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購入鑄造模具如何入賬5付價值45000元,處理的具體分錄怎樣
應計入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45000
貸:銀行存款45000
Ⅱ 鑄造工藝流程
砂型鑄造的主要流程有:
模具生產部分:按照圖紙要求製作製作模具,一般單件生產可以用木模、批量生產可以製作塑料模、金屬模,大批量鑄件可以製作模板。
2.混砂階段:按照砂型製造的要求及鑄件的種類不同,配製合格的型砂,以供造型所用。
3.造型(制芯)階段:包括了造型(用型砂形成鑄件的形腔)、制芯(形成鑄件的內部形狀)、配模(把坭芯放入型腔裡面,把上下砂箱合好)。造型是鑄造中的關鍵環節。
4.熔煉階段:按照所需要的金屬成份配好化學成份,選擇合適的熔化爐熔化合金材料,形成合格的液態金屬液(包括成份合格,溫度合格)
5.澆注階段:把合格的融熔金屬注入配好模的砂箱里。澆注階段危險性比較大,要特種注意。
6.清理階段:澆注後等融熔金屬凝固後,把型砂清除掉,打掉澆口等附設件,就形成了所需要的鑄件了。
(2)鑄造模具如何處理擴展閱讀
總體概述
製造砂型的基本原材料是鑄造砂和型砂粘結劑。最常用的鑄造砂是硅質砂。硅砂的高溫性能不能滿足使用要求時則使用鋯英砂、鉻鐵礦砂、剛玉砂等特種砂。為使製成的砂型和型芯具有一定的強度,在搬運、合型及澆注液態金屬時不致變形或損壞,一般要在鑄造中加入型砂粘結劑,將鬆散的砂粒粘結起來成為型砂。應用最廣的型砂粘結劑是粘土,也可採用各種乾性油或半乾性油、水溶性硅酸鹽或磷酸鹽和各種合成樹脂作型砂粘結劑。砂型鑄造中所用的外砂型按型砂所用的粘結劑及其建立強度的方式不同分為粘土濕砂型、粘土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種。
粘土濕砂
以粘土和適量的水為型砂的主要粘結劑,製成砂型後直接在濕態下合型和澆注。濕型鑄造歷史悠久,應用較廣。濕型砂的強度取決於粘土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粘土漿。型砂一經混好即具有一定的強度,經舂實製成砂型後,即可滿足合型和澆注的要求。因此型砂中的粘土量和水分是十分重要的工藝因素。
以型砂和芯砂為造型材料製成鑄型,液態金屬在重力下充填鑄型來生產鑄件的鑄造方法。鋼、鐵和大多數有色合金鑄件都可用砂型鑄造方法獲得。由於砂型鑄造所用的造型材料價廉易得,鑄型製造簡便,對鑄件的單件生產、成批生產和大量生產均能適應,長期以來,一直是鑄造生產中的基本工藝。
砂型鑄造所用鑄型一般由外砂型和型芯組合而成。為了提高鑄件的表面質量,常在砂型和型芯表面刷一層塗料。塗料的主要成分是耐火度高、高溫化學穩定性好的粉狀材料和粘結劑,另外還加有便於施塗的載體(水或其他溶劑)和各種附加物。
粘土濕砂型鑄造的優點是:①粘土的資源豐富、價格便宜。②使用過的粘土濕砂經適當的砂處理後,絕大部分均可回收再用。③製造鑄型的周期短、工效高。④混好的型砂可使用的時間長。⑤砂型舂實以後仍可容受少量變形而不致破壞,對拔模和下芯都非常有利。缺點是:①混砂時要將粘稠的粘土漿塗布在砂粒表面上,需要使用有搓揉作用的高功率混砂設備,否則不可能得到質量良好的型砂。②由於型砂混好後即具有相當高的強度,造型時型砂不易流動,難以舂實,手工造型時既費力又需一定的技巧,用機器造型時則設備復雜而龐大。③鑄型的剛度不高,鑄件的尺寸精度較差。④鑄件易於產生沖砂、夾砂、氣孔等缺陷。
粘土干砂型製造這種砂型用的型砂濕態水分略高於濕型用的型砂。
