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要做一名模具設計師,怎麼入門,我要買什麼書開始學習,分別是什麼我想要全面的知道幫助....
你先去做模具鉗工,做半年以上然後業余時間學習AUTOCAD和UG軟體,學一些UG模具設計視頻這樣半年後你可以找個模具設計學徒的工作慢慢做在熬個一年就好了,一定要去做半年以上的鉗工這樣可以加深你對模具的理解。加油。。。。。。
❷ 想當從事模具設計,在學校什麼開始做起,需要打好哪方面基礎
模具涉及的方面很多啊,你要學就要有心理准備了,首先從機械技術方面開始,包括機械設計,解析幾何,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這些東西你都可以在學校里學到,只不過學校里不會對這個進行非常詳細的解釋,你要學的好就要把這些全部吃下去,再開始就是老師對模具的系統教學(模具設計,模具製作,…………)
❸ 如何成為模具設計師
想成為一名模具設計師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相對來說模具設計也是一門非常有技術性的工作,如果是很容易就能成為一名模具設計師,那麼相當很多人都會選擇這一個高薪職業。正因為它是一門技術活,所以才會比較高的含金量,當然學起來也沒有那麼容易。 有很多人會選擇去一家模具公司做學徒,其實這樣的機會少之又少,首先如是是這個公司招學徒的話公司內部的人早就把位置給佔了,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並且如果不是自己的人在公司里做學徒,讓一個模具設計師傅去教一個外人,相信這個師傅也不會全心全意的去教會一個人去搶他的飯碗,同時人家也沒有那麼多人心思和精力去教,什麼都是要自己去摸索,所以說選擇去做一個學徒不僅僅沒有學到東西,還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同時也要看別人臉色,多不值得啊,最終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還有一些人是選擇了相應的模具培訓機構,其實也才是真正能學到模具設計知識和技術的正確渠道,相對來說現在的學校為了自己的品牌和口碑一般都會要求老師有責任心,有責任心的老師才能用心的去教學生,所以這樣的一個方法是讓學模具設計的學員學到更好的技術,同時選擇一個培訓機構去學習也是最快捷的方式。聰明人都會選擇這個方式去學習模具設計。就目前而言,一般模具設計培訓這個課程也是非常受到模具設計人員的喜歡。畢竟這是一條能讓他們快捷的走向模具設計行業的道路。 當然是選擇模具設計培訓機構,如果您想學習東莞模具培訓就到智通培訓學校。智通模具設計培訓中心歡迎各位有志在模具行業發展的有志之士報名學習。
❹ 如何成為一個模具設計師
深圳這邊的人才市場有招模具設計學徒的,但是相當少,幾乎見不到,樓主的條件是符合的。
除了做模具學徒,還有三條路可以走:
1、去模具廠從鉗工學徒做起,一邊在工廠工作,一邊利用業余時間自學模具設計,一年後直接去做模具設計員。
2、如有經濟條件的話,去專業的模具設計培訓學校學習三個月,大約三四千元的學費,然後去做模具設計員。當然絕對要找有實力的機構,不是機構有多大,而是老師專業,有工廠實際工作經驗。
3、找一個在職模具設計師教一下。當然也可以找我教,不過我工作繁忙沒有多少時間。
❺ 我是一名剛剛畢業的大專模具生,以後想做模具設計,現在應該找什麼工作為以後做設計師打基礎呢
作為一個快畢業的模具專業的大專生 怎麼成為一個模具設計師?
