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沖裁模凸、凹模間隙有哪些調整方法【五金工具問題】
調整間隙是在模具的上下模座已分別安裝好,並通過導柱導套組合起來後進行,一般將凹模固定,調整凸模的位置來達到調整間隙大小的目的。調整間隙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 透光法 適應於小型模具,將組合好的模具翻轉過來,用燈光照射,從下模座的漏料孔中觀察凸模與凹模配合間隙大小,是否均勻。 ② 墊片法 初步對位,在凹模刃口四周適當的地方安放厚薄均勻的金屬墊片,墊片的厚度應等於單邊間隙值,間隙較大時查疊放兩片以上,合模觀察和凸模是否順利進入凹模與墊片接觸良好,如果間隙不均勻可採用敲擊法調整。 ③ 鍍銅法 在凸模表面鍍銅,鍍層均勻,厚度為單邊間隙值,鍍銅前先用丙酮去污,再用氧化鎂粉擦凈,鍍層工沖壓時會自行脫落,裝配後不必專門去除。 ④ 塗層法 在凸模表面塗漆層,適用小間隙沖模。 ⑤ 切紙法 是檢查和精確調整間隙的方法,在凸凹模之間放上一張厚薄均勻的紙代替毛坯,根據切紙周邊是否切斷,有無毛邊及毛邊均勻程度來判斷間隙的情況。 ⑥ 酸腐蝕法 先將凸模與凹模做成相同尺寸,裝配後用酸將凸模均勻地腐蝕一層,以達到間隙要求。腐蝕後要用水清洗干凈。 ⑦ 工藝裝配法 先將餘量留在凸模上,把凸模與凹模做成一致尺寸,裝配後再取下凸模按間隙修正凸模。反之亦然。
❷ 模具裝配時間隙的控制方法有哪些
控制模具間隙的方法根據間隙的大小,可以使用紙,或者銅皮、塑料薄膜夾在凸模與凹模之間,然後把凸模與凹模用壓板或者夾板固定即可。
❸ 怎樣控制模具的間隙
控制模具間隙的方法:
1.墊片法
墊片法如圖14.7所示。將厚薄均勻、其值等於間隙值的紙片、金屬片或成形工件,放在凹模刃口四周的位置,然後慢慢合模,將等高墊塊墊好,使凸模進人凹模刃口內,觀察凸、凹模的間隙狀況。如果間隙不均勻,用敲擊凸模固定板的方法調整間隙,直至均勻為止,然後擰緊上模固定螺釘,再放紙片試沖,觀察紙片沖裁狀況,直至把間隙調整到均勻為止,最後將上模座與固定板夾緊後同鑽、同鉸定位銷孔,然後打人圓柱銷。這種方法廣泛應用於中小沖裁模,也適用於拉深模、彎曲模等,也同樣適用於塑料模等壁厚的控制。
2.鍍銅法
對於形狀復雜、凸模數量又多的沖裁模,用上述方法控制間隙比較困難,這時可以將凸模表面鍍上一層軟金屬(如鍍銅等)。鍍層厚度等於單邊沖裁間隙值,然後按上述方式調整、固定、定位。鍍層在裝配後不必去除,在沖裁時會自然脫落。
3.透光法
透光法是將上、下模合模後,用燈光從底面照射,觀察凸、凹模刃口四周的光隙大小,來判斷沖裁間隙是否均勻,如果間隙不均勻,再進行調整、固定、定位。這種方法適合於薄料沖裁模,對裝配鉗工的要求較高。如用模具間隙測量儀表檢測和調整更好。
4.塗層法
塗層法是在凸模表面塗上一層如磁漆或氨基醇酸漆之類的薄膜,塗漆時應根據間隙大小選擇不同粘度的漆,或通過多次塗漆來控制其厚度,塗漆後將凸模組件放於烘箱內在100120`C烘烤0.5一1小時,直到漆層厚度等於沖裁間隙值,並使其均勻一致,然後按上述方法調整、固定、定位。
5.工藝尺寸法
工藝尺寸法。在製造沖裁凸模時,將凸模長度適當加長,其截面尺寸加大到與凹模型孔呈滑配狀。裝配時,凸模前端進人凹模型孔,自然形成沖裁間隙,然後將其固定、定位,再將凸模前端加長段磨去即可。
❹ 調整冷沖模間隙的常用方法有哪幾種
冷沖模的凹、凸模之間的間隙,雖然允許具有一定公差范圍,但在裝配時必須控制均勻,才能保證裝配質量,從而保證沖件質量(包括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的要求,並使模具有良好的使用壽命。
冷沖模的凹、凸模之間的間隙的調整方法有以下幾種。
1.墊片法
墊片法是根據冷沖模的凹、凸模配合間隙的大小,最簡便的是墊厚薄均勻的紙條,但易碎不可靠,一般用金屬墊片,再調整其相對位置,保證配合間隙的均勻。凹模刃口處墊金屬片控制間隙工藝的方法如表6-1所示。
2.鍍銅法
凸模上鍍銅,鍍層厚度為凹、凸模單邊間隙值。鍍銅法由於鍍層均勻可使裝配間隙均勻。在小間隙(小於0.08mm)時,只要鹼性鍍銅(打底),否則要求酸性鍍銅(加厚)。但由於兩次鍍銅工藝復雜,一般不採用。鍍層按電流密度及時間來控制。鍍層在沖模使用中自行剝落,因而裝配後不必去除,鍍前要清洗,先去污,擦凈,再用氧化鎂粉末擦凈。凸模鍍銅其工藝
鍍銅後凸模浸入10%硫酸亞鐵溶液中,再用水清洗、擦乾、上油。鍍銅中產生廢品時,可用銅重鍍,去銅溶液配方為:
防染鹽 75g/l
檸檬酸鈉 10g/l
使用溫度 50℃
3.塗層法
在凸模上塗上一層薄膜材料,塗層厚度等於凹、凸模單邊間隙值。這種塗層方法簡便,對於小間晾很適用。塗層法有下列3種。