粘土砂芯用粘土砂製造的簡單的型芯。
Ⅲ 鑄造模具作業指導書
一、崗位要求
1.1、由鑄造工對需要進行准備的模具進行模具准備作業。
1.2、鑄造工負責檢查模具准備後的表面狀態。
1.3、鑄造工對模具准備工序中的各項參數進行檢查確認。
1.4、鑄造工對澆注的首件產品進行表面質量檢查確認。
二、模具准備作業
2.1、檢查模具狀態,確認模具是否可以正常工作(活塊齊全、油缸等附件、模腔無損壞等)。
2.2、確認模具可正常使用後,分別將上下模模具型腔面朝上放到吹砂機托盤上進行吹砂處理。將金屬型表面油跡、銹跡、粘鋁和舊塗料等清理干凈檢查排氣道與排氣塞是否有堵鋁,有則清理,如需要修理則進行修理。
2.3、將金屬型表面油跡、銹跡、粘鋁和舊塗料等用噴砂或手工方法清理干凈,不得有塗料等殘留。
2.4、如果模具上有批次號鑲塊,檢查是否需要按月份更換批次號銷。
2.5、噴砂介質為白剛玉與玻璃丸混合物,噴砂壓力為(0.5-0.6)Mpa。模具吹砂時在芯頭處放置木質芯頭塊,防止芯頭間隙變大。
2.6、清除金屬型配合面、分型面和排氣槽中多餘的塗料,檢查通氣塞保證平整且2/3以上暢通。
2.7、噴塗料。
2.7.1、按規定配置相應牌號的塗料。
2.7.2、用壓縮空氣進行塗料噴塗,噴塗前必須將塗料攪拌均勻,直角噴塗,與模具距離大概200-300mm左右,從鑄型根部向外噴塗為好,模具溫度在200℃以上時應快速噴塗整個模具,凡凸台、臍子等熱節部位塗料層應薄一些,轉接圓角處應適當減薄,而要求冷卻緩慢的部位應厚一些。
2.7.3、模具噴塗完成後為提高粘附強度應進行燒結處理,先小火燒3-5分鍾,然後大火燒至鑄造溫度。
2.7.4、每月要使用絲錐將損傷的螺紋進行修理
Ⅳ 鍛造模具脫模難,怎麼辦
脫模不良的具體原因有下面兩種。 1.過填充以過大的注射壓力成型時,成型收縮率比預期的小,脫模變得困難。這時如果降低注射壓力、縮短注射時間、降低熔料和模具溫度,就變得容易脫模。這種場合,使用降低塑料與模具之間摩擦力的脫模劑就更有效。對於模具來說提高光治度、取消側壁凸凹、珩磨、增加頂桿等辦法也有效果。成型較深的製件時,向模具和製件之間吹入壓縮空氣更有助於脫模(參照「開裂、裂紋、微裂和發白」中的過填充)。 2.製件粘在靜模上這有兩種原因,即噴嘴與型腔上有卡住的地方,或者靜模的脫模阻力大於動模,因而使製件粘在靜模上。由於噴嘴和型腔之間的阻力而造成粘在靜模上的情形有:噴嘴的圓角半徑R比模具相應的圓角半徑R大,裝夾模具時使噴嘴與模具不同心,或者是噴嘴及模具間夾有漏出塑料等。其中任何一種情形都會卡住製件,而使製件粘在靜模上。為了不發生這種悄況,應該正確地安裝模具。靜模的脫模阻力大的原因是由於光潔度低或側壁凸凹引起的。這時,應在動模一側設置Z型拉料桿來拉拽製件。而在模具設計中,需充分考慮不發生這種現象。製件在動、靜模兩側設有—定的溫差也是有效的。
Ⅳ 金屬鑄造模具是如何製造出的
製造的話與常規模具差異不大,但模具的澆注系統、排氣系統(多使用排氣塊、排氣塞),補縮等與常規模具不同,還有模具的材料選擇更廣一些,除了熱作模具鋼,還可採用球墨鑄鐵、鈹銅等材料。
Ⅵ 鑄造模具表面硬化處理後可以修模嗎
可以。
模具表面硬化和強化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模具的使用壽命,一般採用的方法是滲氮,滲氮的優點是對已做成的模具加熱溫度低,模具不容易變形。尤其是一些在進行熱處理前已經試過模的模具特別重要。如果按照常規進行淬火的話,試過的模具就會組裝不上了。這種方法一般在壓鑄模具里經常採用。
Ⅶ 鑄造模的結構和驗收