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模具設計工程師,過程會很辛苦,很寂寞··俗話說的好,耐得住寂寞方能看到彩虹,任何行業都不是一蹴而就。
UG和CAD略懂,可以給你在模具公司找到一個繪圖員的工作,但是我認為這種工作對你以後的成長意義不大,原因如下:
1、剛開始出去社會,志在學習模具的,一定要從最基礎的工作開始(比如模具車間做鉗工學徒),這能讓你快速了解模具基本結構和組裝原理,另外要搞懂所有機械加工設備的原理,每種設備加工能力和效率的優缺點等等,這個時間定義為1-2年。
2、在做模具學徒這一年,需要在業余時間把軟體學好,便於後面快速上手,如UG,建議買一本書,從頭到尾,系統的學習一遍,讓你對軟體有一個充分的認識,這點很重要。
3、完成上面這兩點的積累,你就可以開始尋找設計崗位的學徒工作了,比如出二維圖,俗稱拆散件,這個工作時間2個月足矣。你學習能力不錯的話,順著這個路線,你很快會成為一個設計師。
總結:有人會說,車間辛苦,不想做,如果有這樣想法的盡快放棄這個行業,想要成為設計大牛,沒有實際製造經驗墊底,底子不牢,想要飛躍,加速動力會不足的,就像現在的小車,1.6L的想要超2.0L的,其實是很費力的。
❻ 怎麼0基礎學模具設計
0基礎沒關系 ,就怕你不認真學,三心二意肯定是不行的,用心學肯定是可能學好的,而且學這個模具設計也要看你的悟性,一般人都是可以學的,但是想要學精通,第一要有好的老師,第二要靠自己堅持,第三要不怕吃苦,好在我是前幾年學出來的,要是現在學,估計也沒心思了,我是在東莞市新程教育科技學出來的,學了4個多月,現在出來工作了3年多了,現在自己也在東莞自己買了房子,現在就想找個對象了,哈哈,低調,低調,,,,
❼ 轉行想做模具設計師 怎麼才能順利不走歪路
個人愚見: 供參考 一, 首先到模具廠做事,從鉗工做起.看是做五金模設計還是塑料模設計.我個人認為設計塑料模可能入門會慢一點.因為我們廠是做汽車鈑件五金模具的.感覺入門不是很難.機會很重要.有人帶是最好了. 也解模具製作的整個流程.如 線割, 雕刻,鑽孔及模具組立,調試.壓力機等等.明白製作過程當中的一些難點與關鍵. 二,掌握幾種繪圖軟體的操作,如PRO/E,UG,MASTERCAM.ATUOCAD等等. 三,有機會進入設計部門,慢慢了解排料,報價,結構設計等等.對材料的熱處理,機械性能等要有所了解.要有識圖的能力.然後慢慢去繪制各結構圖. 所學的東西大致有: 金屬材料, 結構設計 制圖 各種加工機床(如鑽床,線割,加工中心,沖床,液壓機.等等) 我是做品管的,也想以後做設計,閣下有好方法時,到時請指導一,二. 先謝了!
❽ 做模具的工作流程是什麼 各部分都用到了哪些知識或軟體 想從事這行需要哪些准備
1)做好模具設計.通常模具設計由模具廠做,但還是要向他們提供基本的模具規格書和要求,就是要規定模架的材料,型腔,型芯的材料;產品的模腔數量;模具的使用壽命;注塑機台的噸位;零件的材料和表面處理要求.要求高(或是水平高)的企業還要規定分型面,水口的形式和位置,頂針的形式,因為模具廠並不清楚你們產品的要求,如果不做規定,任由模廠自己設計,那麼很有可能在重要的外觀表面設置水口,或有鑲塊.另外,很多工程師為了圖省事,對一些不重要的內部結構不做出模斜度,任由模具廠自己決定,這樣可能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現在做模具設計也沒有幾個認真負責的,拚命做大出模斜度,搞得產品到處都是縮水,最後不得不燒焊重做.因此必須認真檢查模具廠的模具設計,特別是分型面,水口,鑲塊等.還有就是要提供注塑機台的品牌和規格供模廠設計時參考.
2)模具開始加工後,要向模具廠家要排期表,就是模具進度的計劃表.什麼時候開始訂模坯,什麼時候開粗,什麼時候鑼銅公,打電火花......等等,最關鍵是T1的時間.這樣就可以定期去檢查模具加工進度,保證T1按計劃進行.
3)T1試模後才是跟模的真正開始.拿到樣品後要安排檢討會議,裝配工程樣機,對所有的問題總結出來,商討解決方案.一般要產品工程師同模具廠的跟模人員共同完成.每一個問題都要分析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設計不完善還是模具加工不到位,還是注塑工藝參數.這就要求工程師有豐富的產品設計經驗和模具經驗.有些問題是綜合幾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是更改設計呢還是通過工藝解決呢,這也要用豐富的經驗去判斷.接下來就是要給出更改方案,對於結構上的更改(加膠/減膠)都要做手板確定,並給出詳細的改模圖紙.很多工程師在這方面也比較喜歡偷懶,只告訴模具廠這里那裡不行,要這樣那樣改,不給出具體的圖紙尺寸,這樣模廠往往會改錯或不到位,增加了更改的次數.這方面我有過很多教訓.現在所有的更改方案都是我們做產品設計同模廠的人一起出,都要做手板樣品來檢驗方案的效果.對於外觀表面的缺陷,比如,夾水線等,通常先考慮注塑工藝去解決,不行的話要考慮更改水口位置去解決.
