,而後做一實體為後模仁,用分模切掉前模部分,再用參考零件直接CUTOUT出後模仁型腔來;
3.當然針對2所出現的情況,也可採用精度修改法來解決,適當的調整一下精度,也可解決一些情況,還可在設計過程中調整模具精度和產品精度保持一致,(最好是在CONFIG)中直接就設置為產品精度和模具精度保持一致;
4.補洞法:在做型面時,不要去COPY SURFACE(推薦使用),直接將有破孔的地方做一些比較簡單的曲面來堵住,有時曲面不太好做也可直接長出一塊0.01mm厚的實體來,然後再一些比較簡單的大分型面來就可分出來;
5.裙邊法:對於大部分的殼體類產品,建議使用裙邊來做分型面,這樣不僅易分模而且往做出來的分型面比較漂亮;
6.產品中做分型面法:有的時候就是很奇怪的事,直接模具版塊中做分型面分不出來的產品,換作到產品板塊中去做分型面,然後到模具板塊中去分模會比較容易分出,據小可了解有不少的高手就是用這個方法進行分模的;
7.體積塊法:有時也可用直接做體積塊的方法來完成,包括做成成品的體積塊和先隨意做成幾個體積塊後再進行體積塊的分割與合並;
8.調包法:在某些時候,當用主分型面進行分模時會出現分不開的情況,但不要輕易放棄,試換一個分型面(如鑲件.鑲針或者滑塊)來分一下也會出現驚喜的;
9.修改產品法:此法做法是針對於一些用第三方軟體做圖轉換的圖檔和一些產品曲面質量較差的的產品較有用.可將產品上一些局部的地方做適當的修改,但要注意不能隨意更改產品外觀和功能部位.也可重新做一個PART來,利用數據共享插入原產品的實體表面,不足是在產品設變時模具文件不能再生變更;
10.黃牛法: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絕對可行,就是對於一些產品造型質量特差且模具結構簡單的產品,與其想盡各種方法來尋找分模的***之招不如老老實實做他一回黃牛,對於各個模具零件直接利用產品上的曲面一個個地做出來,當然這樣的東西的確讓人討厭,但一旦遇到而且你的計算機又不太好的情況下法還是可以給你帶來方便的!
Ⅱ NX中如何把鈑金件厚度減薄
偏執就行了啊,,,
Ⅲ NX1926 制圖模式下如何手動修改尺寸
選中對應的尺寸,點右鍵選擇「設置」,在設置對話框中找到「文本」下的「格式」,進去勾選「替代尺寸文本」,輸入你需要的內容,然後點擊「關閉」即可。
Ⅳ UG手動模具設計如何改模,
這要看情況,把產品擺進模圖,對更改部分重新分模(局部),一般來說減膠就是燒焊或者做鑲件,加膠直接做銅公或者cnc加工即可!
Ⅳ 急急急!關於ugnx4.0的模具設計問題
你在問什麼?
你想問什麼?
算了.
你問得也太抽像了.
還有那個為什麼要用光碟目錄打開文件.
光碟不能寫的哦.
UG對三D操作有那麼復雜?
要那麼多步?
我暈
用了四年多UG4.0從未那麼復雜過.
要打開文件
點打開.
要畫圖
點新建.
只要路徑中沒有中文,
什麼錯誤都不會有.
你的UG沒問題.
你的用法,有問題.
你的問題,有問題.
還是不知道你問什麼問題........
郁悶中...........
Ⅵ 如何修改nx10.0草圖尺寸顯示精度
方法步驟如下:
1、首先打開計算機,在計算機內打開需要編輯的UG圖紙。
Ⅶ 如何用UG中同步建模的線性尺寸,對稱修改模具尺寸!長、寬、高
先創建基準坐標系,再添加零件各面與基準面的線性尺寸,長、寬、高就要添加六個,兩兩相等。
Ⅷ 簡述UGNX6.0中模具設計的基本操作流程
產品初始化 選擇產品 設置坐標系 設置收縮率 建毛坯 看看你的產品要不要補孔 需要的話就補破孔 型腔型芯什麼的自己看看 自己摸索一下 編輯分型線 創建分型面 設計區域 抽取區域和分型線 創建凸凹模 好了 這就是基本操作流程 自己慢慢研究吧 我每月七八千還指望它呢 所以只能說那麼多
Ⅸ ug模具圖裝配好後,需要更改怎麼改不了
把需要改得零件右擊設為工作部件就可以改了。
UG12.0是一款出自Siemens公司之手的實用型3D/CAD設計工具,UG NX12.0功能強勁,能夠幫助用戶輕松進行虛擬產品設計和工藝設計,UG NX12.0操作界面相當的美觀,操作簡便,可以讓您在改善產品質量的同時提高產品的設計效率。
Ⅹ ug如何檢查產品的料厚
1、操作方法:選擇——分析——模具部件驗證——壁厚檢查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產品那些地方料厚是不均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