鑄造模具製作成型後的驗收標准
鑄造模具在製作成型之後,還需要進行一系列的驗收過程,不但要檢查產品質量是否合格,還要檢查產品的穩定性如何,所以,驗收的過程是必不可少的。
鑄造模具製作成型後的驗收標准:
1、驗收檢查項目
鑄造模具經過製造、試模與調整後,要按合同及技術條件規定的內容進行驗收以便交付使用。驗收時的檢查項目有:鑄造模具的外觀檢查:鑄造模具的尺寸檢查;試模後的製品檢查;鑄造模具穩定性檢查;鑄造模具材料和熱處理檢查;鑄造模具動作的檢查。
2、驗收檢查方法
按鑄造模具的圖樣、技術條件及合同的特殊要求,檢查鑄造模具各零件的尺寸精度、材料及熱處理硬度、表面粗糙度和有無明顯劃痕及創傷等。檢查鑄造模具安裝後的整體外形尺寸、動作狀況及工作性能等。
3、鑄造模具穩定性檢查鑄造模具的穩定性檢查的批量及製品質量,應按合同協議執行。
4、通過試模進行製品的檢驗
經檢驗合乎尺寸及質量要求的鑄造模具,可安裝在指定的機床上進行試模。通過試模,可以驗證鑄造模具工作的穩定性、動作的靈敏性、定位的准確性。試模的製品,應檢查其是否符合圖樣要求。但要注意:試模提取的檢驗用試件,應在工藝參數穩定後進行。在最後一次試模時,可連續取一定數量的試件交付鑄造模具製造及用戶雙方聯合檢查。在雙方確認合格後,由鑄造模具製造單位開合格驗收證,連同鑄造模具交付用戶使用。
Ⅷ 鑄造模具前景如何
鑄造模具不同於其它行業的模具,鑄造模具與鑄造工業是一個完整的體系,不具備自己脫離鑄造行業單獨發展的可能。因此,它的前景是與鑄造行業的發展密不可分。鑄造是一個成熟的傳統工業,也是與加工製造業緊密相連的,統稱為夕陽工業。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
Ⅸ 鑄造模具的概述
鑄造模具是指為了獲得合格零件的模型,普通手工造型,常用木模型,塑料模型,機械造型多用金屬模型,如:鋁模型、鐵模型。精密鑄造用蠟模型,消失模用聚苯乙烯模型。 鑄造模具是指為了獲得零件的結構形狀,預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結構形狀,然後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於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個和零件結構尺寸一樣的空腔,再在該空腔中澆注流動性液體,該液體冷卻凝固之後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狀結構完全一樣的零件了。
鑄造模具是通過液壓缸驅動壓射頭將金屬液高速壓入模具型腔中,由於是用油壓,壓力較高,故俗稱鑄造模具工藝。
Ⅹ 關於鑄造模具
鑄造模具是指為了獲得合格零件的模型,普通手工造型,常用木模型,塑料模型,機械造型多用金屬模型,如:鋁模型、鐵模型。精密鑄造用蠟模型,消失模用聚苯乙烯模型。
鑄造模具是指為了獲得零件的結構形狀,預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結構形狀,然後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於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個和零件結構尺寸一樣的空腔,再在該空腔中澆注流動性液體,該液體冷卻凝固之後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狀結構完全一樣的零件了。