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模具的原理是什麼
因為不同的成型模具已應用很多領域,加之專業模具的製造技術在這些年也有了一定的變化發展,因此在這部分,總結了真空吸塑成型模具的一般設計規則。 真空吸塑成型模具的設計包括了批量大小、成型設備、精度條件、幾何形狀設計、尺寸穩定性及表面質量等內容。 1、 批量的大小實驗用,模具產量小時,可採用木材或樹脂進行製造。但是,如果實驗用模具是為了獲得製品有關收縮、尺寸穩定性及循環時間等的數據時,應該使用單型腔模具來實驗,且能保證其能在生產條件下運用。 模具一般用石膏、銅、鋁或鋁-鋼合金製造,很少用到鋁-樹脂。 2、 幾何形狀設計,設計時,經常要綜合考慮尺寸穩定性及表面質量。例如,製品設計和尺寸穩定性要求採用陰模,但是表面要求光澤度較高的製品卻要求使用陽模,這樣一來,塑件訂購方會綜合考慮到這兩點,以使製品能在最佳條件下進行生產。經驗證明,不符合實際加工條件的設計往往是失敗的。 3 、尺寸穩定,在成型過程中,塑件與模具接觸的面要比離開模具部分的尺寸穩定性更好。如果日後由於材料剛度的需要要求改變材料厚度,可能導致要將陽模轉換為陰模。塑件的尺寸公差不能低於收縮率的10%。 4 、塑件表面 ,就成型材料能夠包住的范圍而言,塑件可見面的表面結構應在與模具接觸處成型。如果可能的話,塑件的光潔面不要與模具表面接觸。就像採用陰模製造浴盆和洗衣盆的情況。 5、 修飾, 如果使用機械式水平鋸鋸掉塑件的夾持邊,在高度方向上,至少要有6~8mm的餘量。其他的修整工作,如磨削、激光切削或射流,也必須留有餘量。刀口模切割線間的間隙最小,沖孔模修整時的分布寬度也很小,這些都是要注意的。 6 、收縮和變形 ,塑料易收縮(如PE) ,有些塑件易變形,無論如何預防,塑件在冷卻階段都會發生變形。在這種條件下,就要改變成型模具的外形來適應塑件的幾何偏差。例如:盡管塑件壁保持平直,但其基準中心已偏離10mm ;可以抬高模具底座,以調整這種變形的收縮量。 7、 收縮量, 在製造吸塑成型模具時一定要考慮到下列的收縮因素。 ① 成型製品收縮。如果不能清楚地知道塑料的收縮率,則必須取樣或用相似形狀的模具通過試驗來得到。注意:通過這種方法只能得到收縮率,不能得到變形尺寸。 ② 中間介質的不利影響造成的收縮,如陶瓷、硅橡膠等。 ③ 模具所用材料的收縮,如鑄造鋁時的收縮。
B. 沖壓過程中模具發熱怎麼解決
加切削油,吹氣,吸風機。一般的高速模都滿足了。要是還不行,你就搞冷卻水道吧。
C. 裝模具的步驟有哪些
沖壓模具的裝備步驟:
沖壓模具裝配步驟
(1)選擇裝配基準件。裝配時,先要選擇基準件。選擇基準件的原則是按照模具主要零件加工時的依賴關系來確定,可以作為裝配基準件的主要有凸模、凹模、凸凹模、導向板及固定板等。
(2)組件裝配。組件裝配是指模具在總裝前,將兩個以上的零件按照規定的技術要求連接成一個組件的裝配工作。如模架的組裝,凸模和凹模與固定板的組裝,卸料與推件機構各零件的組裝等。這些組件,應按照各零件所具有的功能進行組裝,這將會對整副沖壓模具的裝配精度起到一定的保證作用。
(3)總體裝配。總裝是將零件和組件結合成一副完整的沖壓模具過程,在總裝前,應選好裝配的基準件和安排好上、下模的裝配順序。
(4)調整凸、凹模間隙。在裝配模具時,必須嚴格控制及調整凸、凹模間隙的均勻性。間隙調整後,才能緊固螺釘及銷釘,調整凸、凹模間隙的方法主要有透光法、測量法、墊片法、塗層法、鍍銅法等。
(5)檢驗、調試。沖壓模具裝配完畢後。必須保證裝配精度,滿足規定的各項技術要求,並要按照模具驗收技術條件,檢驗模具各部分的功能。在實際生產條件下進行試模,並按試模生產製件情況調整、修正模具,當試模合格後,模具加工、裝配才算基本完成。
附圖
D. 鑄造、鍛造、沖壓、壓鑄
使用在不同場合或不同機械上的模具:
鑄造模---用於鑄造的模具。
鍛造模---使用於鍛壓機床上的模具。
