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扭力梁太硬怎麼調軟點
扭力梁太硬調軟點,最基礎的做法是將扭力梁遠離車輪軸心,離得越遠,兩個後輪間的相互影響就越小,也就是車身晃動會更小,從而使得車內乘坐就更舒適。
扭力梁式半獨立懸掛是用一根粗大的扭力梁把左右兩側的縱向搖臂焊接在一起,這種懸掛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左右兩側車輪處所佔用的空間很少,同時車身的外傾角沒有變化,避震器不發生彎曲應力,所以摩擦小,乘坐性佳。
如果調校得當,可以用最少的成本和空間達到最好的效果,所以小型車和緊湊型車多採用這種形式的後懸掛。但這種懸掛形式也有顯而易見的缺點:當一側車輪跳動時,另一側也會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從而影響舒適性,而且無法提供精確的車輪定位。
衡量一個扭力梁式後懸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它的扭力梁是不是足夠粗壯、足夠結實。
❷ 攻絲機扭力的調節方法是什麼
下面簡單的說說扭力大小的調節方法。
1、扭力太大:攻絲機攻到底不會打滑會斷絲錐,說明扭力太大,攻絲機夾頭扭力要調小。取出卡簧,逆時針扭松,M8以上可以放在夾具上扭緊,裝上卡簧(很重要,不裝,用一段時間會松,扭力又變小)。
2.扭力太小:攻絲機工作時主軸會轉,但絲錐攻不下去,說明扭力太小,攻絲機夾頭扭力要調大。取出卡簧,順時針扭緊,M8以上可以放在夾具上扭緊,裝上卡簧(很重要,不裝,用一段時間會松,扭力又變小)。
自動攻絲機特點:
1、速度快、精度高、攻出來的牙可通過牙規檢測。可作高速連續循環運轉,特殊馬達能持久耐用,可實現自動化, 牙距式自動攻牙機一人可以同時操作多台設備。
2、工作原理:正轉---反轉---正轉---反轉……的連續循環和正轉---反轉---停止的單向循環有特定的按鍵開關來操作,還可以安裝腳踏開關,進行選擇性操作,連續、單向、循環都能自動。操作者雙手完全可以離開機器,實現自動工作,初學者也可以順利操作。
3、高精密攻牙行程調整簡單,自動反轉裝置能自由調整攻牙行程,淺孔和有孔低加工件也能容易調整,雙重安全裝置能防止螺絲攻之損壞,主軸回轉與上下、進退刀特設雙重安全離合器,主軸能自動停止,逆轉退刀也不會損壞刀具。
4、牙距A、B齒輪配合A、B轉軸與主軸依牙距推進完全配合,垂直穩定、精確、精密度特別高,螺絲攻牙時前進與後退不必出力就能運轉自如。
而同時決定於優良的加工物品,不會造成粗細不同螺紋,針對薄板和輕合金屬,合成樹脂等軟質品也能攻出完美螺紋。同時還可以配置多軸器進行多軸同步加工,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❸ 注塑機合模後不平衡怎樣調節
注塑機合模後不平衡調整如下:
如果是新機裝配的話直接調節格林柱螺母就可以了,如果是舊機的話,那就比較麻煩,就要考慮鎖軸,鎖套有沒有磨損,台板有沒有變形等問題,建議尋求專業師傅來調節,或者換整套鎖軸。
注塑機簡介:
注塑機又名注射成型機或注射機。它是將熱塑性塑料或熱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製成各種形狀的塑料製品的主要成型設備。分為立式、卧式、全電式。注塑機能加熱塑料,對熔融塑料施加高壓,使其射出而充滿模具型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注塑機
❹ 攻絲機扭力的調節方法是什麼
攻絲機的夾頭具有扭力保護功能。夾頭的外殼聯接攻牙機主軸,中間的芯夾住絲錐。中間的芯和外殼是靠彈簧片鎖緊而聯接的。用2個定位銷,4個螺釘通過聯接套,把數控機床主軸與攻絲夾頭連接在一起,這樣首先保證了攻絲夾頭與機床的連接精度;扳動外套筒件,確定攻絲所需扭力矩,蝶形彈簧就會受力被壓緊,由鋼球定位,連動刻線套筒,進行攻絲。
攻絲機扭力大小的調節方法。
1、扭力太大:攻絲機攻到底不會打滑會斷絲錐,說明扭力太大,攻絲機夾頭扭力要調小。取出卡簧,逆時針扭松,M8以上可以放在夾具上扭緊,裝上卡簧(很重要,不裝,用一段時間會松,扭力又變小)。
2、扭力太小:攻絲機工作時主軸會轉,但絲錐攻不下去,說明扭力太小,攻絲機夾頭扭力要調大。取出卡簧,順時針扭緊,M8以上可以放在夾具上扭緊,裝上卡簧(很重要,不裝,用一段時間會松,扭力又變小)。
❺ 扭力板手446牛米怎麼調試
扭力扳手調刻度的方法如下:
1、 設定扭矩值
旋轉松緊器(左轉)
旋轉副刻度,調整扭矩值(主刻度+副刻度)(備註:QL1.5N4---QL12N4的小型QL請參考
旋轉鎖緊器(右轉)(鎖緊時,如果銷釘接觸鎖緊器,應該變銷釘位置)
例:將扭矩值設定為42N.M。
轉動副刻度的度盤,直至主刻度指向40。主刻度為40後,將副刻度對准2(主刻度的值會像時鍾的短針和長針那樣與副刻度連動)
QLE型時扭矩設置方式,請參考圖三:
不安裝加長手柄時:將附帶的調整工具的方頭插入本體。
安裝加長手柄後:將附帶的調整工具的方頭插入。
轉動調整工具,設定扭矩值(主刻度+副刻度)。
將加長手柄一直到根部完全裝入本體。
QLE型無需鎖緊(棘爪固定)。
2:設定扭矩後,將套筒插入方形驅動頭。
3:將套筒套在螺栓頭部或螺母上
4:將扭力扳手向右轉動進行緊固。
5:聽到「咔嗒」聲後,緊固結束。
扭力扳手的簡介:扭矩扳手又叫電動力矩扳手、扭力扳手、扭矩可調扳手,是扳手的一種,一般分為三類:手動力矩扳手、氣動扭力扳手和電動力矩扳手。定扭扳手廣泛用於對擰緊工藝有嚴格要求的裝配線,使產品各個緊固件扭矩值一致,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有保障。
扭力扳手的種類:
1、 折疊電動扳手:一般就是可以設定扭矩值的電動扳手,也叫定扭矩電動扳手。電動扭矩扳手一般用來緊固大六角高強螺栓,使用時,先把扭矩調到需要規定的扭矩,然後緊固螺栓。電動定扭扳手分為電流式和動態扭矩感測器式兩種,由控制器和擰緊軸組成。電流式定扭扳手根據電機擰緊過程中電流值的變化來判斷扭力值,當達到預定扭力時,電機停止工作。動態扭矩感測器式是在擰緊軸上安裝有感測器,時刻監測扭力值的變化,當達到預定扭力時,電機停止工作。電動扭矩扳手具有精度高(±2%)、故障率低、壽命長、可編程,可對扭力和角度控制、可多種扭力選擇的優點。因為擰大扭矩螺栓會有反作用力,所以一般在大扭矩擰緊工件上都會設計反作用力臂,防 止操作人員出現安全事故。