·塗淡金水,可反復塗幾次,或在潦一次干後再塗上機油和研磨砂調和的薄塗料;
·塗拉夫桑薄膜;
·潦漆,可用磁漆或氨基醇酸絕緣漆等,凸模上漆屢厚度等於單邊配合間隙值。不同的間隙要求選擇不同黏度的漆或塗的次數。
凸模上的漆膜在沖模使用過程中會自行剝落而不必在裝配後去除。漆膜與黏度有關,太厚或太黏時要在原漆中加甲苯等稀釋;不薄或不夠黏時可將原漆揮發。
4.腐蝕法
腐蝕法是將凸模尺寸做成與凹模孔尺寸相同,在裝配後再將凸模用酸腐蝕以達到間隙要求。腐蝕劑可採用下列兩者之一,腐蝕後用水清洗干凈。
·20%硝酸+30%醋酸+50%水;
·55%蒸餾水+25%+20%草酸+1%-2%硫酸。
5.透光法
透光法就是將上模架和下模架合模後,用手燈從底下照射,觀察凸、凹模刃口四周的光隙大小,來判斷間隙是否均勻。若不均勻,調整間隙,直至光隙均勻以後再固定和定位。透光法適合於薄料的沖裁模。
6.測量法
測量法是將凸模插入到凹型孔內,用塞尺檢查凸、凹模四周配合間隙是否均勻,若檢查配合沒有均勻,調整凸、凹模的相對位置,直至兩者各部分間隙均勻為止,測量法適用於單邊間隙≤0.02mm的模具。
7.工藝定位器法
工藝定位器法,裝配前先加工一個專用工具「工藝定位器」,裝配時用工藝定位器定位裝配,保證各處的間隙要求。
❺ 模具間隙的放法
模具間隙的放法:
1、一般沖壓Q235-A時,單邊間隙為厚度的(8-12)%左右,當然一定要保持刃口的鋒利性及凸凹模間隙的均勻性;
2、如果要求剪切面有厚度尺寸要求時,可適當減小間隙,單邊間隙為厚度的(4-8)%左右。
間隙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及需要酌情增加或減小,不可照搬公式,有時需要試驗、不斷地總結經驗、積累經驗,這樣將來設計模具時會更加得心應手。間隙的合理性對模具的使用壽命尤為重要(間隙過小模具易損)
❻ 折彎機怎麼調間隙
折彎機調節間隙:調整折彎間隙實際就是調整擋板的尺寸,通過折專彎機右下放的按鈕來進行粗調屬和精調。調整折彎的角度即調整刀口切如V行槽的深度,通過角度右側面的轉輪來調整,且切入深度S≤100。
折彎機工作特點:
⑴對操作人員要求比較高,需要操作人員定位折彎法蘭;
⑵操作人員必須托住材料;
⑶材料大面懸在折彎機外側;
⑷對於大型工件的折彎,一名操作人員很難完成,需要兩人或多人同時作業;
折彎機的折彎角度決定因素:
⑴滑塊的行程;
⑵模具尺寸;
⑶材料厚度變化;
⑷操作人員托撐材料的好壞。
(6)如何調整閉合模具間隙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嚴格遵守機床工安全操作規程,按規定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
2、啟動前須認真檢查電機、開關、線路和接地是否正常和牢固,檢查設備各操縱部位、按鈕是滯在正確位置;
3、檢查上下模的重合度和堅固性;檢查各定位裝置是否符合被加工的要求;
4、在上滑板和各定位軸均未在原點的狀態時,運行回原點程序。
❼ 四乘四蛋托機怎麼調模具間隙
調整模具的間隙,要在組裝時就要調整到位,否則在組裝完後再調整就比較費勁了。調整模具間隙時,可以給凸模與凹模之間墊與所沖壓材料厚度相同的紙、塑料薄膜、或者金屬片。
❽ 模具間隙大這么整改
可以根據已經沖壓下來的沖壓件的尺寸情況,或者重新製作凸模,或者重新製作凹模。如果沖壓件的外形尺寸大,可以重新製作凹模;反之,重新製作凸模。
❾ 沖壓模具上下模具怎麼對間隙啊 具體說明
銅皮墊好了,保證四面均勻,放平模具在壓力機底面,點動滑塊,使模具閉合,對准模柄,上螺絲收緊……用紙試沖
❿ 如何調整數控沖床的模具間隙
青島亞盛數控鍛壓設備有限公司數控沖床專家為您介紹數控沖床模具選用問題,保證最佳的模具間隙
模具間隙是指沖頭進入下模中,兩側的間隙之和。它與板厚、材質以及沖壓工藝有關,選用合適的模具間隙,能夠保證良好的沖孔質量,減少毛刺和塌陷,保持板料平整,有效防止帶料,延長模具壽命。
通過檢查沖壓廢料的情況,可以判定模具間隙是否合適。如果間隙過大,廢料會出現粗糙起伏的斷裂面和較小的光亮面。間隙越大,斷裂面與光亮面形成的角度就越大,沖孔時會形成卷邊和斷裂,甚至出現一個薄緣突起。反之,如果間隙過小,廢料會出現小角度斷裂面和較大的光亮面。
當進行開槽、步沖、剪切等局部沖壓時,側向力將使沖頭偏轉而造成單邊間隙過小,有時刃邊偏移過大會刮傷下模,造成上下模的快速磨損。
模具以最佳間隙沖壓時,廢料的斷裂面和光亮面具有相同的角度,並相互重合,這樣可使沖裁力最小,沖孔的毛刺也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