4)試模一定要到現場.T1試模可以不去,但T2開始最好每次試模時設計工程師要到現場了解試模的情況.一方面看看模具的狀態,另一方面了解注塑工藝情況,這點是很重要的.只看樣品是不知道模具狀態的,一個合格的樣品不能代表模具合格了,也許是十啤才出一個好的,也許是打著脫模劑勉強做出來的.每次試模還要記錄注塑工藝參數.
5)驗收模具.產品合格了,模具卻不一定能進入生產狀態.即使模具也合格了,也要跑合一段時間才能順利大批量生產.除了按模具規格書進行例行的檢查外,還要查查滑塊的硬度,冷卻水道的壓力,相關的配件等.必要時要廠家提供模具材料的證明,保證是按規格書中的要求采購的.
以上是我們通常跟模的做法,希望對你有幫助,也希望其他同行寫出你們的跟模經驗,大家一起分享.
1.外觀部分: 在T1階段時,模具廠心裡只有60-70%的把握,新的材料差別更大,所以試模是試外觀的關
2.尺寸部分:做模的人都對部分裝配性重要尺寸保留有餘地,也是跟據經驗做出的值,所以T1時要測量准確,更主要的是要實配後,確定要修改到多少,心裡若沒底可先做大後改小的方法,表向燒焊方向考慮
模具開發流程以及模具工程師的具體工作。
1. 首先產品工程師開發出新產品後給我們模具工程師檢查各個零件開模的可行性,以及評估能否簡化產品結構,以簡化模具結構,降低成本。
確認模具可以具體開模後,由模具工程師約模廠、產品工程師、注塑工程師報價,(本公司有規定,模具報價最少需同時需三家以上的模廠報價,不知其他的公司是否是這樣。)在報價時具體討論模具分型面的確定,進膠口的位置零件的出模數等,由注塑工程師現場提出模具試模時可能存在的外觀問題,如氣紋、夾水線等等。由模具工程師提出行位,斜頂,鑲件的注意事項,以及和產品工程師確定塑膠材料、鋼材型號等等,最後由模廠提出意見,如果無異意,既要求模廠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供模具報價單,報價單上需提供每套模具的價格,鋼材型號,出模數,第一次試模日期
3. 在收到報價單後,貨比三家,選擇價格最低、技術能力最強、做模周期短的供應商,在確定供應商後,開單給模廠,通知模廠開始模具設計,訂料。在模廠設計完成後,模具供應商需提供模圖與模具工程師以及產品工程師開會討論模具設計具體所存在的問題。
4. 在確定模圖後開始通知模廠正式開始模具加工。模廠需兩周提供一次模具加工進度表給模具工程師,並且需提供完整的模具結構圖(2D、3D),模具預約試模時間表給模具工程師和產品工程師。產品工程師收到預約試模時間表後出試模通知單給塑膠部,預備試模機台以及塑膠原料。
5. 模具完成後模具送到本廠塑膠部,試模前需檢查模具,如:運水、安全制、行位、鎖模片等一系列工作。在確定OK後開始上機試模,試模時需模具工程師、產品工程師以及模廠人員到場,在試模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需模廠在機台上面解決,如無法在機台上解決就要求下模,待解決後再安排試模。
r6. 在拿到試模樣板後,模具工程師安排零件量數,產品工程師裝樣板機。待完成以上工作後,通知模廠開會討論第一次試模時所存在的問題,由產品工程師提出裝配、以及外觀上面的問題。再一起討論解決方案。在確認方案後,模廠開始改模。在改模過程中如需報價,需模廠盡快出報價單給產品工程師確認,在改模過程中模廠需提供第二次試模的具體時間,改模完成後開始第二次試模,第二次試模依照步驟6進行,直至試模合格的零件,裝出合格的樣機。7. 在確定模具合格後,模具工程師,塑膠部簽收模具合格單。在生產過程中,模具在十萬啤以內出現的模具問題,模廠需免費維修。十萬啤以後出現的模具問題,模廠依情況而定提供報價單給模具工程師審核。
以上模具開發流程。僅供參考。
❾ 學模具設計要先做什麼
1:零件的選材,
2:零件的加工,
這兩個是做設計的人必需要學的,因為這兩個決定了模具的成本,不是了解一下就可以的,都要從設計中積累經驗的.
