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冷鐓模具如何擴孔

冷鐓模具如何擴孔

發布時間:2025-05-13 18:00:17

㈠ T11鋼材是什麼材質

T11鋼材是什麼材質
T11鋼材是美標ASTM A213標准生產的一種鋼材的牌號,並不代表它就是美國生產的,它可以是我們國家的鋼廠按照美標ASTM A213標准生產,質量一樣符合美標標准。
T11鋼材用於最小壁厚的鍋爐、過熱器和換熱器管。適用於鍋爐和過熱器用最小壁厚的無縫鐵元素和奧氏體鋼管以及換熱器用的奧氏體鋼管。
T11鋼材化學成分:C0.05-0.15 Si0.50-1.00 Mn 0.30-0.60 P、S≤0.025 Cr1.00-1.50 Mo0.44-0.65
T11鋼材機械性能:抗拉強度 ≥415mpa、 屈服強度≥170mpa 伸長率≥30%

美國標准ASTM A213主要生產鋼管牌號:A213T11、A213T12、A213T22等(etc)。

㈡ 鍛壓以及鍛壓加工的基本方式

鍛壓是鍛造和沖壓的合稱,是利用鍛壓機械的錘頭、砧塊、沖頭或通過模具對坯料施加壓力,使之產生塑性變形,從而獲得所需形狀和尺寸的製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在鍛造加工中,坯料整體發生明顯的塑性變形,有較大量的塑性流動;在沖壓加工中,坯料主要通過改變各部位面積的空間位置而成形,其內部不出現較大距離的塑性流動。鍛壓主要用於加工金屬製件,也可用於加工某些非金屬,如工程塑料、橡膠、陶瓷坯、磚坯以及復合材料的成形等。
鍛壓和冶金工業中的軋制、拔制等都屬於塑性加工,或稱壓力加工,但鍛壓主要用於生產金屬製件,而軋制、拔制等主要用於生產板材、帶材、管材、型材和線材等通用性金屬材料。
人類在新石器時代末期,已開始以錘擊天然紅銅來製造裝飾品和小用品。中國約在公元前2000多年已應用冷鍛工藝製造工具,如甘肅武威皇娘娘台齊家文化遺址出土的紅銅器物,就有明顯的錘擊痕跡。商代中期用隕鐵製造武器,採用了加熱鍛造工藝。春秋後期出現的塊煉熟鐵,就是經過反復加熱鍛造以擠出氧化物夾雜並成形的。
最初,人們靠掄錘進行鍛造,後來出現通過人拉繩索和滑車來提起重錘再自由落下的方法鍛打坯料。14世紀以後出現了畜力和水力落錘鍛造。
1842年,英國的內史密斯製成第一台蒸汽錘,使鍛造進入應用動力的時代。以後陸續出現鍛造水壓機、電機驅動的夾板錘、空氣鍛錘和機械壓力機。夾板錘最早應用於美國內戰(1861~1865)期間,用以模鍛武器的零件,隨後在歐洲出現了蒸汽模鍛錘,模鍛工藝逐漸推廣。到19世紀末已形成近代鍛壓機械的基本門類。
20世紀初期,隨著汽車開始大量生產,熱模鍛迅速發展,成為鍛造的主要工藝。20世紀中期,熱模鍛壓力機、平鍛機和無砧鍛錘逐漸取代了普通鍛錘,提高了生產率,減小了振動和雜訊。隨著鍛坯少無氧化加熱技術、高精度和高壽命模具、熱擠壓,成形軋制等新鍛造工藝和鍛造操作機、機械手以及自動鍛造生產線的發展,鍛造生產的效率和經濟效果不斷提高。
冷鍛的出現先於熱鍛。早期的紅銅、金、銀薄片和硬幣都是冷鍛的。冷鍛在機械製造中的應用到20世紀方得到推廣,冷鐓、冷擠壓、徑向鍛造、擺動輾壓等相繼發展,逐漸形成能生產不需切削加工的精密製件的高效鍛造工藝。
早期的沖壓只利用鏟、剪、沖頭、手錘、砧座等簡單工具,通過手工剪切、沖孔、鏟鑿、敲擊使金屬板材(主要是銅或銅合金板等)成形,從而製造鑼、鐃、鈸等樂器和罐類器具。隨著中、厚板材產量的增長和沖壓液壓機和機械壓力機的發展,沖壓加工也在19世紀中期開始機械化。