2、 折疊氣動扳手:氣動扭力扳手是由空壓機中的壓縮空氣作氣源,帶動扭矩扳手中的氣動馬達驅動齒輪對螺栓進行擰緊。氣動扭矩扳手分為三種:油壓脈沖式、離合器式、動態扭矩感測器式。動態扭矩感測器式是當達到設定扭力值,控制器控制電磁閥斷氣,扳手停轉。油壓脈沖式和離合器式氣動扭矩扳手根據扭矩值到達後通過頂針來自動斷氣。氣動定扭扳手精度通常是±7%~12%。油壓脈沖式扭矩扳手不適合打軟連接螺栓,但因無反作用力而受用戶喜愛。
3、 折疊手動扳手:現階段分為機械音響報警式,數顯式,指針式(表盤式),打滑式(自滑轉式).其中機械音響報警式,採用杠桿原理,當力矩到達設定力矩時會出現"嘭"機械相碰的聲音,此後扳手會成為一個死角,及相當於呆扳手,如再用力,會出現過力現象.數顯式和指針式(表盤式)差不多,都是把作用力矩可視化.現階段的數顯和指針都是在機械音響報警式扭矩扳手的基礎上工作的.打滑式(自滑轉式)採用過載保護、自動卸力模式,當力矩到達設定力矩時會自動卸力(同時也會出現機械相碰的聲音),此後扳手自動復位,如再用力,會再次打滑,不會出現過力現象.此種是1,2年才出現的新感念產品.電動扭矩扳手的使用機械音響報警式是市場的主流產品,主要體現在價格便宜,其它3種相對來說,價格昂貴.不過由於各行各業對這方面要求越來越高,以及效率的要求,數顯式、指針式(表盤式)及打滑式(自滑轉式)的需求會越來越高
扭力扳手的使用注意事項:
1、 使用扭矩扳手時,應平衡緩慢地載入,切不可猛拉猛壓,以免造成過載,導致輸出扭矩失准。在達到預置扭矩後,應停止載入。
2、 不能使用預置式扭矩扳手去拆卸螺栓或螺母。
3、 嚴禁在扭矩扳手尾端加接套管延長力臂,以防損壞扭力扳手。
4、 根據需要調節所需的扭矩,並確認調節機構處於鎖定狀態才可使用。
5、 預置式扭矩扳手使用完畢,應將其調至最小扭矩,使測力彈簧充分放鬆,以延長其壽命。
6、 應避免水分侵入預置式扭矩扳手,以防零件銹蝕。
7、 所選用的扭矩扳手的開口尺寸必須與螺栓或螺母的尺寸相符合,扳手開口過大易滑脫並損傷螺件的六角,在進口汽車維修中,應注意扳手公英制的選擇
8、各類扳手的選用原則,一般優先選用套筒扳手,其次為梅花扳手,再次為開口扳手,最後選活動扳手。
9、為防止扳手損壞和滑脫,應使拉力作用在開口較厚的一邊,這一點對受力較大的活動扳手尤其應該注意,以防開口出現「八」字形,損壞螺母和扳手。
❻ 沖壓模具常見問題與維修方法
一. 模具的維護要領連續模的維護,須做到細心、耐心、按部就班,切忌盲目從事。因故障修模時需附有料帶,以便問題的查詢。打開模具,對照料帶,檢查模具狀況,確認故障原因,找出問題所在,再進行模具清理,方可進行拆模。拆模時受力要均勻,針對脫料彈簧在固定板與脫料板。
一. 模具的維護要領:
連續模的維護,須做到細心、耐心、按部就班,切忌盲目從事。因故障修模時需附有料帶,以便問題的查詢。打開模具,對照料帶,檢查模具狀況,確認故障原因,找出問題所在,再進行模具清理,方可進行拆模。拆模時受力要均勻,針對脫料彈簧在固定板與卸料板之間和卸料彈簧直接頂在內導柱上的模具結構,其脫料板的拆卸要保證脫平衡彈出,脫料板的傾斜有可能導致模具內凸模的斷裂。
1. 凸凹模的維護:
凸凹模拆卸時應留意模具原有的狀況,以便後續裝模時方便復原,有加墊或者移位元的要在零件上刻好墊片的厚度並做好記錄。更換凸模要試插脫料塊、凹模是否順暢,並試插與凹模間隙是否均勻,更換凹模也要試插與沖頭間隙是否均勻。針對修磨凸模後凸模變短需要加墊墊片達到所需要的長度 應檢查凸模有效長度是否足夠。更換已斷凸模要查明原因,同時要檢查相對應的凹模是否有崩刃,是否需要研磨刃口。組裝凸模要檢查凸模與固定塊或固定板之間是否間隙足夠,有壓塊的要檢查是否留有活動餘量。組裝凹模應水平置入,再用平鐵塊置如凹模面上用銅棒將其輕敲到位,切不可斜置強力敲入,凹模底部要倒角。裝好後要檢查凹模面是否與模面相平。凸模凹模以及模芯組裝完畢後要對照料帶做必要檢查,各部位是否裝錯或裝反,檢查凹模和凹模墊塊是否裝反,落料孔是否堵塞,新換零件是否需要偷料,需要偷料的是否足夠,模具需要鎖緊部位是否鎖緊。注意做脫料板螺絲的鎖緊確認,鎖緊時應從內至外,平衡用力交叉鎖緊,不可先鎖緊某一個螺絲再鎖緊另一個螺絲,以免造成脫料板傾斜導致凸模斷裂或模具精度降低。
2.脫料板的維護:
脫料板的拆卸可先用兩把起子平衡撬起,再用雙手平衡使力取出。遇拆卸困難時,應檢查模具內是否清理干凈,鎖緊螺絲是否全部拆卸,是否應卡料引起的模具損傷,查明原因再做相應處理,切不可盲目處置。組裝脫料板時先將凸模和脫料板清理乾凈,在導柱和凸模導入處加潤滑油,將其平穩放入,再用雙手壓到位,並反復幾次。如太緊應查明原因(導柱和導套導向是否正常,各部位是否有損傷,新換凸模是否能順利過脫料板位置是否正確,),查明原因再做相應處理。固定板有壓塊的要檢查脫料背板上脫料是否足夠。脫料板與凹模間的材料接觸面,長時間沖壓產生壓痕(脫料板與凹模間容料間隙一般為料厚減0.03-0.05mm,當壓痕嚴重時,會影響材料的壓制精度,造成產品尺寸異常、不穩定等,需對脫料鑲塊和脫料板進行維修或重新研磨。等高套筒應作精度檢查,它不等高時會導致脫料板傾斜,其精密導向、平穩彈壓功能將遭到破壞,須加以維護. 。
3. 導向部位檢查:
導柱、導套配合間隙如何,是否有燒傷或磨損痕跡,模具導向的給油狀態是否正常,應作檢查。導向件的磨損及精度的破壞,使模具的精度降低,模具的各個部位就會出現問題,故必須作適當保養以及定期的更換。檢查導料件的精度,若導料梢(正釘)磨損,已失去應有的料帶導正精度及功能,必須進行更換。檢查彈簧狀況(脫料彈簧和頂料彈簧等),看其是否斷裂,或長時間使用雖未斷裂,但已疲勞失去原有的力度,必須作定期的維護、更換,否則會對模具造成傷害或生產不順暢。
4. 模具間隙的調整:
模芯定位孔因對模芯頻繁、多次的組合而產生磨損,造成組裝後間隙偏大(組裝後產生松動)或間隙不均(產生定位偏差),均會造成沖切後斷面形狀變差,凸模易斷,產生毛刺等,可透過對沖切後斷面狀況檢查,作適當的間隙調整。間隙小時,斷面較少,間隙大時,斷面較多且毛邊較大,以移位元的方式來獲得合理的間隙,調整好後,應作適當記錄,也可在凹模邊作記號等,以便後續維護作業。日常生產應注意收集保存原始的模具較佳狀況時的料帶,如後續生產不順暢或模具產生變異時,可作為模具檢修的參考。另外,輔助系統如頂料銷是否磨損,是否能頂料,導料梢(正釘)及襯套是否已磨損,應注意檢查並維護。
二. 模具常見故障產生的原因.處理對策
在級進模的沖壓生產中,針對沖壓不良現象必須做到具體分析,採取行之有效的處理對策,從根本上解決所發生之問題,如此才能降低生產成本,達到生產順暢。以下就生產中常見的沖壓不良現象其產生的原因及處理對策分析如下,供模具維修人員參考。
1.沖件毛邊.