按國家職業定義,模具設計是指從事企業模具的數字化設計,包括型腔模與冷沖模,在傳統模具設計的基礎上,充分應用數字化設計工具,提高模具設計質量,縮短模具設計周期的人員。
模具
模具,是以特定的結構形式通過一定方式使材料成型的一種工業產品,同時也是能成批生產出具有一定形狀和尺寸要求的工業產品零部件的一種生產工具。大到飛機、汽車,小到茶杯、釘子,幾乎所有的工業產品都必須依靠模具成型。用模具生產製件所具備的高精度、高一致性、高生產率是任何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比擬的。模具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品的質量、效益和新產品開發能力。所以模具又有「工業之母」的榮譽稱號。
相關軟體
Mold Planner是一款高效率並且具有顧問功能的模具設計輔助軟體。它是由日本電通國際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自主開發的基於UG(NX)平台的二次開發軟體。在中國由其子公司上海電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總代理。
MoldPlanner能解決了模具設計中的哪些課題?
首先,通過模具設計顧問功能,提供自動分模,提供對頂針布局設計,
對冷卻布局設計的顧問功能,解決了模具設計上經驗者不足而
引起的設計質量差的課題。
其次,通過自動化放置頂針,冷卻零件,自動化作圖,報表功能,
減少了模具設計中大量的單純枯燥的工作時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最後,通過注冊標准零件庫,標准模架庫,通過注冊企業獨自的零件庫,
模架庫,實現了模具設計的標准化,解決了由於模具設計人員技術
水平的參差不齊,離職率大而對模具設計帶來的負面影響的課題。
Pro/ENGINEER連續沖模設計專家
快速進行連續沖模設計
利用定製的解決方案來開發連續沖模的模具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有了 Pro/ENGINEER 連續沖模軟體,易於使用的向導能指導用戶完成自動的鋼帶布局定義、沖頭模具創建,以及模具組件的放置和修改。文檔、間隙切口和鑽孔均會自動創建,從而使模具設計師能夠避免手動執行容易出錯的任務。
功能和優勢
面向過程的工作流程能自動執行連續沖模的設計和細化工作,從而加快投入生產的速度
包含大型的模具組件和緊固件庫,從而加快詳細設計的速度
加快展平和識別特徵的速度,以便於分段處理
提高了設計靈活性,甚至允許在創建模具後添加新的階段
通過自動完成重復性任務來提高效率,例如創建間隙切口
設計步驟
1.對所設計模具之產品進行可行性分析,以電腦機箱為例,首先將各組件產品圖紙利用設計軟體進行組立分析,即我們工作中所說的套圖,確保在模具設計之前各產品圖紙的正確性,另一方面可以熟悉各組件在整個機箱中的重要性,以確定重點尺寸,這樣在模具設計中很有好處的,具體的套圖方法這里就不做詳細的介紹了。
2.在產品分析之後所要進行的工作,對產品進行分析採用什麼樣的模具結構,並對產品進行排工序,確定各工序沖工內容,並利用設計軟體進行產品展開,在產品展開時一般從後續工程向前展開,例如一產品需要量五個工序,沖壓完成則在產品展開時從產品圖紙開始到四工程、三工程、二工程、一工程,並展開一個圖形後復制一份再進行前一工程的展開工作,即完成了五工程的產品展開工作,然後進行細致的工作,注意,這一步很重要,同時需特別細心,這一步完成的好的話,在繪制模具圖中將節省很多時間,對每一工程所沖壓的內容確定好後,包括在成型模中,產品材料厚度的內外線保留,以確定凸凹模尺寸時使用,對於產品展開的方法在這里不再說明,將在產品展開方法中具體介紹。
3.備料,依產品展開圖進行備料,在圖紙中確定模板尺寸,包括各固定板、卸料板、凸凹模、鑲件等,注意直接在產品展開圖中進行備料,這樣對畫模具圖是有很大好處的,我所見到有很多模具設計人員直接對產品展開圖進行手工計算來備料,這種方法效率太低,直接在圖紙上畫出模板規格尺寸,以組立圖的形式表述,一方面可以完成備料,另一方面在模具各配件的工作中省去很多工作,因為在繪制各組件的工作中只需在備料圖紙中加入定位、銷釘、導柱、螺絲孔即可。