1905年美國開始生產成卷的熱連軋窄帶鋼,1926年開始生產寬頻鋼,以後又出現冷連軋帶鋼。同時,板、帶材產量增加,質量提高,成本降低。結合船舶、鐵路車輛、鍋爐、容器、汽車、制罐等生產的發展,沖壓已成為應用最廣泛的成形工藝之一。
鍛壓主要按成形方式和變形溫度進行分類。按成形方式鍛壓可分為鍛造和沖壓兩大類;按變形溫度鍛壓可分為熱鍛壓、冷鍛壓、溫鍛壓和等溫鍛壓等。
熱鍛壓是在金屬再結晶溫度以上進行的鍛壓。提高溫度能改善金屬的塑性,有利於提高工件的內在質量,使之不易開裂。高溫度還能減小金屬的變形抗力,降低所需鍛壓機械的噸位。但熱鍛壓工序多,工件精度差,表面不光潔,鍛件容易產生氧化、脫碳和燒損。
冷鍛壓是在低於金屬再結晶溫度下進行的鍛壓,通常所說的冷鍛壓多專指在常溫下的鍛壓,而將在高於常溫、但又不超過再結晶溫度下的鍛壓稱為溫鍛壓。溫鍛壓的精度較高,表面較光潔而變形抗力不大。
在常溫下冷鍛壓成形的工件,其形狀和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潔,加工工序少,便於自動化生產。許多冷鍛、冷沖壓件可以直接用作零件或製品,而不再需要切削加工。但冷鍛時,因金屬的塑性低,變形時易產生開裂,變形抗力大,需要大噸位的鍛壓機械。
等溫鍛壓是在整個成形過程中坯料溫度保持恆定值。等溫鍛壓是為了充分利用某些金屬在等一溫度下所具有的高塑性,或是為了獲得特定的組織和性能。等溫鍛壓需要將模具和坯料一起保持恆溫,所需費用較高,僅用於特殊的鍛壓工藝,如超塑成形。
鍛壓可以改變金屬組織,提高金屬性能。鑄錠經過熱鍛壓後,原來的鑄態疏鬆、孔隙、微裂等被壓實或焊合;原來的枝狀結晶被打碎,使晶粒變細;同時改變原來的碳化物偏析和不均勻分布,使組織均勻,從而獲得內部密實、均勻、細微、綜合性能好、使用可靠的鍛件。鍛件經熱鍛變形後,金屬是纖維組織;經冷鍛變形後,金屬晶體呈有序性。
鍛壓是使金屬進行塑性流動而製成所需形狀的工件。金屬受外力產生塑性流動後體積不變,而且金屬總是向阻力最小的部分流動。生產中,常根據這些規律控制工件形狀,實現鐓粗拔長、擴孔、彎曲、拉深等變形。
鍛壓出的工件尺寸精確、有利於組織批量生產。模鍛、擠壓、沖壓等應用模具成形的尺寸精確、穩定。可採用高效鍛壓機械和自動鍛壓生產線,組織專業化大批量或大量生產。
鍛壓的生產過程包括成形前的鍛坯下料、鍛坯加熱和預處理;成形後工件的熱處理、清理、校正和檢驗。常用的鍛壓機械有鍛錘、液壓機和機械壓力機。鍛錘具有較大的沖擊速度,利於金屬塑性流動,但會產生震動;液壓機用靜力鍛造,有利於鍛透金屬和改善組織,工作平穩,但生產率低;機械壓力機行程固定,易於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
未來鍛壓工藝將向提高鍛壓件的內在質量、發展精密鍛造和精密沖壓技術、研製生產率和自動化程度更高的鍛壓設備和鍛壓生產線、發展柔性鍛壓成形系統、發展新型鍛壓材料和鍛壓加工方法等方面發展。
提高鍛壓件的內在質量,主要是提高它們的機械性能(強度、塑性、韌性、疲勞強度)和可靠度。這需要更好地應用金屬塑性變形理論;應用內在質量更好的材料;正確進行鍛前加熱和鍛造熱處理;更嚴格和更廣泛地對鍛壓件進行無損探傷。少、無切削加工是機械工業提高材料利用率、提高勞動生產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的最重要的措施和方向。鍛坯少、無氧化加熱,以及高硬、耐磨、長壽模具材料和表面處理方法的發展,將有利於精密鍛造、精密沖壓的擴大應用。