(1)原因:A、刀口磨損; B、間隙過大研修刀口後效果不明顯;C、刀口崩角; D、間隙不合理上下偏移或松動; E、模具上下錯位。
(2)對策:A、研修刀口;B、控制凸凹模加工精度或修改設計間隙;C、研修刀口;D、調整沖裁間隙確認模板穴孔磨損或成型件加工精度等問題;E、更換導向件或重新組模。
2.跳屑壓傷
(1)原因:A、間隙偏大; B、送料不當;C、沖壓油滴太快,油粘;D、模具未退磁;E、凸模磨損,屑料壓附於凸模上;F、凸模太短,插入凹模長度不足;G、材質較硬,沖切形狀簡單;H、應急措施。
(2)對策:A、控制凸凹模加工精度或修改設計間隙;B、送至適當位置時修剪料帶並及時清理模具;C、控制沖壓油滴油量,或更換油種降低粘度;D、研修後必須退磁(沖鐵料更須注意);E、研修凸模刀口; F、調整凸模刃入凹模長度;G、更換材料,修改設計。凸模刃入端面裝頂出或修出斜面或弧性(注意方向)。減少凸模刃部端面與屑料之貼合面積;H、減小凹模刃口的鋒利度,減小凹模刃口的研修量,增加凹模直刃部表面的粗糙度(被覆),採用吸塵器吸廢料。降低沖速,減緩跳屑。
3.屑料阻塞
(1)原因:A、漏料孔偏小;B、漏料孔偏大,屑料翻滾;C、刀口磨損,毛邊較大;D、沖壓油滴太快,油粘;E、凹模直刃部表面粗糙,粉屑燒結附著於刃部;F、材質較軟;G、應急措施。
(2)對策:A、修改漏料孔;B、修改漏料孔;C、刃修刀口;D、控制滴油量,更換油種;E、表面處理,拋光,加工時注意降低表面粗糙度;更改材料,F、修改沖裁間隙;G、凸模刃部端面修出斜度或弧形(注意方向),使用吸塵器,在墊板落料孔處加吹氣。
4.下料偏位尺寸變異
(1)原因:A、.凸凹模刀口磨損,產生毛邊(外形偏大,內孔偏小);B、設計尺寸及間隙不當,加工精度差;C、下料位凸模及凹模鑲塊等偏位,間隙不均;D、導正銷磨損,銷徑不足;E、導向件磨損;F、送料機送距、壓料、放鬆調整不當;G、模具閉模高度調整不當;H、脫料鑲塊壓料位磨損,無壓料(強壓)功能(材料牽引翻料引發沖孔小);I、卸料鑲塊強壓太深,沖孔偏大;J、沖壓材料機械性能變異(強度延伸率不穩定);K、沖切時,沖切力對材料牽引,引發尺寸變異。
(2)對策:A、研修刀口; B、修改設計,控制加工精度;C、調整其位置精度,沖裁間隙;D、更換導正銷;E、更換導柱、導套;F、重新調整送料機;G、重新調整閉模高度;H、研磨或更換脫料鑲塊,增加強壓功能,調整壓料;I、減小強壓深度;J、更換材料,控制進料質量;K、凸模刃部端面修出斜度或弧形(注意方向),以改善沖切時受力狀況。許可時下料部位於卸料鑲塊上加設導位功能。
5.卡料
(1)原因:A、送料機送距、壓料、放鬆調整不當;B、生產中送距產生變異;C、送料機故障;D、材料弧形,寬度超差,毛邊較大;E、模具沖壓異常,鐮刀彎引發;F、導料孔徑不足,上模拉料;G、折彎或撕切位上下脫料不順;H、導料板之脫料功能設置不當,料帶上帶;I、材料薄,送進中翹曲;J、模具架設不當,與送料機垂直度偏差較大。
(2)對策:A、重新調整;B、重新調整;C、調整及維修;D、更換材料,控制進料質量;E、消除料帶鐮刀彎;F、研修沖導正孔凸、凹模;G、調整脫料彈簧力量等;H、修改導料,防料帶上帶;I、送料機與模具間加設上下壓料,加設上下擠料安全開關;J、重新架設模具。
6.料帶鐮刀彎
(1)原因:A、沖壓毛邊( 特別是載體上);B、材料毛邊,模具無切邊;C、沖床深度不當(太深或太淺);D、沖件壓傷,模內有屑料;E、局部壓料太深或壓到部局部損傷;F、模具設計。
(2)對策:A、研修下料刀口; B、更換材料,模具加設切邊裝置;C、重調沖床深度;D、清理模具,解決跳屑和壓傷問題;E、檢查並調整各位脫料及凹模鑲塊高度尺寸正確,損傷位研修;F、採用整彎機構調整。
7.凸模斷裂崩刃