沖壓模---使用於沖床或液壓機上的模具。
壓鑄模---使用於壓鑄機上的模具。
鍛造件一般是用鍛壓機加熱後熱墩或冷墩兩種的工件,壓鑄件是把金屬熔化到液體,然後再進入壓鑄機經過高速壓射成形的一種工藝鑄件,沖壓件是沖床來完成薄板類產品(成形、拉深等等),之於合模線:鍛件類為上、下模接鏠線,壓鑄件為動、定模分型線,沖壓件是凸模與凹模的斷裂線。
E. 怎樣防止熱沖壓模具粘附氧化鐵
當熔料在料筒中溫度過高時,很多原料會因過熱產生揮發性氣體,這種氣體有很強的腐蝕性,會對模具及機器產生腐蝕。為使模具少遭或免遭這種揮發性氣體的腐蝕,首先要控制料筒溫度,使其不要過熱;其次是在停止注塑成型時,必須用干凈軟布將模具擦拭乾凈;第三,當模具長時間不用時,應在型腔內噴灑防銹劑,在關閉模具時,還要塗上黃油,堵上澆口。 (2)渣類碳化物導致生銹及其防止 在模具長時間工作後,熔料中析出的或分解生成的碳化物粘附在模腔上,它們有較大的硬度和腐蝕性,常使模具發生腐蝕或磨損,為避免受到腐蝕生銹, 一旦發現有碳化物,就應立即用干布擦除,若難以擦掉,可蘸少許酒精潤濕後, 即可擦除。 (3)冷卻水間接導致生銹及其防止 模具中是要通冷卻水的,如果冷卻水將模具冷卻到露點以下,空氣中的潮氣就會在模具表面凝結成水珠,這些水珠很易使模具生銹,雖然在成型過程中由於熔料溫度高,溫度不至於降至露點以下,但成型一旦停止,則很易形成冷卻水,因此,在生產過程中最好不要隨便停止成型操作 ,若要停止,也應及時關斷冷卻水,如果發現模具上出現水珠,要及時擦乾。 (4)電鍍層缺陷導致生銹及其防止 型腔中的電鍍層很緻密,防銹能力很強,但是如果在電鍍時工藝條件掌握不好,使電鍍層比較疏鬆、組織不甚緊密,這時,型腔中的揮發性腐蝕氣體就會通過這些薄弱之處進人電鍍層底部,造成塗層銹蝕,對此,需要對鍍層進行重新處理,或塗耐熱的粘合劑充填疏鬆之處,或重新電鍍
F. 模具沖壓的原理是什麼
沖壓是靠壓力機和模具對板材、帶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產生塑性變形或分離,從而獲得所需形狀和尺寸的工件(沖壓件)的成形加工方法。沖壓和鍛造同屬塑性加工(或稱壓力加工),合稱鍛壓。沖壓的坯料主要是熱軋和冷軋的鋼板和鋼帶。全世界的鋼材中,有60~70%是板材,其中大部分經過沖壓製成成品。汽車的車身、底盤、油箱、散熱器片,鍋爐的汽包,容器的殼體,電機、電器的鐵芯硅鋼片等都是沖壓加工的。儀器儀表、家用電器、自行車、辦公機械、生活器皿等產品中,也有大量沖壓件。修飾, 如果使用機械式水平鋸鋸掉塑件的夾持邊,在高度方向上,至少要有6~8mm的餘量。其他的修整工作,如磨削、激光切削或射流,也必須留有餘量。刀口模切割線間的間隙最小,沖孔模修整時的分布寬度也很小,這些都是要注意的。6 、收縮和變形 ,塑料易收縮(如PE) ,有些塑件易變形,無論如何預防,塑件在冷卻階段都會發生變形。在這種條件下,就要改變成型模具的外形來適應塑件的幾何偏差。例如:盡管塑件壁保持平直,但其基準中心已偏離10mm ;可以抬高模具底座,以調整這種變形的收縮量。
沖壓加工是藉助於常規或專用沖壓設備的動力,使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變形力並進行變形,從而獲得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產品零件的生產技術。板料,模具和設備是沖壓加工的三要素。按沖壓加工溫度分為熱沖壓和冷沖壓。前者適合變形抗力高,塑性較差的板料加工;後者則在室溫下進行,是薄板常用的沖壓方法。它是金屬塑性加工(或壓力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也隸屬於材料成型工程技術。
G. Cr12五金模具如何熱處理
950-1000C淬火,油冷,HRC>58.