㈢ 工具鋼的種類

根據化學成份不同,常將工具鋼分為碳素工具鋼、合金工具鋼、高速鋼(實質上是高合金工具鋼)三大類。按鋼的用途,則可分為刃具鋼、模具鋼、量具鋼三大類。
1、碳素工具鋼:碳素工具鋼的碳質量分數較高,在0.65-1.35%之間,按其組織屬於亞共析、共析或過共析鋼。碳素工具鋼熱處理後表面可得到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心部有較好的韌性;退火硬度低(不大於HB207),加工性能良好。但其紅硬性差,當工作溫度達250℃時,鋼的硬度和耐磨性急劇下降,硬度下降到HRC60以下、這類鋼的淬透性低。較大的工具不能淬透(水中淬透直徑為15mm),水淬時表面淬硬層與中心部位硬度相差很大。使工具在淬火時易產生變形。或形成裂紋此外,其淬火溫度范圍窄,在淬火時應嚴格控制溫度。防止過熱、脫碳和變形。
2、T7、T7A亞共析鋼:具有較好的塑性、韌性和強度,以及一定的硬度,能承受震動和沖擊負荷,但切削能力差。用於製造承受沖擊負荷不大,且要求具有適當硬度和耐磨性,及較好的韌性的工具,如鍛模、鑿子、錘、沖頭、金屬剪切刀、擴孔鑽、鋼印、木工工具、風動工具、機床頂尖、鉗工工具、鑽鑿工具、較鈍的外科醫療用具等。
3、T8、T8A共析鋼:淬火加熱時容易過熱,變形也大,塑性和強度比較低,不宜製造承受較大沖擊的工具,但經熱處理後有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用於製造切削刃口在工作時不變熱的工具,如木工工具、風動工具、鉗工工具、簡單模具、鉚釘沖模、中心孔銃和沖模、切削鋼材用工具、軸承、刀具、鋁錫合金壓鑄板和型芯,以及各類彈簧等。
4、T8Mn、T8MnA共析鋼:具有較高的淬透性和硬度,但塑性和強度較低。用於製造斷面較大的木工工具、手鋸鋸條、刻印工具、鉚釘沖模、發條、帶鋸鋸條、圓盤鋸片、煤礦用鑿、石工用鑿等。
5、T9、T9A過共析鋼:具有較高的硬度,但塑性和強度較低。用於製造要求較高硬度且有一定韌性的各種工具,如刻印工具、鉚釘沖模、壓床模、沖頭、木工工具、農機切割零件、鑿岩工具和鑄模的分流釘等。
6、T10、T10A過共析鋼:晶粒細,在淬火加熱時(溫度達800℃)不致過熱,仍能保持細品粒組織;淬火後鋼中有未溶的過剩碳化物,所以具有比T8、T8A鋼更高的耐磨性,但韌性較低。
用於製造切削刃口在工作時不變熱的工具,不承受沖擊負荷而具有鋒利刃口和少許韌性的工具,如加工木材用工具、手用橫鋸、手用細木工具、機用細木工具、麻花鑽、拉絲模、沖模、冷鐓模、螺絲錐、擴孔刀具、搓絲板、車刀、刨刀、銑刀、貨幣壓模、小尺寸斷面均勻的冷切邊及沖孔模、低精度形狀簡單的卡板、鉗工刮刀、硬岩石鑽子、制鉚釘和釘子用工具、螺絲刀、銼刀、刻紋用鑿子、切紙和煙葉用刀具等。
7、T11、T11A過共析鋼:具有較好的綜合力學性能(如硬度、耐磨性和韌性等),晶粒更細,在加熱時對晶粒長大和形成碳化物網的敏感性小。用於製造在工作時切削刃口不變熱的工具,如鋸、鏨刀、絲錐、銼刀、刮刀、發條、儀規、擴孔鑽、板牙、切煙葉用刀具、尺寸不大和斷面無急劇變化的冷沖模及木工刀具等。T12、T12A過共析鋼。由於碳含量高。淬火後仍有較多的過剩碳化物,所以硬度和耐磨性高,但韌性低,且淬火變形大。不適於製造切削速度高和受沖擊負荷的工具。用於製造不受沖擊負荷,切削速度不高,切削刃口不變熱的工具,如車刀、銑刀、鑽頭、鉸刀、擴孔鑽、絲錐、板牙、刮刀、量規、刀片、小型沖頭、鋼銼、鋸、發條、切煙葉用刀具,及斷面尺寸小的冷切邊模和沖口模等。
用於製造不受沖擊負荷,但要求極高硬度的金屬切削工具,如剃刀、刮刀、拉絲工具、銼刀、刻紋用工具、鑽子,以及堅硬岩石加工用工具和雕刻用工具等。