4.在備料完成後即可全面進入模具圖的繪制,在備料圖紙中再制一份出來,進行各組件的繪制,如加入螺絲孔,導柱孔,定位孔等孔位,並且在沖孔模中各種孔需線切割的穿絲孔,在成型模中,上下模的成型間隙,一定不能忘記,所以這些工作完成後一個產品的模具圖差不多已完成了80%,另外在繪制模具圖的過程中需注意:各工序,指製作,如鉗工劃線,線切割等到不同的加工工序都有完整製作好圖層,這樣對線切割及圖紙管理有很大的好處,如顏色的區分等,尺寸的標注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時也是一件最麻煩的工作,因為太浪費時間了。
5.在以上圖紙完成之後,其實還不能發行圖紙,還需對模具圖紙進行校對,將所有配件組立,對每一塊不同的模具板製作不同的圖層,並以同一基準如導柱孔等到進行模具組立分析,並將各工序產品展開圖套入組立圖中,確保各模板孔位一致以及折彎位置的上下模間隙配合是否正確。
五金模具
設計准備
1. 必需的圖紙、金型仕樣書的內容等的確認:
在正式的金型設計之前,下列圖紙或文件通常要具備:
① 部品圖;②金型設計製作仕樣書;③設計製作契約書;④其他
並且要對上述資料完全理解,不明確處要得到客戶的確認。
2. 把握圖面的概要
部品圖決定了金型設計的最終目的,必須透徹地理解。日本客戶提供的部品圖是按照JIS制圖規定採用三角法繪制的,通常由以下部分構成:
正面圖、平面圖、側面圖、斷面圖、詳細圖、參考圖、注記、公差一覽、仕上記號一覽、標題欄、其他
在視圖過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① 公差要求較嚴格處;②對金型構造有影響的部位;
② 現有圖面無法理解的部分;④注記中特別突出的事項
⑤特殊的材料和熱處理要求;⑥部品壁厚較薄處(t<0.6mm)
⑦部品壁厚較厚處;⑧外觀上有無特別仕樣要求
⑨三維曲面部分;⑩設計者、日期、納期、價格等
3. 部品立體形狀的理解
部品圖是二維繪制的,要通過視圖轉換成設計者頭腦中的三維形狀,而手繪立體圖對此很有幫助。
准備好紙和鉛筆。
首先繪制出製品的大致外形輪廓,然後再根據自己對部品圖的理解,繪制出部品各部位的斷面圖。
上述這些對將來分型面的確定、入子的分割非常重要。如果條件允許,使用粘土等輔助物來幫助理解會更好。
4.標題欄的檢討
部品圖的標題欄一般註明了圖面中的公差、部品的材料等一些內容,必須要認真研讀。
①部品名;②圖名;③圖番;④材質(包括收縮率);⑤仕樣,指材質的詳細仕樣,如生產廠家、商品名、樹脂代號;⑥尺度;⑦設計者;⑧變更欄;
5.注記部分的檢討
⑴澆口種類、位置、數量
如無特殊要求,則金型設計者在自行決定後需徵得客戶的同意。
⑵入子分割線的要求
由於入子分隔線會在製品表面形成接痕,影響外觀,尤其對折疊部位有害,所以設計者應遵守部品圖的規定。
⑶成型品表面劃傷等缺陷的規定
金型設計者應避免可能發生上述缺陷的金型結構設計。
⑷未注公差的要求。
⑸成型品形狀及尺寸上的變更需徵得客戶的同意,作為金型設計者來說,不可自行決斷。
⑹主視圖的檢討
主視圖是圖面中尺寸較集中的地方,確認兩側公差及片側公差,並標記其中較嚴格者。
⑺其他各視圖的檢討。方法同上
⑻必要型締力的檢討
熔融樹脂在注射時,會在金型分型面上產生一個相當大的注射壓力。如注射機最大型締力小於注射壓力,則模板之間就會產生縫隙,發生溢邊現象。必要型締力的計算如下:
F=P×A F:必要型締力(Kg)
P:注射壓力(Kg/cm2),取300~500,視成型條件而定
A:製品在注射方向上的投影面積cm2
⑽必要射出體積的檢討
在選擇注射機時,要進行射出體積的檢討。
包括聊吧、製品在內的體積總和要小於注射機最大注射量的1/2~2/3
⑾其他事項
如客戶提供的資料不全,需跟客戶聯系,取得全部資料。
使用彩筆標記出自己認為較重要的,以利於下一步的設計。
❿ 怎麼自學模具設計
1從模具結構開始學習,因你對加工還不是很理解,所以對模具組裝上下點功夫;2由於你對設計軟體了解,可以試著找一些簡單的產品練習模具設計的整個流程;3還是要注重模具結構的熟悉和自己的見解,多請教有模具經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