(1)原因:A、跳屑、屑料阻塞、卡模等導致;B、 送料不當,切半料;C、凸模強度不足;D、大小凸模相距太近,沖切時材料牽引,引發小凸模斷;E、凸模及凹模局部過於尖角;F、沖裁間隙偏小;G、無沖壓油或使用的沖壓油揮發性較強;H、沖裁間隙不均、偏移,凸、凹模發生干涉;I、脫料鑲塊精度差或磨損,失去精密導向功能;J、模具導向不準、磨損;K、凸、凹模材質選用不當,硬度不當;I、導料件(銷)磨損; m、墊片加設不當。
(2)對策:A、.解決跳屑、屑料阻塞、卡模等問題; B、注意送料,及時修剪料帶,及時清理模具;C、修改設計,增加凸模整體強度,減短凹模直刃部尺寸,注意凸模刃部端面修出斜度或弧形,細小部後切;D、小凸模長度磨短相對大凸模一個料厚以上;E、修改設計;F、控制凸凹模加工精度或修改設計間隙,細小部沖切間隙適當加大;G、調整沖壓油滴油量或更換油種;H、檢查各成形件精度,並施以調整或更換,控制加工精度;I、研修或更換;J、更換導柱、導套,注意日常保養;K、更換使用材質,使用合適硬度;I、更換導料件; m、修正,墊片數盡可少,且使用鋼墊,凹模下墊片需墊在墊塊下面。
8.折彎變形尺寸變異
(1)原因:A、導正銷磨損,銷徑不足;B、折彎導位元部分精度差、磨損;C、折彎凸、凹模磨損( 壓損);D、模具讓位不足;E、材料滑移,折彎凸、凹模無導位功能,折彎時未施以預壓;F、模具結構及設計尺寸不良;G、沖件毛邊,引發折彎不良;H、折彎部位凸模、凹模加設墊片較多,造成尺寸不穩定;I、材料厚度尺寸變異;J、材料機械形能變異。
(1)對策:A、更換導正銷;B、重新研磨或更換;C、重新研磨或更換;D、檢查,修正;E、修改設計,增設導位及預壓功能;F、修改設計尺寸,分解折彎,增加折彎整形等;G、研修下料位刀口; H、調整,採用整體鋼墊;I、更換材料,控制進料質量;J、更換材料,控制進料質量。
9.沖件高低(一模多件時)
(2)原因:A、沖件毛邊;B、沖件有壓傷,模內有屑料;C、凸、凹模(折彎位)壓損或損傷;D、沖剪時翻料;E、相關壓料部位磨損、壓損;F、相關撕切位撕切尺寸不一致,刀口磨損; G、相關易斷位預切深度不一致,凸凹模有磨損或崩刃; H、相關打凸部位凸凹模有崩刃或磨損較為嚴重; I、模具設計缺陷。
(2)對策:A、研修下料位刀口; B、清理模具,解決屑料上浮問題;C、重新研修或更換新件;D、研修沖切刀口,調整或增設強壓功能;E、檢查,實施維護或更換;F、維修或更換,保證撕切狀況一致; G、檢查預切凸、凹模狀況,實施維護或更換;H、檢查凸、凹模狀況,實施維護或更換;I、修改設計,加設高低調整或增設整形工位。
10.維護不當
(1)原因:A、模具無防呆功能,組模時疏忽導致裝反方向、錯位(指不同工位)等;B、已經偏移過間隙之鑲件未按原狀復原。
(2)對策: A、修改模具,增防呆功能;B、采模具上做記號等方式,並在組模後對照料帶做必要的檢查、確認,並做出書面記錄,以便查詢。
在沖壓生產中,模具的日常維護作業至關重要,即日常注意檢查沖壓機及模具是否處於正常狀態,如沖壓油的供給導向部的加油。模具上機前的檢查,刃部的檢查,各部位鎖緊的確認等,如此可避免許多突發性事故的產生。修模時一定要先想而後行,並認真做好記錄積累經驗。
❼ 扭力扳手怎麼設置扭力
扭力扳手有兩種調節扭力的設計,一種是外調式,不用帶任何工具,也不用拆卸機器就可以直接在機器上調節扭力。一種是內調式,需要工具搭配調節扭力。例如內調式的,要六角扳手擰開頭殼前端的螺絲,用手轉動主軸,轉到主軸出現內六角螺絲時停止,用扳手扭動這顆螺絲就可以了。
❽ 扭力扳手怎麼扭40牛頓
扭力扳手怎麼扭40牛頓力?
首先需要確定用一支扭力量程最大大於40牛頓力的扭力扳手。我們選了一支台灣南豫的1/2*10公斤(量程19-110牛米)舉例。
第三步,鎖緊扳手尾端黑色鎖扣。
第四步,接上套筒就可以使用了。
注意的是,用完扳手以後記得要把預置好的扭力卸下來喲。
❾ 扭力扳手扭力變小怎麼校正
買一個買菜用的彈簧稱,扳手夾在台鉗上,用稱測量KG數,乘以扭力長度。1KGM=9.8NM。在扳手尾部調整螺絲調緊一點。
toads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