㈣ 請問模具和車床有什麼區別與聯系

模具與車床的區別與聯系:
1. 模具是工業生產中用於注塑、吹塑、擠出、壓鑄、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工藝得到所需產品的工具和模子。模具由多種零件組成,不同類型的模具結構各異。其主要通過改變成型材料的物理狀態來實現物品形狀的加工,被譽為"工業之母"。
2. 車床是一種以車刀對旋轉的工件進行車削加工的機床。它還可以使用鑽頭、擴孔鑽、鉸刀、絲錐、板牙和滾花工具等進行其他類型的加工。
3. 模具主要用於成型物品,其通過改變材料的物理狀態來實現物品的形狀加工。在沖壓、成形沖壓、模鍛、冷鐓、擠壓、粉末冶金件壓制、壓力鑄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膠、陶瓷等製品的壓塑或注塑成形加工中,模具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4. 車床主要利用車刀在工件上加工旋轉表面,屬於機械工程學科中的切削加工工藝與設備類別,具體涉及金屬切削機床的各個分類。
5. 在模具製作過程中,車床可能被使用,也可能不被需要,這取決於具體的製作工藝和要求。

㈤ T10鋼需要調質嗎或應該調質嗎

一般要知道,鋼材的基本用處和性能。當你選材時是根據需要,以及鋼材的性能來選材的。T10鋼屬於高碳工具鋼,是合作要求硬度高,耐磨性好,和耐沖擊性能的工具,模具等。高碳鋼一般不作調質用。

㈥ 鍛壓的目的

鍛壓是鍛造和沖壓的合稱,是利用鍛壓機械的錘頭、砧塊、沖頭或通過模具對坯料施加壓力,使之產生塑性變形,從而獲得所需形狀和尺寸的製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在鍛造加工中,坯料整體發生明顯的塑性變形,有較大量的塑性流動;在沖壓加工中,坯料主要通過改變各部位面積的空間位置而成形,其內部不出現較大距離的塑性流動。鍛壓主要用於加工金屬製件,也可用於加工某些非金屬,如工程塑料、橡膠、陶瓷坯、磚坯以及復合材料的成形等。

鍛壓和冶金工業中的軋制、拔制等都屬於塑性加工,或稱壓力加工,但鍛壓主要用於生產金屬製件,而軋制、拔制等主要用於生產板材、帶材、管材、型材和線材等通用性金屬材料。

人類在新石器時代末期,已開始以錘擊天然紅銅來製造裝飾品和小用品。中國約在公元前2000多年已應用冷鍛工藝製造工具,如甘肅武威皇娘娘台齊家文化遺址出土的紅銅器物,就有明顯的錘擊痕跡。商代中期用隕鐵製造武器,採用了加熱鍛造工藝。春秋後期出現的塊煉熟鐵,就是經過反復加熱鍛造以擠出氧化物夾雜並成形的。