為獲得熱硬性和高的耐磨性,淬火溫度增高至1115-1130C,油冷。
細薄的可空冷,為了減少變形也在400-450C鹽液冷卻。
不要在300-375C回火,會降低工具的韌性,出現回火脆性,另外淬後立即回火。
高於1100C淬火的,在520C回火2-3次。
請注意過高的淬火溫度會有脫碳的傾向,為此可在淬火前進行預先熱處理--球化退火。
我一學模具的朋友說的哦
H. 怎樣做沖壓模具
沖壓模具製作流程:制定零件圖,製造工藝模型,造型.熔化合金和澆鑄,清理鑄模和修飾型腔。下面以拉延成形模為例介紹其工藝過程。
l 、升圖和製造工藝模型:根據零件圖對其各部尺寸按鋅合金線收縮系數定向放縮尺,並設計澆冒口和冷鐵。所以繪制出模型工藝圖,根據此圖加工製造工藝模型。
2、凸模模形製造:按照模型工藝圖提供的各項尺寸,選用優質木材製作凸模模型。模型的尺寸精度要求達到木模二級精度。木模表面塗刷漆片使表面粗糙度Rz值小於10μm 。拔模斜度取士1 °。
3 、凹模模型製造:凹模製造是在凸模工作表面上貼上一層與產品零件厚度相等的鉛皮,以制出凸、四之間的間隙。應對凸模鉛皮表面進行噴漆,以使鑄後的凹模型面的粗糙度數值小。凹模模型採用熟石膏製造。為了凸、凹模模型在澆鑄石膏時便於分開,應在分模面上噴塗一層脫模劑(如聚苯乙烯的甲苯溶液)。澆鑄後,應將石膏凹模模型進行千燥,之後再,進行脫模。應對型腔表面及分模面進行噴漆。
4、造型。選用強度高、顆粒較細的型砂作為造型材料。因為鋅合金澆鑄溫度比較低,對型砂的耐火性和透氣性要求不高。對凸模和凹模分別進行造型,可以選用砂箱造型或地坑造型等造型方法。按模具的要求,澆鑄系統採用底注式或敞開式。由於鋅合金收縮系數較大,應設補縮冒口。
5 、鋅合金熔化
6 、澆鑄:對於中、小型模具可以採用干型澆鑄,也可以.採用涅型澆鑄。涅型澆鑄的排氣孔應多些。澆鑄鋅合金時,應使合金液流緩慢而平穩地注入型腔。對於大型模具,為了防止或減少模具型腔變形,澆鑄時可以在型腔周圍設置冷卻水管或加冷鐵,保證液態合金的順序凝固。
7 、鋅合金模具鑄件的冷卻、清理和修飾:
澆鑄後的模具鑄件一般採用自然冷卻,但對形狀簡單的小型模具鑄件也可以採用水冷的方法進行冷卻,這樣有利於合金機械性能的提高。對於形狀比較復雜的或大型鋅合金模具,鑄嚙宜緩慢冷卻。待合金完全冷卻後才打箱,打箱後的鑄件應進行清砂,採用氣割切除澆冒口。鑄模型腔不再加工,但要用砂紙修磨,打光模具型腔、拉延模口等處,特別是拉延圓角應達到光潔圓滑的要求,最後應將鋅合金凸、凹模合模,對其上、下底板的平面進行機械加工(銑削或刨削),以便上、下底板有平整的平面與壓機相接觸,並保持一定的平行度要求,這樣才能保證裝配精度。
【定義】:沖壓模具,是在冷沖壓加工中,將材料(金屬或非金屬)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種特殊工藝裝備,稱為冷沖壓模具(俗稱冷沖模)。沖壓,是在室溫下,利用安裝在壓力機上的模具對材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分離或塑性變形,從而獲得所需零件的一種壓力加工方法。
參考資料:
沖壓模具_網路 http://ke..com/link?url=RMWHEn-D8wScudFa#10
I. 冷沖壓模具設計怎麼做