最初,人們靠掄錘進行鍛造,後來出現通過人拉繩索和滑車來提起重錘再自由落下的方法鍛打坯料。14世紀以後出現了畜力和水力落錘鍛造。

1842年,英國的內史密斯製成第一台蒸汽錘,使鍛造進入應用動力的時代。以後陸續出現鍛造水壓機、電機驅動的夾板錘、空氣鍛錘和機械壓力機。夾板錘最早應用於美國內戰(1861~1865)期間,用以模鍛武器的零件,隨後在歐洲出現了蒸汽模鍛錘,模鍛工藝逐漸推廣。到19世紀末已形成近代鍛壓機械的基本門類。

20世紀初期,隨著汽車開始大量生產,熱模鍛迅速發展,成為鍛造的主要工藝。20世紀中期,熱模鍛壓力機、平鍛機和無砧鍛錘逐漸取代了普通鍛錘,提高了生產率,減小了振動和雜訊。隨著鍛坯少無氧化加熱技術、高精度和高壽命模具、熱擠壓,成形軋制等新鍛造工藝和鍛造操作機、機械手以及自動鍛造生產線的發展,鍛造生產的效率和經濟效果不斷提高。

冷鍛的出現先於熱鍛。早期的紅銅、金、銀薄片和硬幣都是冷鍛的。冷鍛在機械製造中的應用到20世紀方得到推廣,冷鐓、冷擠壓、徑向鍛造、擺動輾壓等相繼發展,逐漸形成能生產不需切削加工的精密製件的高效鍛造工藝。

早期的沖壓只利用鏟、剪、沖頭、手錘、砧座等簡單工具,通過手工剪切、沖孔、鏟鑿、敲擊使金屬板材(主要是銅或銅合金板等)成形,從而製造鑼、鐃、鈸等樂器和罐類器具。隨著中、厚板材產量的增長和沖壓液壓機和機械壓力機的發展,沖壓加工也在19世紀中期開始機械化。

1905年美國開始生產成卷的熱連軋窄帶鋼,1926年開始生產寬頻鋼,以後又出現冷連軋帶鋼。同時,板、帶材產量增加,質量提高,成本降低。結合船舶、鐵路車輛、鍋爐、容器、汽車、制罐等生產的發展,沖壓已成為應用最廣泛的成形工藝之一。

鍛壓主要按成形方式和變形溫度進行分類。按成形方式鍛壓可分為鍛造和沖壓兩大類;按變形溫度鍛壓可分為熱鍛壓、冷鍛壓、溫鍛壓和等溫鍛壓等。

熱鍛壓是在金屬再結晶溫度以上進行的鍛壓。提高溫度能改善金屬的塑性,有利於提高工件的內在質量,使之不易開裂。高溫度還能減小金屬的變形抗力,降低所需鍛壓機械的噸位。但熱鍛壓工序多,工件精度差,表面不光潔,鍛件容易產生氧化、脫碳和燒損。

冷鍛壓是在低於金屬再結晶溫度下進行的鍛壓,通常所說的冷鍛壓多專指在常溫下的鍛壓,而將在高於常溫、但又不超過再結晶溫度下的鍛壓稱為溫鍛壓。溫鍛壓的精度較高,表面較光潔而變形抗力不大。

在常溫下冷鍛壓成形的工件,其形狀和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潔,加工工序少,便於自動化生產。許多冷鍛、冷沖壓件可以直接用作零件或製品,而不再需要切削加工。但冷鍛時,因金屬的塑性低,變形時易產生開裂,變形抗力大,需要大噸位的鍛壓機械。

等溫鍛壓是在整個成形過程中坯料溫度保持恆定值。等溫鍛壓是為了充分利用某些金屬在等一溫度下所具有的高塑性,或是為了獲得特定的組織和性能。等溫鍛壓需要將模具和坯料一起保持恆溫,所需費用較高,僅用於特殊的鍛壓工藝,如超塑成形。

鍛壓可以改變金屬組織,提高金屬性能。鑄錠經過熱鍛壓後,原來的鑄態疏鬆、孔隙、微裂等被壓實或焊合;原來的枝狀結晶被打碎,使晶粒變細;同時改變原來的碳化物偏析和不均勻分布,使組織均勻,從而獲得內部密實、均勻、細微、綜合性能好、使用可靠的鍛件。鍛件經熱鍛變形後,金屬是纖維組織;經冷鍛變形後,金屬晶體呈有序性。

鍛壓是使金屬進行塑性流動而製成所需形狀的工件。金屬受外力產生塑性流動後體積不變,而且金屬總是向阻力最小的部分流動。生產中,常根據這些規律控制工件形狀,實現鐓粗拔長、擴孔、彎曲、拉深等變形。

鍛壓出的工件尺寸精確、有利於組織批量生產。模鍛、擠壓、沖壓等應用模具成形的尺寸精確、穩定。可採用高效鍛壓機械和自動鍛壓生產線,組織專業化大批量或大量生產。

鍛壓的生產過程包括成形前的鍛坯下料、鍛坯加熱和預處理;成形後工件的熱處理、清理、校正和檢驗。常用的鍛壓機械有鍛錘、液壓機和機械壓力機。鍛錘具有較大的沖擊速度,利於金屬塑性流動,但會產生震動;液壓機用靜力鍛造,有利於鍛透金屬和改善組織,工作平穩,但生產率低;機械壓力機行程固定,易於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

未來鍛壓工藝將向提高鍛壓件的內在質量、發展精密鍛造和精密沖壓技術、研製生產率和自動化程度更高的鍛壓設備和鍛壓生產線、發展柔性鍛壓成形系統、發展新型鍛壓材料和鍛壓加工方法等方面發展。

提高鍛壓件的內在質量,主要是提高它們的機械性能(強度、塑性、韌性、疲勞強度)和可靠度。這需要更好地應用金屬塑性變形理論;應用內在質量更好的材料;正確進行鍛前加熱和鍛造熱處理;更嚴格和更廣泛地對鍛壓件進行無損探傷。

少、無切削加工是機械工業提高材料利用率、提高勞動生產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的最重要的措施和方向。鍛坯少、無氧化加熱,以及高硬、耐磨、長壽模具材料和表面處理方法的發展,將有利於精密鍛造、精密沖壓的擴大應用。

閱讀全文

與冷鐓模具如何擴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鞏義森方管件有限公司 瀏覽:890
1500平廠房用多少鋼材 瀏覽:916
不銹鋼項目增項說明怎麼寫 瀏覽:766
猛鋼和碳鋼有什麼區別 瀏覽:298
高層陽台玻璃5毫米雙層鋼化安全嗎 瀏覽:927
角磨機切割不銹鋼切片品牌哪個好 瀏覽:991
鋁合金與鐵合金內膽哪個好 瀏覽:478
4122是什麼鋼材 瀏覽:580
3ce口紅方管309怎麼樣 瀏覽:505
挖機在水泥地面上怎麼拾起鋼板 瀏覽:229
冬兵為什麼要殺鋼鐵俠爸爸 瀏覽:546
鋼板與不銹鋼延展性是什麼 瀏覽:393
五軸模具精密拋光機器多少錢 瀏覽:807
03鋼板一噸多少平方 瀏覽:630
2鋼板折彎間隙多少 瀏覽:52
焊接鋼管dg80是什麼意思 瀏覽:248
平鋪鋼筋怎麼算工程量 瀏覽:342
螺紋鋼在開票系統里選什麼鋼材 瀏覽:864
鈦合金鋼材多少錢一噸 瀏覽:362
哪裡有q345c方管 瀏覽: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