冷沖模的設計要根據所要加工的零件的大小、材料的厚薄、工序的多少來確定。零件大,模具的體積也就要大;零件材料的厚度比較厚時,模具的凸模與凹模的強度也就要加強;如果要加工的零件需要多次沖壓,就要考慮是否採用級進模或者採用多套模具分次沖壓。另外,模具的設計還有根據零件的數量多少、零件的精度的高低、來確定採用何種模具的結構形式;如果零件的批量大,最好採用多套模具、多人加工的方法。這樣可以同時多上人,多台機床,同時加工。如果產品要求的精度比較高,模具的結構最好採用級進模、或者復合模的形式,零件的尺寸精度容易保證。
J. 沖壓模具的製造工藝都有哪些技術
沖壓模具是將沖壓材料製造成零件的一種特殊工藝裝備,沖壓模具是實現少、無切削的重要工具,模具壽命的高低直接影響質量和效率。影響模具的壽命的因素有模具材料、材料熱處理和表面處理以及模具製造工藝。下面簡單介紹下沖壓模具的製造工藝:
一、沖壓模具的熱處理技術
模具材料的熱處理是模具製造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工序,通過熱處理可以改變材料的組織和性能,保障模具的最終使用壽命。模具熱處理方法和工藝的選擇同樣要根據模具的條件、失效方式和對性能的不同要求來確定。改善熱處理設備、改進熱處理工藝、使材料的強度、韌性得到最佳配合;嚴格遵循熱處理工藝,控制加熱溫度、時間、冷卻速度,從而保證模具的使用性能。
二、沖壓模具的表面處理技術
冷沖模具的部位是刃口,凸模在沖裁和從板材中拔出時受到強烈的摩擦,因此對沖載模的要求是刃口表面要有很好耐磨性。表面處理既可以使基體保持足夠的強韌性,又可提高材料表面的耐磨性。常用的模具表面強化處理技術可分為三類:
(1)改變基體表面化學成分的方法,如滲金屬、滲碳、氮化等;
(2)不改變基體表面化學成分的方法,如激光表面改性技術、電子束表面處理等;
(3)在基體表面形成硬化層的方法,如鍍鉻、熱噴塗等。
每一種強化方法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因此要充分了解各種表面強化處理方法的特性,必須根據不同條件和對性能的不同要求,如對耐磨性、抗粘著性、韌性等不同性能的要求來選擇合理的表面強化處理方法。
三、沖壓模具的機械製造技術
冷沖模具的機械製造工藝通常是指沖模主要零件如凸模和凹模的製造方法,沖模主要部件的精度和表面質量直接影響到模具的使用壽命。
(1)電火花線切割工藝由於其具有高精度和高自動化等優點獲得了迅速的發展,在模具製造、成形刀具和精密復雜零件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2)磨削工藝亦是影響模具壽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合理磨削工藝將提高尺寸精度各表面粗糙度,同時合理的磨削工藝如磨削進刀量,砂輪選擇等均可影響磨削裂紋的產生,最終影響模具壽命。
四、沖壓模具相關技術
數控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模具製造中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無論從模具製造精度、表面粗糙度,製造周期等方面來考核,數控技術是模具發展的方向。超精工技術和集電化學、超聲波、激光等技術綜合在一起的復合工藝將會有廣闊的前景。同時先進的數字化測量和自動化系統的研製和發展也將是我國模具製造技術長遠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